“你們這些人,想要混淆民意,想要欺騙於朕,朕這次不和你們計較,但是你們背後的支持者,朕決不輕饒。


    朕在此宣布,衍聖公孔衍植無德,導致無數孔家弟子,道德敗壞,無視法紀,孔聖拜朕告誡孔家,孔家依舊不知悔改。現罷免孔衍植衍聖公一職,從今往後,孔家再無衍聖公。


    從今往後,孔家子弟,不得為官!


    孔衍植無德罰在家麵壁思過3年。


    並責令孔家,將這些年的非法所得,全部繳納充公。”


    朱由檢命令道。


    孔家對大明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在不少的讀書人心中,孔家的地位尤在自己這個皇帝之上。


    若是孔家自律,道德高尚也就罷了。


    但是孔家嫣然成了本地的一害。


    欺壓百姓,強搶民女,霸占民田,不知道做了多少惡事。


    之前朱由檢清理孔家的一些垃圾,但是孔家確不漲教訓,既然他們不漲教訓,朱由檢自然沒有必要搭理他們。


    針對孔家,朱由檢自然不會這麽簡單,今天大明各地的報紙,刊登的都是孔家簡史,和一些孔家人渣所翻的案子。


    很大的一部分讀書人或許不會相信,但是朱由檢可以肯定,大部分的百姓心中都會對孔家產生一絲的鄙夷之情。


    有了這打底,再加上強大的錦衣衛和密衛,那些書生即便不滿也翻不起多大的水浪。


    “陛下,你是昏君啊,如此對待孔家,讓天下讀書人如何看啊!”


    有老者跪倒在地苦喊道。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孔家。這次雖然孔家沒有出麵,但是一切都是孔家暗中參合的。


    畢竟整個大明,也就隻有孔家才有資格吧他們串聯起來,不然以漢人好內鬥的性格,等抉出老大,估計朱由檢都已經入土為安了。


    老者哭訴,倒不是因為真的提孔家擔心,而是提他們自己擔心,畢竟皇帝連孔家都不給麵子,其他世家,皇帝又豈會給麵子?


    “孔家背棄了孔聖的教導,朕替孔聖清理門戶難道有何不對。


    孔聖是真的仁義,一生為了百姓而奔波,但是孔家呢?仁義禮智信,還有幾個?


    異族入侵,跪的比誰都快。


    宋至和二年,宋朝給孔家封了衍聖公,對他們夠好了吧,結果呢?


    後來宋、金、元政權各擁“衍聖公“,一在衢州、一在開封、一在曲阜


    宋廷南遷後,劉豫建立了偽齊政權,於阜昌三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為衍聖公,主持曲阜孔廟祀事。偽齊政權被推翻後,金熙宗於天眷三年)繼封孔璠為衍聖公。


    、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隨金政權遷往汴京,曲阜孔廟則由其族兄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族占領曲阜,先後以孔元用、孔之全父子為衍聖公。


    如此一個軟骨頭,氣節何在?他們給孔聖臉上摸了多少黑,給孔聖丟了多大的臉?


    你們尊孔聖為師,朕讚同,但是給這些軟骨頭,道德底下丟孔聖臉的優待,朕不同意,孔聖也不會同意。”


    “孔聖德行多高,但是不過幾百年孔家氣節全無,到了現在道德高尚著十不存一,他們每天讀這;;論語,說著仁義道德,背地裏。欺壓百姓,搶搶民女。搶占農田,處處玷汙孔聖的威名。為何,因為他們地位高尚,每人敢官,哪怕罪證確鑿。審判的官員,依舊以對方士兵孔聖後人,不可能犯罪,而包庇對方。


    孔聖世家尚且如此,你應該明白,朕為何要對官員狠了吧。


    在朕看來,大部分的犯罪,全都是因為犯罪成本太低了、低到那些人根本無所謂,亦或者有權有勢,就可以踐踏法律了。


    百官總和朕說仁義,對著這些畜生,仁義,那些被他們欺壓的百姓,誰和他們說仁義呢?


    對貪官,仁義,國破家亡,百姓被屠戮的十不存一的時候,誰來和這些百姓說仁義呢?”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才能讓有禮走遍天下,而不是有禮寸步難行。


    ”


    “今天的報紙,刊登了孔家的簡史,和一部分孔家人犯下的罪孽,你們看完了之後,換位思考一下,若是受害者是你,麵對這樣的情況你是什麽心情?


    孔聖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凡是多考慮一下,多為別人著想一下,多為那些被你們欺壓的百姓著想一下,才能避免很多的問題,而不是嘴上這樣說,背地裏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都幹的出來。”


    “完了,這下大明要變天了。”一旁圍觀的人喊道。


    “不知道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曆史上追究法製的暴秦,兩世就亡國了啊!”


    “放屁,大明必然不會亡國的,以前我們做生意,除了交稅之外,還要收到地痞流氓的侵擾,有的時候,一些官員和二代們,吃東西就算了,還要拿走不少的東西。


    若是不滿意,他們打咂了我們的攤位都沒人管。但是現在你們還有見到過地痞流氓找事嗎?


    還見過二代和官員們白吃白喝白拿嗎?”有小販說道。


    “就是就是,我們現在還巴不得那些地痞流氓來鬧事呢?不僅可以休息幾天,還有三倍的收入可以拿啊。”


    朱由檢的改革,收益的就是這些得層百姓,他們又不是那些讀書讀的沒有良心的家夥,自然惦記著朱由檢的好。


    至於衍聖公,那是誰?哪算什麽?


    “大明立國之初,稅收不5000萬兩銀子,大明對百官仁義了幾百年,到朕登基的時候,稅收不超500萬兩銀子,不僅如此,江南各地欠稅著多如牛毛。


    期間大明人口至少翻了5倍,稅收確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普通百姓的稅收壓力確增加了數倍。


    鎮守邊境的軍隊戰力底下,官府製造的火銃,那不是殺敵的玩意,而是殺自己人的玩意。


    這期間對你們夠仁義了吧,你們就是這麽迴報大明的,再這樣下去大明怎麽可能不完犢子?。”朱由檢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的鹹魚並收藏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