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如,你在哪,我來接你。”說話聲音有些急促,卻是顯而易見的關心。
“我現在在去支教的路上,這段日子我想一個人好好靜”。很多事自己想一個人好好想清楚,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都需要時間來反思。
電話那頭一陣沉默,良久。
“好,那你注意安全,我一直都在”。
“謝謝你”。
與此同時,祁薄言站在辦公室的窗戶邊,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這世間熙熙攘攘,每天與不同的人擦肩而過,和不可預知的人相知相遇。
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一直以來,我以強硬的手段讓你喜歡我接受我愛上我和我在一起,這種捆綁式的愛情,往往累得氣喘籲籲,或許有許多女人羨慕霸道總裁式的愛情,一直拴住一個人,幹擾她的決定阻斷她的夢想,讓她折斷翅膀安心的待在自己身邊。但祁薄言卻想給顧澹如一個機會,讓她自己選擇,既然你想要好好靜靜仔細想想,那麽我給你時間,你要做風箏我讓你自由自在的飛,但,我也是個人,是個自私別扭的男人,我等不了太久,等你飛的累了倦了,我一定會控製手中的線,讓你迴到我身邊,從此一生所約,永結為好。
下了火車的顧澹如沒有過多的猶豫,搭了輛中巴車到了村落山腳下。村落是在高高的山崗之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山路崎嶇,負責接待的是一位淳樸的大娘,五十歲上下,臉上爬滿了皺紋,長期耕作的手就像是老樹皮,黝黑幹裂,人卻是淳樸熱情,還帶了幾個家裏做的大餅給顧澹如充饑。走了一個小時,終於到了大娘家裏,大娘家還有位樸素的大叔,身體很壯實。大娘熱情好客,安排顧澹如住進了家裏最好的一間房子,被子上繡著牡丹花,一朵一朵,爭奇鬥豔,床是木質的,雕著花,掛著窗簾,潔白的紗布,輕柔的被風吹起,安寧恬靜。洗漱後的顧澹如躺在床上,夜晚的村落在黑夜裏安靜著,幾個木靈柩還亮著柴火顏色的燈光,影影綽綽。
短信提示聲響起,一路信號不好,顧澹如反手拿起了床頭的手機,“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祁薄言。
謝謝你,給我時間好好想想,隻是還不用等到山花爛漫之時。
遠處傳來了狗吠聲,顧澹如依稀聽見隔壁房間主人細微的鼾聲和冷風吹過樓頂的風聲,將被子提上了一些,坐了一天的車,身體心裏都有些勞累,轉個身,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顧澹如去
了村落裏唯一的小學,隻有一層樓的平方,土磚做的,十分簡陋,教室的桌椅也是破破爛爛,油漆早就掉的不像樣子,有些桌子還高矮不平。根據校方的安排,顧澹如負責給六年級的小學生上語文課。這裏的孩子沒有城市的安靜衛生,貧窮缺水使這裏的環境顯得極為惡劣。穿著縫縫補補打了好幾個碼的衣服,上麵占滿了油漬,鞋子也是破破爛爛,爛了好多個洞,有些孩子甚至沒有鞋子穿,一天到晚光著腳丫子到處跑。
六年級隻有一個班,班裏也隻有十多個孩子,交通不便,環境惡劣,讀書的孩子很少。這裏的孩子大多隻讀個小學就迴家幹活,有些甚至不讀書,年紀輕輕就跟著父母操持家務,耕田放牛。孩子們特別喜歡這位年輕漂亮的女老師,一下課就老圍著這位學識淵博的女老師問東問西,漸漸的他們也了解了外麵的世界是多麽色彩斑斕、繁華如夢。一些沒讀書的孩子也慕名而來,站在教室外聽顧澹如繪聲繪色的講課。細心敏感的顧澹如發現了站在教室外的孩子,將他拉到了教室裏麵,找了張凳子,讓她一起聽課。
