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是走得很瀟灑了;態度,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確了;但芯啟事後依舊不得不承認,他當時的言辭實在是“重”得有些不恰當。
然而細究原因,那同樣顯得簡單卻又避免不了,誰叫他當時正在火頭上——是的,他算不得一個經常發火的人,但牛仔的說法確實是輕微地將他激怒了,以至於他一時間沒壓住情緒,雖然他自身也不想壓——但如果硬要探討深一層次的原因,那倒是帶了些隱晦色彩地顯得有點複雜了——“若即若離”、“曖昧不清”的情報算是一樣,畢竟從事後的角度來看,棕櫚確實沒對客人造成殺傷——當然前提是他們識相知道要跑,否則事情當真難以預料……
……但棕櫚確實沒對客人造成實質上的殺傷,隻是將他們嚇跑造成了時間、心理、部分金錢上的損失罷——就算是遭遇了正規的法律審判,隻要那製度完整棕櫚便也很難變成“罪已致死”的狀況,如果不看他們對芯啟造成的影響——“客人”畢竟不是棕櫚的目標,在這方麵芯啟的判斷標準倒是同樣顯得與大多數人迥異了不少,但怎麽說,招致他保持這種“雙方不合作”態度的緣故,其實還有沒講出來的一項:
是的,他隻講了一半而已,另一半……實在不想講,再況且對方沒準也知道——他畢竟是“植物園”的創造者,雖然名不正言不順隻是個實際意義上的“外圍”,但從完全客觀的角度來看,他這個“外圍”所發揮的作用當時所有的參與者甚至沒一個能替代得了——“能力”上的,其他人沒那時間去培養,因此要說他沒藏私心還打算給“植物園”一個機會……
……這種太容易識破的謊話還是別說為妙……可要說他該不該有那私心嘛,嗯人沒有私心那豈不是會顯得太呆傻?
綜上所述,這招致了他現在這種“雙方均不接觸,完全獨立”的情況——但事後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嗯他現在確實是沒人手,也沒渠道,完完全全孤身一人的狀況……
……事實證明,衝動是魔鬼,而魔鬼這種東西自然是越多越好——低著頭思緒間不乏懊惱,然後芯啟就這樣一頭撞在了牆上——正奇怪著自己感知怎麽會退步得那麽嚴重,結果一抬頭他發現那是一麵“玻璃牆”……
……亦或者說,高質量塑料材質的透明展覽牆——這乍一眼看,尤其是沉思中略有點心不在焉情況下的“乍一眼看”,倒是真容易讓人感覺就是一堵“空氣牆”;可定眼一瞧,芯啟卻發現那“牆”裏麵還有一堵牆——直白點,這展示牆裏所展示的還真就是一堵牆,這在如今的柏林可是不亞於“名勝古跡”一般的存在,雖然因為大大小小的情況已然遭到嚴重破壞,但“蓋一條‘長廊’將之保護住”什麽的倒也並非完全做不到……
……本來,這還不至於引起芯啟的注意,畢竟他剛剛才經過這牆一次,在“告別”野百合之後找公共電腦的路上;但怎麽說,有時候人真的會有那麽一點點“突發奇想”,畢竟芯啟雖然不熱衷人文地理終歸也知道點曆史,至少當他看到這一堵牆之時,他確實是稍稍微地將它的來曆迴顧了一遍還多不少;然後,不由自主亦或是說習慣成自然地,他收迴了分離的思緒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當前最需要考慮的事情上……
……然後那一“收”似乎明顯將某一些東西給“帶迴來”了——是的,純粹的“突發奇想”,亦或者說,“靈感”,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太實際,仔細想想卻又發現那可能性不足以完全被排除掉——怎麽說,芯啟的精神在此刻陷入了一種要排除不充分代入考慮可能性又確實不太大的“糾結”狀況,而至於那推論的根本問題是什麽,嗯在於“植物園”來柏林到底是想搞啥……
“……可(柏林的)軍事化功能應該早就被廢棄了啊?還是說這是一塊‘陰影’?非直接負責人接觸不了?”
