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帥,洛陽城如今正由安慶緒和嚴莊親自坐鎮,麾下的將領和兵馬怕是不管從數量上還是從能耐上,都要比之前長安城的守軍更勝一籌,況且李歸仁、安守忠和張通儒等人帶著殘卒也已然迴到了洛陽,這一戰,我們要慎之又慎啊!”
早在從鳳翔郡出發之前,郭子儀就已經對洛陽的情況有了不少的了解,如今長安城既然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裏,他們自然可以鬆一口氣。
但一旦在洛陽吃了敗仗,結果依舊可能是前功盡棄。
“如今父親和太上皇都已經準備返迴長安,不論如何,我等得在他們歸來之前將兩京拿下!太上皇英明一世,決不能讓他在長安城坐望叛軍在東都作亂!”
到了這個時候,李豫反而是來了果斷勁,他知道,自己不過就是一個郡王,眼見著長安城被叛軍給折騰成了那個樣子都忍不住哭出了聲,那一手締造出大唐盛世的李隆基老爺子要是看見了那光景,還不得背過氣去?
李豫這個人別的不說,還算是個孝子,他提出的這個要求雖說不算簡單,但郭子儀等人身為大唐臣子,做到這一點顯然是責無旁貸。
當時郭子儀就把眾人聚攏在了地圖周圍,開始了攻城之策的商談,而這個時候的李倓,隻是站在外圍冷眼看著,並未發表什麽自己的見地,不是他心裏麵沒什麽想法,而是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唐軍在謀劃著攻打洛陽的時候,李歸仁和安守忠他們幾個也已經跑到了洛陽城,正跪拜在大燕第二任皇帝安慶緒的麵前,敘說著長安城是怎麽丟的。
“這……怎地連一日都沒守住,這可如何是好,丞相,你說這洛陽城,還能守住不能?”
安慶緒一聽才一天的時間長安城就丟了,當時就有點哆嗦了,習慣性的看向站在自己麵前的嚴莊。
要安祿山死了之後安慶緒麾下的第一人,正是一早就被封為了丞相的嚴莊。
嚴莊這個人,自然是不簡單的,可以說是一手幫著安祿山策劃了反唐的事兒,之後又主導了李豬兒殺死安祿山的事,現如今又終於得以以丞相的身份親自統籌大燕的幾乎所有決策。
一旦大燕能滅了大唐,他的地位,就算是比之當年的李林甫,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安慶緒之所以信任嚴莊,一方麵是嚴莊是最早擁立他的一個,另外一方麵則是嚴莊的全族叛亂之初就在景城被一個太守給一網打盡,並且盡數誅殺。
所以在安慶緒的心裏,嚴莊對大唐,那是有著不共戴天的大仇的,他要是落到了大唐的手裏,也絕對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所以他對於嚴莊的信任,是沒有什麽條件的。
“哼,爾等在長安之所以會敗,完全是輕視了敵軍,長安城城牆高聳,城門堅固,你們卻非要在城外列陣與背水一戰的唐軍交戰,那豈不是成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嚴莊現在在大燕可謂是權傾一時,李歸仁他們幾個壓根就不敢反駁,隻能不住的對安慶緒認錯。
“丞相,他們……”
“如今唐軍大有反撲之勢,我大燕也正是用人之際,自然是戴罪立功,洛陽城有我大燕皇帝坐鎮,不容有失,陛下自在洛陽等候,這一次我親自率軍,與長安城歸來的大軍合兵一處,到陝郡布防,陝郡乃是唐軍進兵洛陽的最後一道防線,隻要陝郡在,洛陽就可高枕無憂!”
