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跳……還有一點我沒問完呢,你說他的‘發揮穩定’……”
“不管我們最終用了什麽方法,將當事人了解到什麽地步……將他們的行為……‘改變’,到什麽地步……最終的目標都是不變的,那就是‘提高效率’……”
“可如果他們不再做出這些……誇張的舉動的話,效率會變高……”
“但萬一不讓他們做出這些舉動了,他們的效率會變低呢?”
“?”
“‘生物’往往是不那麽具有目的性的,亦或者說,絕大多數生物所想的僅僅隻是‘活下去’而已——‘戰鬥’的話,不來點額外的‘理由’,是做不到……”
“??!!”
“……嗯?”
“?!!這怎麽可能……”
“為了‘生存’,‘生存’本就是‘戰鬥’最原始的理由。”
……喝淺酒的……這些人在意的東西也有點畸形了……相對芯啟來講……不,這個世界中“人類”究竟保存了多少的“自然性”……目測比自己的世界還要低不少……
“老實說我有一種懷疑……”
“嗯?”
“我懷疑你可能不是這個世界中的人。”
“此話怎講?”
“你總是會……‘漠不關心’地說出一些很……古怪,的觀點……但很快,我又會發現那些觀點跟我們的並沒有多大不一樣。”
……那是當然的了……“感覺”,隻是種“感覺”,是的,芯啟單純就一點點“感覺”,他連“完整的語句”都懶得去正兒八經地“想”:
“看看周圍。”
“嗯?”
“周圍人在幹啥?”
“……讀資料……”
“讀資料,相當於接受別人的觀點……這東西讀得多了,沒調整過來,人的觀點很可能在乍接觸乍交談的時候會顯得跟身邊人很不一樣。”
“……因為所接受的觀點混雜在了一起?”
“可以這樣說……‘沒有徹底理解’,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作為這樣的表現……”
“那‘讀小說’呢?‘代入感’什麽的……”
……你們這世界有“小說”啊??!
“……差不多……不,更像……總之話題還迴不迴去?你來這裏不是來探討我的閱讀習慣的吧?”
“但能不能請你不要老是蹦出些嚇死個人的觀點?”
“不好意思啊,”芯啟稍微舉了舉旁邊的拐杖:“我就這一個能幹的了……現在的話。”
“……那說迴‘效率’……為什麽做出那些怪異舉動後……不,為什麽不讓他們顯得那麽怪異,他們的效率反而會變低?”
“在這之前我需要你先了解一點:‘怪異的行為’,跟‘高效率’,其實沒有明確的聯係。”
“……這點想想就能明白。”
“但‘吃飯’,跟‘戰鬥’,有明確聯係嗎?”
“……不補充營養,就沒法戰鬥……”
“如果照你這麽說的話,‘怪異的舉動’與‘效率’也將存在明確聯係了。”
“嗯?”
“照你的標準來看就是了;而在我的觀念裏,‘飲食’跟‘戰鬥’存在聯係,但那聯係並不直接——你不能拿食物去敲在敵人頭上吧?你不能邊吃東西邊高強度戰鬥吧?不……這樣說好像有點不確切……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飲食’與‘戰鬥’……這兩件事不放在同一時間幹不會有影響吧?”
“事實上一般不能同一時間幹……”
“所以說在我的概念裏,光這一件事上——僅這點聯係,可還算不上‘特別密切’……”
“‘零食’怎麽算?”
“……‘怪異的舉動’,某種程度上就是‘飲食’;而‘效率’,某種程度上對應‘戰鬥’。”
“……那‘零食’?”
“‘光這一件事上’。”
“……”
“……還有什麽問題嗎?”
“有很多……但先迴來吧,你的邏輯我大概是理解了,但‘怪異的舉動’……跟‘飲食’……”
“那隻是‘對應’而已,並沒有直接的聯係……但怎麽說呢,有些事兒雖然看起來很怪異,但它本質上對於人類——‘生物’——來說反而是必要而有正麵意義的……”
“……比如說‘嚎叫’?”
