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人的落座,空氣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朱由檢和密衛指揮使大眼瞪小眼,顯得尷尬無比。


    “京城百裏,米價是多少?”


    朱由檢率先打破了沉默。


    “10文1斤,1石1兩白銀左右,有朝廷的糧倉壓著,這幾年米價格,一直保持在在10文錢左右,除了豐收的時候,會有所降低之外,平時都是這個價。


    全國各地的糧價各有不同,江南等地,糧價在8文錢,左右。


    中原,陝西等地,糧價在11文左右。


    那怕是前幾年陝西受災,糧價也沒有超過15文。”


    身為朱由檢的情報大總管,對於國家的基本情況,比朱由檢還要清楚。


    “我在問你,你知道什麽是皇權嗎?”


    “陛下,臣惶恐,臣這麽做也是為了陛下的安全。”密衛指揮使冒著大漢,低聲的說道。


    身為陛下的心腹之一,自然知道陛下的喜好。


    如果不是知道陛下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密衛指揮使早都跪下求饒了。


    “我出來是為了查看真實的大明百姓生活的。不是出來看戲的。


    我所希望的大明是人人都能安居樂業,人人都能受到大明的關愛。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人們努力工作,不愁吃穿。


    我是真的這麽想的,而不是看到你們你們演戲的。


    更不是讓你們為了讓我滿意,而肆意擾亂百姓生活的。”


    朱由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指揮和演技水平,從出宮到現在,朱由檢看到了的是,街頭整潔,百姓掛滿了笑容,鄰裏和睦,買東西兩方都很有裏麵的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如果不是前端時間因為王承恩侄子一事,派遣密衛暗中調查了一下的話,還真的不知道自己一直在和錦衣衛和密衛玩過家家。


    甚至為了讓自己看不到想看的,他們暗地裏會提前驅逐自己想要走的路線上的人。


    如果不是朱由檢的禁衛,暗中放了那個小報童進來,報童在說話的時候,密衛指揮使手一直緊緊的握著腰間的刀,眼角一直盯著那個小報童的話,朱由檢還真的不願意相信一個小小的密衛有這麽大的能量。


    “你知道,什麽是皇權嗎?”


    “皇權啊,皇權最主要的便是兵與稅。”


    朱由檢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之後,繼續慢慢的說道。


    “沒兵的話,所謂的皇帝就是個屁,說話還不見比一個縣令有用。


    沒糧沒稅,則沒有辦法養兵。


    而要征稅,則需要官,所以這兵與稅後邊還應該加一個官,至於這官嘛,自然便是官員任免的權利了。”


    “眾所周知,一個好官會造福一方,一個狗官會禍害百裏。


    官員的品性,能力,我一個身居皇宮大院的人,能了解多少?靠的還不是你們密衛和錦衣衛嗎?


    吾登基之時,大明內憂外患,那些東林黨沒少在我耳邊說他們多麽多麽的好,讓他們複原之後,大明畢竟走向強盛。


    但是顯示是什麽,你作為密衛指揮使應該最清楚吧。在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人中,禮義廉恥早都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文武百官有幾個人身家是清白的?


    吾要是真的用的他們,估計現在大明已經遍地狼煙了。搞不好,我的腦袋就已經被叛軍砍下了做酒壺了!”


    “陛下,臣知錯了。臣有罪,請陛下嚴懲,不過我的家人是無辜的,請陛下看在我多年辛苦的份上,讓他們到江南做個富家翁吧。”


    密衛指揮使直接跪倒在地,磕頭道。


    既然偽裝已經被發現。在說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


    “密衛僅僅幾年,就成這個樣子,你難逃此咎,不過,你的功勞也不少,我也不是無情之人,從今天開始,去處你密衛指揮使的職位,貶為密衛百戶,兼錦衣衛指揮使。


    給你1年的時間,徹查大明移民情況!同時把錦衣衛給我整頓好了。


    這次可不要在讓我失望了。”


    “從今天開始,副指揮使接替指揮使的身份,記住密衛心中,隻有大明,不得有私利。


    隻對皇帝和大明負責,無論別人在怎麽議論你們,也要記住,是你們和大明的百萬軍士守護了大明的繁榮。”


    “謹遵陛下命令。”


    “傳旨,原錦衣衛指揮使,欺上瞞下,蒙蔽天子,罷免職責,貶為庶民。”


    ...。


    “店家,過來,給你一個忠告,錦衣衛曾經也是大明的支柱,朕不會讓錦衣衛繼續被百姓誤解的,不過你居然敢幫助別人蒙蔽我,自然當接收懲罰,趕緊吩咐人去采辦吧,再去找兩個廚師。不然等會店裏麵的食材可不夠顧客吃的。”


    “謝陛下。”


    “走,去包間換一下衣服。”朱由檢說道。


    ..。


    “這位公子,聚味齋真的免費吃飯嗎?”


    一隊衣衫襤褸的人,問著著眼前一名壯漢說道。


    真的。


    這裏可是京城。


    “騙人可是犯罪,那可是要進監獄的。你們這麽多人,我要是騙了你們跑的掉嗎?”


    帶頭的壯漢說道。


    這樣的隊伍,在京城這片地方足足有7八支這樣的隊伍向著聚味齋駛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隊伍中的人是越來越多。


    其中雖然不乏,少數占便宜的地痞流氓,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一些乞丐,流民。


    “公子他們到了。”


    “吩咐掌櫃準備上菜吧。你們幾個坐下來,和我一起看看大明底層百姓的現狀。”


    沒錯,那些難民是朱由檢派人去找的。


    京城雖然繁榮,但是繁榮之下,陰影之中,有著無數拚勁全力隻能苟活的人。


    雖然這些年隨著朱由檢的重視法製,朝廷也開始不斷的減稅,大部分百姓的生活已經有了改善,但是還是有不少的人依舊難以解決溫飽。


    雖然朝廷有旨意,讓這些貧民參加移民,但是現實是,朱由檢低估了百姓的對家鄉的思念,很多百姓寧願餓著肚子,幹著苦力,拿著微不足道的收入,也不願意參加移民。


    更有甚者,甚至選擇遠離家鄉,暫避風頭。幸好大明人口眾多,又被前麵的幾個皇帝,狗官折騰了這麽多年,很多百姓家裏資產不過數十文,再加上大明移民的政策夠吸引人,才沒有影響到移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水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水的鹹魚並收藏崇禎大帝的掛機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