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宮影密衛衛所,帝國三公九卿坐立不安,長戈王嬴玄當真豪橫。


    鹹陽城中,人王腳下,影密衛奉嬴玄之命,闖入他們的府邸,不由分說,就拉著他們來了秦王宮。


    來了秦王宮不去麵見始皇帝也就罷了,反而將他們帶來影密衛衛所,看押起來。


    門外影密衛全副武裝,將大殿圍的水泄不通,不讓他們出,也不讓外人進來。


    他們有心和嬴玄說理,可是奈何嬴玄根本不現身。


    “無法無天,我定要像陛下參他一本。”


    “行了,少說兩句,知道那是活閻王,就不要招惹他了。”


    隨著大殿中的越來越多,這些大臣也就安心下來,如此多的大臣悉數到場,嬴玄他敢動歪心思,陛下也是不會同意的。


    “這長戈王意欲何為啊?”


    此刻就是李斯也拿捏不定,帝國三公九卿和能幹之臣,有一個算一個,能到的全都到了。


    隨著馮去疾的姍姍來遲,嬴玄和內史騰也終於出現了。


    掃視眾人之後,確定都是有見識的帝國重臣,沒有濫竽充數之輩,嬴玄便直接開門見山。


    “找諸位過來,是有事要辦!”


    嬴玄一揮手,就有影密衛從外麵搬桌案、坐榻,然後就有人抱著書院學子的策論放在桌案之上。


    “王爺,一份不少,都在這裏了。”


    趙青衫說完,就帶著影密衛走出大殿,關閉大門之後,就守在大殿之外。


    “這是書院學子的考核策論。”


    嬴玄說道:“書院考核,就是為了替帝國選拔人才,諸位都是帝國肱骨之臣,對於帝國知之甚詳,所以我覺得諸位最適合評價這些策論。”


    嬴玄的話,帝國大臣還是很受用的。


    “這是書院第一次考核,弟子數量不多,不到一千份策論。”


    嬴玄說道:“我要諸位每人從中選出十份策論,然後在策論最後,寫上你們的名字。”


    “不知道,侯爺對於策論,是何要求?”


    李斯問道,寫上他們的名字,就變相的成了他們推薦書院學子入仕,就不能馬虎了。


    “要求自然是有的。”


    嬴玄說道:“第一,切中秦國當下之局勢,民生也罷,兵事也好,需要言之有物,不能侃侃而談,耍耍嘴皮子,空洞無一物。”


    “第二,言語措辭,不必追究,隻要能指出秦國弊政,或者提出利國利民的政論,就都是好的策論。”


    “第三,若諸位不決,可以留將下來,共同商討一番,再作決定;當然,也可以同本王商量。”


    “第四,我不要求諸位每個人都看過所有的策論,但是必須保證,每一份策論,至少兩位大臣看過。”


    “諸位,可還有疑惑?”


    嬴玄說道:“如果沒有疑惑,諸位就開始吧,本候是主考官,為了避嫌,就不參與了。”


    “諸位自便!”


    批閱策論的大臣人數並不多,若是每個學子的策論至少有兩人看過,每人至少要批閱一百多份策論。


    若是細細品味,時間自然是不夠的,畢竟明天早上,他們還是要去早朝的,那麽批閱批閱策論就需要技巧了。


    李斯看著麵前的策論,已經被封住了名字,不過有些東西是遮蓋不住的,比如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


    第一篇策論,李斯隻看了一眼題目,就知道這是儒家學子學子的策論,崇尚西周井田製和古之君子之禮。


    李斯隨意瀏覽一兩眼,就將策論扔到一邊,時代在進步,那些古老的製度已經不適合秦國了。


    第二篇策論,《無為而治世》,道家的學問,依舊不能讓李斯滿意,若是無為,帝國哪裏需要耗費無數財力,建立書院,初步製定人才選拔極致。


    簡直是不知所謂!


