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個明軍將領是真的講誠信啊,說讓自己這邊的人休息3天,就讓休息了3天。
說放了水西安氏的族人,果真就放了對方。
隻要這個將軍能承諾既往不咎,有的是土司投降。
就在安邦彥還在考慮跑不跑的時候,一陣騷亂從前麵傳來。
一支不知從哪裏竄出來騎兵已經殺到了自己的附近。自己身邊的護衛根本擋不住明軍的刀鋒,500餘名精銳護衛,被對方不到百人輕易擊潰。
“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眼看對方就要衝過了,安邦彥果斷的選擇了投降。
其餘土司見狀,也紛紛下馬投降。
帶頭的投降了,其餘士兵也選擇了投降。
最終這場戰鬥,土司叛軍在付出了近2萬人傷亡的代價之後,投降了朱定國。而朱定國這邊得益於優良的鎧甲,僅有數十人受了輕傷。
“哎,何必呢?明知必敗無疑,為何要以卵擊石呢?可憐了那些戰死的人。”看著眼前的諸位土司,朱定國忍不住感歎道。
“什麽明知必敗?我這邊可是十萬大軍,誰能想到會失敗?
要是知道明軍中還有這麽能打的,我就學先祖繼續當忍了。那會選擇反叛?”安邦彥心裏咒罵道。
“將軍大才,我們也是被朝廷逼得不得不反啊,那些官員都沒把我們土司當做做大明官員。
動不動對我們苛責打罵,而且我們凡世襲土司者必向那些官員私納黃金。
其他的不說,就說奢崇明叛亂一事。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朝廷要奢、安兩家赴遼作戰,奢崇明調集兵馬兩萬至重慶聽令。
但本應發放的40萬兩餉銀,隻給了4萬兩。
而重慶巡撫徐可求又指責奢崇明所調之兵大都老弱病殘,要求遣迴永寧重新征調。實際上就是為了錢啊。
要真是2萬老弱病殘,能攻占了重慶,殺徐可求,而且還能分兵攻占了合江、納溪、遵義,等地嗎?”
安邦彥不停的訴苦,曆代以來朝廷對叛亂都是不能容忍的。明初明太祖更是不斷的挑土司的刺。
現在有這麽一支強兵在這邊,安邦彥真的怕對方,一股腦的直接把各大土司給抄家滅族了。
“嗯,你說的,我明白了,這件事,朝廷是有錯,不過你們一樣有錯,陛下仁慈,命我全權負責此事,我給你半個月的時間,隻要你能勸說其他土司投降,我就可以饒恕你們的罪過。
至於,欺壓你們的那些官員,我也會進行處理的。”
“真的,你可以饒恕我們錯。”
“真的,大家都是明人,說白了都是兄弟,實話告訴了,我身邊的隻不過是京營的一部分人馬,整個京營有近20萬的精銳之師。
也就是陛下仁慈,不然派遣2萬士兵入川,踏平整個貴州的土司都不是什麽難題。”
朱定國道,其實這場戰鬥的主動權,從開始都掌握在朱定國手中,叛軍主力被周邊的明軍所牽製,匆忙之間能調來的說白了隻是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
不然要真是十萬叛軍精銳,朱定國也不會選擇進攻。
但是現在不要緊,要緊的是,自己以5000兵馬,擊潰10萬士兵的事實已經存在。
再加上自己樹立起來的重信的形象。
做出一些適當的承諾,讓這些土司自己投降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對方真的不投降,那自己隻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盡可能的消滅土司勢力,強行實施衛所製了。
用衛所來封鎖各個山脈。禁止鹽入貴州,從而徹底封死對方。
那些土司,朱定國,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連同安邦彥一同放了,讓他們去勸降其他的土司。
隨後朱定國以有鑰匙想商,把剩下的土司連同安家的重要族人,“請到了貴州。”
其餘被俘虜的士兵,每人發放5斤糧食責令他們迴家之後,便被朱定國給放了。
此舉既能體現陛下的仁慈,也能體現自己的誠意。
最重要的是這次大勝必須的有人幫忙宣傳不是?
