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是大同鎮、大同府、山西行都司所在地,尤其以大同鎮最為緊要。
大同府府衙後廳裏,山西、大同、宣府三鎮總督胡宗憲召集了一群將領,在開會。
“本兵已經上奏朝廷和兵部,得聖諭和兵部部文,任命如下。薛麟為大同總兵官,董一元為陽和、高山、天成三衛副將,麻貴為大同前、中、後三衛副將,陳武為大同右衛、威遠衛副將,傅應嘉為大同左衛參將.”
胡宗憲大聲念道,眾將神情各異。
薛麟,第三代陽武侯薛琮庶孫,當代陽武侯薛翰堂弟。
其父以武舉入仕,在大同、山西、延德等鎮輾轉為將。
薛麟本人先是在延德鎮為守備,後來才調迴山西、大同兩鎮。
胡宗憲提攜其為大同鎮總兵官,用意深刻。
他家兩代在大同、山西兩鎮為將,同袍舊部很多。但是跟洪武、永樂年開始就在山西、大同兩鎮為將的軍將世家又有所不同。
何況他還是陽武侯薛琮庶孫,勳貴之後。
在如今這十分微妙的時機,提攜他為大同總兵,可以穩定軍心,又不至於被舊勢力過多羈絆。
用心良苦。
董一元出自大同軍將世家董家。
其父董暘曾任宣府遊擊將軍,在俺答汗寇邊時戰死。
董一元積功為薊州鎮遊擊,癸亥之變中,他是薊州鎮少數立功的將領。
堅守石門寨不棄,後又趁北虜撤退追擊,斬首三百餘,被擢升為石門寨參將。
麻貴不用說了,大同軍將世家出身,其父麻祿擔任過大同右衛參將,在俺答汗擾邊屢立軍功。
癸亥之變時,麻祿以宣府鎮副將,帶著長子麻錦跟隨前宣大總督江東,領騎兵馳援京師,在通州等地擊退辛愛所部,擢升宣府鎮總兵,賜鬥牛服。
麻錦擢升參將,在戚繼光麾下聽用。
麻貴驍勇不輸其兄,智謀還略勝,在前宣大總督江東指揮下,屢破大同以北諸虜部,包括多羅土蠻部把都兒的襲擾,讓他不得不跑到東邊投機,跟著辛愛入寇京畿,想彌補損失,結果把老本都折進去了。
把都兒率領殘部迴牧場沒多久,被麻貴抓住機會,一迴奔襲,徹底送進了曆史的塵埃中。
而這次奔襲是胡宗憲的暗中授意,也是麻貴納得投名狀。
做得不錯,於是得到胡宗憲的重用。
陳武、傅應嘉不用說了,是胡宗憲從東南帶過來的心腹舊部。
聽完任命,眾將心裏有數,胡總督終於對山西、大同和宣府三鎮動手了。
三鎮位置和職責十分有意思。
宣府鎮在京畿西側,更多的是拱衛京畿側翼,如遼東一樣,一東一西。
山西鎮隻有西邊部分關所,偏頭關、老營堡所直麵東河套的韃靼諸部,其餘的振武衛、雁門所、寧武所等山西鎮大部分關所,都是“二線關”。
其主要職責是大同鎮關所被突破後,成為山西腹地最後一道防線。
所以大同鎮承擔了三鎮最主要的防禦功能,直接扼守著與漠南北虜諸部的防線,它的駐軍最多,軍屯、商屯、民屯田地也最多,所以情況也最複雜。
隻要把大同鎮拿下,山西三鎮也就應聲而落。
山西三鎮出身的留任眾將心情忐忑不安。
大同鎮位置緊要,所以晉商以及背後的晉黨,一直苦心經營。
從大同府地方,再到大同鎮,甚至連名存實亡,隻是用來寄職的山西行都司,都被從上到下滲透得十分徹底。
胡宗憲擔任三鎮總督大半年以來,一直隻是巡關、整飭軍紀、加強操練、修葺關隘,人事方麵隻是因為各種違法亂紀,動了部分中下層軍官,上麵的中高層將領一直沒有大動。
想不到現在一股腦兒全部動了。
動作幅度之大,讓薛麟等人心驚膽顫,會不會出大亂子?