    第三篇策論,到處都是文字遊戲,一看就是名家的手筆,整片策論,巧言善變,沒有絲毫意義。


    ……


    李斯越看越是心驚,策論是諸子百家最擅長的事情,可是如今跟頭栽的最狠的,居然就是諸子百家。


    而世家門閥這邊,雖然可以切中要害之處,但是都是些短淺的見識,很少有人看到很深層次的東西。


    有些策論,即便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也言語之間,矛盾重重,漏洞百出,一看知道,這是門閥弟子知道一些長輩的言論,但是也隻是聽懂了一些皮毛。


    “門閥世家,怕是也不好過啊?”


    轉眼之間,李斯已經看過數十份策論,速度之快,遠超他人,可是沒有一份策論,能讓他滿意。


    《儒以治世,法以治國》,看到這個題目,李斯瞬間眼前一亮,終於有幹貨出現了。


    儒家的禮,製定世人的思想準則;法家的法,強製約束世人的行為準則。


    儒家、法家,各行其事,又相互聯係,若是兩者能合二為一,確實不錯。


    李斯在策論末尾,鄭重的寫上自己的名字


    此人儒法深厚,李斯心中隱隱猜測這是小聖賢莊弟子的手筆,當然也不能排出是雜家學子的可能。


    隨著諸位考官的批閱,所有的策論也被選了出來。


    《天下皆秦論》


    《大江治水策》


    《九州社稷論》


    ……


    可是這樣精彩的策論是少數,一遍之後,帝國大臣還沒有人挑選出十篇策論,交換沒有選中的策論,繼續批閱。


    這下子,速度一下就慢了起來,優秀的人可以脫穎而出,中庸的人,就難以評判了。


    孰優孰劣,需要仔細品讀,加以對比,然後做出選擇。


    一夜無眠,帝國大臣將各自選中的策論交給嬴玄的時候,黑著眼圈,打個哈欠,一臉疲憊之色。


    “辛苦諸位了!”嬴玄客套的說套。


    “長戈王客氣了,為帝國分憂罷了。”李斯客氣的說道。


    “離早朝還有一段時間,諸位也累了,就在這裏休息吧。”


    “到了早朝時間,影密衛會通知諸位,耽誤不了諸位早朝。”


    嬴玄提議說道,這些帝國大臣剛剛替他辦完事,該關心的地方還是要關心的。


    “如此也好!那就打擾長戈王了。”


    李斯點點頭,此刻出宮,迴到家中,也沒有時間休息,還要匆匆迴到秦王宮,參加早朝,還不如不迴去。


    “李相這是什麽話,是本王打擾才對。”


    嬴玄說道:“那諸位就休息吧,本王還有事,就不和諸位說話了。”


    “來人,將其他策論收集起來,整理成卷宗,妥善保存,不得有誤。”


    嬴玄吩咐影密衛收拾了沒有被選中策論之後,就帶著選中的策論,往章台宮去了。


    章台宮,嬴政一夜未眠,已經等候嬴玄多時。


    “參見陛下!”


    嬴玄行禮之後,就將百十份策論,遞給嬴政。


    “這是朝中大臣選出來的策論,請陛下過目。”


    嬴政隨意的翻看兩篇策論,屁似乎覺得平淡無奇,就沒有繼續看了。


    “這些策論多了!”


    嬴政說到:“你再辛苦一下,替朕從中挑出十篇上好的策論,放到朕的桌案上,等朕下朝之後,再行品讀吧。”


    “諾!”


    嬴玄說道:“那其他策論呢?”


    “你看著辦吧,擇優錄取其中佼佼者,若是他們願意,打發去秦國郡縣擔任小吏,若是不願意,就讓他們迴書院吧。”


    嬴政問道:“子房做的如何?”


    “學子姓名是封住的,臣也不得而知啊!”


    嬴玄說道:“臣也問過子房,雖然子房沒有說,但是相必應該是最出彩的那一個。”


    “讓子房和書院學子,同台競技,確實欺負人了。”


    嬴政說道:“好了,朕該去準備早朝了,你就這裏挑選策論吧,下朝之後,朕有話對你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之天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戴帽子的香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戴帽子的香煙並收藏大秦之天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