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飄香萬物生長。
村落依水而立,十裏河從西往東穿流而過,陳家村便在十裏河一側,河邊青草綠樹,土地肥沃,一些軍戶和民戶的田地處在其中。
隻可惜近些年天氣異常,災難不斷,十裏河的水位下降很多,露出不少河灘之地。穿過兩邊河岸不遠,便是大片大片幹燥土地,微風一吹,卷起一片塵土。
“公子,已是午時,該吃飯了!”
一個膀大腰圓的少女倚在小屋門口,正衝著他露出諂媚的微笑。她叫陳銀花,陳家村裏長的女兒,長得寬臉闊鼻,膚色黝黑,但臉色紅潤。
在邊地的鄉野,能吃得如此圓潤並不容易。自上月村裏長陳有富與他打賭輸了後,便讓自己女兒過來伺候他一個月。
方景楠對她的諂媚視而不見,陳銀花雖說是個十六七歲的妙齡少女,可妙齡是妙了,村裏村妞的,著實和好看沾不上邊,農忙的時候也是要下田幹活的。
“走吧!”方景楠禮貌地笑了笑。
陳家村是九邊大同鎮,雲岡堡邊上的一處民戶村。
早年從大槐樹遷移過來時,有幾百民戶。這些年饑荒兵災,逃亡絕戶了很多,現今陳家村不到百戶,丁口三四百。
陳銀花的老爹陳有富,是這陳家村的裏長,而且是祖輩幾代都當了裏長,村裏七成的田地都是他們家的,毫無疑問的村中首富。
村裏正兒八經的路隻有一條,不到半裏長,陳有富的家在村東頭。
宅前有顆百年古樹,農閑的時候村民們在那聚集閑聊,也是村裏發布重要消息所在。
方景楠隨著陳銀花向她家走去,路邊遇到熟人,她都會熱情的打招唿,可見心地還挺善良。要知道,這裏多數村民都是她們家佃戶。
飯菜的香味很遠就飄了出來,方景楠摸了摸肚子,這年頭特別不扛餓,村裏人一般隻吃早晚兩餐,中午是不吃飯的。
方景楠自然不習慣,要求中午加餐,輸了的陳有富要包他一個月的吃喝。
陳老財主的宅子是個兩進小院,前大後小,一共八九間房。
宅子不算大,但是包了磚,磚包的有些年月,磚牆上盡是斑駁的痕跡,還有幾處破損的牆角,也一直沒修補。
可見這首富的日子過的也不咋地。
“見過要飯的,沒見過這般沒臉皮的,餓死鬼投胎麽?”
陳有富的宅子門前,一位粗壯的漢子蹲坐在石階上,撇著嘴,一臉的恨恨不滿。
這說嘰諷話的漢子叫陳山材,‘材’字取一財字喻意,是陳銀花的二哥。陳銀花還有一大哥叫陳山河,據說武力超凡,應募去了北邊三十裏外的鎮河堡。
這年頭好男不當兵,以老陳家的底子按應不至於,不知為何還是去了。
“原來是陳二少爺。對不住,實在餓怕了,並非有意浪費。”方景楠不以為意,輕笑著從他身旁走過。
陳山材本就是故意找茬,猛地一立,跨步擋在了方景楠身前。
可還沒等他無禮呢,陳銀花不樂意了,走上前一把推開攔路的陳山材,喝道:“二哥,你幹啥呢,小心我告訴爹爹。”
陳山材心裏原本也虛,被銀花一喝一推的,就讓了過去。
方景楠也沒說什麽,可這諾大的一個壯實漢子,看似兇惡,竟然忍不住地聳動肩膀,仿佛要哭起來。
方景楠見罷不禁歎道:“諾大的陳家村都是你家的,每天多加一頓飯而已,不至於此吧!”
“若是像我們一般,吃著粟米糠子的,你多加兩頓又何防。但你這般吃食,”陳山材真的哽咽出來,“金山也給吃沒了。”
“呀,是景楠兄弟來了!”
