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皇儲風波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作者:毓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說朗氏二子身份成謎,那永平公主親生的幾個郎君,總是真的皇室血脈吧?
況且,永平公主是誰?她可是前朝陳末帝的親外孫女,是本朝開國皇帝承元皇帝的嫡親孫女兒,其母亦是承元皇帝的親外甥女兒。
這般疊加下來,永平公主所生郎君,豈不比靜王膝下那兩個郎君更有入選皇儲的資格?
更重要的是,永平公主的孩子眾多,裏麵各個年齡層的都有,不管皇帝想選擇幼兒當親生的教養,還是想選擇幾近成年的曆練重用,哪怕是選不大不小的培訓,都不是問題。
加之選擇對象多,容錯率也高,從中挑選出合適優秀的繼承人的幾率也高,實乃最合適的對象。
雖說從公主後嗣中選擇皇儲,容易讓其父族產生野心,但永平公主的孩兒們都隨母姓,其生父出身不顯,若是把控好了,也能將隱憂消弭於無形。
自從這番意見麵世,的確說動了不少朝臣,雖說為臣者當忠君愛國,可是在此般前提之下,又有哪個大臣不希望臣權可以有效限製君權?
尤其是在內閣管理朝政日漸成熟後,大臣們更希望皇位之上的君主安安生生的做九五之尊,不折騰不叛逆,把朝政交給他們打理就好。
因此,剛聽到皇帝有意立儲,朝臣們的小算盤就撥楞起來。
大家各抒己見,紛紛踴躍發言,一時之間朝廷上下熱火朝天。
隻可惜,朝廷上下竟無一人考慮到皇帝的感受,也不知是有意忽略,還是無意為之。
延平帝上了兩天朝,發現朝臣們不管對彼此看重的人選分歧多大,竟然默契一致的完美的忽略了他的意見,頓時不高興了。
怎麽著?這合著宗室子有一個算一個,都比他閨女有資格繼承大統,是吧?哪怕外八路的小郎君,也敢盤算著分一杯羹?
他這個皇帝還在呢,先皇待他們也不薄,這就要把皇位從他們這一支手裏拿走了?
俗話說得好,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沉默的人不是在沉默中沉睡,就是在沉默中發瘋。
延平帝雖說不想生悶氣、也不想吃暗虧,可他也沒準備立刻就發瘋,因此,他斟酌之後,行動了。
他先是寫下立儲詔書,故意放在覽政殿禦案邊沿,在召集內閣閣老及有關部門重臣議事之時,佯作無意將其碰落,將他的意思透露給這些重臣瞧。
原本他隻是想讓大家有些眼力見兒,按著他的意思將羆娃的繼承權提出來,哪怕不能立刻實現,最起碼也有了討論的空間,往後徐徐圖之也不是不行。
誰承想,延平帝情緒挺穩定的,卻有大臣發瘋了。
禮部左侍郎楚朋喚,怒唿此旨不尊禮不循規,竟然當場將聖旨給撕成了數片!
大好的綾錦啊!竟然像箋紙一樣讓他給撕了!
登時場麵混亂起來!
要不是楚朋喚就職於禮部,又給景和帝做過老師;要不是燕陳楚三朝明令規定,臣子不因勸諫過當而論罪,隻怕楚朋喚的九族要準備排隊投生了。
饒是這般,延平帝還是將其貶出京城,到西南的邊城去做知州了。
這次試探以不快告終,不久後延平帝發現,看到立儲詔書的臣子們都做了睜眼瞎,不但對立太女之事避而不談,反而更積極的商談皇儲人選。
頓時,明悟樂得延平帝,選擇發大招。
他以要將宗室子接入宮中考察為名,將趙王獨子、靜王二子,以及永平公主本人和其子嗣全部接到宮中。
直到鴻安大長公主甄泉怒闖皇城,朝臣們這才發現,永平公主和那些郎君女郎,竟然已經被延平帝圈養在宮庭外苑北側群殿之中,不能隨意出入。
一時間,滿朝上下為之嘩然。(本章完)
況且,永平公主是誰?她可是前朝陳末帝的親外孫女,是本朝開國皇帝承元皇帝的嫡親孫女兒,其母亦是承元皇帝的親外甥女兒。
這般疊加下來,永平公主所生郎君,豈不比靜王膝下那兩個郎君更有入選皇儲的資格?