越接觸這些純真無暇的孩子,越感覺到人情的淳樸與可貴。他們是幹淨的,內心一片赤誠之心,沒有爾虞我詐,沒有你爭我鬥,放羊、讀書、洗衣、做飯、耕種,與大自然接觸,與自然為友,內心寧靜安好。有一位臉上紅撲撲的小女孩還特地送了顧澹如幾片紅薯幹,說是自己家做的,十分珍貴。顧澹如接過紅薯幹,嚐了嚐,味道果然不錯。
風、雲、牛在動,村落、小草、黃泥路在靜,一切都是那麽寧靜,沒有車馬喧囂,隻有鄰裏間熱情似火,顧澹如貪婪的吮吸著這無車馬喧的偏僻之地帶給內心真正的安寧。
每晚還是會有一條短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每天不變的內容,不多不少,隻此一句。卻是讓顧澹如這半個月夜夜好夢。
臨走前的一夜,熱情好客的大娘拉著顧澹如去村子裏看新娘。各地婚俗處處都是學問,這裏的習俗,其中最為基本的一項便是家家戶戶都要去觀禮,沾沾喜氣。行李已經收拾完畢,也無事可做,索性就跟著大娘去討杯喜酒,圖個熱鬧。
聽說這新娘子年紀很輕,要嫁到另一個村裏去。顧澹如到的時候迎親的人也已經到了。紅棕色的方轎子,油漆脫了一些,看得出有些年頭。轎夫都是本地老實巴交的漢子,黝黑結實。陪嫁物品很簡陋,除了一輛摩托外,隻有一個紅色的棉被,是自己家做的,竹筒裏裹著的糯米飯,一壇米酒和一隻鴨子。這是顧澹如見過最簡單最古樸的
婚禮,卻幸福的一塌糊塗,送嫁的人、接新娘的人都是鄉裏鄉親,沒有所謂的阿諛奉承沒有討論車子房子,隻是細細的談論新娘害羞的臉龐,說著早生貴子這令人不敢抬頭直視的話。
天下起了蒙蒙細雨,打濕了本就崎嶇的山路,這兩天整個山崗都籠罩在濃霧之中,行走其中,仿若遊於世間之外,夜晚這場高山上的婚禮,也仿佛增加了浪漫與神秘。接新娘子這項傳統的習俗,好像不管在高樓大廈、霓虹閃爍的大城市,還是遠離塵世喧囂安寧在山巒之顛的寨子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要曆經千難萬險重重阻礙才可以抱得美人歸,就像是我們追求的愛情總會有數不清的九九八十一難,等待著我們去破除險阻,穿越礁石暗沙,才可以終生長相廝守。
迎親的人還沒有見到新娘子,就不知喝了多少杯,米酒是用糯米精心篩選後釀製而成,用陶瓷做的大缸裝起來,盛放儲藏很久,愈久香味越濃烈;酒杯是用木質做成的,帶著股樹木的清香,米酒不是當地雜貨店買的,都是每家每戶自己釀製,清冽的味,米酒的香交雜在一起,香醇醉人。顧澹如在人們熱情相邀下喝了一杯,一杯下腸,甘甜芳醇。新娘子的娘家人唱起了山歌,歌聲雖是方言卻並不晦澀難懂,唱的女兒十八歲要出嫁的喜悅和依依不舍之情,歌一首首的唱,酒一杯杯下腸,閣樓裏的新娘子還在梳妝打扮。
顧澹如看新娘子遲遲還未出來,有些迫不及待,小跑到閣樓去看新娘子,木質的樓梯踩起來咯吱咯吱作響,別有一番味道。新娘子剛換好嫁衣,坐在梳妝台前插銀飾,新娘子看起來不過二八年華,皮膚白皙,頭發順長,正是青春年少正好。
嫁衣是一條及腳踝的紅裙子,與中式秀禾服略有不同,加了些民族特色的元素。新娘子告訴顧澹如這裙子一生隻能穿一次,是自己同母親一同織布、捶布,再用高山上植物萃取的天然染料染上去的,紅彤彤的顏色映襯著新娘子略施脂粉的臉頰,歲月靜好。
顧澹如感慨,低低出聲,有些羨慕“你們的生活過得很有滋味”。雖然地處高山至上,交通閉塞,失學率早婚率極高,卻雞鳴狗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戶戶淳樸善良,宛如陶淵明的桃花源世生活,不被世俗打擾。
新娘子會心一笑,幸福寫在臉上。
接親的人終於通過了重重阻礙見到了新娘子,新娘子在眾姐妹的簇擁下緩緩下樓,給父母各敬一杯酒後跨出了家門。在她跨出家門的這一刻,生命即將從一個階段跨入另一個階段,從此往後媽媽的掌上明珠
已成人婦,晨早起,夜晚眠,與丈夫相伴一生、至死方休。
山路很崎嶇,雨水打濕了路,坑坑窪窪,迎親舉火把照亮著整條路,顧澹如腳下的鞋子都沾染上了黃泥,小路雜草叢生,帶著毛球的刺,粘在褲子上,卻是沒人在意。