就在說話的當會,一位五十來歲,身體精壯的老漢走了出來,手上還端著一盤蔥花炒雞蛋。
他便是陳家村的主宰,村裏長陳有富。
見爹來了,陳山材也不敢出聲,悄悶地扭頭便走。
親熱地拉著方景楠的手臂,陳有富道:“別搭理這慫兒,以小老弟您的本事,多點吃喝有什關係。走,吃酒。”
屋內家具擺設,體現了一絲財主的樣子。
檀木的四方桌,旁邊有一木台,上麵放著幾個前朝的瓷器,門角裏還有一個讓客人梳洗的架台,架台上擺著一條幹淨的手巾,銅盆裏盛有淨過的河水。
一個小女丫環,擰好手巾,彎著腰恭敬地遞給方景楠。
方景楠接過手巾道了聲:“謝謝!”
小女仆刷地一下,臉紅了起來。良心可鑒,方景楠對這丫環絕無它意,明人現在身高都很矮,男子平均一米六,女人更是一米五左右,而這小女奴幹瘦如材,營養不良一點都不豐潤。
方景楠對人沒有歧視之意,可若是要拿她當暖床丫環,他是斷然不會同意的。而且方景楠知道,這老陳頭那麽幹脆地認賭服輸,就把女兒送來伺候自己,懷的也是招個女婿上門的心思。
當然,方景楠不會把事說破。這年月,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桌上擺著讓財主家兒子心疼地四菜一湯,分別是:油煎小黃魚,蔥花炒雞蛋,韭菜肉丸,醬油扮豆腐,山菇燉雞湯。
普通民戶家做這一桌菜,直接破產,陳有富這兒,其實也肉疼。陪吃的就他一個,兒女都沒讓上桌,怕不夠吃。
方景楠沒有喝酒,吃著菜,扒著碗裏勁道的削麵,那粉白細嫩的麵條上裹著一層金黃的麻油,直看的銀花大咽口水,心想著,應該和二哥一起出去的,眼不見為淨。
一大碗刀削麵轉順吃個幹淨,湯湯水水一滴不剩。
方景楠拍了拍滾圓的肚子,指著桌上打包好的十幾個雜糧窩頭,道:“銀花,捎上窩頭,咱們去消消食。”
陳家村幾裏外有一座墩堡,裏麵有幾個軍漢,末世將至,方景楠覺得沒點武力總有些心虛。
方景楠這連吃帶拿的,陳銀花也習慣了,甚至臉上還俏有一絲開心,拿起布包抬步就走。
方景楠會心一笑,搖搖晃晃地大步而行,臨到門口,他想起什麽般,扭頭道:“陳老爺子,晚飯不用準備了,我在外麵吃。”
“得嘞,”陳有富臉上堆滿笑容,“您忙先,明天咱殺頭豬,給您燉豬蹄子吃。”
“哎呀,這真是太客氣了。”
“哪裏哪裏,吃點喝點算個甚。”
“唔,記得用黃豆慢慢悶,我喜歡吃爛點的。”
“得嘞!”