更重要的是,永平公主的孩子眾多,裏麵各個年齡層的都有,不管皇帝想選擇幼兒當親生的教養,還是想選擇幾近成年的曆練重用,哪怕是選不大不小的培訓,都不是問題。
加之選擇對象多,容錯率也高,從中挑選出合適優秀的繼承人的幾率也高,實乃最合適的對象。
雖說從公主後嗣中選擇皇儲,容易讓其父族產生野心,但永平公主的孩兒們都隨母姓,其生父出身不顯,若是把控好了,也能將隱憂消弭於無形。
自從這番意見麵世,的確說動了不少朝臣,雖說為臣者當忠君愛國,可是在此般前提之下,又有哪個大臣不希望臣權可以有效限製君權?
尤其是在內閣管理朝政日漸成熟後,大臣們更希望皇位之上的君主安安生生的做九五之尊,不折騰不叛逆,把朝政交給他們打理就好。
因此,剛聽到皇帝有意立儲,朝臣們的小算盤就撥楞起來。
大家各抒己見,紛紛踴躍發言,一時之間朝廷上下熱火朝天。
隻可惜,朝廷上下竟無一人考慮到皇帝的感受,也不知是有意忽略,還是無意為之。
延平帝上了兩天朝,發現朝臣們不管對彼此看重的人選分歧多大,竟然默契一致的完美的忽略了他的意見,頓時不高興了。
怎麽著?這合著宗室子有一個算一個,都比他閨女有資格繼承大統,是吧?哪怕外八路的小郎君,也敢盤算著分一杯羹?
他這個皇帝還在呢,先皇待他們也不薄,這就要把皇位從他們這一支手裏拿走了?
俗話說得好,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沉默的人不是在沉默中沉睡,就是在沉默中發瘋。
延平帝雖說不想生悶氣、也不想吃暗虧,可他也沒準備立刻就發瘋,因此,他斟酌之後,行動了。
他先是寫下立儲詔書,故意放在覽政殿禦案邊沿,在召集內閣閣老及有關部門重臣議事之時,佯作無意將其碰落,將他的意思透露給這些重臣瞧。
原本他隻是想讓大家有些眼力見兒,按著他的意思將羆娃的繼承權提出來,哪怕不能立刻實現,最起碼也有了討論的空間,往後徐徐圖之也不是不行。
誰承想,延平帝情緒挺穩定的,卻有大臣發瘋了。
禮部左侍郎楚朋喚,怒唿此旨不尊禮不循規,竟然當場將聖旨給撕成了數片!
大好的綾錦啊!竟然像箋紙一樣讓他給撕了!
登時場麵混亂起來!
要不是楚朋喚就職於禮部,又給景和帝做過老師;要不是燕陳楚三朝明令規定,臣子不因勸諫過當而論罪,隻怕楚朋喚的九族要準備排隊投生了。
饒是這般,延平帝還是將其貶出京城,到西南的邊城去做知州了。
這次試探以不快告終,不久後延平帝發現,看到立儲詔書的臣子們都做了睜眼瞎,不但對立太女之事避而不談,反而更積極的商談皇儲人選。
頓時,明悟樂得延平帝,選擇發大招。
他以要將宗室子接入宮中考察為名,將趙王獨子、靜王二子,以及永平公主本人和其子嗣全部接到宮中。
直到鴻安大長公主甄泉怒闖皇城,朝臣們這才發現,永平公主和那些郎君女郎,竟然已經被延平帝圈養在宮庭外苑北側群殿之中,不能隨意出入。
一時間,滿朝上下為之嘩然。(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