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一側是大壩,和已經荒廢的活墳村,左手一側,一大片的農田,後頭是東巷府。
“哇,跟千軍萬馬過來似的。”沈勇也有些不太確定。
“不是,隻是打雷。”劉袤在河塘邊找了個地方坐下,掛了些餌食在魚鉤上,抬手一甩竿,就盯著漂在河麵上的浮子看了起來。
“打雷了?”方一勺仰臉往天邊看,也沒看出什麽黑雲壓頂的架勢的來,就問,“是要下雨了麽?”
“哦,不用擔心,旱天雷而已,每年這個時候都經常打。”劉袤無所謂地迴答,“幹打雷也不下雨。”
“是麽?”方一勺納悶,“還有這種事情啊。”
“嗯。”劉袤打了個哈欠,繼續盯著水麵上的浮子。
沈勇覺得沒什麽事兒做,就走到了一旁,找了根粗木樁子撣了撣灰,對方一勺招招手,讓她過來坐下。
“這不下雨,怎麽會打雷的呢?”方一勺很是好奇。
“嗯……”沈勇突然摸了摸腦袋,道,“打雷……也有打雷不下雨的時候的。”
方一勺湊過去看他,伸手捏他眉心,“又皺眉頭呀?”
沈勇抓住她手,笑著拉倒嘴邊親了一口。
方一勺一驚,左右看了看,見劉袤在河邊打瞌睡,小結巴在挖地龍做餌,都沒注意,才鬆了口氣,斜著眼睛看沈勇。
沈勇一笑,對劉袤道,“劉兄,你聽說過地滾雷沒有?”
劉袤聽了微微一愣,皺了皺眉,突然迴過頭來,問,“沈兄懷疑……天火就是地滾雷?”
沈勇聳了聳肩,“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這倒是。”劉袤讓小結巴給他拿著魚竿兒,走了迴來,坐到了沈勇和方一勺對麵,道,“地滾雷……嗯,不瞞沈兄,最早聽我娘提起天火劫的時候,我想到的也是地滾雷,但是那日我親身經曆大火之後,可以肯定,那必然不是地滾雷。”
沈勇點了點頭,又不說話了。
方一勺好奇,就問,“什麽是地滾雷啊?”
“地滾雷是雷的一種。”劉袤道,“夏日午後,雷鳴之時,空曠荒野之上,交錯的火龍偶爾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打著滾落到地上,引起大火。”
“咦?”方一勺一愣,看沈勇,“那和這次的火災差不多呀。”
“不一樣的。”劉袤搖搖頭,“首先,打雷產生火龍,大多
在開闊的地帶,我們的集市在鬧市,不太可能的。而且要打雷必然陰雲密布狂風大作,我們在集市裏那會兒是晴空萬裏,也沒聽到打雷的聲音。另外,地滾雷一般隻形成一個,個子也很大,不是那種很小的圓球。”
“也對。”沈勇點了點頭,對方一勺道,“畢竟,要打雷才有火球的麽。”
兩人正說著,就聽小結巴突然嚷嚷,“唉,上鉤啦,上鉤啦!”
劉袤趕緊往迴跑,方一勺也跳了起來,撿了幾塊石頭,圍了個小爐灶,架上樹枝準備點火烤魚。
沈勇看著她架起小樹枝搭了個架子,然後取了些幹草,用火折子點燃了,引火。方一勺迴頭,就見沈勇盯著自己發呆,若有所思。
小結巴已經將魚鱗刮掉、洗淨,遞給了方一勺。
方一勺取了兩根樹枝,插住了魚,架在火堆上烤了起來,時不時撒上一些土方的烤魚粉,不多久,便是奇香撲鼻。
很快,劉袤又釣上來了幾條,小結巴忍不住道,“這河裏魚真多啊。”
“嗯,自從大壩建了之後就多起來了。”劉袤說著,讚歎起來,“這大壩真是不錯,自從建造了之後,雨水不像往年那麽泛濫了,下一點兒,不多不少剛剛好,不會再發大水,河裏魚兒也多了,。”
“以前發過大水麽?”沈勇問。
“哦。一般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下雨,聽我娘說,小澇是常有的,大澇,也有個一兩次。對了,據說之前有過一次很大的洪災,那一下雨就是大半個月啊,死了很多人,房屋都衝毀了。”
“這洪災,是在大火之前還是之後發生的?”沈勇問,“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
“大火?”劉袤想了想,道,“大火應該是在水災之前吧……不過應該是同一年。”
“同一年麽?”沈勇吃驚,“肯定?”