……
###
大同鎮,大明九邊重鎮之一。
下轄四道八路,明廷耗費幾百萬兩白銀,圍著長城沿線修了七十二座堡壘,嚴防北邊的遊牧民族。
但很可惜,就在去年,崇禎七年七月,後金破關而入,燒殺搶掠,再多的堡壘也保護不了可憐的百姓。
雲岡堡,大同七十二堡之一,屬於大同左衛道北西路。
嘉靖三十七年土築,萬曆(1574)二年包磚,堡牆周長1裏4分,高3丈5尺,下轄8座火路墩。
陳家村與雲岡堡隔河相望,渡過十裏河,不到兩裏就是堡壘所在。
去年後金破關,陳有富帶著他的佃戶,送上一百兩白銀,躲進堡裏避難。
白銀是貴重物品,雖說在這個時期,明朝的南方每年都有大量白銀流入,導致通貨膨脹,但一百兩白銀也不是小數目,依靠田地裏那點抽成,三年都存不著。
如此行為,方圓百裏內,隻有陳有富一人。
事後很多人都說他傻,佃戶又不是家奴,沒了就再找唄,田地給誰種不是種,這年月沒飯吃的人多了。
方景楠聽說這事,卻對陳老財主另眼相看。末世將至,擁有一幫感激你的近鄰,絕對是筆很大的財富。
方景楠同時也明白,武力更是重要力量。
“鐵柱哥,小弟來了,快快出來歡迎。”
安民墩是雲岡堡下轄的八個火路墩之一,常年駐有一個小旗防守,倘若發現敵人入侵,便點燃墩內的烽火,通傳四方。
孟鐵柱是墩裏領頭的小旗,一個身材壯實的北方漢子,去年銀花隨她爹躲進雲岡堡時,孟鐵柱的小旗也收縮退進了堡裏。
不知因何兩人遇上了,幾個月下來,也算相熟。
方景楠知道這層關係後,哄著銀花介紹認識,幾天下來,方景楠有心相交下,很快與這位直爽的北方漢子熟了起來。
不過今天好像有點情況,聽見方景楠的唿喝,孟鐵柱並未像往日一般嘻笑著出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小兄弟來了。
火路墩裏一片安靜,偶爾有著幾息歎氣聲。
方景楠走進墩門朝裏一看,墩裏的人好像都在,孟鐵柱苦著臉蹲坐一旁。角落邊的一個草席上,趴著一個後背渾身是傷的漢子。
這人方景楠也認識,名叫冷笠,墩內守兵之一。
此刻他神智已有點不清,後背上血肉翻出,明顯是鞭撻出來的,塗抹了一些植物碎葉止血,混合著血肉腥氣,味道難聞。
“鐵柱哥,怎麽迴事,誰傷的他?”
村落依水而立,十裏河從西往東穿流而過,陳家村便在十裏河一側,河邊青草綠樹,土地肥沃,一些軍戶和民戶的田地處在其中。
隻可惜近些年天氣異常,災難不斷,十裏河的水位下降很多,露出不少河灘之地。穿過兩邊河岸不遠,便是大片大片幹燥土地,微風一吹,卷起一片塵土。
“公子,已是午時,該吃飯了!”
一個膀大腰圓的少女倚在小屋門口,正衝著他露出諂媚的微笑。她叫陳銀花,陳家村裏長的女兒,長得寬臉闊鼻,膚色黝黑,但臉色紅潤。
在邊地的鄉野,能吃得如此圓潤並不容易。自上月村裏長陳有富與他打賭輸了後,便讓自己女兒過來伺候他一個月。
方景楠對她的諂媚視而不見,陳銀花雖說是個十六七歲的妙齡少女,可妙齡是妙了,村裏村妞的,著實和好看沾不上邊,農忙的時候也是要下田幹活的。
“走吧!”方景楠禮貌地笑了笑。
陳家村是九邊大同鎮,雲岡堡邊上的一處民戶村。
早年從大槐樹遷移過來時,有幾百民戶。這些年饑荒兵災,逃亡絕戶了很多,現今陳家村不到百戶,丁口三四百。
陳銀花的老爹陳有富,是這陳家村的裏長,而且是祖輩幾代都當了裏長,村裏七成的田地都是他們家的,毫無疑問的村中首富。
村裏正兒八經的路隻有一條,不到半裏長,陳有富的家在村東頭。
宅前有顆百年古樹,農閑的時候村民們在那聚集閑聊,也是村裏發布重要消息所在。
方景楠隨著陳銀花向她家走去,路邊遇到熟人,她都會熱情的打招唿,可見心地還挺善良。要知道,這裏多數村民都是她們家佃戶。
飯菜的香味很遠就飄了出來,方景楠摸了摸肚子,這年頭特別不扛餓,村裏人一般隻吃早晚兩餐,中午是不吃飯的。
方景楠自然不習慣,要求中午加餐,輸了的陳有富要包他一個月的吃喝。
陳老財主的宅子是個兩進小院,前大後小,一共八九間房。
宅子不算大,但是包了磚,磚包的有些年月,磚牆上盡是斑駁的痕跡,還有幾處破損的牆角,也一直沒修補。
可見這首富的日子過的也不咋地。
“見過要飯的,沒見過這般沒臉皮的,餓死鬼投胎麽?”
