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倓這話,張巡他們幾個就放心了,他們跟著李倓,流血吃苦都不怕,唯獨怕的就是李倓沒野心了。
有了李亨的詔令,郭子儀和李光弼顯然要離開幽州了,按照他們三人之前的約定,朔方軍和之前太原府的將士倆人是一定要帶走的。
這麽一來,最後留給李倓收拾者河北道的爛攤子的不過就剩下接近五萬的將士了,這裏麵還包含著降了李倓不過李倓一直沒有明說的一萬五六千的漁陽突騎。
李倓知道李亨是決不可能再給他派遣兵馬了,畢竟史思明逃走的時候僅僅也是帶著不到三萬的曳落河,在麵上看來,李倓在河北道收拾收拾殘局應該也沒啥難的。
在郭子儀和李光弼臨行之前,李倓專門迴了幽州為這二人送行,三人把酒言歡直到深夜,不過在席間到底說了些啥,就隻有他們三人自己知道了。
郭子儀和李光弼離開之後,幽州依舊被李倓交給了許遠,而且分給許遠足足兩萬人馬守城,自己跟張巡等人則依舊在範陽駐守著,不是李倓多麽喜歡範陽,而是就在李亨的詔命到了範陽的同時,李倓接到了一個讓他有點頭疼的消息。
牟恩在幫著許遠滅了史朝義的五萬大軍之後,就徑直迴到了自己的部族,本來李倓是想要等到自己把河北道穩定穩定再跟著二位道謝的,不過牟恩的一個消息,讓李倓發現自己可能得提前還了欠牟恩的人情了。
李倓之前曾經設想過不少史思明帶著曳落河的去處,但牟恩告訴自己這個,幾乎是他最不想讓史思明去的地方了。
原來,史思明在逃到了大唐領土之外後,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同羅和仆骨部的視線。
這麽兩三萬極其精銳的將士,當然是這兩個部族的心腹大患,所以牟恩和同羅部的首領就曾經商議過,想要等郭子儀他們一走就跟李倓見一麵,然後三部門兵馬一起努力,把史思明和那兩三萬曳落河消滅在大唐境外。
牟恩當時幾乎可以肯定,李倓是一定會支持他這個計劃的。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人家史思明雖然用兵比不上郭子儀和李倓等人,但能從叛軍將領裏麵脫穎而出,顯然也不是個膿包。
他很快就發現了能讓李倓和牟恩他們最難受並且非常可能會拿自己沒辦法的一條路,當然,這也有著一定的風險,但史思明這個時候已經是一無所有的局麵了,風險對於他來說,多大都可以承擔。
於是乎,他趁著李倓還在範陽城處理爛攤子的功夫,直接率軍就進入了迴紇人的領地裏,而且根據同羅和仆骨兩族的細作迴報,迴紇首領,剛剛上位不到一年的年輕可汗牟羽可汗直接親自迎接到了迴紇境內。
史思明直接投靠了迴紇人。
這個消息讓牟恩和同羅部大驚失色,他們的確是在幫著李倓做出了一係列攻打範陽的舉動的時候就做好了讓迴紇人知道的準備。
但是有一點,他們幫大唐歸幫大唐,迴紇人當初在大唐準備收複長安和洛陽的時候也是想要幫著大唐來著,隻不過中間出了變故不是?
所以說幫著大唐並不能成為迴紇人和同羅仆骨部交惡的理由,至少迴紇人得知這件事之後不會立刻對他們發難。
李倓接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馬上就意識到了一個事,迴紇可汗極有可能在親自接見史思明的時候,就一定下定決心站在大唐的對立麵上了。
為啥?