更何況花的又不是自己的糧食,用起來不心疼。
即使這些人再被土司叛軍抓住,朱定國就更高興了,人都是會交流的。
隻要這些人進入叛軍的軍營,哪怕判軍的將領在高明,5000明軍大敗十萬叛軍的事還是會泄露的。
今後和他們交戰。為戰對方先三分怯。擊敗對方隻會更輕鬆。
或許是朱定國高估了這些土司的膽子,還沒有到十天,安邦彥就帶著奢崇明來到了貴州商討投降事宜。
盡管這些土司十分希望還像以前那樣繼續當自己的土皇帝,但是最終在朱定國的威脅下,被迫同意交出手中的兵權。
朱定國這邊也做出了讓步,同意對方繼續以土司的身份存在,但是必須遵守大明的律法。
同時朱定國以保護這些土司不被漢官欺負為由,塞給了那些大土司一些密衛。
那些小土司自然是興高采烈。
那些大土司,叛亂還能增加自己的權勢,但是這些小土司就嗬嗬了,實力一般,如果不是被漢官欺負的要命,再加上有大土司帶頭,就是給他們100個膽子也不敢反抗大明。
朱定國留下密衛雖說主要目的是為了監督這些大土司,但是打著方便土司向陛下匯報被漢官欺負的名頭,這些大土司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誰讓形式比人強。不得不接受啊。
接下來的日子,朱定國在貴州找見了秦良玉,提拔秦良玉為四川總兵,許其從土司叛軍中,招募5萬白杆兵。
秦良玉忠君愛國是有目共睹的,隻要手裏的5萬精兵一成型,即便是這些土司在想謀反,也得掂量掂量。
平定叛亂之後,朱定國根據錦衣衛和密衛的情報,直接抓捕並斬首了70餘位,欺壓百姓的官員,以示自己的誠心。
隨後以戰事不利為由,強行對四川和貴州的衛所進行整頓。
那些衛所將領和侵占軍田的地方豪強都被朱定國拔下了一層皮。
奈何現在朱定國威名威名太勝,再加上手握,貴州,四川兩地的軍權,那些地方豪強和衛所將領也隻能打斷了牙往肚子裏咽。
就在眾人以為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朱定國,又把屠刀對象了川貴兩省的貪官。
一顆顆諾大的腦袋,讓奢崇明和安邦彥膽寒不已。
心裏不住的慶幸自己識時務投降了,不然....。
說放了水西安氏的族人,果真就放了對方。
隻要這個將軍能承諾既往不咎,有的是土司投降。
就在安邦彥還在考慮跑不跑的時候,一陣騷亂從前麵傳來。
一支不知從哪裏竄出來騎兵已經殺到了自己的附近。自己身邊的護衛根本擋不住明軍的刀鋒,500餘名精銳護衛,被對方不到百人輕易擊潰。
“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眼看對方就要衝過了,安邦彥果斷的選擇了投降。
其餘土司見狀,也紛紛下馬投降。
帶頭的投降了,其餘士兵也選擇了投降。
最終這場戰鬥,土司叛軍在付出了近2萬人傷亡的代價之後,投降了朱定國。而朱定國這邊得益於優良的鎧甲,僅有數十人受了輕傷。
“哎,何必呢?明知必敗無疑,為何要以卵擊石呢?可憐了那些戰死的人。”看著眼前的諸位土司,朱定國忍不住感歎道。
“什麽明知必敗?我這邊可是十萬大軍,誰能想到會失敗?
要是知道明軍中還有這麽能打的,我就學先祖繼續當忍了。那會選擇反叛?”安邦彥心裏咒罵道。
“將軍大才,我們也是被朝廷逼得不得不反啊,那些官員都沒把我們土司當做做大明官員。
動不動對我們苛責打罵,而且我們凡世襲土司者必向那些官員私納黃金。
其他的不說,就說奢崇明叛亂一事。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朝廷要奢、安兩家赴遼作戰,奢崇明調集兵馬兩萬至重慶聽令。
但本應發放的40萬兩餉銀,隻給了4萬兩。
而重慶巡撫徐可求又指責奢崇明所調之兵大都老弱病殘,要求遣迴永寧重新征調。實際上就是為了錢啊。
要真是2萬老弱病殘,能攻占了重慶,殺徐可求,而且還能分兵攻占了合江、納溪、遵義,等地嗎?”
