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我們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曹操,應該將主要的兵力,還有最優秀的人才,全都投入到這個方向上去,南中方向,萬不可牽扯到主公太多的精力!”


    在把平定南中的一些困難點兒說完了之後,法正又給劉耷強調了一下他應該重點關注的方向。


    “其實孝直你說了這麽多平定南中的困難,我也隱約知道,這南中恐怕一時間是平定不了的,所求的也隻不過是止住失血,能夠為北伐提供一點兒支援便可以!如果隻是能夠做到這點兒,我覺得還是能夠做到的。而且我心裏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他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說不準還能夠做出更好的成績來!”


    “是誰?”隨著劉耷說完,法正忍不住便問道。


    這段時間法正和劉耷可以說是無話不談,似乎劉耷心目中從來沒有讓他失望的隻有諸葛村夫和趙雲兩個人。


    諸葛村夫固然能夠把南中處理的井然有序,但是北伐更加需要他,北伐時的糧草輜重什麽的,就要都靠諸葛村夫打理了,蕭何那開漢首功的功勞可不是說著玩的。


    至於趙雲,他打仗的確非常猛,為人非常謹慎,是個戰場上的好手。但南中的問題,僅靠打仗是無法解決的,必須要有非常高的政治能力才能解決。從之前趙雲在桂陽太守任職的經曆來看,他的施政能力一般,恐怕也不適合到南中任職。


    而且接下來的北伐戰爭,也需要趙雲這樣的猛將參與。作為前白馬義從的一員,趙雲的騎兵作戰能力一直被劉耷稱讚,隻可惜自從跟隨劉耷以來,他幾乎是無用武之地,隻能替劉耷管理少量的騎兵。


    “我想讓阿傑去處理南中的事情!”而劉耷則是輕描淡寫得如此說道。


    劉耷用人有時候便這樣不拘一格,就像是選擇守漢中的大將是,他沒有選擇張飛,而是選擇了資曆明顯要差上一截的魏延,把劉耷集團的眼鏡驚掉了一地。


    這要是在曹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管你五子良將再牛逼,這種方麵主帥始終是姓曹或是姓夏侯。至於在孫吳倒是經常出現,不過從周瑜到陸遜,他們在出去打仗的時候,總會有一個宗室將領跟在旁邊。


    “不行!”


    “不可!”


    隻是隨著劉耷做出這麽一個決定,龐統和法正居然一起出言來阻止劉耷。然後在經過短暫的眼神交流之後,終究還是“明明是我先來的”龐統首先發話:“正如孝直所說,主公的重點方向還是北伐,把阿傑派過去實在太浪費了!阿傑這人有異才,很多苦難的問題到了他手上,總能夠遊刃有餘得解決。就像是這次的雒城之戰,如果沒有他製作的炮機,我們說不準要在雒城之下苦耗一年甚至更久,將會錯過奪取漢中的時間窗口。我們接下來的北伐之戰,比打益州不知道要困難多少,不知道會遇到多少的麻煩,說不準阿傑這個異才便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簡傑在劉耷集團裏混了五年時間,雖然還沒成年,但卻已經爬到了中層的頂端,更是通過一係列的功績,奠定了自己劉耷集團首席技術性人才的地位。


    到了出兵北伐的當口,龐統也不願意把簡傑丟在南中,而是想著帶他去北伐前線,畢竟長安可要比雒城還要難打許多。曆史上強如諸葛村夫,也沒有摸到過長安的地板,帶上簡傑之後龐統覺得心裏麵更加有底氣。


    聽了龐統的話,劉耷微微點了一下頭,卻是不置可否,而是又扭頭看了一眼法正。


    法正想說的話,都被龐統說完了,隻好又搜腸刮肚得找了一個其他理由:“阿傑能力的確非常出眾,但他一是年紀太小,都還沒有起表字,這麽一個未成年人,恐怕難以服眾,讓阿傑施展不出來自己的能力!另外就是我和阿傑接觸了一段時間了,他或許是個很好的參謀,但是本身的軍事水平一般,想要平定南中,必須要和南中的叛軍真刀真槍的幹上幾仗,我就害怕阿傑別犯了紙上談兵的毛病,白白讓國家損失一個奇才!”


    聽了法正的話,劉耷繼續點了一下頭,許久才繼續說道:“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這次平定南中,最大的敵人還是當地那惡劣的氣候環境,以往的平叛軍隊,基本上都是因疫病死亡的人數在陣亡人數的數倍。都是爹生娘養的孩子,我希望我手下的兒郎們能夠建功立業,而不是染上疫病,痛苦得死在叢林之中!阿傑這人有異才,尤其是對疫病非常有研究,即便是華元化也自歎不如。在阿傑的努力之下,荊南四郡的很多百姓,都免於水蠱和癭疾之苦,我便是想著利用他這點兒本事,減少將士們的傷亡!”


    “主公仁厚!”劉耷如此說道,龐統和法正也是同聲說道。


    “除了這事以外,還有就是我也要為未來多做打算,我今年已經五十多歲,士元和孝直你們也都是奔四的人。現在曹孟德勢大,我們未必便能夠很快便打倒他,說不準這三足鼎立的局勢會延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我們也要該未來打算一些。阿傑是我看著長大的,人品沒有問題,非常有才能,我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接過你們的旗幟,成為大漢的棟梁!現在就要改給他一些機會鍛煉一下,等他成年之後直接放出去,負責一個方麵!”


    劉耷可能是三國之中最重視人才梯隊建設的主公,入蜀之戰,關張趙諸葛都沒帶,帶的是龐統、黃忠、魏延這些新人,然後這些人也打了出來,青史留名。如果不是夷陵一戰,陸遜大魔王太狠,馬良、張南、馮習等人,說不準又能出幾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這次簡傑跟隨劉耷入蜀,本來也有著劉耷刻意栽培的因素在裏麵,現在看來,劉耷對簡傑的期望值非常高,是朝著方麵大員和核心層次的級別來培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木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木東並收藏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