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總穿著很幹練的半修身白襯衫筒子褲配馬甲,雖然總顯得很幹練地將芯啟布置的任務一絲不苟地做好……雖然同樣留著很幹練的過耳微卷短發……九在閑暇之餘卻依舊喜歡在床上或大一點的沙發裏縮成一團抱起手腳——某一些心理學流派認為這種姿勢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但不得不承認,隻要是個正常的人都會覺得這樣盡可能“抱圓”的纖細女生有一種近乎“反差”的萌感——事實上九現在的表情確實很“萌”,至於原因嘛,還在於那個被靠在膝蓋上的雙手所捧著的、“莫名其妙”的美麗“眼珠”……
是的,雖然“審美能力”受個人素質影響,但作為“生物”能夠依照“本能”便覺得美的東西還是存在的——雖然那同樣取決於“生物”的“自然生長環境”,畢竟“美”往往會與“食物”一類的有益因素有關……好吧雖然九並不具備通常意義上的“生物本能”,但她確實覺得這東西很美——畢竟“粉橙色”本就不是一種多見的顏色,或者說,正因為不常見、沒有固定稱謂,才隻能使用“粉橙色”這種模棱兩可的詞匯——細致來說的話,那更類似桃紅色跟明黃色的混合,亦或是粉紅色跟亮橙色……當然不是繪畫那般的“顏料式混合”,如果真將各式各樣的顏料就這麽簡簡單單混在一起,那要麽導致色係崩潰要麽就會調出半棕半紫的詭異顏色……硬要形容的話,那更類似於蝴蝶翅膀上鱗粉般的“折射式混合”,以各種各樣“純色”的細小“鱗片”排列式地“調配”並反射光線,既避免了過分細致的混合導致顏色深度的加重,卻又同樣保證了色彩的“立體感”與“多樣性”——唯一的缺陷就是極複雜的漫反射路徑很容易“導致”表麵的“粗糙不平”,就像芯啟世界中小學生手裏時不時會流行起來的“動態卡片”(此處特指不同方向觀察會看到不同畫麵的那種卡片)一樣,借以達到視覺效果的表麵上往往會有一層“砂”——就算是這種調色法的“始作俑者”蝴蝶翅膀,表麵上那層鱗粉也是極容易脫落的……
……但問題就是這枚“眼珠”的表麵很光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被形容為“異常”程度的光滑!
想到這裏時,九再次確認一般地試圖用右手拇指食指撚起那個“眼球”,隻不過即便用力不算特別大,但那東西卻壓根連“起”的過程都沒有——她的手指直接順著球體的邊緣“滑”過去了!雖然後天養成的“本能”並不明顯,但在接觸的瞬間,九依然有一種捏到了“棉花”般的錯覺——這是表麵過度光滑且“蓄電”能力極弱導致的極低摩擦所引起的感官誤導,可老實說這絕不會是能夠進行“折射式色彩混合”的物體所能夠擁有的表麵——好吧即便這“眼球”是半透明的、光線的“調配”完全有可能在內部進行,但千萬別忘了隻要需要的話,九的視力範圍完全可以做到非常誇張——她根本找不到用以“調配顏色”的細小“色粒”,甚至將眼睛的能力開啟到一定程度後,她還發現這“粉橙色”竟然是一種“單色光”——並非“混合”而是“單色”的光!完全無法通過折射分離的、“紅綠藍”一般的那種“類原光(這裏指用以混合組成複色光的單色光)”!