安邦彥不停的訴苦,曆代以來朝廷對叛亂都是不能容忍的。明初明太祖更是不斷的挑土司的刺。
現在有這麽一支強兵在這邊,安邦彥真的怕對方,一股腦的直接把各大土司給抄家滅族了。
“嗯,你說的,我明白了,這件事,朝廷是有錯,不過你們一樣有錯,陛下仁慈,命我全權負責此事,我給你半個月的時間,隻要你能勸說其他土司投降,我就可以饒恕你們的罪過。
至於,欺壓你們的那些官員,我也會進行處理的。”
“真的,你可以饒恕我們錯。”
“真的,大家都是明人,說白了都是兄弟,實話告訴了,我身邊的隻不過是京營的一部分人馬,整個京營有近20萬的精銳之師。
也就是陛下仁慈,不然派遣2萬士兵入川,踏平整個貴州的土司都不是什麽難題。”
朱定國道,其實這場戰鬥的主動權,從開始都掌握在朱定國手中,叛軍主力被周邊的明軍所牽製,匆忙之間能調來的說白了隻是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
不然要真是十萬叛軍精銳,朱定國也不會選擇進攻。
但是現在不要緊,要緊的是,自己以5000兵馬,擊潰10萬士兵的事實已經存在。
再加上自己樹立起來的重信的形象。
做出一些適當的承諾,讓這些土司自己投降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如果對方真的不投降,那自己隻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盡可能的消滅土司勢力,強行實施衛所製了。
用衛所來封鎖各個山脈。禁止鹽入貴州,從而徹底封死對方。
那些土司,朱定國,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連同安邦彥一同放了,讓他們去勸降其他的土司。
隨後朱定國以有鑰匙想商,把剩下的土司連同安家的重要族人,“請到了貴州。”
其餘被俘虜的士兵,每人發放5斤糧食責令他們迴家之後,便被朱定國給放了。
此舉既能體現陛下的仁慈,也能體現自己的誠意。
最重要的是這次大勝必須的有人幫忙宣傳不是?
更何況花的又不是自己的糧食,用起來不心疼。
即使這些人再被土司叛軍抓住,朱定國就更高興了,人都是會交流的。
隻要這些人進入叛軍的軍營,哪怕判軍的將領在高明,5000明軍大敗十萬叛軍的事還是會泄露的。
今後和他們交戰。為戰對方先三分怯。擊敗對方隻會更輕鬆。
或許是朱定國高估了這些土司的膽子,還沒有到十天,安邦彥就帶著奢崇明來到了貴州商討投降事宜。
盡管這些土司十分希望還像以前那樣繼續當自己的土皇帝,但是最終在朱定國的威脅下,被迫同意交出手中的兵權。
朱定國這邊也做出了讓步,同意對方繼續以土司的身份存在,但是必須遵守大明的律法。
同時朱定國以保護這些土司不被漢官欺負為由,塞給了那些大土司一些密衛。
那些小土司自然是興高采烈。
那些大土司,叛亂還能增加自己的權勢,但是這些小土司就嗬嗬了,實力一般,如果不是被漢官欺負的要命,再加上有大土司帶頭,就是給他們100個膽子也不敢反抗大明。
朱定國留下密衛雖說主要目的是為了監督這些大土司,但是打著方便土司向陛下匯報被漢官欺負的名頭,這些大土司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誰讓形式比人強。不得不接受啊。
接下來的日子,朱定國在貴州找見了秦良玉,提拔秦良玉為四川總兵,許其從土司叛軍中,招募5萬白杆兵。
秦良玉忠君愛國是有目共睹的,隻要手裏的5萬精兵一成型,即便是這些土司在想謀反,也得掂量掂量。
平定叛亂之後,朱定國根據錦衣衛和密衛的情報,直接抓捕並斬首了70餘位,欺壓百姓的官員,以示自己的誠心。
隨後以戰事不利為由,強行對四川和貴州的衛所進行整頓。
那些衛所將領和侵占軍田的地方豪強都被朱定國拔下了一層皮。
奈何現在朱定國威名威名太勝,再加上手握,貴州,四川兩地的軍權,那些地方豪強和衛所將領也隻能打斷了牙往肚子裏咽。
就在眾人以為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朱定國,又把屠刀對象了川貴兩省的貪官。
一顆顆諾大的腦袋,讓奢崇明和安邦彥膽寒不已。
心裏不住的慶幸自己識時務投降了,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