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何為大,善經商者為大,德高者為大。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惟小智者才咄咄逼人,惟小善者才斤斤計較。因此,大商人必定謙和,寬容。除了謙和寬容以外,作為大郵商,還必須具備以下素質:一是良好的商業信譽,信譽就是作為一個商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的道,信譽也是商人的名片,一個不守信譽的商人,必將寸步難行;二是要有建立廣泛人脈的能力,這是作為一個大郵商曲徑通幽的本領;三是要有豐富的郵識,對郵品有極度的敏感,在一大堆郵品中,一眼就能看出哪些郵品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四是要有獨立思考能力,不人雲亦雲,分得清什麽是機會,什麽是陷阱,在郵品投資中做到利潤最大化;五是要有當機立斷的魄力,郵市投資的機會稍縱即逝,沒有當機立斷的大魄力,不可能成為大郵商。


    上麵的一段話表明,郵商大小無關乎資產,身價。小說中的盧工郵商陳新宏就是這樣的大郵商。其與小說中其他人物的情感糾葛,郵市投資的快樂和痛苦,其與另一人物張大傑的相知和友情,組成了郵市投資的萬花筒。國家對電子盤的整頓,打破了他們財富人生的美夢,郵市交易環境的巨變使浸潤其間的他們在郵海中一起沉浮。


    南京史稱“金陵”“建康”,有近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高等學府薈萃之地,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1所,僅次於北京。南京也是頂尖人才的集中之地,有兩院院士81人,位列全國第三。南京史上就有“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當時針定格於2013年10月21日這天,金陵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成立。這是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郵幣電子盤首創,開拓了網絡化交易的新紀元。


    金陵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開業典禮那天,並沒有邀請陳新宏參加,因為陳新宏隻是上海盧工郵市的一個小郵商,按照開業典禮籌備組的標準,他根本不夠格。


    陳新宏一米八零的個子,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但絕沒有養尊處優的中年男子通常慣有的大腹便便;雖貌不驚人,但絕對是女人們一見就傾心的身板,筆直挺拔,不胖不瘦。他喜歡戴一副黑寬邊眼鏡,與他長方形的臉型很相稱。


    仲春的南京,街道兩旁的梧桐樹葉子已開始發出新芽,天氣暖洋洋的,很多年經姑娘都脫掉了冬裝,街上不時會碰到穿著暴露的姑娘。陳新宏拖著一個很大的拉杆箱,在大街上匆匆行走。他今天要去金陵文交所托管步輦圖小型張。箱子裏有60封步輦圖小型張,共計6000枚。


    金陵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最早的辦公地點設在一幢大樓的三室一廳出祖屋內,董事長、總經理和市場總監龜縮在一個房間裏一起辦公,鑒定設在其中的一個小房間裏,鑒定工作人員是兩個姑娘,她們既要負責登記,又要負責鑒定。但一點都不忙乎,因為金陵文交所門可羅雀,一天也來不了幾個人。


    當陳新宏拖著個大箱子來到交易所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鍾,房間裏還有東北的幾個郵商,滬江大學的張大傑老師也來托管。張大傑個子不高,鼻梁上架著一副近視眼鏡,知識分子的書生氣十足,他今天帶來了1200版崆峒山小版,其中兩個是原包。但令張大傑想不到的是,1200版崆峒山小版隻有800版合格,在退迴的400版中,有一個是原包。


    張老師一看傻眼了,因為他壓根就沒想到會退迴這麽多,更想不到整包也退。因為剛才與東北的幾個郵友閑聊時大家對他將原包拿來托管有點惋惜呢,現在居然被退迴,這說什麽他也要讓鑒定的姑娘說說清楚。


    “你是怎麽鑒定的,到底懂不懂?原包的東西都要淘汰,好好的東西,怎麽到了你這裏,就不合格了呢?”


    姑娘很委屈:“這個原包已經發黃,肯定是受潮了”。


    “黃在哪裏?我買進的郵票都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包裹。你知道我這個原包在家裏已經放了多少年嗎?告訴你,03年買進後一直放在家裏,怎麽說黃就黃了呢?”


    正在吵鬧的時候,陳新宏進來了。張老師和陳新宏是好朋友,今天在南京托管現場偶然相逢。張老師立即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要陳新宏評評理。


    陳新宏拿起已經拆去包裝紙的兩百版崆峒山小版,仔細地看了看,說:“確實是有點發黃,但張老師的東西確實是隻進不出,對品相也十分挑剔。而且我記得,包括這包原包,他的1200版崆峒山都是從我這裏進的貨。照理,是不可能發黃的”。


