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祿三年六月初,正當羅氏信良的大軍對掛川城繼續進行圍困之時。[.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今川家岡部元信從駿河國趕到遠江國東麵邊境的諏訪原城,得知掛川城已經被包圍,便停留在諏訪原城開始召集東遠江、西駿河兩個地區的豪族,隻等集結完畢就將會向掛川城馳援。


    羅氏信良得情報閣人員的軍報後,當即命令眾將拆掉兵寨從新集結,撤離掛川城下。掛川城外有大軍支援,圍困已經沒有必要了。而且目前其麾下這數千人的大軍,絕大部分都是雜牌軍,根本無法與羅氏家在九州地區的常備軍相比,以數量優勢來圍攻兵力不足的城砦還可以,一旦與今川家的主力軍勢作戰,那真的就可能就此潰敗了,羅氏信良可不想因此而失去此前所建立的眾多優勢的。


    撤離之前羅氏信良找來高橋紹運(山本勘助此時正在後方負責全麵整合此前所占據的領地)商議:“今川家不顧駿府城下大火還派出大將,人心定然不一。不如去散布今川氏真派岡部元信來是要囚禁朝比奈泰能,以及清理三河、遠江各地中非嫡係豪族,穩固統治的流言?”


    “此計甚好,就由臣下來安排吧。”高橋紹運聞言答道,卻沒走,有遲疑地看著羅氏信良:“謠言放出去後不是會讓岡部元信提防那些豪族嗎?那那些本來打算支持我們一方的豪族?”


    “就是要他提防。不然那些搖擺不定的人還不能做出真正抉擇。”羅氏信良說道。<strong>.</strong>


    高橋紹運恭敬鞠躬,領命下去。


    羅氏信良又叫來今川葬零,與他商議一番後。就讓他到掛川城下走一趟。今川葬零立在城下,守軍認得今川葬零,很快通知了朝比奈泰能。


    “泰能大人別來無恙?”今川葬零見泰能來到城頭,笑著說道。


    “閣下人,有什麽是就說吧。”朝比奈泰能望著今川葬零,冷聲說道。雖說今川葬零是前任家督今川義元的次子,但此時卻是特殊時期。他絕對不會在城頭上稱唿對方為“少主”的。


    “沒什麽說的,隻是請泰能大人幫忙傳遞一封家書給彥五郎。大人請接好了。”今川葬零示意下,身邊的武士當即飛箭傳書射進了城內。


    “泰能大人收到了家書在下就告辭了,走前請泰能大人小心被奸人陷害。”今川葬零說完後就帶著手下離去了。


    朝比奈接過傳書,打開。正反兩麵都看過。上麵卻隻有一句話:“多謝泰能大人的幫忙了。”這那裏是寫給此時的家督今川氏真的家書啊!


    “中計了!”


    朝比奈泰能當即知道自己中計了,黃泥巴掉褲襠,說不清楚。要是當主英明還不擔心,今上是今川彥五郎氏真就很難說自己會被怎麽處置。無論怎麽處置,今川家從上到下都要動搖了。


    “少主,難道我們就這樣放棄了嗎?”迴程路上,百武賢兼跟在羅氏信良馬邊問道。


    “嗬嗬,如果是泰能大人在掛川城,我們可能要圍困到明年才能拿下掛川城。若是大將換成了岡部元信。今年秋收前,我們就能進入掛川城。”羅氏信良在馬上笑道。


    “為什麽?”百武賢兼不明白,岡部元信來了之後今川家的人不是更多了嗎?而且岡部元信可是今川家的猛將阿!


    “因為岡部元信沒有耐心守城。”羅氏信良說道。此前山本勘助在前往後方之時。就曾經向他詳細分析過,以目前麾下軍勢的戰力,既無法對牆高城堅守軍眾多的城砦動手,也無法在野外與今川家作戰,唯一的優勢,那就是利用此前暗中準備好的物資堅守一城。然後引誘對方來進攻。


    而今川家方麵,由於此前的上洛中不少家臣戰死。此時今川家能夠領兵作戰的無非就是朝比奈泰能與岡部元信等人,而朝比奈泰能肯定會因為此前今川葬零與其在城頭的對話受到牽連的,那麽,如此情況下,這一次對今川葬零的討伐,就將會以留下的岡部元信一家獨大了。若是真的能夠討伐了今川葬零,岡部元信就是一人之下的地位了,所以岡部元信此時的心態可想而知,在得知今川葬零的軍勢撤退後,他一定會乘勝追擊的,絕對不會鎮守在掛川城。


    於是,羅氏信良在岡部元信到來前,他就按照軍師山本勘助此前的計謀帶著本陣退迴到西麵的座王城了,做出了一副堅守座王城的樣子。而遠江國各地,此時也隨著岡部元信的到來,開始流傳出今川家大樹安清洗三河、遠江豪族的謠言,朝比奈泰能隨後被送駿府城就更加證實了這一點。


    岡部元信也發現軍中不穩的跡象,於是命令東遠江國的豪族解散了軍勢,迴家準備秋收,而且不得再集合軍勢,甚至連他們各自城砦中的守軍也作了限製。而他自己則是帶領駿河嫡係與遠江嫡係豪族順著羅氏信良撤退的路線,一路前進到座王城外,並且在城下開始布陣。


    “人數五千,人員配置混淆不清。義元公死後,今川家徹底不行了。”羅氏信良用自家生產的千裏眼打量著今川家的軍營說道。按照對方的布陣形勢來看,岡部元信的本陣在中央,其餘部隊在則是在兩邊,成半月形把本陣拱衛在中間。


    而羅氏信良自己這邊,由於座王城城牆並不是太高,但由於地理環境的關係,即便是岡部元信攻城,也隻能從東麵進攻,所以他在東麵城牆上布置了兩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一千八百人隊伍,其中最強的高橋紹運在中間,兩邊是百武賢兼和成鬆信勝,島左近、前田利家兩人也在其中。


    第二道防線是羅氏信良與今川葬零兩人所率領的一千人,剩下的數百人則是負責防守其餘三麵圍牆(雖然對方很繞過東麵圍牆進攻其餘三麵圍牆,但為了以防萬一,羅氏信良還是作了安排的),總共三千餘人。


    (感謝“神鸞”的連續每日100點幣支持;感謝本書老讀者“!齊格飛!”兩張月票的支持;感謝老讀者“末世方邪真、極限靈式”的月票支持,其中“極限靈式本月已經數次支持,萬分感謝。萬分感謝大家。本月最後一天,還請有月票的諸位支持一下。)(想知道《戰國之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眾號,搜索“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遊泳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遊泳之魚並收藏戰國之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