轎夫們整齊的唱起了當地特有的山歌,許是常年勞作慣了,遠遠的山路並沒有半分不適。顧澹如驀地想起,那部著名的電影《紅高粱》的一幕,同樣是新娘坐在轎子裏,轎夫在漫漫黃沙塵土紛揚中顛轎,引吭高歌,此時此刻,山雨打濕小徑,空氣裏彌漫著泥土的清香,轎夫一樣抬著如花似玉的新娘,走向另一個未知的世界。
走了一個半時辰,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新郎家。新郎長得很憨厚,看見新娘還靦腆的低下了頭,一家人都樸實,新娘也是嫁了個如意郎君,應該是可以相伴一生,耕田織布,晨醒夜安,自給自足。
山間霧氣濃厚,這樣的夜晚沒有繁星滿天,深深的山崗裹挾著夜色,什麽景色也看不見,隻聽得見山澗的水流聲,這叮咚聲聲響,和吆喝聲、恭喜聲相攜,及其好聽。顧澹如突然想起木心先生的那句詩“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隻夠愛一人”。
這裏海報高,通訊不是特別方便,手機信號時斷時續,在此時手機短信提示聲,顧澹如覺得一定是祁薄言,打開短信,果然是每日定時定點發的那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九個字,大學課堂浪漫的老教授卻花了整整半節課的時間來品讀。相傳吳越王錢鏐思念迴娘家短住些日子的原配夫人,用這九個字,表達思念催促之意,情深意切、寓意美好。任是時間再過去多少時日,顧澹如一定會記得這樣的夜晚,迎親的火把舉得很亮,照亮了山間的路,祁薄言對她說了一句這一生她聽過最美的情話。
雖說米酒的後勁很足,喝過的人剛開始渾然不覺,過了一時半會腦子就暈暈沉沉、混沌不清,但顧澹如今夜大概屬於酒不醉人人自醉。
這一夜,顧澹如安然入睡。第二天天還沒亮,就沿原路下山,去鎮上的火車站買了最早一班的火車,直達y市。
“我現在在去支教的路上,這段日子我想一個人好好靜”。很多事自己想一個人好好想清楚,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都需要時間來反思。
電話那頭一陣沉默,良久。
“好,那你注意安全,我一直都在”。
“謝謝你”。
與此同時,祁薄言站在辦公室的窗戶邊,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這世間熙熙攘攘,每天與不同的人擦肩而過,和不可預知的人相知相遇。
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一直以來,我以強硬的手段讓你喜歡我接受我愛上我和我在一起,這種捆綁式的愛情,往往累得氣喘籲籲,或許有許多女人羨慕霸道總裁式的愛情,一直拴住一個人,幹擾她的決定阻斷她的夢想,讓她折斷翅膀安心的待在自己身邊。但祁薄言卻想給顧澹如一個機會,讓她自己選擇,既然你想要好好靜靜仔細想想,那麽我給你時間,你要做風箏我讓你自由自在的飛,但,我也是個人,是個自私別扭的男人,我等不了太久,等你飛的累了倦了,我一定會控製手中的線,讓你迴到我身邊,從此一生所約,永結為好。
下了火車的顧澹如沒有過多的猶豫,搭了輛中巴車到了村落山腳下。村落是在高高的山崗之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山路崎嶇,負責接待的是一位淳樸的大娘,五十歲上下,臉上爬滿了皺紋,長期耕作的手就像是老樹皮,黝黑幹裂,人卻是淳樸熱情,還帶了幾個家裏做的大餅給顧澹如充饑。走了一個小時,終於到了大娘家裏,大娘家還有位樸素的大叔,身體很壯實。大娘熱情好客,安排顧澹如住進了家裏最好的一間房子,被子上繡著牡丹花,一朵一朵,爭奇鬥豔,床是木質的,雕著花,掛著窗簾,潔白的紗布,輕柔的被風吹起,安寧恬靜。洗漱後的顧澹如躺在床上,夜晚的村落在黑夜裏安靜著,幾個木靈柩還亮著柴火顏色的燈光,影影綽綽。
