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防國山口城中,在京極高吉代表天皇與幕府提出羅氏家與毛利家議和的請求後,政良假裝與家臣經過一番艱難商議後,最終答應了京極高吉的請求。
隻是在答應京極高吉請求之時,政良也派人委婉告知京極高吉,在議和談判結束之前,還是暫時不要將南九州變故的消息告知毛利家為好。
雖然不知道政良緣何會有這個要求,但是京極高吉卻是從政良派人告訴他的這句話中體會出了要是自己將這個南九州變故的消息告訴了毛利家,很可能會導致這一次好不容出現的議和機會發生變故。反正他這一次前來羅氏家也是為了議和的目的而來的,隻要能夠促使羅氏家與毛利家議和,那麽這樣就已經完滿完成任務了,他可不想期間出現任何的變故,所以他自然是接受了羅氏家的這個建議了。
於是在得到羅氏家的同意後,京極高吉又立即趕往了安藝國的毛利家吉郡田山城中,親自麵見了毛利元就,告知對方,在天皇與幕府的調解下,羅氏家願意與毛利家議和。
好不容易等到這個結果的毛利元就此時內心真可謂是淚流滿臉啊(由於地理位置相距較遠的關係,此時他還沒有得到南九州變故的消息)!當然,作為城府甚深的謀將,他自然不會將內心的感情表現在臉上的,他甚至還趁機提出了一個與羅氏家議和的條件。那就是羅氏家必須將他的三子小早川隆景釋放迴來。此時的小早川隆景正被監禁在備九州肥前國學府城的一處院子當中。
對於毛利元就這個要求,政良自然是嗤之以鼻,他直接迴複了跟隨著京極高吉前來羅氏家議和的毛利家使者口羽通良。令其迴去跟毛利元就準備迎擊羅氏家的大軍。
對於政良如此直接的拒絕,京極高吉作為中間人當即進行了調解,但政良也懶得跟口羽通良糾纏了,直接派出了軍師赤羽信之介,令其全麵負責與毛利家使者的議和談判。
即便是口羽通良在毛利家中一向以口才高超而著稱,但是麵對赤羽信之介的毒辣口才以及以勝利者姿態來談判的姿態,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事實上毛利家與羅氏家的對戰當中也正是處於下風當中。這一次他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盡量以極少的代價來換取與羅氏家的議和,令毛利家得以集中精力來應付尼子家等敵人。
在連續數日的討價還價後。在代表天皇、幕府的京極高吉的見證下,雙方最終達成了停止雙方之間的戰爭,並且雙方議和的協議。協議中,羅氏家自即日起不再入侵毛利家此時在安藝國、備後國等地的領地。至於此前羅氏家所占據的毛利家領地。羅氏家自然是不會返還的,甚至是雙方的戰爭的俘虜,也是隻交換給了毛利家一部分,在將被俘虜的羅氏家將士贖迴來後,剩下的毛利家俘虜,羅氏家就以已經自殺來迴複了(實際上這些人已經成為了羅氏家奴隸大隊中的一員)。而毛利家此前最為關注的小早川隆景的歸還問題,羅氏家也是咬死不放。
至於毛利家這一方,為了獲得與羅氏家的議和,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價:
一是。毛利家必須允許毛利家大軍中,那些家人在羅氏家所占據的安藝國領地中的毛利家士兵,在自願的情況下。可以自由返迴各自在羅氏家領地的家中(這些領民在日後將會被遷移到九州地區定居);
對於這一點要求,政良是以削弱毛利家軍勢實力的目的而提出的,至於毛利元就為何會最終答應這個要求,在政良看來,估計是毛利元就覺得毛利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趁機往羅氏家的領地中派遣細作。要是毛利元就真的有此打算,那麽將來必然會後悔的。因為原本羅氏家對細作的舉報獎賞法度就已經做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更何況不久後羅氏家就將實施海禁。這些細作基本上都沒有機會將得到的情報送出羅氏家的領地了。
