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別的,就是因為徐龍田是城防軍的統領,也就是因為這個職位給了他很多便利,徐家才能做大。”
他看著蘇大生,笑道:“老爹,你覺得兒子說的對不對?”
“而且之前我兩次遇險,原因是什麽,想必也不用我多說。”
“我們這些商人,因為身份問題,地位很是尷尬,就算是家丁護衛也不能招收太多,處處受限!”
蘇大生點點頭,問道:“你打算怎麽做?”
蘇尋繼續道:“買官!”
蘇大生瞪大了眼睛,驚訝道:“你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買官不算什麽,隻要有錢,有渠道,想要買官並不難。
還是那句話,隻要你有錢,背後有人,就不難做到。
但是不說買來的官地位很低,關鍵蘇尋認識的人也隻有方謙太守,以方謙的性子,雖然收了蘇家的好處,但賣官是不可能同意的。
蘇尋知道蘇大生誤會了,解釋道:“老爹,我說的買,並不是真的買。”
他解釋道:“而是用一些東西來換,我敢肯定的說,隻要不出意外,我相信方謙太守肯定很樂意幫忙,而且還是朝廷親自下旨。”
“嘿,你這小子,你不會以為你弄了點小生意,就了不起了吧?”
蘇大生被他逗笑了,說道:“你以為有幾個錢,就什麽事都能辦到?”
蘇尋也不反駁,如果真要說,他肯定會說,當然可以,如果不行,那就是錢還不夠。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但嘴上卻解釋道:“我指的並不是錢,但我說的東西,就算萬金,乃至萬萬金都比不上。”
蘇大生嗤笑道:“吹牛又不犯法,你繼續。”
蘇尋也不在意,他正色道:“父親你也知道,我前段時間遇險兩次,您覺得是因為什麽?”
“是因為我們蘇家沒有實權,沒有專業的護衛。”
不等蘇大生說話,蘇尋直接說道。
他頓了頓,歎道:“老爹,你說我們賺那麽多錢,卻就像這幾次,卻沒有對應的能力保護,您覺得我們將來生意越做越大,您覺得我們的後果會如何?”
蘇大生:“......”
他沉默,無話可說。
他也相信,有蘇尋在,蘇家的生意必定會做大,他最近都很少管事了,一般就查查賬,其他的都交給蘇尋。
蘇尋攤了攤手,苦澀道:“在揚州有方謙太守幫襯,估計沒什麽問題,但也僅限揚州,而且哪怕就是揚州,也不是很安全,就像前兩次一樣。”
他看著蘇大生嚴肅道:“老爹,你應該清楚兒子我的意思吧?”
唉!
蘇大生歎了口氣,道:“為父老了,所以,隻能享享清福了,以後啊!蘇家的事就交給你了,隻要不把蘇家敗完,你想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吧!”
他發現,自從那次意外後,自己這個兒子就像變了個人,他身為父親,卻有些看不透了。
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隻要他是為了蘇家好,他也願意支持。
望子成龍,現在兒子出息了,想飛翔了,他自然沒有什麽理由阻止。
而且蘇家也因為蘇尋,生意是越來越大,蘇尋的本事有目共睹。
見老爹同意,蘇尋終於鬆了口氣,他生怕蘇大生不同意。
於是他道:“我想訓練一支軍隊,人數不用多,隻要精。”
“而要有私兵,就必要要有官職。”
“所以你才想買官!”蘇大生點頭。
蘇尋點了點頭,說道:“我不想再遇到出個門被刺殺的事了,老爹,你也知道,上次如果不是衛安及時趕到,你已經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蘇大生感慨道:“罷了罷了,都依你,老夫還是那句話,隻要你別把蘇家敗完,你想怎麽做都行。”
蘇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保證道:“老爹你放心,不管兒子做什麽,都是為了蘇家。”
經過多次的經曆,他深知權力的重要,他不想被人隨意欺辱。
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光有錢還不信,還要有權,有兵。
而且,憑著他後世的知識,錢也不缺,隻要有了擁有私兵的權力,不用太多,一兩百人就行。
有了這些,就用再擔心安全的問題。
就好比上次被圍,如果不是方謙趕來及時,作坊肯定沒了。
如果有了權力,有了私兵,徐龍田當時還敢動手?