這是宣大邊關,出了大亂子,危及京畿,地動山搖,可不得了,不知道多少個腦袋才按得住!
會議結束,薛麟剛迴到府上,參將王國貴,遊擊高文強、徐承、齊芳、馬伯良、全庭永,守備薛昂、高文勇、劉致九人陸續來拜訪。
“恭喜薛老爺榮升大同鎮總兵!”
九人齊聲說道。
薛麟知道自己屁股底下這個官位是火山口,可升官了總是好事。他強打起精神,拱手迴禮。
“各位同袍客氣了,請坐,請坐!”
坐下來後,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最後薛良開口了。
“三叔,前總兵趙國良,副將楊祿、肖淩、參將吳其勇、林棟陽等人聚在城外田大戶的莊園裏,似乎在密謀什麽。”
薛昂是薛麟的侄兒,被眾人推到了前麵。
“此事你們知道,我知道,胡兵部也知道。”
“三叔,趙國良背後是刑部侍郎陳希學,聽說再後麵是內閣高閣老,胡部堂鬥不鬥得過他們?”
“是啊。薛總兵,我們都是一介武夫,隻知道上陣殺敵。這種朝堂爭鬥,我們是兩眼一抹黑。”
薛麟捋著胡須說道:“偏偏這種朝堂爭鬥,卻比上陣殺敵更加兇險。幾次朝爭,死了多少人,我們三鎮將領被無辜牽連進去的有多少?”
“三叔/薛總兵,那我們怎麽辦?就幹坐著這裏?”
“你們還想怎麽辦?”薛麟瞪了他們一眼,“伱們有什麽能耐去左右朝堂爭鬥?”
“唉!這個怎麽辦啊?早知道”
薛麟毫不客氣打斷,“早知道?我們有的選嗎?”
是啊,我們有的選嗎?
胡宗憲還在大同府府衙簽押房裏忙碌著,親兵隊長進來稟告。
“部堂,文長先生來了。”
“什麽!”胡宗憲猛地站了起來,連忙說道:“快,帶我去迎接。”
在二院門口,胡宗憲挽著徐渭的手,“文長兄,終於把你盼來了。”
徐渭笑道:“我知道汝貞兄翹首期盼,等著我的好消息。”
“那文長兄又帶來好消息嗎?”
“哈哈,容我賣個關子。”徐渭笑了兩聲,然後解釋道:“此事關係重大,帶我去簽押房密議。”
“好,文長兄,這邊請!”
兩人在簽押房坐下,徐渭從懷裏掏出一個裹皮木盒,打開盒蓋,從裏麵掏出兩份文卷。
“這份是兵部都給事中胡應嘉的奏章抄件,這份是皇上的朱筆聖諭。”
胡宗憲連忙接過奏章抄件,匆匆掃了一眼,臉色不喜反而無比驚恐。
“世子.世子。”胡宗憲結巴著說不出下文來。
徐渭輕輕地問道:“汝貞,你也以為這隻是黨爭嗎?”
胡宗憲猛地轉過頭來,盯著徐渭,“文長兄,此言何意?”
“汝貞兄,世子親自下場,你覺得還是黨爭嗎?隻是世子黨與晉黨之爭嗎?”
胡宗憲默然。
“萬壽宮大殿,高閣老呈上陳一敬奏章時,世子對他說過一句話。”
“什麽話?”
“世子盯著高閣老說,‘我是世子,是君,你是臣!我說話,你聽著,叫你說話再說話!’”
胡宗憲長舒一口氣,仰頭看著屋頂,喟然道:“天佑大明啊!”