嚴莊當然也想早點把唐軍給解決了,他是個心思通透的人,知道李亨是絕對不會允許大燕的皇帝在東都洛陽跟大唐的皇帝並立的,這對於大唐來說將士奇恥大辱,他們一定會繼續盡全力攻打洛陽。
要是能在陝郡擊潰唐軍,不單單洛陽安穩,長安城也能再次拿迴來,而且依舊能讓唐軍一蹶不振。
安慶緒這段時間幾乎一直在洛陽城裏喝著美酒玩著美姬,對於戰事壓根就沒咋關注。
這忽然之間聽聞唐軍一天就把長安城給拿下了,一點主意都沒有,嚴莊說啥,他隻有連連點頭的份,儼然就是個傀儡。
最終,按照嚴莊的分配,他與張通儒共帶兵馬十五萬,次日就出發趕往陝郡,在這個唐軍進攻洛陽的必經之路等候郭子儀,勢必要把十多萬唐軍消滅在陝郡。
叛軍和唐軍已然全部做好了準備,又一場大戰自然是不可避免了。
此時,李亨的書信也已經送到了蜀中,李隆基得知了唐軍在一年多之後終於收複了長安城,一時間也是老淚縱橫。
他當然也是想要迴到長安城他熟悉的興慶宮的,如今的他,雖說自己的身子骨還算是硬朗,但陪在自己身邊的貴妃早就已經在馬嵬驛香消玉殞,導致老爺子這段時間在蜀中的心情也不怎麽好。
如今得知了長安城拿迴來了,李隆基也是難得的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
他知道,自己這輩子的英名基本上就毀在這一次出逃上了,而自己的子孫們拚了性命拿迴來的長安城,他也沒什麽臉麵再迴去做主了。
就像是李亨在書信裏說的那樣,迴到長安城,等待著自己的就是幽幽的養老歲月了。
李隆基更明白的是,今天的這一切都是自己作的,要不是自己這些年任性的信任李林甫和安祿山,大唐是不會到如今這個境地的,但到了這個時候,再說這些已然是來不及了。
“太上皇,咱們……何時啟程?”
“也罷!收拾行囊,明日就出發吧!”
一聲長歎之下,曾一手締造出開元盛世的李隆基算是認命了,他知道,今後大唐的舞台,已然不再屬於他了。
不過他仍然想不到,李倓這個在他看來有些倔強,卻一絲帝王之相都沒有的孫子,會因為自己一手造成的這場叛亂而到達一個什麽樣的高度,雖然如今傳遞過來的消息中也說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豫率軍收複長安城,對於李倓,則是隻字未提。
早在從鳳翔郡出發之前,郭子儀就已經對洛陽的情況有了不少的了解,如今長安城既然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裏,他們自然可以鬆一口氣。
但一旦在洛陽吃了敗仗,結果依舊可能是前功盡棄。
“如今父親和太上皇都已經準備返迴長安,不論如何,我等得在他們歸來之前將兩京拿下!太上皇英明一世,決不能讓他在長安城坐望叛軍在東都作亂!”
到了這個時候,李豫反而是來了果斷勁,他知道,自己不過就是一個郡王,眼見著長安城被叛軍給折騰成了那個樣子都忍不住哭出了聲,那一手締造出大唐盛世的李隆基老爺子要是看見了那光景,還不得背過氣去?
李豫這個人別的不說,還算是個孝子,他提出的這個要求雖說不算簡單,但郭子儀等人身為大唐臣子,做到這一點顯然是責無旁貸。
當時郭子儀就把眾人聚攏在了地圖周圍,開始了攻城之策的商談,而這個時候的李倓,隻是站在外圍冷眼看著,並未發表什麽自己的見地,不是他心裏麵沒什麽想法,而是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唐軍在謀劃著攻打洛陽的時候,李歸仁和安守忠他們幾個也已經跑到了洛陽城,正跪拜在大燕第二任皇帝安慶緒的麵前,敘說著長安城是怎麽丟的。
“這……怎地連一日都沒守住,這可如何是好,丞相,你說這洛陽城,還能守住不能?”