“對的。”劉袤點點頭,“我記得娘說過,當時就是因為洪水才決定修建誰把的,整個村莊在大火和洪水之後就徹底廢了,好些人就是那個時候搬了出來的,沒什麽銀子的人家,就請工匠在巒村附近蓋了房子,有銀子的人家,幹脆去東巷府住了。”
“哦。”沈勇點頭,“這麽迴事啊……”
“魚好了!”這時候,方一勺對著幾人喊。
沈勇等走了過去,接過方一勺做的烤魚,吃了起來。
“嗯!”小結巴嚼著外脆裏嫩的烤魚直點頭,“好
吃呀,少奶奶你怎麽弄的呀?就生烤一下還那麽香呢?”
“的確。”劉袤問,“放了什麽作料麽?”
“就放了些香料。”方一勺也咬了幾口,道,“這與好吃還因為它肉緊,應該是大河裏頭的魚。”
“這也能吃出來麽?”沈勇問。
“嗯。”方一勺點了點頭,道,“大河裏頭的魚,遊得開,肉比較緊,小河裏的魚,稍稍差一點,肉會麵一些,肉緊的魚烤出來味道更好。”
“哦。”沈勇聽了,吃著魚,邊想著心事。
“之前,巒村居住了多少村民,有沒有人知道啊?”沈勇問劉袤,“或者,現在東巷府有多少人家是原來居住在巒村的?”
“這個可不太好查了。”劉袤想了想,“不過衙門裏頭應該有記載,詳細的住家地址,做什麽營生,這些官家都是有記錄的。”
“對!”沈勇趕緊抓著烤魚又咬了幾口,丟了樹枝拉著方一勺道,“走,娘子,咱們迴去一趟!”說完,拉著方一勺就往家跑。、
“唉,少爺?!”小結巴追上了幾步,沈勇對他擺手,“你幫著劉兄收拾東西。”說完,已經拉著方一勺跑沒影兒了。
“相公,去哪兒啊?”方一勺跟著沈勇跑,有些不解。
“迴去查查當年的卷宗,巒村究竟多少人。”沈勇迴答。
“你要查什麽人呀?”方一勺不解。
“嗯……不太清楚,我突然想到了些線索,要查了才知道。”沈勇也沒說得太清楚,拉著方一勺衝進了衙門裏頭,直奔書房。
此時,沈一博正巧也在書房裏頭翻卷宗呢,見沈勇衝進來,有些納悶,“這是幹什麽呢?”
“爹。”沈勇邊叫人,邊找書房架子上的卷宗,嘴裏問,“有沒有以前活墳村住戶的記載?或者東巷府這三十年的搬遷記載?”
沈一博聽後,看了看沈勇,點頭,“嗯,在我手上呢。”
沈勇一愣,半晌摸了摸頭,“爹爹也在看啊?”
沈一博微微一笑,搖頭,“我隻是覺得或許和當年的火災有關係,所以隨手翻翻,你有什麽線索?”
“嗯。”沈勇點頭,道,“我胡亂想呢,有幾點挺古怪的。”
“說來聽聽。”沈一博事宜他和方一勺來坐下說。
沈勇快手快腳拿來了兩個凳子,拉著方一勺挨著坐在了沈一博對過,先將在劉
袤家裏打聽到的線索說了一遍。
沈一博皺眉也覺得驚奇,“每三十年一次天火劫?”