……老實說光看色彩這塊“寶石”就已經夠讓人驚豔的了,可就算是推測出可以調配這色彩的、最易於理解的方式,隻要觸摸一下“當事物件”的話,得出的推論馬上就會從原理上“摧枯拉朽”般不攻自破……更別提那些稍細致的調查後就會發現的、明顯有悖於正常物理的性質了,比如那光滑到過分的表麵,再比如那明顯並非通常單色光、但又的確不可發生“色散”的粉橙色“單色光”——“這東西到底是怎麽反射光線的”、“為什麽這光能被人的視覺係統捕捉到”,但凡了解其中關鍵的人都很容易冒出這樣的疑問……當然對九來說還有“為什麽即便將眼睛改變成了其他結構,所看到這東西的顏色卻完全不產生變化”……事實證明能讓芯啟都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那可不是空穴來風,至少以現有的角度來看,也隻能說足以被那男人稱為“異界中的異界”的地方確實是名不虛傳——且不提“客人”那詭異的身份與需求,就連最後付款時收取的“貨幣”都詭異得讓人奇妙……當然對九來講這倒也沒什麽太大的影響,反正這“眼珠”又不會發出有害身體的輻射一類,再者……
……它實在是太漂亮了!
九用的枕頭和床單算得上光滑,隻要稍微放鬆雙腳與臀部,本來還以“坐姿”靠在枕頭上的她完全能任憑重力就這樣將自己慢慢“滑倒”——她姿勢幾乎不變,隻是原本相對水平麵豎直的脊背現在貼在了床上而已——那“眼球”的光滑度堪稱驚人到難以抓握,因此改換姿態後的九也隻好用手指像支架那般將它“托”住,也幸虧球體那遠比看上去要重的質量讓這姿勢還算得上穩當——她就這樣將“寶石”對準了上方的燈光,詭異的是這東西似乎擁有一定閾值外的“吸光”特性,即便正對著光源,透過來的光也既沒讓其中的“豎瞳”產生“剪影”,但卻同樣沒讓九能夠將其中的事物進一步地看清多少——這就是一個悖論的集合體,挑戰物理與藝術之間隔閡的先驅,畢竟都出現“看起來像複色光的單色光”與“光滑到異常的表麵”了,就算再加上“若隱若現似乎看得清但定眼過去又馬上‘消失’的‘水晶球小顆粒’”、“豎直曾弧形但卻隻看得到‘幻影’找不到‘實物’的‘瞳孔’”以及“混合了如此多概念卻依舊不讓人感到複雜、反而有一種‘清明感’的總體形象”,恐怕都不足以讓人感到有多麽的突兀吧……但確實太美了!有一種微微跨越了邏輯概念的、自然根源中溢出的美,就算九不具備通常意義上的“自然本能”,就算她的審美角度也確實算得上有些刁鑽……看向這個“寶石”的時候她還是近乎本能地遭到了吸引,甚至就這麽一直觀察下去的話,她還會從自己的腦海裏慢慢延伸出一種“衝動”,或者說,“欲望”:
那就是將這枚“眼珠”吃掉!
九“噗嗤”一聲笑了,輕笑,很開心地笑——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真的,隻不過也就是這聲笑讓她想起了一些當前情況下並不讓她感到多麽開心的事物——笑聲乍停,她當即就是很突兀地接上了很長很長、很無奈很無奈的一聲歎氣,也虧得是這房間的隔音功能連芯啟的聽力都阻擋得了——仔細想了想,她還是依依不舍地忍住了將這枚眼球狀“寶石”放入口中的欲望,然後張開身體並翻了個位置讓手和頭都露出了床邊上——單手拉開床頭櫃下方的抽屜,她略有些不情願地將其中一個似是塑膠材質小盒的蓋子揭了起來:
那是一個內設可移動隔離板、空間高度自定義的小盒,其中一大半空著,但也有相當的位置被裝滿並額外套上“黑蓋子”變成了“隔間”的模樣;將一個空餘的位置用隔離板調整成近乎合適的大小,她小心翼翼地將“眼珠”塞了進去,極準的長度控製下球體的滾動空間被壓縮得看不見絲毫——將同樣自定義的軟蓋撥弄成合適大小,她熟練地把“眼珠”那一格蓋好封上,再將整體的盒蓋扣好並將抽屜完完整整地關上;隨後,她小小地賴了一會兒床,再突然以一個相當誇張的弧度曲起雙腿,憑空一蹬就借著慣性穩穩當當地站到了地上。
然後氣勁還未調整,她就順手一把將門拉開了一條縫;再然後嘛,那門才慢悠悠地打開不過兩秒,樓下就傳來了芯啟不大不小的喊叫:
“九,準備一下馬上開店了!”