二是,不得阻礙毛利家領地內流民、領民前往羅氏家的邊境;
關於這一點,政良自然也是抱著打擊毛利家的目的,而且這可是釜底抽薪的計謀了,隻要缺少了人口,無論毛利家的兵力還是領地建設都將會受到影響。同時,政良還準備派人潛入毛利家領地,一麵抹黑毛利家,一麵宣揚到羅氏家領地定居的好處,從而引誘更多的流民遷移往羅氏家。
至於毛利元就為何會答應這個要求,一方麵也是打著趁機派遣細作甚至一部分勢力進入羅氏家領地的打算,另外一方麵,實際上毛利元就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況且即便人口不足了,隻要他從備後國、備中國、備前國甚至美作國掠奪一些迴來就是了。隻是這個辦法不但得罪周圍的勢力,而且期間也會消耗不少家底,相比起來,羅氏家這種不需動手就有人主動投靠的辦法,可是好了很多了。
三是,要求毛利家交出其在安藝國山縣郡等地控製著的銀礦的商貿權(也就是出產的銀礦隻能與羅氏家交易),同時允許羅氏家進入其領地內進行其他物資的貿易(便於羅氏家日後實施經濟戰),而且按照市價向羅氏家出售一千頭耕牛(毛利家所占據的地區是野牛的出產地),允許羅氏家今後從其領地內繼續購買耕牛。
毛利元就之所以答允羅氏家的這一點要求,主要是因為反正毛利家也是需要與其他勢力貿易的,既然羅氏家交易的價格是按照當地普遍的市價的,那麽他也樂得與羅氏家貿易。實際上最為讓他感到心痛的是,是與羅氏家那一千頭耕牛的交易以及日後允許對方進入當地購買耕牛的協議。
四是,毛利家讓出在備後國南麵沿海的一乘山城。該城位於南方的蘆田川流域的福山平原之上,與瀨戶內海直接相連,這樣一來,羅氏家不但直接控製了備後國南部的沿海海域,而且在得到此處橋頭堡後,將有利於羅氏家繼續往備後國其餘地區繼續滲透勢力。
(感謝“zj_gold”的月票;感謝“綠米亞、李曉義信、心動飛翔、jackkk2007”的打賞,感謝“李曉義信”的更新票。)(未完待續)
隻是在答應京極高吉請求之時,政良也派人委婉告知京極高吉,在議和談判結束之前,還是暫時不要將南九州變故的消息告知毛利家為好。
雖然不知道政良緣何會有這個要求,但是京極高吉卻是從政良派人告訴他的這句話中體會出了要是自己將這個南九州變故的消息告訴了毛利家,很可能會導致這一次好不容出現的議和機會發生變故。反正他這一次前來羅氏家也是為了議和的目的而來的,隻要能夠促使羅氏家與毛利家議和,那麽這樣就已經完滿完成任務了,他可不想期間出現任何的變故,所以他自然是接受了羅氏家的這個建議了。
於是在得到羅氏家的同意後,京極高吉又立即趕往了安藝國的毛利家吉郡田山城中,親自麵見了毛利元就,告知對方,在天皇與幕府的調解下,羅氏家願意與毛利家議和。
好不容易等到這個結果的毛利元就此時內心真可謂是淚流滿臉啊(由於地理位置相距較遠的關係,此時他還沒有得到南九州變故的消息)!當然,作為城府甚深的謀將,他自然不會將內心的感情表現在臉上的,他甚至還趁機提出了一個與羅氏家議和的條件。那就是羅氏家必須將他的三子小早川隆景釋放迴來。此時的小早川隆景正被監禁在備九州肥前國學府城的一處院子當中。
對於毛利元就這個要求,政良自然是嗤之以鼻,他直接迴複了跟隨著京極高吉前來羅氏家議和的毛利家使者口羽通良。令其迴去跟毛利元就準備迎擊羅氏家的大軍。
對於政良如此直接的拒絕,京極高吉作為中間人當即進行了調解,但政良也懶得跟口羽通良糾纏了,直接派出了軍師赤羽信之介,令其全麵負責與毛利家使者的議和談判。
即便是口羽通良在毛利家中一向以口才高超而著稱,但是麵對赤羽信之介的毒辣口才以及以勝利者姿態來談判的姿態,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事實上毛利家與羅氏家的對戰當中也正是處於下風當中。這一次他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盡量以極少的代價來換取與羅氏家的議和,令毛利家得以集中精力來應付尼子家等敵人。
