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是啊,若是能夠建造一艘明國的福船,那該多好啊!”


    就在薩摩的島津貴久在野望能夠從海上來客手上得到一艘巨船的同時,遠在肥前國鬆浦郡伊萬裏灣岸邊上的政良望著眼前的景象也發出了同樣的期盼。


    站在海邊的岩石上,海風一陣又一陣的從西邊吹過來,帶來了濃鬱的略帶鹹味的氣息。數百米外海岸附近有一大片人群正在不斷走動的工場,那裏就是目前羅氏家最大的海港,伊萬裏灣海港了。


    目前羅氏家的領地中一共有四處比較大而且完善的海港,分別是肥前國鬆浦郡的平戶港、伊萬裏灣港、唐津港,以及築前國正在修複當中的博多港。其中,平戶港與博多港是羅氏家領地內唯一對外開放的商業港口,唐津港則是負責培訓水軍常備的軍事訓練海港(日後這裏將作為羅氏學府中水軍學院的一處分校點),而伊萬裏灣港則是造船港口。


    而由於羅氏家目前唯一的一家造船工坊就建立在這裏,經過這幾年的不斷發展,伊萬裏灣港反而一躍成為了羅氏家領地內規模最大、碼頭建築最多、鋪設的水泥地麵最廣的一個港口。


    在與北原謙守談妥結盟的事情的第二日,政良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他第二段視察羅氏家領地的行程了。這段行程的第一站,自然就是距離岸嶽山城最近的伊萬裏灣的造船工坊了。


    對於製造屬於羅氏家自己的船隻,這一直以來就是政良的夢想。八年前,當羅氏家占據了鬆浦郡地區並且得到了一批造船設施以及當地的造船工匠後。政良就讓內政閣在伊萬裏灣這裏開始建造羅氏家的第一個水軍船隻工坊了。


    當然。由於缺乏全麵的技術以及缺少足夠的原料。那個時候這個工坊隻是負責為羅氏家的水軍船隻進行維修保養罷了。但是隨著羅氏家領地版圖的不斷擴大,羅氏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造船材料、造船設施以及造船工匠。更為重要是的,兩年前,明國商人王海幫助羅氏家從明國“請”來了幾戶在明國船廠擔任工匠的領民。為了是這些工匠安心在羅氏家領地內定居下來,王海是直接將這幾戶工匠的所有親眷都“請”來了。


    根據王海等人的陳述,此時的明國中,比較出名的造船廠主要有南京的龍江船廠、蘇北的清江船廠、山東的清河船廠、福建的台南船廠和東北的吉林船廠。而這幾戶工匠正是從南京的龍江船廠以及福建的台南船廠“請”過來的。反正當時這些工匠的一家都陷入不同的麻煩當中,甚至有幾戶工匠都要破產了。所以將他們“請”到這裏來,對他們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有了這些工匠的加入後,羅氏家位於伊萬裏灣港的此處修船工坊才逐漸開始往造船工坊轉變。


    經過近兩年的準備,此時的伊萬裏灣港的碼頭倉庫中已經儲備了堆積如山的木材和鐵、桐油、蠣灰、藤、棕、麻、生漆等物料。由於此時羅氏家已經與明國走私商人以及南蠻商人展開了海上貿易,再加上加上倭國境內多山,適合造船的物產也很豐富,所以準備這些物資也不是太過困難。


    而工坊的生存組織方麵,政良也參照明國船廠的坊廂組織,按專業性質分為四廂:一廂製木梭櫓;二廂製造船木、鐵件及纜;三廂修補舊船;四廂製造棕篷等物。這種生產的合理組織和分工的嚴密,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提高。提高領地日後的造船能力。


    最後就是造船的型號選擇問題了。這一方麵,政良更傾向於選擇明國的船隻型號。而目前的明國中。主要有廣船型、福船型和沙船型這三大船型。


    廣船因在廣東所造而得名。首尖體長,吃水較深。梁拱小,甲脊弧不高,有較好的耐波性。結構上,橫向以密距肋骨與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依靠龍骨和大肋維持。造船材料為荔枝木、樟木和鐵栗木(烏婪木),堅固耐用,但材料來源困難,且造價高,有礙於其發展。廣船側前方裝有能垂直升降,伸出船底之下的摔板,起減搖和穩定航向的作用。舵板上開有成排的菱形小孔,使操舵省力,又不影響舵效。大型廣船的中桅和前桅均向前傾,上懸布質硬帆,篷杆較粗且排列稀疏。在中、小型廣船上備有櫓、槳。廣船破浪性能力好,利於深水航行。


    福船因福建所造而得名。船有四層,下層裝壓艙石,第三層放置淡水櫃,第二層住人。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尾封結構呈馬蹄形,兩舷邊向外拱,有寬平的甲板,舷側用對開原木厚板加固。造船用材主要為鬆、杉、樟、楠木等木材。有些福船首或尾有活水艙,艙在滿載水線附近有孔。當首或尾在浪中下降時,水流人活水艙;上升時,水又緩緩流出,使船上升速度降低,以達到減小縱搖的目的。福船的破浪性能好,宜於海上深水航行。


    福船還派生出一些船型,如哨船(草撇船)、冬船(海滄船)、鳥船(開浪船)等。鳥船有一種小型的稱為快船。冬船中最小的叫蒼山船,比蒼山大一些的叫艟矯。


    有人將鳥船看作一個獨立的船型,與福船、廣船、沙船並列,從而將我國海船分成四大類。


    沙船是起源於上海崇明的一種平底海船。沙船的特點是:底平,方頭方艄,利於行沙,少擱無礙;吃水淺,受潮水影響小;船寬穩性大,有披水板、硬水木和太平籃等減搖設備;多桅多帆,快速性好。由於沙船船底平,不能破大浪,故主要航區是北方海域。


    政良最終選定的是建造福船。數年前的明國一行,在即將返迴領地的時候,他可是親身體現了一把被那些巨大的福船追殺的刺激的,所以對福船的航行速度以及戰力記憶尤深。


    但由於倭國的水軍戰爭多在淺海地區進行,所以這些福船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改造,以適應當地的水軍作戰環境以及航行需要。


    就在方才,他已經參觀過遠處港口中的工坊中,當親眼看到那一條十數米長的船隻主體龍骨時,政良不由得深深地被它巨大的身軀所震撼了一番。這條龍骨,正是羅氏家造船工坊嚐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福船的龍骨。政良相信,隨著羅氏家這種戰船出現在海麵上,定然會給倭國的水軍曆史畫上一筆濃重的色彩的。


    (本書二百萬字了,一個新的裏程碑。也是本書連續堅持每日萬字更新的地十九日,請大家多多支持啊!)(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之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遊泳之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遊泳之魚並收藏戰國之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