陳有富的宅子門前,一位粗壯的漢子蹲坐在石階上,撇著嘴,一臉的恨恨不滿。
這說嘰諷話的漢子叫陳山材,‘材’字取一財字喻意,是陳銀花的二哥。陳銀花還有一大哥叫陳山河,據說武力超凡,應募去了北邊三十裏外的鎮河堡。
這年頭好男不當兵,以老陳家的底子按應不至於,不知為何還是去了。
“原來是陳二少爺。對不住,實在餓怕了,並非有意浪費。”方景楠不以為意,輕笑著從他身旁走過。
陳山材本就是故意找茬,猛地一立,跨步擋在了方景楠身前。
可還沒等他無禮呢,陳銀花不樂意了,走上前一把推開攔路的陳山材,喝道:“二哥,你幹啥呢,小心我告訴爹爹。”
陳山材心裏原本也虛,被銀花一喝一推的,就讓了過去。
方景楠也沒說什麽,可這諾大的一個壯實漢子,看似兇惡,竟然忍不住地聳動肩膀,仿佛要哭起來。
方景楠見罷不禁歎道:“諾大的陳家村都是你家的,每天多加一頓飯而已,不至於此吧!”
“若是像我們一般,吃著粟米糠子的,你多加兩頓又何防。但你這般吃食,”陳山材真的哽咽出來,“金山也給吃沒了。”
“呀,是景楠兄弟來了!”
就在說話的當會,一位五十來歲,身體精壯的老漢走了出來,手上還端著一盤蔥花炒雞蛋。
他便是陳家村的主宰,村裏長陳有富。
見爹來了,陳山材也不敢出聲,悄悶地扭頭便走。
親熱地拉著方景楠的手臂,陳有富道:“別搭理這慫兒,以小老弟您的本事,多點吃喝有什關係。走,吃酒。”
屋內家具擺設,體現了一絲財主的樣子。
檀木的四方桌,旁邊有一木台,上麵放著幾個前朝的瓷器,門角裏還有一個讓客人梳洗的架台,架台上擺著一條幹淨的手巾,銅盆裏盛有淨過的河水。
一個小女丫環,擰好手巾,彎著腰恭敬地遞給方景楠。
方景楠接過手巾道了聲:“謝謝!”