嗯,這就是那卡在“排除”邊緣的關鍵問題了;但怎麽說,“不知道”意為“不確定”,因此他既驗證不了,卻也同樣排除不了——這給了芯啟一種研究曆史的感覺,怎麽說為什麽要“研究”,那還不是因為自己沒親曆過?既然沒親曆過,“聽別人說”還不就跟他剛剛講的一樣:全是一麵之詞,直接相信那當真是蠢得無可救藥……
因此,雖然那有些令人難以接受,但人類從邏輯的根本上便不可能完全掌握“曆史”這一科目——至於芯啟,他自然也是碰上了同樣的困境,怎麽說想要驗證真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調查,但他剛剛才斷絕了自己的兩個信息來源——柏林的“軍事化”在他的年代已然是隻能從博物館裏找到的了,但問題是無論“火種”還是曾隸屬於它的“植物園”,能把要緊東西放入博物館這種時不時就要碰上些麻煩事兒的地方……
……那怕不是才會叫人笑掉大牙……
“請問你需要些什麽幫助嗎?”
嗯,事實證明,站在原地待太久偶爾確實會碰上些意想不到的狀況;但芯啟第一反應就是你這麽猴急幹嘛沒覺得我正盯著那斑駁的塗鴉是在欣賞嗎……
“你好……請問一下舊街道的方向。”
芯啟完完全全問了句廢話——他知道答案,真的,剛剛才拿的旅遊地圖上標注得明明白白,雖然對方貌似迴答得異常認真,至少那位穿著簡易工作裝——怎麽看怎麽像是“假期工”——的年輕女孩是迴過身去拿了張地圖在上麵仔仔細細地標注好了之後才遞迴給他——芯啟猛然覺得自己把地圖折起來放進口袋的做法簡直就是在犯傻,雖然這樣確實比直接說話要明白不少……
…………
………??!
芯啟沒管那女孩之後跑去了哪——事實上,他管不了,注意力全被吸引住的情況下分不出心去管……怎麽說,這最能直接說明的東西其實也隻是“真人導遊跟旅遊攻略完全不一樣”,畢竟女孩給的那張地圖上的“手工標識”跟他之前的旅遊地圖上有很多不一樣——直白點,“官方”地圖上隻標明了一些幾乎是“固定”了的旅遊景點,而那女孩,似乎把一些幾乎是“廢墟”尚未拆遷的“空房”,也當成了芯啟所說的“舊街道”裏麵的選項……
……怎麽說,長時間不正兒八經地睡眠,對人的思考能力確實有影響——至少芯啟早該想到的,畢竟誰說“軍事化”隻能是那些直接到必須得進博物館的東西了?
“破爛”,某種程度上不也一樣是“曆史”的一個代表?
然而細究原因,那同樣顯得簡單卻又避免不了,誰叫他當時正在火頭上——是的,他算不得一個經常發火的人,但牛仔的說法確實是輕微地將他激怒了,以至於他一時間沒壓住情緒,雖然他自身也不想壓——但如果硬要探討深一層次的原因,那倒是帶了些隱晦色彩地顯得有點複雜了——“若即若離”、“曖昧不清”的情報算是一樣,畢竟從事後的角度來看,棕櫚確實沒對客人造成殺傷——當然前提是他們識相知道要跑,否則事情當真難以預料……
……但棕櫚確實沒對客人造成實質上的殺傷,隻是將他們嚇跑造成了時間、心理、部分金錢上的損失罷——就算是遭遇了正規的法律審判,隻要那製度完整棕櫚便也很難變成“罪已致死”的狀況,如果不看他們對芯啟造成的影響——“客人”畢竟不是棕櫚的目標,在這方麵芯啟的判斷標準倒是同樣顯得與大多數人迥異了不少,但怎麽說,招致他保持這種“雙方不合作”態度的緣故,其實還有沒講出來的一項:
是的,他隻講了一半而已,另一半……實在不想講,再況且對方沒準也知道——他畢竟是“植物園”的創造者,雖然名不正言不順隻是個實際意義上的“外圍”,但從完全客觀的角度來看,他這個“外圍”所發揮的作用當時所有的參與者甚至沒一個能替代得了——“能力”上的,其他人沒那時間去培養,因此要說他沒藏私心還打算給“植物園”一個機會……
……這種太容易識破的謊話還是別說為妙……可要說他該不該有那私心嘛,嗯人沒有私心那豈不是會顯得太呆傻?