是的,雖然“審美能力”受個人素質影響,但作為“生物”能夠依照“本能”便覺得美的東西還是存在的——雖然那同樣取決於“生物”的“自然生長環境”,畢竟“美”往往會與“食物”一類的有益因素有關……好吧雖然九並不具備通常意義上的“生物本能”,但她確實覺得這東西很美——畢竟“粉橙色”本就不是一種多見的顏色,或者說,正因為不常見、沒有固定稱謂,才隻能使用“粉橙色”這種模棱兩可的詞匯——細致來說的話,那更類似桃紅色跟明黃色的混合,亦或是粉紅色跟亮橙色……當然不是繪畫那般的“顏料式混合”,如果真將各式各樣的顏料就這麽簡簡單單混在一起,那要麽導致色係崩潰要麽就會調出半棕半紫的詭異顏色……硬要形容的話,那更類似於蝴蝶翅膀上鱗粉般的“折射式混合”,以各種各樣“純色”的細小“鱗片”排列式地“調配”並反射光線,既避免了過分細致的混合導致顏色深度的加重,卻又同樣保證了色彩的“立體感”與“多樣性”——唯一的缺陷就是極複雜的漫反射路徑很容易“導致”表麵的“粗糙不平”,就像芯啟世界中小學生手裏時不時會流行起來的“動態卡片”(此處特指不同方向觀察會看到不同畫麵的那種卡片)一樣,借以達到視覺效果的表麵上往往會有一層“砂”——就算是這種調色法的“始作俑者”蝴蝶翅膀,表麵上那層鱗粉也是極容易脫落的……
……但問題就是這枚“眼珠”的表麵很光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被形容為“異常”程度的光滑!
想到這裏時,九再次確認一般地試圖用右手拇指食指撚起那個“眼球”,隻不過即便用力不算特別大,但那東西卻壓根連“起”的過程都沒有——她的手指直接順著球體的邊緣“滑”過去了!雖然後天養成的“本能”並不明顯,但在接觸的瞬間,九依然有一種捏到了“棉花”般的錯覺——這是表麵過度光滑且“蓄電”能力極弱導致的極低摩擦所引起的感官誤導,可老實說這絕不會是能夠進行“折射式色彩混合”的物體所能夠擁有的表麵——好吧即便這“眼球”是半透明的、光線的“調配”完全有可能在內部進行,但千萬別忘了隻要需要的話,九的視力範圍完全可以做到非常誇張——她根本找不到用以“調配顏色”的細小“色粒”,甚至將眼睛的能力開啟到一定程度後,她還發現這“粉橙色”竟然是一種“單色光”——並非“混合”而是“單色”的光!完全無法通過折射分離的、“紅綠藍”一般的那種“類原光(這裏指用以混合組成複色光的單色光)”!
……老實說光看色彩這塊“寶石”就已經夠讓人驚豔的了,可就算是推測出可以調配這色彩的、最易於理解的方式,隻要觸摸一下“當事物件”的話,得出的推論馬上就會從原理上“摧枯拉朽”般不攻自破……更別提那些稍細致的調查後就會發現的、明顯有悖於正常物理的性質了,比如那光滑到過分的表麵,再比如那明顯並非通常單色光、但又的確不可發生“色散”的粉橙色“單色光”——“這東西到底是怎麽反射光線的”、“為什麽這光能被人的視覺係統捕捉到”,但凡了解其中關鍵的人都很容易冒出這樣的疑問……當然對九來說還有“為什麽即便將眼睛改變成了其他結構,所看到這東西的顏色卻完全不產生變化”……事實證明能讓芯啟都覺得“莫名其妙”的東西那可不是空穴來風,至少以現有的角度來看,也隻能說足以被那男人稱為“異界中的異界”的地方確實是名不虛傳——且不提“客人”那詭異的身份與需求,就連最後付款時收取的“貨幣”都詭異得讓人奇妙……當然對九來講這倒也沒什麽太大的影響,反正這“眼珠”又不會發出有害身體的輻射一類,再者……
……它實在是太漂亮了!