“知道嗎我對那位……利爾凡思,老實說我並不十分了解他……但我們現在就來推論一下,注意隻是推論,僅僅是推論,這結果不代表準確,也不代表‘就是他’……記得剛剛我們說到‘嚎叫’這件事兒的意義吧?太複雜的例子我就不舉了,那我剛剛給你的那兩個‘可能性’是什麽呢?”
“……‘恐懼’,以及……‘唿喚同伴分享’……”
“那麽就從這兩種情況入手:如果是‘恐懼’,不讓他嚎叫的話會怎樣?而如果是‘分享’呢?那又會怎樣?”
“‘恐懼’……單純也就是‘不要恐懼’吧……‘恐懼’……恐懼……
……但‘分享’的話……嗯?
嗯?嗯嗯嗯??唔哦哦哦哦哦哦!!!”
“??!”
事實證明有些東西芯啟低估了,至始至終都低估了……最起碼他一瞬間當真沒看明白,這家夥突然興奮起來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了……是的,“興奮”,乍一眼看,這家夥是真的穿著“軍裝”,然後“興奮起來”了……
……說實話,這形象……跟芯啟印象中的“軍人”重合起來……好吧,並不是完全沒有印象,也確實不是完全接受不了……但老實說他真的有那麽點雞皮疙瘩起來了……
“……還請冷靜點……你想到什麽了?”
“好意被拒絕了!”
“……能詳細點嗎?”
“如果是想‘分享’的話,那麽不讓他嚎叫就等於是我們把他的好意拒絕了……他是想分享!是想向我們傳達他的好意跟善意的!不讓他叫的話就等於是我們將那好意給拒絕了!!如果強硬地拒絕別人的邀請還沒有正當的理由……那是會很糟糕的!!那是會……”
“所以說啊,我剛剛……”
“天哪我們竟然一直想讓他別叫……我們竟然一直在……”
“……我剛剛說了什麽?”
“嗯?”
“我說過吧,那隻是個‘推論’,隻是個推論而已,不代表正確,也不代表真實的他……所以,冷靜一下,能從你的臆想中脫離出來了嗎?”
“不管我們最終用了什麽方法,將當事人了解到什麽地步……將他們的行為……‘改變’,到什麽地步……最終的目標都是不變的,那就是‘提高效率’……”
“可如果他們不再做出這些……誇張的舉動的話,效率會變高……”
“但萬一不讓他們做出這些舉動了,他們的效率會變低呢?”
“?”
“‘生物’往往是不那麽具有目的性的,亦或者說,絕大多數生物所想的僅僅隻是‘活下去’而已——‘戰鬥’的話,不來點額外的‘理由’,是做不到……”
“??!!”
“……嗯?”
“?!!這怎麽可能……”
“為了‘生存’,‘生存’本就是‘戰鬥’最原始的理由。”
……喝淺酒的……這些人在意的東西也有點畸形了……相對芯啟來講……不,這個世界中“人類”究竟保存了多少的“自然性”……目測比自己的世界還要低不少……
“老實說我有一種懷疑……”
“嗯?”
“我懷疑你可能不是這個世界中的人。”
“此話怎講?”
“你總是會……‘漠不關心’地說出一些很……古怪,的觀點……但很快,我又會發現那些觀點跟我們的並沒有多大不一樣。”
……那是當然的了……“感覺”,隻是種“感覺”,是的,芯啟單純就一點點“感覺”,他連“完整的語句”都懶得去正兒八經地“想”:
“看看周圍。”
“嗯?”
“周圍人在幹啥?”
“……讀資料……”
“讀資料,相當於接受別人的觀點……這東西讀得多了,沒調整過來,人的觀點很可能在乍接觸乍交談的時候會顯得跟身邊人很不一樣。”
“……因為所接受的觀點混雜在了一起?”
“可以這樣說……‘沒有徹底理解’,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作為這樣的表現……”
“那‘讀小說’呢?‘代入感’什麽的……”
……你們這世界有“小說”啊??!
“……差不多……不,更像……總之話題還迴不迴去?你來這裏不是來探討我的閱讀習慣的吧?”
