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周覆滅之後,羅網雖然依舊為帝國效力,但是或多或少成了帝國的累贅。”


    嬴政殺氣盎然的說道:“秦國三年之內,連喪三王,未必就沒有羅網的推動,朕繼位之後,成嬌叛亂,嫪毐謀逆,背後都有羅網的影子。”


    “他們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為了阻擋我秦國一統天下,好在亂世之中,尋求複辟商紂的機會罷了。”


    嬴政不屑的說道:“螳螂擋車,不自量力,最終依舊是秦人掃六合,天下歸一。”


    “既然如此,陛下為何不下令誅殺羅網刺客?”


    嬴政不解,既然嬴政對於羅網的來曆,甚至是目的都一清二楚,為何還要縱容羅網?


    “羅網苦心經營八百年,豈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除去的?除了秦國朝野之上,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加入了羅網?”


    “羅網首領並不是趙高,而是帝姓之人,朕還沒有確定他們的身份。殺一個趙高容易,可是帝姓不除,朕心難安,且讓羅網在囂張一段時間吧。”


    嬴政笑了笑,玩味的說道:“況且羅網雖然心懷不軌,但是也不好對朕的命令陰奉陽違,用他們處理一些見得光的事情,確實順手一些,不會髒了我秦人的劍刃。”


    嬴政將話說道這個份上,嬴玄自然明白了嬴政的意思,雖然是潛在的敵人,但是這並不妨礙帝國借助羅網的勢力處理一些事情。


    等到要滅殺羅網的時候,將一些罪行都推到羅網身上,帝國大可以抽身而退,不沾半點泥淖。


    “陛下聖明,臣佩服!”


    嬴玄不漏痕跡的拍了嬴政的馬屁,隨後提醒嬴政說道:“與虎謀皮,陛下還是要小心為上啊!”


    “朕知道,獅子搏兔,亦須全力,你告訴朕很多次了。”


    嬴政指著嬴玄,笑嗬嗬的說道:“你若不是帝國武侯,朕已經讓你做帝國丞相,如此一來,朕偶爾也可以偷偷懶了,你辦事,我放心。”


    “多謝陛下厚愛,等剿滅北方妖族,臣倒是願意棄武從文,做陛下的丞相。”


    嬴玄接著嬴政的話題,沒有一點謙虛的樣子,“臣覺得臣還是有那麽一些做丞相的資質的。”


    “哈哈哈哈!不知羞,難怪人人都說,自從你接手影密衛以後,辦事向來無恥,沒有下限,看來是真的了。”


    嬴政樂不可支,和嬴玄說話,他就覺得有趣,嬴玄無法無天,即便在他麵前,也百無禁忌。


    他與嬴玄不像是君臣,反而更像是無話不談的朋友、知己。


    嬴政笑罷,從桌案上拿出一份奏折,遞給嬴玄。


    嬴玄接過奏折,好奇的打開,隻看了一眼,就知道了奏折的內容,粗略的瀏覽之後,就合上了奏折,輕輕的放到了桌案上。


    “你覺得如何?”


    等到嬴玄看完,嬴政才說道:“這件事你我謀劃了數載,如今朕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隨著大秦新法的頒布,真覺得可以一試。”


    “陛下,此法確實利在千秋,可是如今世家門閥未平,貿然行事,臣擔心世家門鬧事,擾亂秦國安寧。”


    嬴玄凝重的說道:“以臣的看法依舊是先平世家門閥,而後掃滅江湖,之後在推行此事,才是上上之策。”


    “你的考慮我清楚,此法推行,必然傷及門閥世家的元氣,世家門閥必然聯手抵製。”嬴政了然的說道。


    “你對於世家門閥向來沒有好感,可是朕不同,普通百姓是朕的子民,世家門閥也是朕的子民。”


    嬴政說道:“世家門閥存來久矣,必有其過人之處。門閥世家紮根一地,威望甚高,若是真心輔助帝國郡縣長官辦事,必然事半功倍。”


    “在新的人才沒有崛起之前,朕需要世家幫助帝國穩固社稷,也需要世家出力,建設九州書院。”


    嬴政感慨的說道:“天下書籍,盡在官宦世家手中,給他們一官半職,就能讓他們為帝國效力,何樂不為?”


