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的194章是193的後續,之前發錯了,沒辦法更改。請見諒。)


    “孔長順何在?”


    “孔知約何在?”


    “孔鵬摶何在?”


    “孔安道何在?”


    “孔簡子何在?”


    ....


    過了一會,見沒有人走出了,士兵們再次吼道。


    “孔長順,男,27歲,孔胤植孫子,天啟7年12月,無視大明律法,買賣人口。


    崇禎元年2月,孔長順所買的2名少女屍體被發現,孔長順有巨大嫌疑,但是確沒有人徹查!”


    大明律,禁止買賣人口。


    但是事實上,法律在那些特權人眼中就是狗屎。


    除了隻能惡心一下他們之外,根本對他們造成不了多大的損失。


    再加上百姓手裏沒錢,沒資本,抗風險的能力特別低。


    一旦有點災害,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大量的百姓破產。


    沒錢了怎麽辦?隻能把家裏人賣給有錢人家當奴仆。


    孔長順做的事,本質就是買賣人口,是對大明律的踐踏,但是到了文人嘴裏一過,就會變成救人於苦難的善事。


    如果不是後來兩位少女的屍體被發現,這件事現在還真不能成為抓捕孔長順的理由。


    “孔知約,男,27歲,崇禎2年3月,....。”


    “孔鵬摶.....。”


    ....。


    城牆上,隨著那些孔家人所做的事,一件件被爆出了。


    底下的孔家人和圍觀的百姓頓時站不住了。


    不用於其他地方對孔家的充滿幻想。


    很多曲阜人,尤其是那些底層的老百姓,沒少被孔家人欺負過。


    諷刺的是,被欺負的多了,朝廷也不管,這些百姓也就習慣了,麻木了。


    現在朝廷官員一番常態的訴說孔家人的罪行。


    孔家人感覺到了恐懼。


    周圍的百姓則充滿了不信。


    “我這不會是在做夢吧。十年前孔家7少,丟下5兩紋銀強行買了我家的十畝良田,我告到縣衙,縣令一聽是孔家7少,二話不說就直接把我趕了出來。後來一打聽我才知道,孔家地位堪比皇室。


    現在這個當官的當種宣讀孔家的罪行,絲毫不給孔家顏麵,難道就不怕孔家報複嗎?”


    一名弓著腰,滿臉皺紋的老人說道,自從十年前被孔家強行買了家裏的良田之後,這位老人頭發一夜之間就全部變白了。


    這些年來,一直希望朝廷清理掉這些畜生,但是朝廷一直沒有動作.這位老人心裏說實話早已經對官府,對大明失去信心了。


    “你擔心個啥,沒見那些曾經的孔家老爺們都被抓出城了嗎?要是真的怕,還會把這些人抓出來?”


    “哎,不知道如此做是福是禍。”一名聞訊趕來的渾身肥肉的商人說道。


    世道艱難,迴想起曾經在自己的那些靠山幫助下,那個稅丁敢收自己的稅?


    陛下登基之後,他niang的,給農民減了好幾次稅了,但是就是不給我們減稅。


    不僅如此,直接把商稅從30抽一提到了十抽一。


    加稅就算了,還要查收之前的欠稅。


    不交,6個月翻一番。一年之後直接抄家。


    在朝廷的冷血政策下,無數曾經高高在上的商人被抄了家。


    現在就連千年世家的孔家都被清理了,大明還會有一個勢力能幸免於外嗎?


    ...。


    “剛剛念出來的人,你們什麽時候全部站出來,孔家其他的人就可以迴去了。”


    朱將軍在城上繼續喊道。


    要知道,孔家在曲阜城的人,加起來才1萬出頭。


    剛才前前後後叫了將近100多人。


    雖然裏麵有著不少孔家仗勢欺人的家奴,但是這麽做也是徹徹底底的把孔家的臉麵給扔到了地上。


    作為天朝第一世家的孔家豈能忍的了。


    “不管他,我就看看小皇帝如何收場。”孔家的族長孔輝說道。


    天下文人以孔家為尊,讀書人好以孔子門生自居。


    雖然很多人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但是既然以孔子門生自居,就該在孔家有難的時候為孔家擋箭。為孔家說話。


    雖然現在消息傳遞的慢,但是朱由檢把天下兵權全部收於手的事情,孔輝還是清楚的。


    不過抓捕罪犯輪的到軍隊出馬嗎?


    哪怕有抓捕罪犯的理由,小小的丘八豈能欺負到孔家的頭上。


    這件事,如果皇帝不給一個合理的解釋,孔家是不會同意的。


    其他世家,大明的所有書生都是不會同意的。


    這倒不是那些書生世家,書生心裏多麽向著孔家。


    實在是利益索然。


    孔家作為大明的第一世家都這樣被對待,其他不讓孔家的世家,書生等,還不得被小皇帝騎在腦袋上拉屎拉尿?


    世家不要麵子?書生不要麵子?


    誰家還沒有幾個紈絝子弟?


    孔家尚且如此,其他世家豈不是遲早也要被丘八上門欺負?


    不就欺負了幾個賤民,不就違背了幾條大明律,不就是把法律當屎。


    不就是可能導致律法崩歸,大明完蛋,數萬萬明人被屠戮嗎。


    這些東西哪有孔家的臉重要?


    “族長,這怕是不行了,今天早上的報紙說了,陛下這是替孔夫子清理門戶啊。


    今後孔家的人犯罪,全部按照1品大員的標準,也就是明律的3倍處罰啊!


    不僅如此,孔家族長,和衍聖公將不在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皇帝從孔家人當中選擇德高望重之人挑選。


    而且即便是族長和衍聖公一旦做出了什麽不符合身份的事情,皇帝可以直接罷免的。”一旁的一位孔家青年喊道。


    “他怎麽敢這麽做?不知道嫡長子繼承製是國家穩定的基礎嗎?


    他這麽做,就不怕大明出亂子嗎?”孔輝驚恐的說的。


    “天下大亂,這天下要馬上大亂了啊。”


    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製下實行的一種繼承原則(製度),是維係宗法製的核心製度之一。


    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長子為嫡長子。


    法律規定嫡長子享有繼承優先權。


    該製度起於商末,定於周初。


    具體規定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這種製度體現了等級觀念,與宗法製度、妻妾製度相表裏;但在當時多妻(妾)製條件下,一定程度避免了繼承中的矛盾衝突。維護了社會穩定。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麽一定要把他的皇位傳給長孫朱允炆,而不傳給他的兒子朱棣?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度。


    朱允炆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是他的嫡長孫,而朱棣不是他的長子。


    選立大子的兒子(嫡長孫)為法定繼承人,理由就是“皇孫世嫡,富於春秋,正位儲極,四海係心。


    唐朝剛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淵有三個兒子,次子李世民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在戰功上都高出太子,如果不是因為宣武門兵變,他根本沒有權利繼承皇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的鹹魚並收藏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