“對”沈勇道,“這迴,讓我最懷疑的是,之前一直都是巒村起火,但是如今巒村變成了廢村,如果是每三十年一次的天災,那著火的也應該是廢村才對,爹你說是不是?”
“嗯。”沈一博點了點頭,“可如今受災的是原先居住在巒村的居民,我調查了一下,那個集市有八成都是原來巒村人的聚集區,也就是說,火災是針對居民的。。”
“可不是。”沈勇點頭,“所以我就想,這三十年裏頭,是不是發生了什麽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事情……”沈一博低頭沉吟。
方一勺想了想,問,“相公,是不是因為修建了大壩?”
“對!”沈勇一拍手,“娘子也這麽想?”
方一勺嘿嘿笑了笑,道,“剛剛劉袤不是說麽,修建了大壩之後,原來經常下雨的巒村也變成幹打雷不下雨了,然後河裏頭魚兒也多了。”
“幹打雷不下雨?”沈一博聽到這裏倒是一愣,霍地站了起來,到書架上翻找,不多久,找出了幾本史書來,道,“史書上的確有過這樣的奇事,漢中一帶,曾經洪澇,每十年一次,同時會出現天雷球,也就是地滾雷,燒毀整個村莊。而蜀中某個地方,也有過每三十年一次水龍卷,後來就是因為築造了大壩,水龍卷便再也不曾發生過了。”
“這麽稀奇的事情呀?”方一勺覺得好玩,“那是為什麽呢?”
“這些天災的發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跟當地的山川走勢有很大的關係,而水壩是會造成山川走勢改變的最好法子。”沈一博道,“因此往往有些地方一築了大壩,往日的災害便沒有了,或者往日根本沒有的災害卻發生了。”
“哦……”方一勺聽明白了,問沈勇,“相公,你是不是覺得,原先著火是因為地滾雷,而後來修建了大壩,就沒有了麽?”
“對!”沈勇點頭,“娘子剛剛也聽到了,天邊是驚雷滾滾的,但就是不下雨,也不出來雷……所以我就想,這次的大火,會不會是有人因為地滾雷沒來而假造的,畢竟……要縱火方法多得是呀,幹嘛非要弄個火球天降,合著那天火劫的傳說來放火呢?”·txtxz
“勇兒說得有理。”沈一博也點頭,問,“那這次是何人縱火,縱火的原因又是什麽呢?你會來查當年巒村的誌記,是因為
覺得放火的是村裏人?”
“嗯……我有個簡單的想法。”沈勇摸了摸頭,道,“每三十年一次大災,對巒村裏頭的大部分人來說,雖然是大災,但對某些人來說卻不是災而是福氣!”
“福氣?!”沈一博一愣,想了想,問,“誰會喜歡大災大難的?”
“也不是沒有呀。”方一勺突然說,“剛剛劉大娘不是說,整個巒村都搬出來了麽,那泥水工匠有營生了,一定很高興呀,還有做白事兒生意的香燭鋪子,或者是測風水的先生……”
方一勺說著,就見沈勇和沈一博眼睛都亮堂起來了,便湊到了沈勇身邊,問,“相公,是不是因為這個呀?”
“很有可能。”沒等沈勇開口,沈一博便道,“我馬上讓沈傑去查,當年負責給巒村重建村落的泥水工匠、木工、瓦匠……還有棺材鋪子、香燭坊、算命的、風水先生。”
五寶粽和紙人徐
沈一博一聲令下,沈傑就帶著人,去調查原來巒村的住戶和買賣人了。沈勇跟著他爹在書房裏,將所有有關活墳村搬遷、重建的資料都調出來查找。
方一勺見大家都忙著,也不打擾,提著籃子,準備出門買菜去了。
“少奶奶,你去哪兒呀?”蓮兒笑嘻嘻地跑出來,“是不是準備晚上的吃食?”
