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周義所預料的,胡大真的逃到了華山。不過這一次,他的目標卻不是陳摶老祖的睡仙洞,而是一個極為隱秘的洞穴。這個洞穴乃是胡大的先祖在得到天書之前,為了躲避趙宋皇城司的追殺,在華山深處找到的一處隱秘村落。整個村子的人,都是胡大的直係親屬或部下。這裏才是胡大的老巢。這個地方位於華山的一條深峽之中,常年隱於雲霧深處,外人幾乎不可能追蹤至此。


    胡大逃到村子外圍時,看著雲遮霧繞的外圍,發出一聲鬱悶的長嘯。雖然他逃到這裏,幾乎就算安全了,再也沒有殺身之禍。但胡大的內心不但沒有半點高興,反而還充滿了不甘和悲憤。想想自己數代祖先苦心積慮了幾十年,本以為可以把趙氏兄弟經營的繁華中原毀成一片白地,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嶽飛領著護民軍橫空出世,直接把胡大擁有的天書變成了一本廢紙。耶律大石的突然翻臉也讓胡大意識到,想毀掉華夏國,想毀掉錦繡中原,恐怕還要隱忍個幾十年。既然嶽飛這廝逆天改命,肯定也擁有一本天書。隻要嶽飛不死,華夏國已經很難撼動了。此番他糾合的西域聯軍,因為人心不齊,根本不可能擊敗華夏國。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有幾支大軍突進長城,屠掉幾個城池的華夏百姓。想依靠這些遠程而來的烏合兵力,對付萬眾一心的華夏軍隊,確實是他想得太過天真了。


    胡大逃迴長城之內時,他很快就做出了選擇。他不會再往長江之南逃了。不管是東海占據海島的楊幺大軍,或者是曹成的大楚國,根本都不是華夏軍的敵手。至於秦檜的明受小朝廷,更是擋不住華夏國的傾力一擊。隻要嶽飛擊敗或擊退了西域聯軍,下一個目標絕對就是攻略江南。胡大可沒有信心,能夠再次死裏逃生。所以胡大決定把自己苦心布置的幾大勢力完全放棄,他一邊飛鴿傳書,命令九尾狐的人馬退出三大勢力,隱於地下,以待時變,一邊直奔華山。他決定要躲進自己祖居的村落了。


    胡大堅信,嶽飛的這種治國政策雖然更有利於天下,卻不利於他嶽家。一旦嶽飛死去,華夏肯定還會有動蕩。到了那個時候,才是他胡大或他的兒子再度出山禍亂華夏的最好時機。胡大一邊盤算著如何攪亂華夏國,一邊大踏步走進了通向村落的白石小道。


    一股山風從村落那邊吹拂過來,帶著濃濃的血腥氣。胡大一下子停住了腳步,把背上的長劍取了下來。他皺著眉頭,透過極淡的霧氣,打量自己那個足有將近二百戶人家的村落。往日裏村落總是人聲熙攘,兒童跑來跑去,宛如一個不知人間憂患的桃花源。如今整個村子則靜得像座墳墓。


    縱然山間清涼如初冬,胡大的臉上還是冒出了冷汗。他知道自己的村落肯定遭遇了不幸。而自己這次,可能也是走上了一條絕路。


    果不其然,胡大前進的身影一停止,在他的前後左右都湧現出了人影。站在他正前方的,是一個三十餘歲的道士。這位道士麵如冠玉,頗有出塵之像。胡大咬著牙齒說道,”王七!“


    這道士正是王七。


    王七本有開宗立派的念頭,因為自己入了九尾狐,自知不可能會擺脫華夏暗情司的猜忌,就把開宗立派的希望放到了自己的徒弟王知明身上。王知明初出茅廬,即在終南山擒了郭京和玉清子,給嶽飛送去了一個大禮,也在嶽飛心裏留下了自己的名號。這幾年,因為佛教中出了幾個抗金衛國的大將,平民百姓對佛教超級有好感,佛教的勢力發展過快,眼看就要在華夏境內形成一家獨大之勢。這時徐進士開始暗示天下道觀,也可以發展道教勢力了。按照徐進士的話說,這是嶽飛的親自授意。佛教固然對華夏國的成立有大功,但該壓製還是要壓製,該製衡還是要製衡。嶽飛不願意讓十字教或景教在華夏國內大肆發展,更願意支持本土本源的道教。不過,嶽飛對道教徒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許他們再用幻術裝神弄鬼。