因為史思明對於大唐的現狀,實在是門清,郭子儀他們三路人馬攻打範陽,最終雖然是消滅了他的大部分人馬,不過他們大概能剩下多少,史思明是有數的。
而且在最終用計策攻打範陽之前,唐軍一直都在幽州城裏征兵,這一點史思明也是知道的,再加上就算是用了那麽高明的計策,卻還是要依靠著同羅和仆骨部的人馬把叛軍的五萬人引開才行。
這重重跡象都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整個大唐雖然勝了平叛,但已經沒啥兵力了,現在這個時候,就是大唐國力最薄弱的時候。
李倓更加明白的是,之前迴紇之所以一直與大唐關係不錯,那是因為迴紇的老可汗英武可汗磨延啜和當初的迴紇太子,他的長子葉護都是有意跟大唐保持良好關係的。
但也就是在大唐剛剛收複了長安和洛陽,一心一意想要把河北道從叛軍手裏收迴來的這個當口,迴紇人的族裏也發生了兩件大事。
先是迴紇太子葉護因罪被賜死,在這之後不久,迴紇老可汗英武可汗也因病亡故,如此一來,剛剛被立為迴紇太子的移地健火線繼位,正是如今的牟羽可汗。
這些迴紇發生的事,雖說也都是第一時間傳到了大唐境內,但忙於自己平叛的大唐對這些迴紇的內政壓根就沒法深究。
不過李倓卻始終相信一個事兒,太子前腳獲罪賜死,後腳老可汗就病死了,而且正趕上大唐自顧不暇的時候,要說這裏麵沒點別的事,李倓可是不信的。
現在,這件事的惡果算是體現出來了,牟羽可汗公然迎接史思明,一點都沒避諱,說明他的想法已經十分明了,就是要趁著現在大唐不行的時候有所行動了。
得知這件事後,李倓足足思慮了半宿的時間,當夜就讓牟恩的使者帶著自己的書信迴去了。
這件事絕對是個大事,不過李倓暫時並沒有把這件事告知長安城的李亨,因為對於同羅和仆骨部,他必須得先摸個底。
不過李倓還是以河北道節度使的名義給李亨寫了一個奏折,內容也非常簡單,就是河北道目前百廢待興,迴紇人在權力更迭之後對河北道虎視眈眈,他需要一個人才輔佐,而且指名道姓的說出了這個人:顏真卿。
這不是一個過分的條件,畢竟當初除了張巡他們四個,李亨沒有給李倓任何人才上的支持。
有了李亨的詔令,郭子儀和李光弼顯然要離開幽州了,按照他們三人之前的約定,朔方軍和之前太原府的將士倆人是一定要帶走的。
這麽一來,最後留給李倓收拾者河北道的爛攤子的不過就剩下接近五萬的將士了,這裏麵還包含著降了李倓不過李倓一直沒有明說的一萬五六千的漁陽突騎。
李倓知道李亨是決不可能再給他派遣兵馬了,畢竟史思明逃走的時候僅僅也是帶著不到三萬的曳落河,在麵上看來,李倓在河北道收拾收拾殘局應該也沒啥難的。
在郭子儀和李光弼臨行之前,李倓專門迴了幽州為這二人送行,三人把酒言歡直到深夜,不過在席間到底說了些啥,就隻有他們三人自己知道了。
郭子儀和李光弼離開之後,幽州依舊被李倓交給了許遠,而且分給許遠足足兩萬人馬守城,自己跟張巡等人則依舊在範陽駐守著,不是李倓多麽喜歡範陽,而是就在李亨的詔命到了範陽的同時,李倓接到了一個讓他有點頭疼的消息。
牟恩在幫著許遠滅了史朝義的五萬大軍之後,就徑直迴到了自己的部族,本來李倓是想要等到自己把河北道穩定穩定再跟著二位道謝的,不過牟恩的一個消息,讓李倓發現自己可能得提前還了欠牟恩的人情了。
李倓之前曾經設想過不少史思明帶著曳落河的去處,但牟恩告訴自己這個,幾乎是他最不想讓史思明去的地方了。
原來,史思明在逃到了大唐領土之外後,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同羅和仆骨部的視線。
這麽兩三萬極其精銳的將士,當然是這兩個部族的心腹大患,所以牟恩和同羅部的首領就曾經商議過,想要等郭子儀他們一走就跟李倓見一麵,然後三部門兵馬一起努力,把史思明和那兩三萬曳落河消滅在大唐境外。
牟恩當時幾乎可以肯定,李倓是一定會支持他這個計劃的。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人家史思明雖然用兵比不上郭子儀和李倓等人,但能從叛軍將領裏麵脫穎而出,顯然也不是個膿包。
他很快就發現了能讓李倓和牟恩他們最難受並且非常可能會拿自己沒辦法的一條路,當然,這也有著一定的風險,但史思明這個時候已經是一無所有的局麵了,風險對於他來說,多大都可以承擔。
於是乎,他趁著李倓還在範陽城處理爛攤子的功夫,直接率軍就進入了迴紇人的領地裏,而且根據同羅和仆骨兩族的細作迴報,迴紇首領,剛剛上位不到一年的年輕可汗牟羽可汗直接親自迎接到了迴紇境內。
史思明直接投靠了迴紇人。
這個消息讓牟恩和同羅部大驚失色,他們的確是在幫著李倓做出了一係列攻打範陽的舉動的時候就做好了讓迴紇人知道的準備。
但是有一點,他們幫大唐歸幫大唐,迴紇人當初在大唐準備收複長安和洛陽的時候也是想要幫著大唐來著,隻不過中間出了變故不是?