方一勺點了點頭,問,“嗯,晚上想吃什麽?”
“能吃粽子不?”蓮兒咧開嘴笑,她這幾天大概換牙呢,虎牙掉了一顆,一笑一個豁口,她又愛美,總伸手擋著,樣子很是可愛。
方一勺揪揪她辮子,問,“怎麽突然想起吃粽子了?”
“剛剛五福他娘送了新鮮的蘆葦葉來,大家都說,有粽子吃就好了!”蓮兒嘻嘻笑著。
“家裏有江米麽?”方一勺問。
“有的。”蓮兒點頭,“之前鍾伯送了好些來。”
“那好啊,你迴去,和石頭一塊兒把那些江米用醬油浸上,這樣等我買了餡兒迴來就能做了。”方一勺道。
“好呀。”蓮兒歡歡喜喜跑了。
方一勺便獨自提著籃子出門。
剛到了門口,石頭給沈夫人買了針線進府門,見了方一勺,問,“少奶奶,你去買菜呀?”
“嗯。”方一勺揪了石頭翹翹的辮子一把,石頭往裏跑,說,“我給你提籃子吧,等我會兒,我把線給夫人送去。”
“不用了。”方一勺算了算今日不用買很多東西,就道,“我買些棗子栗子就迴來了,你們忙吧。”
“哦。”石頭點點頭,方一勺就獨自走了。
如今,燒毀的集市已經被圍起來了,新的集市在不遠處的一條街上,做買賣的人比以前少,買菜的人也少,整個集市顯得有些清冷。
方一勺進入了市集,前後看看,覺得有些奇怪。
“少奶奶,買菜啊?”一個白發老嫗跟方一勺打招唿,“要買什麽呀?”
方一勺見她一把年紀了,還在擺攤呢,眼前放著白菜,雖然包粽子用不著白菜,但方一勺還是走過去,說要兩棵,迴去做個湯喝吧。
老太太幫她將菜放到籃子裏,方一勺給銀子,問,“老婆婆,怎麽人那麽少呀?”她記得平時人很多的,而且前幾天人也沒今天那麽少呀。
“唉……”老婦人歎了口氣,搖搖頭,道,“少奶奶,您有所不知啊,大家都怕了這天火劫了。”
方一勺一皺眉,心裏納悶,這沈勇他們剛剛弄明白了天火劫是怎麽迴事,怎麽大街上一個老嫗都知道天火劫一說了呢?她也沒想太多,估計這老太太歲數不小了,說不定也是活墳村的人吧。
“婆婆,他們因為怕天火劫才不來的麽?”方一勺問。
“他們都說這地方不吉利,咱們以前巒村的人也不吉利,不止不來買菜了,如今連我們的人想去別的地方賣菜,都不許了。”
“誰說的?”方一勺生起氣來,“為什麽不準啊?大家都是人,你們的菜又沒有毒。”
“有人說,天火是詛咒,跟著巒村人呢,我們到哪兒,火就到哪兒,嫁人不要嫁巒村的,娶媳婦兒也不要娶巒村的,連拉屎都最好離開三個茅坑,免得被咒,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誰那麽缺德呀?”方一勺很是氣憤,“這麽惡毒的話都能想出來?!”
老嫗搖搖頭,“不知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是上元街那頭的集市裏頭。”
這時候,老嫗旁邊一個菜攤裏頭,一個小娃娃說話了。
方一勺就見那是個四五歲的小娃娃,跟著他娘賣菜呢,就走過去問,“上元街?”
