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謝杜兄今日跟我說了這麽多,左右這省試也已經結束了,杜兄若是不嫌棄,今夜你我二人就在此處暢飲一番,吟詩一首,如何?”


    要是習武之人的結交方式是比拚一下子功夫,那喝喝酒,吟吟詩就是讀書人特有的結交方式了,杜黃裳既然是抱著跟洪源結交的心思來的,當然對於這樣的邀請不會拒絕。


    本來按照杜黃裳的性格,那肯定是得把洪源邀請到長安城裏差不多的一個妓館之中,整上幾個姑娘,然後再來點小酒小菜,那場麵才能激發出詩性不是,特別是在酒至半酣的時候再來上一句:“這屋裏麵的所有消費都由杜公子買單,那才叫爽呢!”


    但是話都到了嘴邊了,卻又讓杜黃裳給咽下去了,因為按照洪源剛才的意思,這一頓是他來請客感謝杜黃裳的。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你別管有錢沒錢的,都是把麵子看得一等一的重要。


    要是這個時候再邀請洪源去妓館的話,非常容易被洪源覺得是他杜黃裳看不起自己,所以杜黃裳把到了嘴邊的話變成了:“如此甚好!”


    同樣也是這個傍晚,李倓終於翻出來了洪源所寫的那個文章,因為是糊名的,所以一開始頭暈眼花的李倓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但是看了幾行字之後,他的眼珠子不由得就瞪了起來。


    之後,李倓幾乎是用了最慢的速度,把洪源的這篇文章給看完了,看完了之後,忍不住又從頭看了一遍。


    因為他們三人一直都在等著李倓看完一篇之後再去看他看過的那一篇,所以這個時間長了,三人也都注意到了李倓這的異常。


    李倓看文章十分之快,而且這些天他們已經發現了李倓的規矩了,那就是先看考生的立論能不能立住腳,再看他們支撐論點東西是不是生搬硬套的,最終才會去看看這些考生的辭藻是不是華麗,韻腳是不是工整。


    在李倓的眼裏麵可能一篇文章稍微有點韻腳上瑕疵,壓根就不耽誤在他眼裏的出彩,但是一個堆砌辭藻的文章李倓是絕對不會讓他有任何成為進士的可能的。


    之前被李倓選出來說是不錯的一些文章,從中的確可以看出一些考生心中的崢嶸,但是在張巡他們幾個眼裏卻還沒有完美的,這些人成為進士,通過吏部的栓選當個官是沒問題的,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什麽人真正讓他們覺得有前三甲之才。


    雖然李倓並不在乎,但是他們三個都是考中過進士的,他們知道,韻腳這個東西在李倓這樣武將出身的皇帝起來的確沒啥用,但是一個真正的狀元之才,是一定在各個方麵都沒有什麽短板的。


    韻腳和辭藻這些東西雖然看似在朝堂上沒有用,但是真正牛掰的人就是能把這些東西都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這樣的文章才不會有任何的短板。


    這可不單單是十年寒窗的刻苦就能夠達到的,那是需要很高的天賦才能實現,而這些天賦不論在什麽領域都是能提升自己的上限的,在官場上自然也是這樣。


    他們三個知道,李倓現在需要的人才,可不是平平庸庸的人才,而是驚豔之才。


    要是這部分考生裏沒有這樣的人物,沒有這樣的文章,那今年的省試就注定是個小年了,三甲的人選也會有,但是這波人最終的結果會是個什麽樣,那都是可以預見的。


    “咦?此人的文章倒是有點意思,他明明可以依靠著文筆忽悠一番,卻利用這樣的文筆來針砭時弊,在宰相的視角對現在他認為大唐缺少的東西進行了一番抨擊和建議,這樣的文章,要是在之前的年月,怕是不但得不到什麽功名,還得被壓進黑名單啊!”


    扔下了這麽一句話之後,李倓把文章遞給了許遠。


    張巡和劉晏聞言也都湊了過來,李倓雖然沒法從文章美感的角度給出什麽具體的評價,但是李倓能說出這番話已經表明了不少問題了。


    三人低頭不語,目光飛速的掃在文章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人的神情也有了各不相同的變化。


    最終,許遠稍微有點顫抖的把這篇文章給放下了。


    “此子,才華橫溢,這等文章,也是百年一遇,但……”


    許遠一句話說到了這一半,另外一半卻好像是被卡在了喉嚨裏一樣,不知道怎麽往下說了。


    “但言辭實在是太過犀利,把明顯是陛下並沒有抽出時間整頓的事盡皆算在了我等朝臣不作為上,這著實是有待商榷啊!”


    “敢在省試的考卷上這麽評判我等和陛下的學子,在這個時代可是不多了,我大唐經曆了數十年的權臣當道,這樣的聲音上一次出現早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最終說出這麽一句感歎的正是劉晏。


    劉晏說完了之後,張巡和許遠看著他,麵上倒是沒啥反應,但是心裏幾乎都在說著同樣的一句話:你現在這不也在這說跟這個考生一毛一樣的話呢嗎?


    李倓對於三人的反應顯然還算得上是比較滿意的,他就怕他們仨覺得此人實在是太過不忠不孝,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絕對不能放到大唐的官場上,現在自己的親信們都這麽說了,那李倓這個第一次判卷的家夥也就來了點信心了。


    “朕以為,此人所言極是,他之所以不知道朕是倒不出手來做這些事,極有可能是因為此人並非是長安城中的考生,消息相對滯後,他的家中也不是什麽官宦之家,對於朝堂上的局勢也並不了解,他隻能根據自己身邊的官吏和百姓是個什麽狀態來判斷朕和諸公所起到的作用,說出這些來,已然算是相當不錯了。”


    李倓的這話看似沒啥用,但是無疑又把這位考生的層次給拔高了一些,張巡他們幾個能反駁他,那是因為他們了解李倓,了解大唐,但是這個考生可是一定不知道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煙東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煙東去並收藏扶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