第三更!
大同府府衙後廳裏,山西、大同、宣府三鎮總督胡宗憲召集了一群將領,在開會。
“本兵已經上奏朝廷和兵部,得聖諭和兵部部文,任命如下。薛麟為大同總兵官,董一元為陽和、高山、天成三衛副將,麻貴為大同前、中、後三衛副將,陳武為大同右衛、威遠衛副將,傅應嘉為大同左衛參將.”
胡宗憲大聲念道,眾將神情各異。
薛麟,第三代陽武侯薛琮庶孫,當代陽武侯薛翰堂弟。
其父以武舉入仕,在大同、山西、延德等鎮輾轉為將。
薛麟本人先是在延德鎮為守備,後來才調迴山西、大同兩鎮。
胡宗憲提攜其為大同鎮總兵官,用意深刻。
他家兩代在大同、山西兩鎮為將,同袍舊部很多。但是跟洪武、永樂年開始就在山西、大同兩鎮為將的軍將世家又有所不同。
何況他還是陽武侯薛琮庶孫,勳貴之後。
在如今這十分微妙的時機,提攜他為大同總兵,可以穩定軍心,又不至於被舊勢力過多羈絆。
用心良苦。
董一元出自大同軍將世家董家。
其父董暘曾任宣府遊擊將軍,在俺答汗寇邊時戰死。
董一元積功為薊州鎮遊擊,癸亥之變中,他是薊州鎮少數立功的將領。
堅守石門寨不棄,後又趁北虜撤退追擊,斬首三百餘,被擢升為石門寨參將。
麻貴不用說了,大同軍將世家出身,其父麻祿擔任過大同右衛參將,在俺答汗擾邊屢立軍功。
癸亥之變時,麻祿以宣府鎮副將,帶著長子麻錦跟隨前宣大總督江東,領騎兵馳援京師,在通州等地擊退辛愛所部,擢升宣府鎮總兵,賜鬥牛服。
麻錦擢升參將,在戚繼光麾下聽用。
麻貴驍勇不輸其兄,智謀還略勝,在前宣大總督江東指揮下,屢破大同以北諸虜部,包括多羅土蠻部把都兒的襲擾,讓他不得不跑到東邊投機,跟著辛愛入寇京畿,想彌補損失,結果把老本都折進去了。
把都兒率領殘部迴牧場沒多久,被麻貴抓住機會,一迴奔襲,徹底送進了曆史的塵埃中。
而這次奔襲是胡宗憲的暗中授意,也是麻貴納得投名狀。
做得不錯,於是得到胡宗憲的重用。
陳武、傅應嘉不用說了,是胡宗憲從東南帶過來的心腹舊部。
聽完任命,眾將心裏有數,胡總督終於對山西、大同和宣府三鎮動手了。
三鎮位置和職責十分有意思。
宣府鎮在京畿西側,更多的是拱衛京畿側翼,如遼東一樣,一東一西。
山西鎮隻有西邊部分關所,偏頭關、老營堡所直麵東河套的韃靼諸部,其餘的振武衛、雁門所、寧武所等山西鎮大部分關所,都是“二線關”。
其主要職責是大同鎮關所被突破後,成為山西腹地最後一道防線。
所以大同鎮承擔了三鎮最主要的防禦功能,直接扼守著與漠南北虜諸部的防線,它的駐軍最多,軍屯、商屯、民屯田地也最多,所以情況也最複雜。
隻要把大同鎮拿下,山西三鎮也就應聲而落。
山西三鎮出身的留任眾將心情忐忑不安。
大同鎮位置緊要,所以晉商以及背後的晉黨,一直苦心經營。
從大同府地方,再到大同鎮,甚至連名存實亡,隻是用來寄職的山西行都司,都被從上到下滲透得十分徹底。
胡宗憲擔任三鎮總督大半年以來,一直隻是巡關、整飭軍紀、加強操練、修葺關隘,人事方麵隻是因為各種違法亂紀,動了部分中下層軍官,上麵的中高層將領一直沒有大動。
想不到現在一股腦兒全部動了。
動作幅度之大,讓薛麟等人心驚膽顫,會不會出大亂子?