安慶緒一聽才一天的時間長安城就丟了,當時就有點哆嗦了,習慣性的看向站在自己麵前的嚴莊。
要安祿山死了之後安慶緒麾下的第一人,正是一早就被封為了丞相的嚴莊。
嚴莊這個人,自然是不簡單的,可以說是一手幫著安祿山策劃了反唐的事兒,之後又主導了李豬兒殺死安祿山的事,現如今又終於得以以丞相的身份親自統籌大燕的幾乎所有決策。
一旦大燕能滅了大唐,他的地位,就算是比之當年的李林甫,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安慶緒之所以信任嚴莊,一方麵是嚴莊是最早擁立他的一個,另外一方麵則是嚴莊的全族叛亂之初就在景城被一個太守給一網打盡,並且盡數誅殺。
所以在安慶緒的心裏,嚴莊對大唐,那是有著不共戴天的大仇的,他要是落到了大唐的手裏,也絕對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所以他對於嚴莊的信任,是沒有什麽條件的。
“哼,爾等在長安之所以會敗,完全是輕視了敵軍,長安城城牆高聳,城門堅固,你們卻非要在城外列陣與背水一戰的唐軍交戰,那豈不是成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長?”
嚴莊現在在大燕可謂是權傾一時,李歸仁他們幾個壓根就不敢反駁,隻能不住的對安慶緒認錯。
“丞相,他們……”
“如今唐軍大有反撲之勢,我大燕也正是用人之際,自然是戴罪立功,洛陽城有我大燕皇帝坐鎮,不容有失,陛下自在洛陽等候,這一次我親自率軍,與長安城歸來的大軍合兵一處,到陝郡布防,陝郡乃是唐軍進兵洛陽的最後一道防線,隻要陝郡在,洛陽就可高枕無憂!”
嚴莊當然也想早點把唐軍給解決了,他是個心思通透的人,知道李亨是絕對不會允許大燕的皇帝在東都洛陽跟大唐的皇帝並立的,這對於大唐來說將士奇恥大辱,他們一定會繼續盡全力攻打洛陽。
要是能在陝郡擊潰唐軍,不單單洛陽安穩,長安城也能再次拿迴來,而且依舊能讓唐軍一蹶不振。
安慶緒這段時間幾乎一直在洛陽城裏喝著美酒玩著美姬,對於戰事壓根就沒咋關注。
這忽然之間聽聞唐軍一天就把長安城給拿下了,一點主意都沒有,嚴莊說啥,他隻有連連點頭的份,儼然就是個傀儡。
最終,按照嚴莊的分配,他與張通儒共帶兵馬十五萬,次日就出發趕往陝郡,在這個唐軍進攻洛陽的必經之路等候郭子儀,勢必要把十多萬唐軍消滅在陝郡。
叛軍和唐軍已然全部做好了準備,又一場大戰自然是不可避免了。
此時,李亨的書信也已經送到了蜀中,李隆基得知了唐軍在一年多之後終於收複了長安城,一時間也是老淚縱橫。
他當然也是想要迴到長安城他熟悉的興慶宮的,如今的他,雖說自己的身子骨還算是硬朗,但陪在自己身邊的貴妃早就已經在馬嵬驛香消玉殞,導致老爺子這段時間在蜀中的心情也不怎麽好。
如今得知了長安城拿迴來了,李隆基也是難得的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
他知道,自己這輩子的英名基本上就毀在這一次出逃上了,而自己的子孫們拚了性命拿迴來的長安城,他也沒什麽臉麵再迴去做主了。
就像是李亨在書信裏說的那樣,迴到長安城,等待著自己的就是幽幽的養老歲月了。
李隆基更明白的是,今天的這一切都是自己作的,要不是自己這些年任性的信任李林甫和安祿山,大唐是不會到如今這個境地的,但到了這個時候,再說這些已然是來不及了。
“太上皇,咱們……何時啟程?”
“也罷!收拾行囊,明日就出發吧!”
一聲長歎之下,曾一手締造出開元盛世的李隆基算是認命了,他知道,今後大唐的舞台,已然不再屬於他了。
不過他仍然想不到,李倓這個在他看來有些倔強,卻一絲帝王之相都沒有的孫子,會因為自己一手造成的這場叛亂而到達一個什麽樣的高度,雖然如今傳遞過來的消息中也說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豫率軍收複長安城,對於李倓,則是隻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