所以說幫著大唐並不能成為迴紇人和同羅仆骨部交惡的理由,至少迴紇人得知這件事之後不會立刻對他們發難。
李倓接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馬上就意識到了一個事,迴紇可汗極有可能在親自接見史思明的時候,就一定下定決心站在大唐的對立麵上了。
為啥?
因為史思明對於大唐的現狀,實在是門清,郭子儀他們三路人馬攻打範陽,最終雖然是消滅了他的大部分人馬,不過他們大概能剩下多少,史思明是有數的。
而且在最終用計策攻打範陽之前,唐軍一直都在幽州城裏征兵,這一點史思明也是知道的,再加上就算是用了那麽高明的計策,卻還是要依靠著同羅和仆骨部的人馬把叛軍的五萬人引開才行。
這重重跡象都表明一件事,那就是整個大唐雖然勝了平叛,但已經沒啥兵力了,現在這個時候,就是大唐國力最薄弱的時候。
李倓更加明白的是,之前迴紇之所以一直與大唐關係不錯,那是因為迴紇的老可汗英武可汗磨延啜和當初的迴紇太子,他的長子葉護都是有意跟大唐保持良好關係的。
但也就是在大唐剛剛收複了長安和洛陽,一心一意想要把河北道從叛軍手裏收迴來的這個當口,迴紇人的族裏也發生了兩件大事。
先是迴紇太子葉護因罪被賜死,在這之後不久,迴紇老可汗英武可汗也因病亡故,如此一來,剛剛被立為迴紇太子的移地健火線繼位,正是如今的牟羽可汗。
這些迴紇發生的事,雖說也都是第一時間傳到了大唐境內,但忙於自己平叛的大唐對這些迴紇的內政壓根就沒法深究。
不過李倓卻始終相信一個事兒,太子前腳獲罪賜死,後腳老可汗就病死了,而且正趕上大唐自顧不暇的時候,要說這裏麵沒點別的事,李倓可是不信的。
現在,這件事的惡果算是體現出來了,牟羽可汗公然迎接史思明,一點都沒避諱,說明他的想法已經十分明了,就是要趁著現在大唐不行的時候有所行動了。
得知這件事後,李倓足足思慮了半宿的時間,當夜就讓牟恩的使者帶著自己的書信迴去了。
這件事絕對是個大事,不過李倓暫時並沒有把這件事告知長安城的李亨,因為對於同羅和仆骨部,他必須得先摸個底。
不過李倓還是以河北道節度使的名義給李亨寫了一個奏折,內容也非常簡單,就是河北道目前百廢待興,迴紇人在權力更迭之後對河北道虎視眈眈,他需要一個人才輔佐,而且指名道姓的說出了這個人:顏真卿。
這不是一個過分的條件,畢竟當初除了張巡他們四個,李亨沒有給李倓任何人才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