這是宣大邊關,出了大亂子,危及京畿,地動山搖,可不得了,不知道多少個腦袋才按得住!
會議結束,薛麟剛迴到府上,參將王國貴,遊擊高文強、徐承、齊芳、馬伯良、全庭永,守備薛昂、高文勇、劉致九人陸續來拜訪。
“恭喜薛老爺榮升大同鎮總兵!”
九人齊聲說道。
薛麟知道自己屁股底下這個官位是火山口,可升官了總是好事。他強打起精神,拱手迴禮。
“各位同袍客氣了,請坐,請坐!”
坐下來後,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最後薛良開口了。
“三叔,前總兵趙國良,副將楊祿、肖淩、參將吳其勇、林棟陽等人聚在城外田大戶的莊園裏,似乎在密謀什麽。”
薛昂是薛麟的侄兒,被眾人推到了前麵。
“此事你們知道,我知道,胡兵部也知道。”
“三叔,趙國良背後是刑部侍郎陳希學,聽說再後麵是內閣高閣老,胡部堂鬥不鬥得過他們?”
“是啊。薛總兵,我們都是一介武夫,隻知道上陣殺敵。這種朝堂爭鬥,我們是兩眼一抹黑。”
薛麟捋著胡須說道:“偏偏這種朝堂爭鬥,卻比上陣殺敵更加兇險。幾次朝爭,死了多少人,我們三鎮將領被無辜牽連進去的有多少?”
“三叔/薛總兵,那我們怎麽辦?就幹坐著這裏?”
“你們還想怎麽辦?”薛麟瞪了他們一眼,“伱們有什麽能耐去左右朝堂爭鬥?”
“唉!這個怎麽辦啊?早知道”
薛麟毫不客氣打斷,“早知道?我們有的選嗎?”
是啊,我們有的選嗎?
胡宗憲還在大同府府衙簽押房裏忙碌著,親兵隊長進來稟告。
“部堂,文長先生來了。”
“什麽!”胡宗憲猛地站了起來,連忙說道:“快,帶我去迎接。”
在二院門口,胡宗憲挽著徐渭的手,“文長兄,終於把你盼來了。”
徐渭笑道:“我知道汝貞兄翹首期盼,等著我的好消息。”
“那文長兄又帶來好消息嗎?”
“哈哈,容我賣個關子。”徐渭笑了兩聲,然後解釋道:“此事關係重大,帶我去簽押房密議。”
“好,文長兄,這邊請!”
兩人在簽押房坐下,徐渭從懷裏掏出一個裹皮木盒,打開盒蓋,從裏麵掏出兩份文卷。
“這份是兵部都給事中胡應嘉的奏章抄件,這份是皇上的朱筆聖諭。”
胡宗憲連忙接過奏章抄件,匆匆掃了一眼,臉色不喜反而無比驚恐。
“世子.世子。”胡宗憲結巴著說不出下文來。
徐渭輕輕地問道:“汝貞,你也以為這隻是黨爭嗎?”
胡宗憲猛地轉過頭來,盯著徐渭,“文長兄,此言何意?”
“汝貞兄,世子親自下場,你覺得還是黨爭嗎?隻是世子黨與晉黨之爭嗎?”
胡宗憲默然。
“萬壽宮大殿,高閣老呈上陳一敬奏章時,世子對他說過一句話。”
“什麽話?”
“世子盯著高閣老說,‘我是世子,是君,你是臣!我說話,你聽著,叫你說話再說話!’”
胡宗憲長舒一口氣,仰頭看著屋頂,喟然道:“天佑大明啊!”
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