“嗯。”小娃點點頭,“我剛剛跟那兒的孩子玩兒呢,他們就讓家裏大人帶走了,說不準他們跟我玩兒,我不吉利。”
方一勺見他家有栗子和花生,就
買了些,問,“上元街那裏倒是也有個集市,不過那裏是買肉和魚多
“哇,跟千軍萬馬過來似的。”沈勇也有些不太確定。
“不是,隻是打雷。”劉袤在河塘邊找了個地方坐下,掛了些餌食在魚鉤上,抬手一甩竿,就盯著漂在河麵上的浮子看了起來。
“打雷了?”方一勺仰臉往天邊看,也沒看出什麽黑雲壓頂的架勢的來,就問,“是要下雨了麽?”
“哦,不用擔心,旱天雷而已,每年這個時候都經常打。”劉袤無所謂地迴答,“幹打雷也不下雨。”
“是麽?”方一勺納悶,“還有這種事情啊。”
“嗯。”劉袤打了個哈欠,繼續盯著水麵上的浮子。
沈勇覺得沒什麽事兒做,就走到了一旁,找了根粗木樁子撣了撣灰,對方一勺招招手,讓她過來坐下。
“這不下雨,怎麽會打雷的呢?”方一勺很是好奇。
“嗯……”沈勇突然摸了摸腦袋,道,“打雷……也有打雷不下雨的時候的。”
方一勺湊過去看他,伸手捏他眉心,“又皺眉頭呀?”
沈勇抓住她手,笑著拉倒嘴邊親了一口。
方一勺一驚,左右看了看,見劉袤在河邊打瞌睡,小結巴在挖地龍做餌,都沒注意,才鬆了口氣,斜著眼睛看沈勇。
沈勇一笑,對劉袤道,“劉兄,你聽說過地滾雷沒有?”
劉袤聽了微微一愣,皺了皺眉,突然迴過頭來,問,“沈兄懷疑……天火就是地滾雷?”
沈勇聳了聳肩,“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這倒是。”劉袤讓小結巴給他拿著魚竿兒,走了迴來,坐到了沈勇和方一勺對麵,道,“地滾雷……嗯,不瞞沈兄,最早聽我娘提起天火劫的時候,我想到的也是地滾雷,但是那日我親身經曆大火之後,可以肯定,那必然不是地滾雷。”
沈勇點了點頭,又不說話了。
方一勺好奇,就問,“什麽是地滾雷啊?”
“地滾雷是雷的一種。”劉袤道,“夏日午後,雷鳴之時,空曠荒野之上,交錯的火龍偶爾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打著滾落到地上,引起大火。”
“咦?”方一勺一愣,看沈勇,“那和這次的火災差不多呀。”
“不一樣的。”劉袤搖搖頭,“首先,打雷產生火龍,大多
在開闊的地帶,我們的集市在鬧市,不太可能的。而且要打雷必然陰雲密布狂風大作,我們在集市裏那會兒是晴空萬裏,也沒聽到打雷的聲音。另外,地滾雷一般隻形成一個,個子也很大,不是那種很小的圓球。”
“也對。”沈勇點了點頭,對方一勺道,“畢竟,要打雷才有火球的麽。”
兩人正說著,就聽小結巴突然嚷嚷,“唉,上鉤啦,上鉤啦!”
劉袤趕緊往迴跑,方一勺也跳了起來,撿了幾塊石頭,圍了個小爐灶,架上樹枝準備點火烤魚。
沈勇看著她架起小樹枝搭了個架子,然後取了些幹草,用火折子點燃了,引火。方一勺迴頭,就見沈勇盯著自己發呆,若有所思。
小結巴已經將魚鱗刮掉、洗淨,遞給了方一勺。
方一勺取了兩根樹枝,插住了魚,架在火堆上烤了起來,時不時撒上一些土方的烤魚粉,不多久,便是奇香撲鼻。
很快,劉袤又釣上來了幾條,小結巴忍不住道,“這河裏魚真多啊。”
“嗯,自從大壩建了之後就多起來了。”劉袤說著,讚歎起來,“這大壩真是不錯,自從建造了之後,雨水不像往年那麽泛濫了,下一點兒,不多不少剛剛好,不會再發大水,河裏魚兒也多了,。”
“以前發過大水麽?”沈勇問。
“哦。一般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下雨,聽我娘說,小澇是常有的,大澇,也有個一兩次。對了,據說之前有過一次很大的洪災,那一下雨就是大半個月啊,死了很多人,房屋都衝毀了。”
“這洪災,是在大火之前還是之後發生的?”沈勇問,“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
“大火?”劉袤想了想,道,“大火應該是在水災之前吧……不過應該是同一年。”
“同一年麽?”沈勇吃驚,“肯定?”
