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當亡國奴。”


    南京城門口的一處茶貪上,一位年過半百的童生張三,正拿著一份報紙聲音略顯顫抖的讀到。


    正常情況下,茶攤上的報紙都是兩天前的,但是剛剛一旁位當兵的兇神惡煞遞給了自己一張今天的報紙,說是奉旨讓自己閱讀。


    結果剛讀了標題,張三就渾身顫抖了起來。


    眾所周知,十官九貪。


    而貪官又是最記仇的,要是自己讀了出去,必定會得罪無數的貪官,今後就隻能綁在陛下的戰車上了。充當陛下的馬前卒了。


    但是自己不讀的話,肯定還會有人來讀的,到時候自己就被陛下不喜。今後全族想要當官可就是白日做夢了。


    想了一會,平衡了一下利弊之後。張三本想拒絕,但是看到那名當兵的,手緊緊的握著手中的戰刀的時候。


    張三嘴沒有經過大腦的同意,就笑嗬嗬的答應了下來。


    雙手也不經大腦的同意就攤開了報紙.。


    “戰爭是國家大事,是國家興亡的緊要之處,是千萬生民存亡的關鍵。


    自古以來王朝興替。


    建國之初,異族無不臣服。


    國之將亡,異族屠刀必現。


    究其原因,兵廢也!


    大明初立,江南一地,可養活百萬精銳。兵士精壯,糧草充足。


    崇禎元年,舉國之力,難養百萬兵卒!


    8成軍人如同難民,兵甲垃圾,軍人孱弱!


    試問這樣的軍隊在戰事中如何能取勝?


    大明立國不過千萬人,現大明人口有4萬萬之眾,為何軍隊如此之慘狀?


    歸根結底在於貪官。


    貪官收錢,打著不與民爭利的旗號,公然幫助那些家產萬貫之人逃稅漏稅。


    隨後借機大肆壓榨普通百姓。


    貪官無恥,明知軍隊是國家安全的保障,但卻把狗爪子伸到了軍隊當中,層層克扣,把大明的百萬精銳變成了廢物。


    貪官無德,天災麵前,百姓饑腸轆轆,這些貪官也敢層層克扣。


    天災人禍,百姓不得不反,軍隊被廢,國難安定。


    異族降臨,必定殺戮一片。


    縱觀古今。國亡之時,必定狗官猖獗。


    貪官不除,遲早國破家亡!


    貪官不除,遲早國破家亡!


    貪官不除,遲早國破家亡!


    陛下有令,從即日起,凡貪汙者必殺,行賄者3月之內沒有想朝廷舉報,同罪。此律列為大明律第一條。後世帝王皆不可更改。


    ....。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


    底下聽消息的百姓瞬間高唿了起來。


    不在其位,不知其受;不在其身,不知其痛。


    不在底層的位置,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苦處,更不會知道,那些對你卑躬屈膝的小吏是如何欺辱百姓的。


    更不會知道,這些百姓心裏有多恨狗官。


    作為一個後世的社會底層,朱由檢心裏很清楚。


    當一個國家,不能保證官吏的清廉時,根本沒有資格和百姓談愛國。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那也得要讓匹夫認可國家不是?


    一群狗官位居廟堂之上。天天作著畜生的行為,國家還不管不顧。


    亦或者百姓被欺辱,國家也不管,這樣的國家,百姓怎麽可能會認可。


    說句實話,國家要是真的如此,國家滅亡了,老百姓不一定會傷心,搞不好還會放掛鞭慶祝一下呢。


    畢竟在他們眼裏,自己隻不過爛命一條,


    哪怕新朝會屠殺自己的,但是有那些曾經欺負讓他們的畜生一起陪葬,也好過一直被那些畜生欺辱。


    古人雲:得民心者,得天下”雖然不全對,但是確不無道理。


    國家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證內部的穩定。


    想要內部穩定除了中央實力足夠碾壓四方之外,還要有一定的民心。


    軍事強大,異族不敢亂動。


    民心穩定,國內無憂。


    隻要朝廷時刻謹記發展科技,同時注重保持底層人不被壓迫的太狠,國家就不會出亂子。


    ....。


    先發製人,後發至於人。


    雖然不知道,那些幕後黑手的目的是什麽,也不知這次的幕後黑手是誰,但是這不妨礙朱由檢,先下手報複。


    畢竟動動腦子就知道,那些幕後黑手隻可能是那些曾經的既得利益者。


    雖然大明境內的矛盾很多,但是真正能影響到大明穩定的就那些。


    隻要朱由檢把那些可能影響大明穩定的勢力給清除了,就是幕後黑手縱使才智通天,最終也隻能以失敗收場。


    “


    傳說中的天方國,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複從死灰中更生,從此鮮美異常,不再死。


    陛下上得天諭,近些年來,大明還有天災。天災是不是大明的劫難,而是大明浴火重生的開始。


    是固,陛下在此承諾:


    十年為限,要讓每一個百姓,每天至少都能吃上一頓幹飯。


    二十年後,每一個百姓都能吃飽飯。


    三十年後,每一個百姓每年可以填一身新衣服。


    四十年後,大明再無餓死,凍死之人。


    .....。”


    吃飽穿暖,在後世華國,隻要不是懶到家的人都能做的。


    但是擱在大明,擱在現在,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每天吃上一頓幹飯,那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夢。


    這裏麵誠然有,稅收的問題的、


    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和運輸力的不足。


    在缺乏化肥,農藥,灌溉技術等現在種植業的基礎下。農業的收成8成的看老天的心情。


    再加上目前坑爹的運輸情況。一旦發上大規模的災荒,哪怕是在富有的官府也會脫層皮。


    肥料方麵,雖然朱由檢暫時沒有生產化肥的能力,但是自從知道鳥糞石是良好的肥料之後,朱由檢已經命人在大明周邊的海島進行搜查。


    隻要找到,就能極大的增加糧食產量。


    灌溉方麵,朱由檢這些年也在不停的修築水利,挖掘水井。雖然這些年因為北方幹旱,暫時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一旦大明天氣恢複正常,這些水利工程畢將為大明的農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至於病蟲害等,雖然朱由檢沒有合適的辦法,但是中華幾千年的種地史不是白種的。


    幾千年下來,對於病蟲害,農民有著一套完整的應對辦法。


    效果雖然不如後世的農藥那麽明顯,甚至還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密衛這些年走訪各地已經根據各地的時機情況,整理迴合了一整套的種植技術。


    新的技術效果要比之前的產量高出百分之五左右。


    接下來隻要在各莊之間,找到合適的農民進行實驗,就能在最短的時間把合適的種植技術推廣出去。


    安南地區在安南百姓和朝鮮人民的努力下,已經開拓出了大片的良田。


    正是如此,朱由檢才敢排著板子做出承諾。


    不然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作為大明的最高權力者,要是說到做不到,自己的威信何在?大明的威信何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的鹹魚並收藏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