九用的枕頭和床單算得上光滑,隻要稍微放鬆雙腳與臀部,本來還以“坐姿”靠在枕頭上的她完全能任憑重力就這樣將自己慢慢“滑倒”——她姿勢幾乎不變,隻是原本相對水平麵豎直的脊背現在貼在了床上而已——那“眼球”的光滑度堪稱驚人到難以抓握,因此改換姿態後的九也隻好用手指像支架那般將它“托”住,也幸虧球體那遠比看上去要重的質量讓這姿勢還算得上穩當——她就這樣將“寶石”對準了上方的燈光,詭異的是這東西似乎擁有一定閾值外的“吸光”特性,即便正對著光源,透過來的光也既沒讓其中的“豎瞳”產生“剪影”,但卻同樣沒讓九能夠將其中的事物進一步地看清多少——這就是一個悖論的集合體,挑戰物理與藝術之間隔閡的先驅,畢竟都出現“看起來像複色光的單色光”與“光滑到異常的表麵”了,就算再加上“若隱若現似乎看得清但定眼過去又馬上‘消失’的‘水晶球小顆粒’”、“豎直曾弧形但卻隻看得到‘幻影’找不到‘實物’的‘瞳孔’”以及“混合了如此多概念卻依舊不讓人感到複雜、反而有一種‘清明感’的總體形象”,恐怕都不足以讓人感到有多麽的突兀吧……但確實太美了!有一種微微跨越了邏輯概念的、自然根源中溢出的美,就算九不具備通常意義上的“自然本能”,就算她的審美角度也確實算得上有些刁鑽……看向這個“寶石”的時候她還是近乎本能地遭到了吸引,甚至就這麽一直觀察下去的話,她還會從自己的腦海裏慢慢延伸出一種“衝動”,或者說,“欲望”:
那就是將這枚“眼珠”吃掉!
九“噗嗤”一聲笑了,輕笑,很開心地笑——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真的,隻不過也就是這聲笑讓她想起了一些當前情況下並不讓她感到多麽開心的事物——笑聲乍停,她當即就是很突兀地接上了很長很長、很無奈很無奈的一聲歎氣,也虧得是這房間的隔音功能連芯啟的聽力都阻擋得了——仔細想了想,她還是依依不舍地忍住了將這枚眼球狀“寶石”放入口中的欲望,然後張開身體並翻了個位置讓手和頭都露出了床邊上——單手拉開床頭櫃下方的抽屜,她略有些不情願地將其中一個似是塑膠材質小盒的蓋子揭了起來:
那是一個內設可移動隔離板、空間高度自定義的小盒,其中一大半空著,但也有相當的位置被裝滿並額外套上“黑蓋子”變成了“隔間”的模樣;將一個空餘的位置用隔離板調整成近乎合適的大小,她小心翼翼地將“眼珠”塞了進去,極準的長度控製下球體的滾動空間被壓縮得看不見絲毫——將同樣自定義的軟蓋撥弄成合適大小,她熟練地把“眼珠”那一格蓋好封上,再將整體的盒蓋扣好並將抽屜完完整整地關上;隨後,她小小地賴了一會兒床,再突然以一個相當誇張的弧度曲起雙腿,憑空一蹬就借著慣性穩穩當當地站到了地上。
然後氣勁還未調整,她就順手一把將門拉開了一條縫;再然後嘛,那門才慢悠悠地打開不過兩秒,樓下就傳來了芯啟不大不小的喊叫:
“九,準備一下馬上開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