“對的。”劉袤點點頭,“我記得娘說過,當時就是因為洪水才決定修建誰把的,整個村莊在大火和洪水之後就徹底廢了,好些人就是那個時候搬了出來的,沒什麽銀子的人家,就請工匠在巒村附近蓋了房子,有銀子的人家,幹脆去東巷府住了。”
“哦。”沈勇點頭,“這麽迴事啊……”
“魚好了!”這時候,方一勺對著幾人喊。
沈勇等走了過去,接過方一勺做的烤魚,吃了起來。
“嗯!”小結巴嚼著外脆裏嫩的烤魚直點頭,“好
吃呀,少奶奶你怎麽弄的呀?就生烤一下還那麽香呢?”
“的確。”劉袤問,“放了什麽作料麽?”
“就放了些香料。”方一勺也咬了幾口,道,“這與好吃還因為它肉緊,應該是大河裏頭的魚。”
“這也能吃出來麽?”沈勇問。
“嗯。”方一勺點了點頭,道,“大河裏頭的魚,遊得開,肉比較緊,小河裏的魚,稍稍差一點,肉會麵一些,肉緊的魚烤出來味道更好。”
“哦。”沈勇聽了,吃著魚,邊想著心事。
“之前,巒村居住了多少村民,有沒有人知道啊?”沈勇問劉袤,“或者,現在東巷府有多少人家是原來居住在巒村的?”
“這個可不太好查了。”劉袤想了想,“不過衙門裏頭應該有記載,詳細的住家地址,做什麽營生,這些官家都是有記錄的。”
“對!”沈勇趕緊抓著烤魚又咬了幾口,丟了樹枝拉著方一勺道,“走,娘子,咱們迴去一趟!”說完,拉著方一勺就往家跑。、
“唉,少爺?!”小結巴追上了幾步,沈勇對他擺手,“你幫著劉兄收拾東西。”說完,已經拉著方一勺跑沒影兒了。
“相公,去哪兒啊?”方一勺跟著沈勇跑,有些不解。
“迴去查查當年的卷宗,巒村究竟多少人。”沈勇迴答。
“你要查什麽人呀?”方一勺不解。
“嗯……不太清楚,我突然想到了些線索,要查了才知道。”沈勇也沒說得太清楚,拉著方一勺衝進了衙門裏頭,直奔書房。
此時,沈一博正巧也在書房裏頭翻卷宗呢,見沈勇衝進來,有些納悶,“這是幹什麽呢?”
“爹。”沈勇邊叫人,邊找書房架子上的卷宗,嘴裏問,“有沒有以前活墳村住戶的記載?或者東巷府這三十年的搬遷記載?”
沈一博聽後,看了看沈勇,點頭,“嗯,在我手上呢。”
沈勇一愣,半晌摸了摸頭,“爹爹也在看啊?”
沈一博微微一笑,搖頭,“我隻是覺得或許和當年的火災有關係,所以隨手翻翻,你有什麽線索?”
“嗯。”沈勇點頭,道,“我胡亂想呢,有幾點挺古怪的。”
“說來聽聽。”沈一博事宜他和方一勺來坐下說。
沈勇快手快腳拿來了兩個凳子,拉著方一勺挨著坐在了沈一博對過,先將在劉
袤家裏打聽到的線索說了一遍。
沈一博皺眉也覺得驚奇,“每三十年一次天火劫?”