    因為有了高層的默許和支持,新型道教這幾年在華夏國內發展極快。道教中人才極多,他們根據華夏國重視科學和發明的氛圍,很快就推出了十幾個赫赫有名的道教發明家和科學家。王七師徒也在終南山立下了根基,如今已經收了上萬門徒。


    縱然如此,麵對佛教的赫赫聲威,道教還是明顯處於下風。


    王七師徒心誌極高,他們決定為華夏國立下一個潑天的功勞。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會成立一個全新的教派,並請求嶽飛的支持。如今對華夏國威脅最大的,應該就是胡大那個天書在手的家夥了。王七師徒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策劃對胡大下手。胡大祖居的村莊固然隱秘,但對王七師徒這樣對山川風水極敏感的高人來說,一旦弄清胡大祖居的大致位置,就絕對能找到胡大的祖居。


    女真大軍攻破汴梁俘虜徽欽二帝北上時,那時胡大正是誌得意滿之時。在九尾狐的某次會議上,他說自家祖居華山百餘年,就是為了看著趙大趙二的後人受此奇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七當時就記在了心上。最初王七懷疑胡大的祖上和陳摶老祖關係密切,很有可能隱居在睡仙洞附近。但高寵在睡仙洞追殺張三豐時,也沒發現附近有什麽村落,隻有廖廖的幾十戶山民。王七就把懷疑目標放在了華山的一些隱秘之處。


    胡大祖上隱居此處時,附近還有不少山民獵戶。為了讓自己居住的地方不被外人發現,胡大祖上利用高明的幻術和毒殺之技,一連讓十幾戶山民形象古怪地暴病而亡,於是山民們紛紛傳說此地出了食人的妖怪,紛紛搬走。


    一百多年過去,此地早已荒無人煙,再也沒有一戶人家居住。不過距此地稍遠的山民,依然還在傳說此處是惡鬼出沒的地方。他們稱此地為惡鬼峽。


    王七師徒在華山尋訪了將近三年,方才在一次閑談中,得知了這個惡鬼峽的由來。小道士王知明當時就眼睛一亮,衝師父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經過在惡鬼峽的仔細搜索,他們終於發現了這個隱於峽穀深處的洞天福地。峽穀僅可容車馬通行,但峽穀深處,竟有良田千畝,溪流幾道,所以胡大的祖上住於此處,完全可以做到真正的銷聲匿跡。也是胡大小命該絕,就在他迴到惡鬼峽的一個時辰之前,王七師徒已領著暗情司的數百名精幹人員,殺入了惡鬼峽。率領暗情司人員的正是羅刹女。羅刹女因為最怕胡大,所以更想把胡大殺掉。若是胡大的族人見了暗情司人員,立即束手就擒,說不定還能活下一些婦孺。但他們好象也知道自己家族這百餘年來做了多少惡,根本不願束手就擒,操起兵刃開始反抗。這倒正中了羅刹女的下懷。她直接下令,讓暗情司的人員格殺勿論,整個惡鬼峽裏雞犬不留。華夏軍人早對胡大恨到了骨子裏,畢竟猛漢師的覆滅,以及西路軍的危局,可以說都是胡大一人造成。他們在峽穀裏見人就殺,後來殺紅了眼,直接把老幼婦孺也斬殺殆盡。


    胡大闖入惡鬼峽時發出的那聲長嘯,正好被剛剛幹完這起髒活的暗情司人員聽到。王七和羅刹女都極為熟悉胡大的聲音。他們立即知道,窮途末路的胡大終於逃迴了惡鬼峽。於是他們就在峽穀入口設下了埋伏。


    隨著王七現身,一臉冷漠的羅刹女也在胡大身後現出了身形。


    小道士王知明站在師傅身邊,笑嘻嘻地對胡大說,”九尾狐,這一次,你絕對逃不掉了。不要說你隻是假的九尾狐,就算你是真的九尾狐,這迴也會被我們降伏。“


    胡大不理會王知明,隻是扭過頭去,問站在身後的羅刹女,”姓吉的丫頭,我教了你一身武藝,何嚐虧待過你?你不但叛我,竟然還殺了我滿門老少。嶽飛假仁假義,號稱從不擅殺無辜。你這次殺了多少無辜?“


