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雲之威名,天下如雷貫耳。

    吳挺在不久後的戰報裏,用盡了溢美之辭,來襯托葉宇與這支鐵騎的威名。

    這是吳挺在闡述實情,同時也是有意的開始渲染,因為他吳氏既然選擇與葉宇同行,那麽彼此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陸遊在此戰之後,也是不吝惜筆墨稱讚:“疾如風,迅捷如雷,所過之處血流成河。聞其聲而使敵膽寒,故而雖遙隔百裏,卻無不望風疾遁也……”

    詩人就是詩人,描繪什麽都帶有寫意派的風格,在渲染的情況下猶如身臨其境一般。

    為此陸遊後來還寫了不少戰場詩篇,同時陸遊也對葉宇的行軍手段頗有微詞,以及成都城外越來越高的頭顱,葉宇玉麵閻王之名自此廣為流傳。

    作為同時期的邊塞詩人辛棄疾,倒是沒有陸遊這般寫意派。

    當葉宇詢問對於最近兩戰的感受之時,辛棄疾就直接以葉宇為題作詩一首:舉國臨危戍邊途,雄師三萬誓滅胡,試聞戰雲驚雷響,指點山河盡歸宗!

    聽了辛棄疾這首詩,葉宇當即就是稱讚不已,因為這首詩的氣勢實在不低,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點睛之筆。

    盡歸宗,盡歸我漢家之宗!

    遼軍在損失五萬先鋒大軍之後,便直接撤離了宋境,大軍迴轉準備撤迴本國境內。

    這一舉動讓很多人頗為疑惑,畢竟千裏迢迢而來打了一戰就驚駭退去,似乎時間很不合理的事情。

    但是在已成事實的既定環境下,人們總是會渲染勝利的一麵,至於遼軍撤兵的根本原因,卻沒有多人願意去揣測。

    錦上添花世間有,雪中送炭人間無,遼軍的驚慌撤離,在眾人的極力渲染之下,就更是襯托了葉宇的赫赫威名!

    捷報傳到京城,則更是使得滿朝文武歡喜不已,這個時候無論是傾向葉宇的,還是與葉宇對立的,都為這份不易的捷報而暗自地鬆了口氣。

    至少以如今的局勢來看,西遼大軍被打痛了一次便已經迴撤,如西夏的大軍被滅掉主力之後,致使以前被侵占的州府也在悉數收複之中。

    同時逃迴本國的西夏皇帝李仁友,也已經下令將兵力匯攏在本國嚴守,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強勢逼人。

    所以曾經所謂的三國聯兵,如今而言僅剩下長江北岸的金國在一家獨撐。

    西路川蜀大軍的連連告捷,給謹守長江防線的虞杭坤、吳曦二人減緩了不少壓力。

    在捷報傳入京城的同時,葉宇在奏之中進言,提議能夠率領川蜀十萬大軍征討西夏,並且附上了征討西夏的種種理由。

    葉宇提出的理由那就是,可以用征討西夏的逼壓,使得西夏向金國這位老大哥求兵馳援,如此一來金國為了保住這位小老弟,自然會抽調兵力前往馳援西夏。

    而兵力的抽調,勢必會使得江北的金國大軍實力銳減,如此就更能減緩大宋長江防線的壓力。

    趙昚以及滿朝文武,對於葉宇這個決定討論了很久,但最後還是同意了葉宇的這個提議,因為這是目前最為有效的禦敵方法。

    這種圍魏救趙的兵法手段,在古代就已經得到了印證!

    川蜀距離建康可以說是千山萬水之遙,要想將西路大軍調往建康謹守長江防線,這遙遠的行軍路程就足以耗時幾個月。

    幾個月的時間裏,究竟會發生什麽,這對於瞬息萬變的戰爭而言誰也無法預料。

    而讓趙昚以及群臣點頭答應的主要原因,其實也並不是這些次要問題,最為要的還是葉宇如今給他們的信心已經爆棚!

    似乎眾人如今都有了一種幻覺:葉宇一人駐守,就可保大宋江山無憂!

    若是葉宇以前有這種提議,趙昚或許都會陷入顧慮之中,因為他不認為以宋軍的戰鬥力,能夠起到威壓西夏的效果。

    要是這種步步緊逼的效果沒有達到,就起不到緊張地壓迫感,那麽西夏就有可能不向金國老大哥求救。

    如此一來,這圍魏救趙的計策就算胎死腹中了!

    可是如今葉宇的連番表現,讓趙昚已經開始有了盲目的信任感。

    所以趙昚頒下旨意,不僅同意了葉宇的建議,還對西路大軍的諸多將領予以封賞,同時撥下了雙倍的軍餉以作為犒賞三軍之用。

    不過當傳旨官來到成都的時候,葉宇已經率領十萬大軍出發了,並沒有刻意去等朝廷的旨意。

    當大軍開赴岷縣附近,葉宇這才命令大軍紮營休整,因為前方就是宋夏兩國的邊境!

    綿延的營盤軍帳,如黑夜之中的點點繁星,點綴了邊境的另一番風情!

    中軍大帳內,火光冉冉!

    “王爺,據末將胞弟吳柄派遣的探馬來報,說是朝廷傳旨特使於今日辰時抵達成都,可我們未經旨意下達之前而動身行軍,恐怕會招來……”

    吳挺一直為這件事而感到深深地顧慮,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這種不經首肯就貿然行軍,的確是一件犯忌諱的事情。

    畢竟這些話都是一句空話,就跟‘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個樣,誰也不會去真的當真。

    恐怕也隻有那些死讀書的酸腐文人,才會將這一套皇家玩笑話當真,可是他們殊不知這後麵還有一句:任你如何囂張,看朕秋後算賬!

    所以吳挺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

    葉宇將目光從《春秋》上挪開,抬頭看了吳挺一眼:“老將軍不必憂心,此事倒也無妨!”

    “可是……”

    “好了,老將軍,你的心意本王明白,不過老將軍將來應該對本王多加了解才是……”

    葉宇打斷了吳挺的言路,同時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本王向來是這裏永遠快於步伐!”

    “王爺的意思是……”

    “前來成都傳旨的宦官,是不是姓王?”

    “呃……王爺,這您也知道?”

    吳挺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要知道這個消息他也是剛剛得到了,沒想到眼前的忠王殿下,竟然連對方姓什麽都一清二楚。

    “嗬嗬,還不止這些,如今老將軍可以放心了?”

    葉宇沒有直麵迴答吳挺的一切問題,但是卻含而不露的向對方傳達了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世流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彼岸三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彼岸三生並收藏宋世流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