在連續數日的討價還價後。在代表天皇、幕府的京極高吉的見證下,雙方最終達成了停止雙方之間的戰爭,並且雙方議和的協議。協議中,羅氏家自即日起不再入侵毛利家此時在安藝國、備後國等地的領地。至於此前羅氏家所占據的毛利家領地。羅氏家自然是不會返還的,甚至是雙方的戰爭的俘虜,也是隻交換給了毛利家一部分,在將被俘虜的羅氏家將士贖迴來後,剩下的毛利家俘虜,羅氏家就以已經自殺來迴複了(實際上這些人已經成為了羅氏家奴隸大隊中的一員)。而毛利家此前最為關注的小早川隆景的歸還問題,羅氏家也是咬死不放。
至於毛利家這一方,為了獲得與羅氏家的議和,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價:
一是。毛利家必須允許毛利家大軍中,那些家人在羅氏家所占據的安藝國領地中的毛利家士兵,在自願的情況下。可以自由返迴各自在羅氏家領地的家中(這些領民在日後將會被遷移到九州地區定居);
對於這一點要求,政良是以削弱毛利家軍勢實力的目的而提出的,至於毛利元就為何會最終答應這個要求,在政良看來,估計是毛利元就覺得毛利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趁機往羅氏家的領地中派遣細作。要是毛利元就真的有此打算,那麽將來必然會後悔的。因為原本羅氏家對細作的舉報獎賞法度就已經做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更何況不久後羅氏家就將實施海禁。這些細作基本上都沒有機會將得到的情報送出羅氏家的領地了。
二是,不得阻礙毛利家領地內流民、領民前往羅氏家的邊境;
關於這一點,政良自然也是抱著打擊毛利家的目的,而且這可是釜底抽薪的計謀了,隻要缺少了人口,無論毛利家的兵力還是領地建設都將會受到影響。同時,政良還準備派人潛入毛利家領地,一麵抹黑毛利家,一麵宣揚到羅氏家領地定居的好處,從而引誘更多的流民遷移往羅氏家。
至於毛利元就為何會答應這個要求,一方麵也是打著趁機派遣細作甚至一部分勢力進入羅氏家領地的打算,另外一方麵,實際上毛利元就此時還沒有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況且即便人口不足了,隻要他從備後國、備中國、備前國甚至美作國掠奪一些迴來就是了。隻是這個辦法不但得罪周圍的勢力,而且期間也會消耗不少家底,相比起來,羅氏家這種不需動手就有人主動投靠的辦法,可是好了很多了。
三是,要求毛利家交出其在安藝國山縣郡等地控製著的銀礦的商貿權(也就是出產的銀礦隻能與羅氏家交易),同時允許羅氏家進入其領地內進行其他物資的貿易(便於羅氏家日後實施經濟戰),而且按照市價向羅氏家出售一千頭耕牛(毛利家所占據的地區是野牛的出產地),允許羅氏家今後從其領地內繼續購買耕牛。
毛利元就之所以答允羅氏家的這一點要求,主要是因為反正毛利家也是需要與其他勢力貿易的,既然羅氏家交易的價格是按照當地普遍的市價的,那麽他也樂得與羅氏家貿易。實際上最為讓他感到心痛的是,是與羅氏家那一千頭耕牛的交易以及日後允許對方進入當地購買耕牛的協議。
四是,毛利家讓出在備後國南麵沿海的一乘山城。該城位於南方的蘆田川流域的福山平原之上,與瀨戶內海直接相連,這樣一來,羅氏家不但直接控製了備後國南部的沿海海域,而且在得到此處橋頭堡後,將有利於羅氏家繼續往備後國其餘地區繼續滲透勢力。
(感謝“zj_gold”的月票;感謝“綠米亞、李曉義信、心動飛翔、jackkk2007”的打賞,感謝“李曉義信”的更新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