    羅刹女冷冷一笑,”師傅,這都是你教我的。你不是一直教育我斬草要除根嗎?我被訓練的那幾年,你不是逼著我殺了十幾個嬰兒,以便鍛練我的鐵石心腸嗎?“


    胡大怔了一下,方才自嘲地笑道,”果然是惡有惡報。“


    王七向前一步,用拂塵指著胡大的麵目,大聲喝道,”老大,胡大,或者柴滅宋,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麽稱唿你了。念在你曾經當過我的老大,我也不為難你。隻要你束手就擒,我就不會羞辱你。“


    胡大仰天長笑。”王七,你這話也就隻有哄騙小兒。嶽飛那廝早就恨死了我。如果我被送到汴梁,最低也是個淩遲之罪。既然如此,我又豈會束手就擒?“


    胡大話音剛落,羅刹女已經甩出了兩記飛刀,刀刀直取胡大的小腿。胡大的武功確實不低,他不但閃開了羅刹女的飛刀,還抽冷子殺了兩個暗情司人員。王七和王知明對視一眼,正欲雙雙攻上,卻聽羅刹女大聲叫道,”你們都不用插手,我來擒他。“


    王七對羅刹女發號施令的口氣有點不滿,不過他也隻是聳聳肩,就領著王知明退到了一旁。羅刹女在華夏國雖然還是個見不得人的暗情司統領,張保和關鈴關銅正在四處追殺她,但誰也不敢輕視她。畢竟她是吉倩的親妹妹,也就是嶽飛的義妹。身份擺在這裏,除了那三個報仇心切的漢子,誰又敢對羅刹女不敬呢?”


    羅刹女把身上的十二記飛刀統統拋出,也沒能傷得了胡大。胡大射過十二記飛刀,得意地叫囂,“羅刹女,你的飛刀絕技本就是我傳授的。你想用飛刀來殺我,還是差了一點。”


    羅刹女點了點頭,“你是師傅,當然能夠躲過我的飛刀。不過你躲得過我這個嗎?”羅刹女從身邊的一個暗情司人員手裏接過一根自生火銃,火光一閃,一聲爆響,胡大的左小腿已經被打斷了。胡大慘叫一聲,“你這個賤人,果然狠毒無比。”


    羅刹女笑盈盈地說道,“這都是師傅教導有方。”羅刹女一邊和胡大鬥嘴,一邊又填充彈藥,連發三銃,把胡大的右小腿和兩條胳膊統統打斷,方才罷休。羅刹女走到胡大麵前,用冰冷的眼睛凝視著胡大絕望的眼神,最後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她終於把自己刻在骨子裏的對胡大的恐懼完全克服了。


    羅刹女笑著說道,“師傅,你就是幻術再高,這迴也別想逃跑了。”伸出手去,順便把胡大的下巴也卸了下來,以防胡大在絕望之時咬舌自盡。


    麵對羅刹女的這番作為,王七和王知明雖然也都是心狠之人,卻還是感到一絲恐懼。師徒二人對視一眼,暗暗說道,絕不要招惹這個女魔頭。這個女魔頭惹不得,也惹不起。


    羅刹女立下了這個大功,卻沒有迴京邀賞之心。她此番在惡鬼峽殺了百餘婦孺,已經違反了華夏國的法律。她知道自己不能在華夏國繼續呆下去了。關氏兄弟一旦找到她,就是一個大麻煩。反正她也見過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了,並且知道他們在華夏國前程似錦,她也沒有什麽可擔心的的了。她給嶽飛還有自己的哥哥吉倩,嫂子花如玉各寫了一封信,托王知明幫自己送出去。她把生擒胡大這個潑天的功勞讓給了王七師徒。自己出了惡鬼峽,就飄然遠去。從此羅刹女的身影就在華夏大地上消失了。直到三十年後,吉倩的長子吉大昌殺入倭國稱王時,方在衝繩島上遇見一個自稱姑姑的老年婦人。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王七師徒則因為擒胡大有功,真的被嶽飛大力表彰。師徒二人成立了一個全新的道教支派,全真教。王七因為不便公開露麵,就讓王知明充當台前人物。王知明感覺自己這個名字不夠霸氣,就改了一個新的名字,王重陽。


    嶽飛得知王知明竟然就是王重陽時,也不由得愣了一下,暗歎很多世事作為,無意中都暗合了曆史和天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嶽飛之血戰中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原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原布衣並收藏嶽飛之血戰中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