    “對呀,怎麽會發黃呢?”張老師順著陳新宏的話說。正好市場總監鹿萬裏就在隔壁房間,張老師氣唿籲地拿起散亂在桌子上的400版崆峒山小版,讓鹿總給評評理。


    張老師的行為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當時的郵票鑒定,很少有大量退迴的,入庫率大約在百分之九十五左右,不像後來莊家或平台為了限製入庫對中小散戶的郵票和錢幣進行惡意淘汰,平均入庫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有些平台除了莊家的貨輕鬆入庫外,入庫率不足百分之三十,甚至出現了無理由的退貨。更為惡劣的文交所,在好端端的原刀托管郵票上劃上一刀,讓托管者啞巴吃黃連。就是像金陵這樣比較正規的文交所,因托管造成的投資者和平台的糾紛也有好幾起。在托管jp147郵資片(錯龍片)現場,甚至發生過托管者拿著刀子要割腕自殺,威脅、恐嚇平台工作人員一幕。


    鹿總將近70歲,身材高大,天庭飽滿,印堂發亮,額上有“田紋”,是相書上所謂的不富即貴之人。


    此前,在金陵文交所籌備階段,鹿萬裏就曾與張老師通過幾次電話,這些電話大多是鹿總打給張老師的,討論的內容主要是關於金陵文交所籌建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以及鹿總對金陵文交所籌備進程的一些消息通報。鹿總之所以熱衷於給張老師打電話,是張老師對郵幣電子盤的研究已有時日,也就是在金陵文交所籌建之前,張老師就在“一塵”網和“互動”網上發表了大量的探討文章,這些文章除了探討一些具體問題外,大多是對郵幣電子盤的肯定,並且描繪出了一幅美好的郵幣投資前景。這在當時的郵評者中,張大傑絕對是屬於有獨到眼光的先知先覺者。


    可是鹿總完全是一副公事公辦的麵孔,並不因為張老師的自報家門而網開一麵。他戴上老花鏡,對郵票反複仔細地看了足足有兩分鍾:“這些郵票確實不能入庫,都發黃了,有些還有黴斑。”“能否通融一下,退的也確實太多了,合格隻有三分之二。”張老師帶著幾乎哀求的口氣說。


    “不行,任何人都不能通融,質量第一,否則怎麽讓投資者相信,放心來這裏投資。”因鹿總的話說得在理,在場的幾個郵商,包括陳新宏在內都紛紛點頭稱是。


    在這種情況下,張大傑也隻好自認倒黴,無話可說。作為一個對品相十分挑剔的郵票收藏者和投資者,當然知道郵票品相的好壞意味著什麽。但他心裏總是感覺不爽,但又無處發泄。


    等到陳新宏的60封步輦圖小型張鑒定完畢已是下午三點多。張老師為了與陳新宏結伴一起迴上海,足足等了他近兩個小時。


    陳新宏與張大傑雖在同一座城市,但也不是經常見麵,特別是電子盤出現以後,見麵的機會就更少了,主要是張老師現在已不大去盧工郵市買郵票了。以前,張老師基本上每學期總要去盧工二三次,除了自己買貨以外,主要是幫同事買郵票和紀念郵資片。因為對於郵票投資,很多人不懂,總要想找個懂行的人把把關。張老師就充當了把關人的角色,也就自然成了郵商和缺乏郵識的投資者之間的橋梁。張大傑郵評文章寫得多,因此在郵壇名聲不小,在滬江大學或其他什麽大學,隻要有人想投資郵票,總會找上門來,請張老師把把關。


    在郵幣電子盤出現之前,作為一個合格的郵票投資者,必須要過三關。一是品種選擇關。郵市中的郵票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進入郵市,就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很多投資者都不知道買什麽好。這時候,就必須有懂行的人幫忙選擇品種。當然,郵商也可對投資者進行指導。但郵市中有很多是無良郵商,像陳新宏這樣的德商不多。他們隻會向投資者推薦無價值或者賣不出去的郵品,使很多初涉郵市的投資者往往血本無歸。上當的投資者一多,誰還敢投資郵票。二是辨別真偽關。郵市中存在著大量的假郵票,據有人統計,幾乎每種郵票都受假郵票的困擾,越是高價的郵票買到假郵票的幾率就越大。因此,即使是懂行的投資者,也會拿著放大鏡去郵市。因為一旦中招,投資者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假郵票一文不值。三是品相把控關。郵票很嬌貴,收藏者和投資者對品相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有瑕疵或發黃發黴的郵票與極品價格有天壤之別,而要買到好品相的郵票,必須一枚一枚檢查,一版一版翻看。這不僅需要耐心,而且要有識別真偽和品相好壞的火眼金睛。


    粗略估計,幾年來,經張大傑之手買進的郵品不下六七百萬元,而這些交易都是在陳新宏的交易櫃台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張大傑對陳新宏是如此地信任,如此地照顧其生意。


    陳新宏的6000枚步輦圖隻退迴不到20枚。對這一鑒定結果,他十分滿意,一路上陳新宏的話就特別多。兩人在滬寧高鐵上旁若無人地高談闊論,不時引來鄰座兩位美女的注目。越是有美女關注,這兩個人談性也就越濃。他們天南海北地狂聊一通,既談到電子盤對中國郵商的衝擊,也談到了電子盤的發展前景,以及個人如何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實現自己的財富人生目標。