短信提示聲響起,一路信號不好,顧澹如反手拿起了床頭的手機,“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祁薄言。
謝謝你,給我時間好好想想,隻是還不用等到山花爛漫之時。
遠處傳來了狗吠聲,顧澹如依稀聽見隔壁房間主人細微的鼾聲和冷風吹過樓頂的風聲,將被子提上了一些,坐了一天的車,身體心裏都有些勞累,轉個身,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顧澹如去
了村落裏唯一的小學,隻有一層樓的平方,土磚做的,十分簡陋,教室的桌椅也是破破爛爛,油漆早就掉的不像樣子,有些桌子還高矮不平。根據校方的安排,顧澹如負責給六年級的小學生上語文課。這裏的孩子沒有城市的安靜衛生,貧窮缺水使這裏的環境顯得極為惡劣。穿著縫縫補補打了好幾個碼的衣服,上麵占滿了油漬,鞋子也是破破爛爛,爛了好多個洞,有些孩子甚至沒有鞋子穿,一天到晚光著腳丫子到處跑。
六年級隻有一個班,班裏也隻有十多個孩子,交通不便,環境惡劣,讀書的孩子很少。這裏的孩子大多隻讀個小學就迴家幹活,有些甚至不讀書,年紀輕輕就跟著父母操持家務,耕田放牛。孩子們特別喜歡這位年輕漂亮的女老師,一下課就老圍著這位學識淵博的女老師問東問西,漸漸的他們也了解了外麵的世界是多麽色彩斑斕、繁華如夢。一些沒讀書的孩子也慕名而來,站在教室外聽顧澹如繪聲繪色的講課。細心敏感的顧澹如發現了站在教室外的孩子,將他拉到了教室裏麵,找了張凳子,讓她一起聽課。
越接觸這些純真無暇的孩子,越感覺到人情的淳樸與可貴。他們是幹淨的,內心一片赤誠之心,沒有爾虞我詐,沒有你爭我鬥,放羊、讀書、洗衣、做飯、耕種,與大自然接觸,與自然為友,內心寧靜安好。有一位臉上紅撲撲的小女孩還特地送了顧澹如幾片紅薯幹,說是自己家做的,十分珍貴。顧澹如接過紅薯幹,嚐了嚐,味道果然不錯。
風、雲、牛在動,村落、小草、黃泥路在靜,一切都是那麽寧靜,沒有車馬喧囂,隻有鄰裏間熱情似火,顧澹如貪婪的吮吸著這無車馬喧的偏僻之地帶給內心真正的安寧。
每晚還是會有一條短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每天不變的內容,不多不少,隻此一句。卻是讓顧澹如這半個月夜夜好夢。
臨走前的一夜,熱情好客的大娘拉著顧澹如去村子裏看新娘。各地婚俗處處都是學問,這裏的習俗,其中最為基本的一項便是家家戶戶都要去觀禮,沾沾喜氣。行李已經收拾完畢,也無事可做,索性就跟著大娘去討杯喜酒,圖個熱鬧。
聽說這新娘子年紀很輕,要嫁到另一個村裏去。顧澹如到的時候迎親的人也已經到了。紅棕色的方轎子,油漆脫了一些,看得出有些年頭。轎夫都是本地老實巴交的漢子,黝黑結實。陪嫁物品很簡陋,除了一輛摩托外,隻有一個紅色的棉被,是自己家做的,竹筒裏裹著的糯米飯,一壇米酒和一隻鴨子。這是顧澹如見過最簡單最古樸的
婚禮,卻幸福的一塌糊塗,送嫁的人、接新娘的人都是鄉裏鄉親,沒有所謂的阿諛奉承沒有討論車子房子,隻是細細的談論新娘害羞的臉龐,說著早生貴子這令人不敢抬頭直視的話。
天下起了蒙蒙細雨,打濕了本就崎嶇的山路,這兩天整個山崗都籠罩在濃霧之中,行走其中,仿若遊於世間之外,夜晚這場高山上的婚禮,也仿佛增加了浪漫與神秘。接新娘子這項傳統的習俗,好像不管在高樓大廈、霓虹閃爍的大城市,還是遠離塵世喧囂安寧在山巒之顛的寨子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要曆經千難萬險重重阻礙才可以抱得美人歸,就像是我們追求的愛情總會有數不清的九九八十一難,等待著我們去破除險阻,穿越礁石暗沙,才可以終生長相廝守。
