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緩衝,也能讓李亨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這幾個功臣到底都應該怎麽安排。


    郭子儀和李光弼本來就是大唐將領裏的中流砥柱,這次剿滅河北道的叛軍更加證明了他們的忠義,所以這兩個人李亨早就想好了,郭子儀還是要迴到朔方去做他的朔方節度使,連帶著防備對河西虎視眈眈的吐蕃人,而李光弼,則是要到嶺南去防著最近蠢蠢欲動的南詔人。


    在整個大唐都沒多少兵的情況下,隻有繼續可著他們倆這兩塊金字招牌來霍霍,才能讓潛在的敵人顧慮一些。


    最讓李亨頭疼,還是自己的好兒子李倓到底怎麽安排。


    古往今來,一個皇子要是立了這麽大的功勞,一定是要第一時間讓他迴到權力中心來的,就算是不想讓他當皇帝,讓他輔佐輔佐未來要當皇帝的李豫也是好的。


    但李亨總是能想到李泌這段日子對他說的話,用李泌的話說,李倓這個人,放在亂世絕對是個梟雄,但讓他過多的接觸權力的話,極有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可控的事。


    所以李泌早在河北道的戰鬥還沒結束的時候就已經針對李倓給出了他自己的建議了,那就是趁著現在戰爭剛剛結束,大唐對於不少地方的統治還並不是非常穩,可以把李倓繼續留在外麵作為一個大殺器控製局麵。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讓李豫成功成為大唐的太子,並且讓長安城的百官們認可他這個太子。


    到時候就算是李倓再迴到長安,太子地位穩固,他自然也就隻能接受自己的地位了,就算是他為了大唐立下過天大的功勞,以後也隻能成為李豫麾下的一員將領罷了。


    李亨之所以糾結,是因為他一直就知道李倓的能耐絕對是高於李豫的,就算是從心性上說,李倓也是從小就更加堅毅剛強,而李豫顯然就柔弱了不少。


    換句話說,李亨心裏明白著呢,李倓才是更加適合皇帝的那個人。


    他支持李豫,不光是李泌在中間攪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豫作為他的長子,顯然相比於李倓更能把自己這個父親當做一迴事。


    就比如說當初在馬嵬驛陳玄禮整死了楊玉環之後,李倓的確是立了一功,沒有他的勸說自己恐怕也下不了決心稱帝。


    不過當時的情況,李亨就算是這個時候迴想起來心裏麵也不咋舒服。


    當初雖說情況緊急,但李倓幾乎是指著自己的鼻子勸說自己的,那架勢好像壓根就沒把自己當做他的父親,而是他李倓才更像是一個恨鐵不成鋼的父親。


    李亨之後甚至都想過,要是當時自己真的慫了,跟著李隆基跑到了蜀中去了,說不定李倓會一急眼自己登基了。


    而李豫呢,自始至終都是緊緊的跟在自己的身後,自己說什麽他就做什麽,他的行為才像是一個守護這自己父親的兒子。


    從感情上來說,李倓越是強悍,越是立功,隻能越是讓李亨越發的不安,而李豫在自己的身邊,不管是做自己的兒子還是做自己的太子,都能讓他放下心來。


    作為一個皇帝,李亨當然喜歡放心的感覺,其實有的時候他自己也知道,有些事兒,自己的好兄弟李泌也不過是自己的一個借口罷了,不少自己想要做但不好往出說的事,從李泌嘴裏說出來,讓別人知道了自己這個皇帝起碼能更體麵一些。


    於是在次日的朝堂上,李亨親自發了話。


    “郭子儀、李光弼、李倓三人平叛有功,著郭子儀、李光弼即刻迴到長安封賞,建寧王李倓身為河北道節度使,賞百金,留於河北道處理平叛後續事宜,殲滅史思明殘部!”


    這個消息在幾天之後送到了河北道,身在幽州的郭子儀和李光弼先知道,之後才是依舊在範陽沒敢動彈的李倓。


    不過這一切都在李倓的預料之中,在他暗中爭取河北道節度使這個職位的時候,就知道一旦李亨同意了這個事,就說明李亨不想讓自己這個定時炸彈在他的身邊。


    李倓更知道,自己這個皇帝老爹打的算盤就是讓自己在這給他們擦叛亂的屁股,而他在長安城不慌不忙的就把這太子之位給定下來,好讓自己死心。


    “郡王,咱們在河北道出完了力了,也損失了不少弟兄,你為何連長安城都迴不去,我可是聽說,一旦咱們在河北道勝了,大唐的皇後和太子就要定下來了啊!”


    張巡和南霽雲他們幾個一看這消息,可是真有點著急了,特別是張巡,在打了勝仗之後他就一直在跟長安城裏自己交好的官吏聯係,最近知道了不少長安城裏的動向,不過這些動向在他看來對於李倓可都不是啥好消息。


    “那你覺得本王現在迴到長安城了,這太子之位就能是我的了?要知道,天天陪在陛下身邊的,可是那些不會打仗的文官和宦官,郭子儀和李光弼等幾個武將說我好,有用嗎?”


    李倓淡淡的甩出這麽一句,張巡頓時啞口無言。


    的確,李倓這一兩年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但他交下的都是些武將和士卒,而不是真正能在朝堂上天天對著皇帝給他說好話的人。


    甚至因為魚朝恩在李倓的手裏被捉了去,導致不少李亨身邊的宦官對李倓並沒有什麽好印象。


    李輔國是間接通過李倓整死的,魚朝恩也是一般,這讓不少心思細膩的宦官察覺到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聯係,這樣的聯係讓宦官們對李倓不可能有好感。


    “但郡王要是在這再蹉跎個一年半載的,河北道是好了,太子也定下來了,以郡王的能耐,就這麽虛度一生,就連我也是感到十分惋惜!”


    張巡是個直性子,就差沒直接說你就應該去當皇帝了,李倓聽完了之後也笑了,之後說道:“太子定了又能如何,我不是早就說過,大唐自高宗以來,太子多了去了,但真正當上皇帝的太子能有幾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扶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煙東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煙東去並收藏扶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