哪怕敢,也要掂量掂量私兵的問題。
這就是蘇尋的考量。
而且為了那所謂的“買官”,當然,這隻是說說而已,先前也說了,就算蘇尋想買,方謙也不會同意。
而且蘇尋想要的並不是拿朝廷俸祿的官職,就因為這些職位都不自由。
他需要的是爵位,對沒錯,就是爵位。
不需要太大的爵位,隻要亭侯就好,亭侯,亭,指一個村的意思,隻要擁有一個村,他就滿意了,要求不高。
而且,他這次拿出的東西並不是所謂的錢財。
但哪怕如此,蘇尋有把握,隻要方謙看到了這些東西,一定會親自跑一趟洛陽,為蘇尋輕功。
對此,蘇尋絲毫不懷疑。
然後兩人又閑聊了幾句,蘇尋就迴自己的院子了。
迴去後,蘇尋並沒有休息,反而是進了書房。
衛安見蘇尋沒睡,為了保護他,就在門外守著。
至於柔兒,整天沒心沒肺的,今天又跑了一天,早早就迴去休息了。
蘇尋開始畫圖紙,如果有後世的人看到這些東西的模樣,一定知道蘇尋是在畫什麽。
沒錯。
犁。
曲轅犁。
耕田的工具,隻要有了這個,哪怕沒有牛,隻要一名強壯的男子都能耕地,非常便民的農具。
在這個時代,每個村子幾乎隻有一兩頭牛的存在,當輪到你時,估計已經一兩個月過去了。
推遲了播種的季節,收入就會降低,到時又要上交稅務,餘量不足,就隻能挨餓。
多少百姓因此挨餓,甚至有一些地獄因為難以開墾,更是顆粒無收。
原因很簡單,就是難以開墾。
隻要有了這個曲轅犁,一切都迎刃而解。
這可是造福全大漢百姓的農具,隻要把這個貢獻給朝廷,亭侯隻是最基本的。
但僅僅如此,蘇尋就滿足了。
他看著蘇大生,笑道:“老爹,你覺得兒子說的對不對?”
“而且之前我兩次遇險,原因是什麽,想必也不用我多說。”
“我們這些商人,因為身份問題,地位很是尷尬,就算是家丁護衛也不能招收太多,處處受限!”
蘇大生點點頭,問道:“你打算怎麽做?”
蘇尋繼續道:“買官!”
蘇大生瞪大了眼睛,驚訝道:“你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買官不算什麽,隻要有錢,有渠道,想要買官並不難。
還是那句話,隻要你有錢,背後有人,就不難做到。
但是不說買來的官地位很低,關鍵蘇尋認識的人也隻有方謙太守,以方謙的性子,雖然收了蘇家的好處,但賣官是不可能同意的。
蘇尋知道蘇大生誤會了,解釋道:“老爹,我說的買,並不是真的買。”
他解釋道:“而是用一些東西來換,我敢肯定的說,隻要不出意外,我相信方謙太守肯定很樂意幫忙,而且還是朝廷親自下旨。”
“嘿,你這小子,你不會以為你弄了點小生意,就了不起了吧?”
蘇大生被他逗笑了,說道:“你以為有幾個錢,就什麽事都能辦到?”
蘇尋也不反駁,如果真要說,他肯定會說,當然可以,如果不行,那就是錢還不夠。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但嘴上卻解釋道:“我指的並不是錢,但我說的東西,就算萬金,乃至萬萬金都比不上。”
蘇大生嗤笑道:“吹牛又不犯法,你繼續。”
蘇尋也不在意,他正色道:“父親你也知道,我前段時間遇險兩次,您覺得是因為什麽?”
“是因為我們蘇家沒有實權,沒有專業的護衛。”
不等蘇大生說話,蘇尋直接說道。
他頓了頓,歎道:“老爹,你說我們賺那麽多錢,卻就像這幾次,卻沒有對應的能力保護,您覺得我們將來生意越做越大,您覺得我們的後果會如何?”