迎親的人還沒有見到新娘子,就不知喝了多少杯,米酒是用糯米精心篩選後釀製而成,用陶瓷做的大缸裝起來,盛放儲藏很久,愈久香味越濃烈;酒杯是用木質做成的,帶著股樹木的清香,米酒不是當地雜貨店買的,都是每家每戶自己釀製,清冽的味,米酒的香交雜在一起,香醇醉人。顧澹如在人們熱情相邀下喝了一杯,一杯下腸,甘甜芳醇。新娘子的娘家人唱起了山歌,歌聲雖是方言卻並不晦澀難懂,唱的女兒十八歲要出嫁的喜悅和依依不舍之情,歌一首首的唱,酒一杯杯下腸,閣樓裏的新娘子還在梳妝打扮。
顧澹如看新娘子遲遲還未出來,有些迫不及待,小跑到閣樓去看新娘子,木質的樓梯踩起來咯吱咯吱作響,別有一番味道。新娘子剛換好嫁衣,坐在梳妝台前插銀飾,新娘子看起來不過二八年華,皮膚白皙,頭發順長,正是青春年少正好。
嫁衣是一條及腳踝的紅裙子,與中式秀禾服略有不同,加了些民族特色的元素。新娘子告訴顧澹如這裙子一生隻能穿一次,是自己同母親一同織布、捶布,再用高山上植物萃取的天然染料染上去的,紅彤彤的顏色映襯著新娘子略施脂粉的臉頰,歲月靜好。
顧澹如感慨,低低出聲,有些羨慕“你們的生活過得很有滋味”。雖然地處高山至上,交通閉塞,失學率早婚率極高,卻雞鳴狗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戶戶淳樸善良,宛如陶淵明的桃花源世生活,不被世俗打擾。
新娘子會心一笑,幸福寫在臉上。
接親的人終於通過了重重阻礙見到了新娘子,新娘子在眾姐妹的簇擁下緩緩下樓,給父母各敬一杯酒後跨出了家門。在她跨出家門的這一刻,生命即將從一個階段跨入另一個階段,從此往後媽媽的掌上明珠
已成人婦,晨早起,夜晚眠,與丈夫相伴一生、至死方休。
山路很崎嶇,雨水打濕了路,坑坑窪窪,迎親舉火把照亮著整條路,顧澹如腳下的鞋子都沾染上了黃泥,小路雜草叢生,帶著毛球的刺,粘在褲子上,卻是沒人在意。
轎夫們整齊的唱起了當地特有的山歌,許是常年勞作慣了,遠遠的山路並沒有半分不適。顧澹如驀地想起,那部著名的電影《紅高粱》的一幕,同樣是新娘坐在轎子裏,轎夫在漫漫黃沙塵土紛揚中顛轎,引吭高歌,此時此刻,山雨打濕小徑,空氣裏彌漫著泥土的清香,轎夫一樣抬著如花似玉的新娘,走向另一個未知的世界。
走了一個半時辰,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到了新郎家。新郎長得很憨厚,看見新娘還靦腆的低下了頭,一家人都樸實,新娘也是嫁了個如意郎君,應該是可以相伴一生,耕田織布,晨醒夜安,自給自足。
山間霧氣濃厚,這樣的夜晚沒有繁星滿天,深深的山崗裹挾著夜色,什麽景色也看不見,隻聽得見山澗的水流聲,這叮咚聲聲響,和吆喝聲、恭喜聲相攜,及其好聽。顧澹如突然想起木心先生的那句詩“從前,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隻夠愛一人”。
這裏海報高,通訊不是特別方便,手機信號時斷時續,在此時手機短信提示聲,顧澹如覺得一定是祁薄言,打開短信,果然是每日定時定點發的那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九個字,大學課堂浪漫的老教授卻花了整整半節課的時間來品讀。相傳吳越王錢鏐思念迴娘家短住些日子的原配夫人,用這九個字,表達思念催促之意,情深意切、寓意美好。任是時間再過去多少時日,顧澹如一定會記得這樣的夜晚,迎親的火把舉得很亮,照亮了山間的路,祁薄言對她說了一句這一生她聽過最美的情話。
雖說米酒的後勁很足,喝過的人剛開始渾然不覺,過了一時半會腦子就暈暈沉沉、混沌不清,但顧澹如今夜大概屬於酒不醉人人自醉。
這一夜,顧澹如安然入睡。第二天天還沒亮,就沿原路下山,去鎮上的火車站買了最早一班的火車,直達y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