小女仆刷地一下,臉紅了起來。良心可鑒,方景楠對這丫環絕無它意,明人現在身高都很矮,男子平均一米六,女人更是一米五左右,而這小女奴幹瘦如材,營養不良一點都不豐潤。
方景楠對人沒有歧視之意,可若是要拿她當暖床丫環,他是斷然不會同意的。而且方景楠知道,這老陳頭那麽幹脆地認賭服輸,就把女兒送來伺候自己,懷的也是招個女婿上門的心思。
當然,方景楠不會把事說破。這年月,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桌上擺著讓財主家兒子心疼地四菜一湯,分別是:油煎小黃魚,蔥花炒雞蛋,韭菜肉丸,醬油扮豆腐,山菇燉雞湯。
普通民戶家做這一桌菜,直接破產,陳有富這兒,其實也肉疼。陪吃的就他一個,兒女都沒讓上桌,怕不夠吃。
方景楠沒有喝酒,吃著菜,扒著碗裏勁道的削麵,那粉白細嫩的麵條上裹著一層金黃的麻油,直看的銀花大咽口水,心想著,應該和二哥一起出去的,眼不見為淨。
一大碗刀削麵轉順吃個幹淨,湯湯水水一滴不剩。
方景楠拍了拍滾圓的肚子,指著桌上打包好的十幾個雜糧窩頭,道:“銀花,捎上窩頭,咱們去消消食。”
陳家村幾裏外有一座墩堡,裏麵有幾個軍漢,末世將至,方景楠覺得沒點武力總有些心虛。
方景楠這連吃帶拿的,陳銀花也習慣了,甚至臉上還俏有一絲開心,拿起布包抬步就走。
方景楠會心一笑,搖搖晃晃地大步而行,臨到門口,他想起什麽般,扭頭道:“陳老爺子,晚飯不用準備了,我在外麵吃。”
“得嘞,”陳有富臉上堆滿笑容,“您忙先,明天咱殺頭豬,給您燉豬蹄子吃。”
“哎呀,這真是太客氣了。”
“哪裏哪裏,吃點喝點算個甚。”
“唔,記得用黃豆慢慢悶,我喜歡吃爛點的。”
“得嘞!”
……
###
大同鎮,大明九邊重鎮之一。
下轄四道八路,明廷耗費幾百萬兩白銀,圍著長城沿線修了七十二座堡壘,嚴防北邊的遊牧民族。
但很可惜,就在去年,崇禎七年七月,後金破關而入,燒殺搶掠,再多的堡壘也保護不了可憐的百姓。
雲岡堡,大同七十二堡之一,屬於大同左衛道北西路。
嘉靖三十七年土築,萬曆(1574)二年包磚,堡牆周長1裏4分,高3丈5尺,下轄8座火路墩。
陳家村與雲岡堡隔河相望,渡過十裏河,不到兩裏就是堡壘所在。
去年後金破關,陳有富帶著他的佃戶,送上一百兩白銀,躲進堡裏避難。
白銀是貴重物品,雖說在這個時期,明朝的南方每年都有大量白銀流入,導致通貨膨脹,但一百兩白銀也不是小數目,依靠田地裏那點抽成,三年都存不著。
如此行為,方圓百裏內,隻有陳有富一人。
事後很多人都說他傻,佃戶又不是家奴,沒了就再找唄,田地給誰種不是種,這年月沒飯吃的人多了。
方景楠聽說這事,卻對陳老財主另眼相看。末世將至,擁有一幫感激你的近鄰,絕對是筆很大的財富。
方景楠同時也明白,武力更是重要力量。
“鐵柱哥,小弟來了,快快出來歡迎。”
安民墩是雲岡堡下轄的八個火路墩之一,常年駐有一個小旗防守,倘若發現敵人入侵,便點燃墩內的烽火,通傳四方。
孟鐵柱是墩裏領頭的小旗,一個身材壯實的北方漢子,去年銀花隨她爹躲進雲岡堡時,孟鐵柱的小旗也收縮退進了堡裏。
不知因何兩人遇上了,幾個月下來,也算相熟。
方景楠知道這層關係後,哄著銀花介紹認識,幾天下來,方景楠有心相交下,很快與這位直爽的北方漢子熟了起來。
不過今天好像有點情況,聽見方景楠的唿喝,孟鐵柱並未像往日一般嘻笑著出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小兄弟來了。
火路墩裏一片安靜,偶爾有著幾息歎氣聲。
方景楠走進墩門朝裏一看,墩裏的人好像都在,孟鐵柱苦著臉蹲坐一旁。角落邊的一個草席上,趴著一個後背渾身是傷的漢子。
這人方景楠也認識,名叫冷笠,墩內守兵之一。
此刻他神智已有點不清,後背上血肉翻出,明顯是鞭撻出來的,塗抹了一些植物碎葉止血,混合著血肉腥氣,味道難聞。
“鐵柱哥,怎麽迴事,誰傷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