“對”沈勇道,“這迴,讓我最懷疑的是,之前一直都是巒村起火,但是如今巒村變成了廢村,如果是每三十年一次的天災,那著火的也應該是廢村才對,爹你說是不是?”
“嗯。”沈一博點了點頭,“可如今受災的是原先居住在巒村的居民,我調查了一下,那個集市有八成都是原來巒村人的聚集區,也就是說,火災是針對居民的。。”
“可不是。”沈勇點頭,“所以我就想,這三十年裏頭,是不是發生了什麽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事情……”沈一博低頭沉吟。
方一勺想了想,問,“相公,是不是因為修建了大壩?”
“對!”沈勇一拍手,“娘子也這麽想?”
方一勺嘿嘿笑了笑,道,“剛剛劉袤不是說麽,修建了大壩之後,原來經常下雨的巒村也變成幹打雷不下雨了,然後河裏頭魚兒也多了。”
“幹打雷不下雨?”沈一博聽到這裏倒是一愣,霍地站了起來,到書架上翻找,不多久,找出了幾本史書來,道,“史書上的確有過這樣的奇事,漢中一帶,曾經洪澇,每十年一次,同時會出現天雷球,也就是地滾雷,燒毀整個村莊。而蜀中某個地方,也有過每三十年一次水龍卷,後來就是因為築造了大壩,水龍卷便再也不曾發生過了。”
“這麽稀奇的事情呀?”方一勺覺得好玩,“那是為什麽呢?”
“這些天災的發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跟當地的山川走勢有很大的關係,而水壩是會造成山川走勢改變的最好法子。”沈一博道,“因此往往有些地方一築了大壩,往日的災害便沒有了,或者往日根本沒有的災害卻發生了。”
“哦……”方一勺聽明白了,問沈勇,“相公,你是不是覺得,原先著火是因為地滾雷,而後來修建了大壩,就沒有了麽?”
“對!”沈勇點頭,“娘子剛剛也聽到了,天邊是驚雷滾滾的,但就是不下雨,也不出來雷……所以我就想,這次的大火,會不會是有人因為地滾雷沒來而假造的,畢竟……要縱火方法多得是呀,幹嘛非要弄個火球天降,合著那天火劫的傳說來放火呢?”·txtxz
“勇兒說得有理。”沈一博也點頭,問,“那這次是何人縱火,縱火的原因又是什麽呢?你會來查當年巒村的誌記,是因為
覺得放火的是村裏人?”
“嗯……我有個簡單的想法。”沈勇摸了摸頭,道,“每三十年一次大災,對巒村裏頭的大部分人來說,雖然是大災,但對某些人來說卻不是災而是福氣!”
“福氣?!”沈一博一愣,想了想,問,“誰會喜歡大災大難的?”
“也不是沒有呀。”方一勺突然說,“剛剛劉大娘不是說,整個巒村都搬出來了麽,那泥水工匠有營生了,一定很高興呀,還有做白事兒生意的香燭鋪子,或者是測風水的先生……”
方一勺說著,就見沈勇和沈一博眼睛都亮堂起來了,便湊到了沈勇身邊,問,“相公,是不是因為這個呀?”
“很有可能。”沒等沈勇開口,沈一博便道,“我馬上讓沈傑去查,當年負責給巒村重建村落的泥水工匠、木工、瓦匠……還有棺材鋪子、香燭坊、算命的、風水先生。”
五寶粽和紙人徐
沈一博一聲令下,沈傑就帶著人,去調查原來巒村的住戶和買賣人了。沈勇跟著他爹在書房裏,將所有有關活墳村搬遷、重建的資料都調出來查找。
方一勺見大家都忙著,也不打擾,提著籃子,準備出門買菜去了。
“少奶奶,你去哪兒呀?”蓮兒笑嘻嘻地跑出來,“是不是準備晚上的吃食?”