綜上所述,這招致了他現在這種“雙方均不接觸,完全獨立”的情況——但事後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嗯他現在確實是沒人手,也沒渠道,完完全全孤身一人的狀況……
……事實證明,衝動是魔鬼,而魔鬼這種東西自然是越多越好——低著頭思緒間不乏懊惱,然後芯啟就這樣一頭撞在了牆上——正奇怪著自己感知怎麽會退步得那麽嚴重,結果一抬頭他發現那是一麵“玻璃牆”……
……亦或者說,高質量塑料材質的透明展覽牆——這乍一眼看,尤其是沉思中略有點心不在焉情況下的“乍一眼看”,倒是真容易讓人感覺就是一堵“空氣牆”;可定眼一瞧,芯啟卻發現那“牆”裏麵還有一堵牆——直白點,這展示牆裏所展示的還真就是一堵牆,這在如今的柏林可是不亞於“名勝古跡”一般的存在,雖然因為大大小小的情況已然遭到嚴重破壞,但“蓋一條‘長廊’將之保護住”什麽的倒也並非完全做不到……
……本來,這還不至於引起芯啟的注意,畢竟他剛剛才經過這牆一次,在“告別”野百合之後找公共電腦的路上;但怎麽說,有時候人真的會有那麽一點點“突發奇想”,畢竟芯啟雖然不熱衷人文地理終歸也知道點曆史,至少當他看到這一堵牆之時,他確實是稍稍微地將它的來曆迴顧了一遍還多不少;然後,不由自主亦或是說習慣成自然地,他收迴了分離的思緒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當前最需要考慮的事情上……
……然後那一“收”似乎明顯將某一些東西給“帶迴來”了——是的,純粹的“突發奇想”,亦或者說,“靈感”,乍一看似乎有些不太實際,仔細想想卻又發現那可能性不足以完全被排除掉——怎麽說,芯啟的精神在此刻陷入了一種要排除不充分代入考慮可能性又確實不太大的“糾結”狀況,而至於那推論的根本問題是什麽,嗯在於“植物園”來柏林到底是想搞啥……
“……可(柏林的)軍事化功能應該早就被廢棄了啊?還是說這是一塊‘陰影’?非直接負責人接觸不了?”
嗯,這就是那卡在“排除”邊緣的關鍵問題了;但怎麽說,“不知道”意為“不確定”,因此他既驗證不了,卻也同樣排除不了——這給了芯啟一種研究曆史的感覺,怎麽說為什麽要“研究”,那還不是因為自己沒親曆過?既然沒親曆過,“聽別人說”還不就跟他剛剛講的一樣:全是一麵之詞,直接相信那當真是蠢得無可救藥……
因此,雖然那有些令人難以接受,但人類從邏輯的根本上便不可能完全掌握“曆史”這一科目——至於芯啟,他自然也是碰上了同樣的困境,怎麽說想要驗證真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調查,但他剛剛才斷絕了自己的兩個信息來源——柏林的“軍事化”在他的年代已然是隻能從博物館裏找到的了,但問題是無論“火種”還是曾隸屬於它的“植物園”,能把要緊東西放入博物館這種時不時就要碰上些麻煩事兒的地方……
……那怕不是才會叫人笑掉大牙……
“請問你需要些什麽幫助嗎?”
嗯,事實證明,站在原地待太久偶爾確實會碰上些意想不到的狀況;但芯啟第一反應就是你這麽猴急幹嘛沒覺得我正盯著那斑駁的塗鴉是在欣賞嗎……
“你好……請問一下舊街道的方向。”
芯啟完完全全問了句廢話——他知道答案,真的,剛剛才拿的旅遊地圖上標注得明明白白,雖然對方貌似迴答得異常認真,至少那位穿著簡易工作裝——怎麽看怎麽像是“假期工”——的年輕女孩是迴過身去拿了張地圖在上麵仔仔細細地標注好了之後才遞迴給他——芯啟猛然覺得自己把地圖折起來放進口袋的做法簡直就是在犯傻,雖然這樣確實比直接說話要明白不少……
…………
………??!
芯啟沒管那女孩之後跑去了哪——事實上,他管不了,注意力全被吸引住的情況下分不出心去管……怎麽說,這最能直接說明的東西其實也隻是“真人導遊跟旅遊攻略完全不一樣”,畢竟女孩給的那張地圖上的“手工標識”跟他之前的旅遊地圖上有很多不一樣——直白點,“官方”地圖上隻標明了一些幾乎是“固定”了的旅遊景點,而那女孩,似乎把一些幾乎是“廢墟”尚未拆遷的“空房”,也當成了芯啟所說的“舊街道”裏麵的選項……
……怎麽說,長時間不正兒八經地睡眠,對人的思考能力確實有影響——至少芯啟早該想到的,畢竟誰說“軍事化”隻能是那些直接到必須得進博物館的東西了?
“破爛”,某種程度上不也一樣是“曆史”的一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