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輝在心裏腹諷,一個丫頭片子頭發長見識短,能懂什麽?還不是穆南煙想出來的點子,王誌不過是個幌子,黃毛丫頭年紀不大,撩撥男人的手段可不小,連穆南煙都能勾搭上。比他那傻大閨女強多了,幸虧他還有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兒,傍上了劉縣丞這棵大樹。


    黃利輝嘴上說著:“您有個聰明漂亮的孫女啊,以後更能享兒孫福了。哪像我,還得替兒女操心啊,這不,我催著秀慧早日成親,是事出有因啊。


    您還不知道吧,我還有個小女兒,已經定了人家了,我就想著,姐姐先嫁會更合適一些。”


    黃利輝剛才就和王家人說了,想找個就近的吉日,將納彩辦了,成親的日子也盡量提前,原來是為了這個。


    這個請求合情合理,這個朝代一般都是兄長先娶,姐姐先嫁的。


    之後,黃利輝又旁敲側擊的打聽食為天的事情,就差直接問菜譜和醬料秘方了。


    王誌也知道,海鮮的做法很普通,很快就會被模仿,包括火鍋,但火鍋要想好吃,秘製的湯底和蘸料是靈魂,就算被模仿,也無法被超越,就像正品和仿品一樣,不是一個檔次的。


    更何況,食為天還有後續的獨家菜品,豆幹、豆皮,王誌還會陸續推出更多豆製品,豆腐泡、腐竹、臭豆腐、魚豆腐等。


    她不擔心菜譜會被模仿,更何況王老漢他們根本不了解菜譜,問了也白問。


    果然,黃利輝也看出來了,這王老漢父子幾人,根本不知道具體的秘方,這讓他有些失望,但大事已經辦成了,他此行也算完成了任務。


    黃利輝走的時候,王老漢送了不少海鮮和豆製品,因為兩家要說親,黃秀慧也不好再住在王家,也跟著黃利輝迴去了。


    臨行,王誌囑咐鴛鴦,一定要好好照顧她家小姐,有事直接到食為天找福安,他會幫助她們的。


    一場秋雨一場寒,但海寧地處南方,氣候濕熱,一年中隻有兩個月的氣溫能達到結冰條件,即使是深秋穿著單衣便不覺得冷。


    經過全村的努力,加上房子吳的工隊手藝不錯,族學和祠堂很快就完工了,剩下的銀子不多,村長要還給王家,王老漢說留著以後給修理祠堂和族學用,就放在公賬上吧。


    族學是全村的大事,王家駝子決定大辦一場,大辦不外乎就是請客吃飯,村裏定了個吉日,連在鎮子上等待放榜的王長卿都迴來了。


    王家駝子富裕了,村民都想和親戚們分享一下這份喜悅,很多村民請了鄰村的親戚,多是姻親。


    王老太太本名陸翠萍,娘家是陸家莊的,陸家莊在兔島上,全村都是島民,由於海島閉塞,條件比王家駝子更加艱苦,也更窮,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出過島,特別是女人。


    天氣晴朗的日子,站在前灘,就能隱約望見對麵的兔島,但俗話說的好,望山跑死馬,看著近,劃船要一個時辰才能到,島民一般不出島,隻有在特定的時間出來交換一些生活用品。


    官府對這些島民也不甚在意,連魚稅都不收,因為他們也不來魚市賣魚。


    這些年,王家日子也不好過,王老太太已經好多年沒迴家了,她有兩個哥哥,沒有姐妹,這麽些年沒見,也不知道現在日子過得怎麽樣了。


    王老太太有時會講起未嫁時的趣事,說起自己的哥哥,她飽經風霜的眼裏會帶著淡淡的幸福。


    看著村裏來探親的娘家客,王老太太羨慕的不行,“也不知道俺爹娘他們現在咋樣了?”


    王老漢見老妻如此,心裏有些愧疚,都是自己沒本事,害得老妻跟了自己這麽多年,連娘家都顧不上迴去。


    “老婆子,要不咱們把嶽丈家接過來熱鬧熱鬧,家裏住的開。”


    王誌對海島也十分的好奇,讚成的說:“是啊,阿奶,人多熱鬧,咱們村子難得有這樣的喜事。”


    王老太太感動的眼睛有些發酸,說:“那成吧,也該聚聚了,都老了,再不聚,怕是沒機會聚了。”


    王老太太見幾個媳婦低頭不語,知道她們也是想家了,就說:“要聚就一塊聚吧,你們也把娘家客請來吧。”


    王誌的娘李桂蘭是京城官家的大丫鬟,因為李家獲罪被滿門抄斬了,她才被流放南海,和梅家人一樣,到海寧就被差役偷偷賣了,當時李桂蘭得了風寒,雖然樣貌不錯,卻沒人願意買,王老太太正愁沒錢給兒子娶媳婦,海邊沒有合適的,陸地上的姑娘不願意嫁給水上漂的人家,眼瞅著王大有老大不小了,還沒個媳婦和孩子。


    正巧王大有打短工路過人市,一眼就看中了李桂蘭,就把工錢全給了人牙子,人牙子本來嫌少,但看著進氣多出氣少的李桂蘭,扔了也是扔了,賣了還能得幾個酒錢,就甩賣給王大有了。


    說來也是李桂蘭命大,最後挺了過來,兩人就順理成章的成親了,所以,李桂蘭沒有娘家人。就算有,京城何止千裏,也迴不了家。


    王誌的二嬸王翠花也是被拐賣的,趁人牙子不注意自己跳海跑了,被王家人救了,她知道自己家在哪裏,但太遠了,根本迴不去了。


    至於王誌的三嬸張冬梅,那就有點話本性質了,她不但不是窮人家的姑娘,還是鎮子上窯廠家的姑娘,雖然張家窯廠不大,但燒著陶器,日子也算富裕。


    張冬梅當年是和王大發私奔的,張冬梅年少時很叛逆,經常偷跑出家門在鎮子上玩耍,有次,在街上遇見了無賴,被逼進無人的巷子,欲行不軌,被賣魚的王大發救了,當時王大發也沒想什麽,將人送迴去就轉身走了,連個名都沒留,但張冬梅留了個心眼,問了對方的信息,知道對方在鎮子魚市上賣魚,就經常假借買魚去見王大發。


    一來二去,兩人便互生情愫,這張冬梅還比較主動,所謂女追男隔層紗,兩人有意後,張冬梅才將自己的身世告訴了對方,王家人都覺得不妥,張家人更是堅決反對,甚至想拿錢讓王大發知難而退,這反而讓王大發更加生氣,絕了與張冬梅的來往,後來,張冬梅以死相逼,自己跟著王大發去了王家駝子。


    可以說,王大發和張冬梅不是合法夫妻,這也是夫妻兩這些年的心病。但這事誰也沒對外說,都是普通老百姓,關上門過自己的日子,家家都窮,沒錢辦婚事的多了去,根本沒人注意這事。


    村長和族長也好說話,就將張冬梅的名字加在族譜裏了,都是為老王家傳宗接代的婦人,有資格入族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海直播她有一扇時空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辰忘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辰忘憂並收藏趕海直播她有一扇時空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