“但能不能請你不要老是蹦出些嚇死個人的觀點?”
“不好意思啊,”芯啟稍微舉了舉旁邊的拐杖:“我就這一個能幹的了……現在的話。”
“……那說迴‘效率’……為什麽做出那些怪異舉動後……不,為什麽不讓他們顯得那麽怪異,他們的效率反而會變低?”
“在這之前我需要你先了解一點:‘怪異的行為’,跟‘高效率’,其實沒有明確的聯係。”
“……這點想想就能明白。”
“但‘吃飯’,跟‘戰鬥’,有明確聯係嗎?”
“……不補充營養,就沒法戰鬥……”
“如果照你這麽說的話,‘怪異的舉動’與‘效率’也將存在明確聯係了。”
“嗯?”
“照你的標準來看就是了;而在我的觀念裏,‘飲食’跟‘戰鬥’存在聯係,但那聯係並不直接——你不能拿食物去敲在敵人頭上吧?你不能邊吃東西邊高強度戰鬥吧?不……這樣說好像有點不確切……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飲食’與‘戰鬥’……這兩件事不放在同一時間幹不會有影響吧?”
“事實上一般不能同一時間幹……”
“所以說在我的概念裏,光這一件事上——僅這點聯係,可還算不上‘特別密切’……”
“‘零食’怎麽算?”
“……‘怪異的舉動’,某種程度上就是‘飲食’;而‘效率’,某種程度上對應‘戰鬥’。”
“……那‘零食’?”
“‘光這一件事上’。”
“……”
“……還有什麽問題嗎?”
“有很多……但先迴來吧,你的邏輯我大概是理解了,但‘怪異的舉動’……跟‘飲食’……”
“那隻是‘對應’而已,並沒有直接的聯係……但怎麽說呢,有些事兒雖然看起來很怪異,但它本質上對於人類——‘生物’——來說反而是必要而有正麵意義的……”
“……比如說‘嚎叫’?”
“知道嗎我對那位……利爾凡思,老實說我並不十分了解他……但我們現在就來推論一下,注意隻是推論,僅僅是推論,這結果不代表準確,也不代表‘就是他’……記得剛剛我們說到‘嚎叫’這件事兒的意義吧?太複雜的例子我就不舉了,那我剛剛給你的那兩個‘可能性’是什麽呢?”
“……‘恐懼’,以及……‘唿喚同伴分享’……”
“那麽就從這兩種情況入手:如果是‘恐懼’,不讓他嚎叫的話會怎樣?而如果是‘分享’呢?那又會怎樣?”
“‘恐懼’……單純也就是‘不要恐懼’吧……‘恐懼’……恐懼……
……但‘分享’的話……嗯?
嗯?嗯嗯嗯??唔哦哦哦哦哦哦!!!”
“??!”
事實證明有些東西芯啟低估了,至始至終都低估了……最起碼他一瞬間當真沒看明白,這家夥突然興奮起來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了……是的,“興奮”,乍一眼看,這家夥是真的穿著“軍裝”,然後“興奮起來”了……
……說實話,這形象……跟芯啟印象中的“軍人”重合起來……好吧,並不是完全沒有印象,也確實不是完全接受不了……但老實說他真的有那麽點雞皮疙瘩起來了……
“……還請冷靜點……你想到什麽了?”
“好意被拒絕了!”
“……能詳細點嗎?”
“如果是想‘分享’的話,那麽不讓他嚎叫就等於是我們把他的好意拒絕了……他是想分享!是想向我們傳達他的好意跟善意的!不讓他叫的話就等於是我們將那好意給拒絕了!!如果強硬地拒絕別人的邀請還沒有正當的理由……那是會很糟糕的!!那是會……”
“所以說啊,我剛剛……”
“天哪我們竟然一直想讓他別叫……我們竟然一直在……”
“……我剛剛說了什麽?”
“嗯?”
“我說過吧,那隻是個‘推論’,隻是個推論而已,不代表正確,也不代表真實的他……所以,冷靜一下,能從你的臆想中脫離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