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耳欲聾的鳴冤鼓很快就把還在睡夢中的蘇州知府王德發給吵醒了。


    “真他娘的晦氣,趕快起來給我換官服”王德發碎了一口唾沫之後趕緊從小妾的床上下來。


    不顧小妾的熱情挽留,急忙讓小妾幫自己換官服。


    “大明律,遇到鳴冤鼓,除非官員不在衙門,亦或者周邊遭遇災情,不然1炷香(半個小時)的時間之內必須開堂!”


    以前沒有人把這條規定當迴事,但是現在卻沒有人敢不把這條規定當迴事。


    陛下特別重視賤民。那些錦衣衛仗著背後有小皇帝撐腰,這些年如同瘋狗一樣,發了瘋似的找文官的麻煩。


    鳴冤鼓這麽大的事,必然會有錦衣衛在暗中觀察,如果自己不能及時處理,最多2天,參自己的本子,就會出現在陛下的禦桌上。


    “威武..武...武..武”


    “威武..武...武..武”


    很快,衙門大門打開,一群衙役排列整齊,喊了起來。


    “來人。到被告。”


    王德發說道。


    很快在人王德發的震驚的目光中,一群人直接衝進了衙門。


    邊走邊喊“求大人為我們做主。”


    “安靜。”王德發拍了一下驚堂木之後,說道。


    “原告留下,家屬以及其他無關人員先出去等著。”王德發皺了皺眉頭之後說道。


    人多易生亂!南方各地自從大明建立以來,地方豪強,按照引導百姓聚眾謀反的事情時有發生。


    這些年。雖然在朝廷的強勢打壓下,這種情況不見了,但是一下子看到這麽多人過來,王德發還是有點擔心。


    畢竟按照之前的慣例。暴亂之下,當地的官員死了也是白死。


    時候哪怕朝廷鎮壓完了,也會嚴查你的過失。如果發現是你引發的暴亂,不僅會被拉出來鞭屍,嚴重者還會禍及家人。


    即便查明你沒有事,朝廷最多處理一下幕後黑手,然後名義上給你報了仇。


    國家是皇帝的,小命是自己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小皇帝的統治下能一直穩穩的升到蘇州知府,王德發靠的就是一個“穩”字。


    君不見,多少雄心勃勃的官員,到了地方之後不到三年要麽被迫離去,要麽連衙門都不敢隨便出去的。


    皇權不下鄉,地方是豪強的地方,不是皇帝的地方。


    哪怕皇帝政策對百姓好如何?執行不下去,有個屁用?


    也就仗著軍隊強大,報紙和錦衣衛四處宣傳陛下的政策,再加上有不少人有權有勢的人的腦袋立在一旁,不然當初土地改革的時候,改的就不是地主豪強的命,而是當地官員的命了。


    但是土地改革,並不代表者,皇帝就已經完全掌握大明了,反而因為動了不少人的利益,使得天下無數豪強巴不得抽了皇帝的筋,扒了皇帝的皮。


    王德發心裏清楚,那些地主豪強從來都不是省油的人。也就是現在大明100多萬的精銳軍隊,全部都效忠於陛下。


    不然,小皇帝早都入皇陵了。


    君不見,大明立國265載,共傳十二世,曆經十六帝。平均每位皇帝在世在位不過十七年。


    其中再在最短的不過29天。


    這裏麵說沒有貓膩,鬼都不信。


    這點從陛下登基之後裏麵大力整頓封鎖皇宮就能看的出來。


    那些幕後的人連皇帝都不放在眼中,自己一個小小的知府又豈會被他們放在眼中?


    正常情況下,原告,加被告。再加上圍觀的,撐死了也就幾十人,現在一下子衝進大堂這麽多人,怎麽能讓王德發不擔心,幕後黑手是不是準備拿自己的腦袋來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大人我們都是原告啊,昨天晚上,我家裏進賊了,把我家那叫傳世之寶-大棉衣給偷走了。”


    “大人我家的老母雞昨天被偷了。”


    “大人我家的...。”


    一群焦急的百姓爭先口後的說道。


    “安靜,慢慢來,一個一個的說,這麽多人一起說,我怎麽聽得到。”


    “你去後台取一些紙過來,這麽多受害者,師爺手裏的那點紙怎麽夠呢?”


    王德發排了一些驚堂木之後說道。


    王德發指著一旁的小廝說道。


    同時眼睛不停眨眼給小廝使眼色。


    “遵命大人,我這就去。”


    作為一個老狐狸,王德發對於一些常見的情況自己有自己的打算。


    蘇州城雖然比不上京城,但是好歹算的上一個富裕的之地,小偷雖有,但是一晚上偷這麽多人,可能嗎?


    猜出其中有貓膩之後,王德發趕緊用暗號讓小廝去求救。


    畢竟,那些幕後黑手再厲害,定然是沒有蘇州駐軍厲害的。不然也沒有必須來這一套了。


    看著小廝安靜的離去,王德發心裏總算稍微鎮定了一點。


    “接下來隻要穩定好,這些百姓,等到蘇州城的衛兵一到,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王德發心裏安慰道。


    “各位百姓,當今陛下是一名仁義之君,在陛下的心中,是有你們的。你們放心,除了這麽大的事情,朝廷一定會給你們一個公道的。”王德發說道。


    這些年錦衣衛發展迅速,這麽多人,鬼知道裏麵有沒有人混入其中?


    千穿萬穿,馬屁不傳,官道想要順暢,政治方向可不能錯了。


    而且現在這種情況,把陛下奉為仁義之君,同時說明朝廷不會不管他們,除了拍馬屁之外,還能起到穩定民心拖延時間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能亂了幕後黑手的打算,畢竟沒有人是傻子,策劃這事的人也不可能是傻子。


    他們聚集百姓的目的絕不是讓他們來伸冤的。


    雖然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怎麽做,但是民心穩定,他們的計劃就已經泡湯了一半。


    “大人英明,謝謝大人。”不少百姓聽了王德發的話之後,急忙拍起來王德發的馬屁。


    之所以能如此轉變,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年,朝廷在不斷的給普通百姓減輕負擔的同時,還大力的重塑了朝廷的形象。


    一個說話的到能做的到的官府,百姓自然會相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的鹹魚並收藏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