    陳新宏說:“電子盤的出現對郵商的衝擊將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災難性的。郵商過去過慣了做流水生意,即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除了資金實力雄厚的郵商少量壓一些自己看好的郵品以外,絕大多數的郵商不會壓貨,即使有自己看好的品種也壓不住,因為郵商要吃飯,要養家糊口,見好就收是絕大多數郵商的座佑銘,特別是在郵市低迷時期更是如此。價格一直在下跌,不及時賣出就意味著被套,誰還敢壓貨不賣?”


    張大傑作為著名的郵評家,對中國郵市的現狀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對郵商的艱難度日也十分清楚。因此,對陳新宏的高談闊論、鞭辟入裏的分析頻頻點頭,並不時地插話,他說:“郵商要及時轉型,否則就會被電子盤卷起的大浪淹死。”並預測道:“電子盤出現之後,要求郵商既是做流水的商人,更要做投資者,將貨托管到電子盤,爭取在電子盤上賺大錢”。


    郵市在97年第三次大行情結束以後,至今已有17年,其間幾乎一直處在下跌途中。雖然中間有幾次小行情,但賺錢的郵商屈指可數。凡是郵商發起的自救行情,由於沒有大眾的參與,大多是短命行情,而且力度相當有限。


    為什麽長達17年郵市沒有像樣的行情,而且一次又一次的自救總是歸於失敗,發動自救行情的郵商不是被弄得灰頭土臉,就是徹底在人間蒸發。這是張老師一直在深思的問題。電子盤出現以後,在郵市交易方式的轉變上,在大眾可能的參與度上,都給了中國郵市極大的希望,給了張大傑深刻啟示,他似乎已經看到了中國郵市發展的前景,這是一幅美好的藍圖。但這幅藍圖的描繪,需要郵商經營理念的徹底轉變。


    對於郵商即將出現的經營理念的轉變,作為郵商的陳新宏已經在身體力行,付諸行動。他一下托管的60封步輦圖,按照當時的價格,大約在12萬元左右。據說,他還托管了其他郵票,總投資在100萬元以上。但很多郵商根本沒有意識到郵市環境的變化,根本無意於在電子盤上托管和投資,仍然按部就班地做他們習以為常的流水生意。


    對於電子盤的發展前景,作為郵商的陳新宏,更多看到的是投資者的增加,他得出的結論是:隻要有錢賺,一定會有投資者蜂擁而上,大發展將是肯定的。而作為郵評家的張大傑,更多感覺到的是投資方式的改變對郵市的革命性、顛覆性變革,他得出的結論是:郵幣電子盤交易,徹底顛覆了傳統的交易模式,把郵品真偽的辨別,品相好壞的鑒別,以及資金的安全和買賣的順暢全部交給了平台。作為電子盤投資者,需要做的實際上就隻有一件事,即品種的選擇以及在什麽時候買賣,從而使複雜的投資過程變得簡單可控,使不懂行的投資者像投資股市一樣地投資郵市,將郵市由原來的小眾化投資群體向大眾化投群體推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具有文化符號的郵幣產業大開發。


    郵幣電子盤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陳新宏和張大傑判斷的正確性。


    列車將要駛入無錫車站,坐在陳新宏和張老師鄰座一直在偷聽他倆高談闊論的兩個美少婦突然要求與張大傑和陳新宏交換手機號,並主動作自我介紹。從她們的介紹中得知,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的那個高個的美少婦叫沈毓,而看上去年齡稍大一點比沈毓矮三四公分的美少婦叫楊柳。她們與張大傑一樣,都是上海人。今天早上,兩人去金陵談一個項目。聽了陳新宏和張大傑的高談闊論,感到電子盤很神奇,郵票投資大有可為,很想進一步了解電子盤投資到底是怎麽迴事。


    陳新宏即刻與兩位美女互存了手機號,張大傑略一猶豫,後來在陳新宏的催促下也與兩位美女交換了手機號。


    在交換了手機號後,陳新宏和張大傑也作了自我介紹。並具體詳細地向兩位美女介紹了什麽是電子盤,電子盤與傳統郵市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在電子盤進行投資並爭取利潤的最大化。兩位美女聽得是頻頻點頭,並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這種小學生式的提問,對於陳新宏和張大傑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都一一作了解答。兩個美女很滿意,並表示,以後少不了要麻煩兩位。


    列車在下午五點三刻準時緩緩駛入上海虹橋火車站。兩位美女乘10號地鐵,陳新宏和張大傑乘2號地鐵,大家就此握手作別。


    但不到一個星期,讓張大傑想不到的事還是發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郵海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吞寸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吞寸木並收藏郵海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