蘇大生:“......”
他沉默,無話可說。
他也相信,有蘇尋在,蘇家的生意必定會做大,他最近都很少管事了,一般就查查賬,其他的都交給蘇尋。
蘇尋攤了攤手,苦澀道:“在揚州有方謙太守幫襯,估計沒什麽問題,但也僅限揚州,而且哪怕就是揚州,也不是很安全,就像前兩次一樣。”
他看著蘇大生嚴肅道:“老爹,你應該清楚兒子我的意思吧?”
唉!
蘇大生歎了口氣,道:“為父老了,所以,隻能享享清福了,以後啊!蘇家的事就交給你了,隻要不把蘇家敗完,你想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吧!”
他發現,自從那次意外後,自己這個兒子就像變了個人,他身為父親,卻有些看不透了。
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隻要他是為了蘇家好,他也願意支持。
望子成龍,現在兒子出息了,想飛翔了,他自然沒有什麽理由阻止。
而且蘇家也因為蘇尋,生意是越來越大,蘇尋的本事有目共睹。
見老爹同意,蘇尋終於鬆了口氣,他生怕蘇大生不同意。
於是他道:“我想訓練一支軍隊,人數不用多,隻要精。”
“而要有私兵,就必要要有官職。”
“所以你才想買官!”蘇大生點頭。
蘇尋點了點頭,說道:“我不想再遇到出個門被刺殺的事了,老爹,你也知道,上次如果不是衛安及時趕到,你已經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蘇大生感慨道:“罷了罷了,都依你,老夫還是那句話,隻要你別把蘇家敗完,你想怎麽做都行。”
蘇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保證道:“老爹你放心,不管兒子做什麽,都是為了蘇家。”
經過多次的經曆,他深知權力的重要,他不想被人隨意欺辱。
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光有錢還不信,還要有權,有兵。
而且,憑著他後世的知識,錢也不缺,隻要有了擁有私兵的權力,不用太多,一兩百人就行。
有了這些,就用再擔心安全的問題。
就好比上次被圍,如果不是方謙趕來及時,作坊肯定沒了。
如果有了權力,有了私兵,徐龍田當時還敢動手?
哪怕敢,也要掂量掂量私兵的問題。
這就是蘇尋的考量。
而且為了那所謂的“買官”,當然,這隻是說說而已,先前也說了,就算蘇尋想買,方謙也不會同意。
而且蘇尋想要的並不是拿朝廷俸祿的官職,就因為這些職位都不自由。
他需要的是爵位,對沒錯,就是爵位。
不需要太大的爵位,隻要亭侯就好,亭侯,亭,指一個村的意思,隻要擁有一個村,他就滿意了,要求不高。
而且,他這次拿出的東西並不是所謂的錢財。
但哪怕如此,蘇尋有把握,隻要方謙看到了這些東西,一定會親自跑一趟洛陽,為蘇尋輕功。
對此,蘇尋絲毫不懷疑。
然後兩人又閑聊了幾句,蘇尋就迴自己的院子了。
迴去後,蘇尋並沒有休息,反而是進了書房。
衛安見蘇尋沒睡,為了保護他,就在門外守著。
至於柔兒,整天沒心沒肺的,今天又跑了一天,早早就迴去休息了。
蘇尋開始畫圖紙,如果有後世的人看到這些東西的模樣,一定知道蘇尋是在畫什麽。
沒錯。
犁。
曲轅犁。
耕田的工具,隻要有了這個,哪怕沒有牛,隻要一名強壯的男子都能耕地,非常便民的農具。
在這個時代,每個村子幾乎隻有一兩頭牛的存在,當輪到你時,估計已經一兩個月過去了。
推遲了播種的季節,收入就會降低,到時又要上交稅務,餘量不足,就隻能挨餓。
多少百姓因此挨餓,甚至有一些地獄因為難以開墾,更是顆粒無收。
原因很簡單,就是難以開墾。
隻要有了這個曲轅犁,一切都迎刃而解。
這可是造福全大漢百姓的農具,隻要把這個貢獻給朝廷,亭侯隻是最基本的。
但僅僅如此,蘇尋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