方一勺點了點頭,問,“嗯,晚上想吃什麽?”
“能吃粽子不?”蓮兒咧開嘴笑,她這幾天大概換牙呢,虎牙掉了一顆,一笑一個豁口,她又愛美,總伸手擋著,樣子很是可愛。
方一勺揪揪她辮子,問,“怎麽突然想起吃粽子了?”
“剛剛五福他娘送了新鮮的蘆葦葉來,大家都說,有粽子吃就好了!”蓮兒嘻嘻笑著。
“家裏有江米麽?”方一勺問。
“有的。”蓮兒點頭,“之前鍾伯送了好些來。”
“那好啊,你迴去,和石頭一塊兒把那些江米用醬油浸上,這樣等我買了餡兒迴來就能做了。”方一勺道。
“好呀。”蓮兒歡歡喜喜跑了。
方一勺便獨自提著籃子出門。
剛到了門口,石頭給沈夫人買了針線進府門,見了方一勺,問,“少奶奶,你去買菜呀?”
“嗯。”方一勺揪了石頭翹翹的辮子一把,石頭往裏跑,說,“我給你提籃子吧,等我會兒,我把線給夫人送去。”
“不用了。”方一勺算了算今日不用買很多東西,就道,“我買些棗子栗子就迴來了,你們忙吧。”
“哦。”石頭點點頭,方一勺就獨自走了。
如今,燒毀的集市已經被圍起來了,新的集市在不遠處的一條街上,做買賣的人比以前少,買菜的人也少,整個集市顯得有些清冷。
方一勺進入了市集,前後看看,覺得有些奇怪。
“少奶奶,買菜啊?”一個白發老嫗跟方一勺打招唿,“要買什麽呀?”
方一勺見她一把年紀了,還在擺攤呢,眼前放著白菜,雖然包粽子用不著白菜,但方一勺還是走過去,說要兩棵,迴去做個湯喝吧。
老太太幫她將菜放到籃子裏,方一勺給銀子,問,“老婆婆,怎麽人那麽少呀?”她記得平時人很多的,而且前幾天人也沒今天那麽少呀。
“唉……”老婦人歎了口氣,搖搖頭,道,“少奶奶,您有所不知啊,大家都怕了這天火劫了。”
方一勺一皺眉,心裏納悶,這沈勇他們剛剛弄明白了天火劫是怎麽迴事,怎麽大街上一個老嫗都知道天火劫一說了呢?她也沒想太多,估計這老太太歲數不小了,說不定也是活墳村的人吧。
“婆婆,他們因為怕天火劫才不來的麽?”方一勺問。
“他們都說這地方不吉利,咱們以前巒村的人也不吉利,不止不來買菜了,如今連我們的人想去別的地方賣菜,都不許了。”
“誰說的?”方一勺生起氣來,“為什麽不準啊?大家都是人,你們的菜又沒有毒。”
“有人說,天火是詛咒,跟著巒村人呢,我們到哪兒,火就到哪兒,嫁人不要嫁巒村的,娶媳婦兒也不要娶巒村的,連拉屎都最好離開三個茅坑,免得被咒,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誰那麽缺德呀?”方一勺很是氣憤,“這麽惡毒的話都能想出來?!”
老嫗搖搖頭,“不知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是上元街那頭的集市裏頭。”
這時候,老嫗旁邊一個菜攤裏頭,一個小娃娃說話了。
方一勺就見那是個四五歲的小娃娃,跟著他娘賣菜呢,就走過去問,“上元街?”
“嗯。”小娃點點頭,“我剛剛跟那兒的孩子玩兒呢,他們就讓家裏大人帶走了,說不準他們跟我玩兒,我不吉利。”
方一勺見他家有栗子和花生,就
買了些,問,“上元街那裏倒是也有個集市,不過那裏是買肉和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