    “陛下,高瞻遠矚,是臣目光短淺了。”嬴玄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算是認同了嬴政的說法。


    “既然你同意了,那這件事交給你負責了,朕本想交給李斯,可是覺得不妥,還是交給你吧。”


    嬴政拍拍嬴玄的肩膀說道:“這件事是你提出來的,功在千秋之事,還是不能讓李斯奪了你的功勞,千百年後,即便後人稱頌,也該是我大秦皇族之人。”


    “那所需要的銀兩、人才,陛下是不是該有所表示啊?”嬴玄搓搓手指,說道:“不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放心吧,所需錢財就用今年各郡縣的賦稅,如果不夠,從鹹陽國庫調用。”嬴政爽快的解決了錢財的問題。


    “至於人才,我隻替你說動了道家天宗的北冥子和儒家的荀況先生,其他的人你自己看著辦吧,有什麽需要,就和朕說,朕讓李斯配合你,全力而為。”


    “有這兩人,足夠了。”


    一個道家天宗巨頭,一個儒家無冕聖人,江湖無人不曉,有些兩人,足以招納人手,甚至嬴玄已經開始考慮如何篩選人才了,畢竟衝著這兩人的麵子,恐怕儒家和道家要傾巢而動了。


    “朕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把這件事,給朕辦的漂漂亮亮的,不要留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明白嗎?”嬴政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放下吧,臣已經不會讓陛下失望的。”嬴政拍著胸膛保證說道。


    “那就好,北冥子和荀況已經在來的路上,不日即到鹹陽,你也準備準備,去和他們商量商量,免得沒有溝通,出現了矛盾,讓我難做。”嬴政提醒嬴玄說道。


    “羅網和胡亥的事,你就暫時不要插手,朕已有安排。專心處理此事吧。”


    “臣遵旨!”嬴政點頭答應,接著對嬴政說道:“不過陛下,臣換需要向陛下討要一人。”


    “誰?”


    “就是陛下身邊的張良先生!”


    “是子房啊!”


    嬴政似乎有些舍不得,“子房之才,不輸韓非,留在朕身邊月餘,朕也用的得心應手,你這家夥,一來就奪人所愛啊!”


    “想不到陛下如此器重張良,倒是讓臣意外了。”


    嬴政稱唿張良為子房,而非本名,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丞相李斯輔佐嬴政數十年,也未曾有這般待遇。


    “怎麽,隻需你慧眼識人,朕就不行了。”嬴政說道:“你推薦上來的人才,朕自然也要多留意一些,況且子房還得了《黃石天書》這樣的奇書。”


    接著嬴政開玩笑說道:“當初你可是連半本《孫武兵法》都不肯忍痛割愛的男人,卻將《黃石天書》輕易送人,你以為朕看不出來你對子房的期待嗎?”


    “張良此人,有王佐之才,治世之能,韓非已經將此人打磨的差不多了,臣隻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嬴玄謙虛的說道。


    “你留他在書院有大用?”嬴政突然問道。


    “需要一個眼界、格局足夠高的人,為籌建書院主持大局罷了,畢竟臣一人,也分身乏術。”嬴玄說了索要張良的目的。


    “原來如此,書院籌建之後,讓張良去扶蘇府上吧。”


    “臣明白了。”


    嬴玄清楚嬴政開始為扶蘇儲備人才了,張良有王佐之才,若是和扶蘇榮辱與共,日後扶蘇君臨天下,張良必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以各種理由去呢?”嬴玄說道:“朝廷有令,結黨營私,可是重罪。”


    “你覺得什麽理由合適呢?”嬴政問道。


    “太子少傅!”嬴玄平靜的說道,但是目光一直放在嬴政身上。


    嬴政眉頭一挑,皺眉說道:“秦國沒有王後,自然也就沒有太子,這個你該清楚。”


    “秦國可以沒有王後,但是不能沒有太子。”


    麵對嬴政的審視,嬴玄麵不改色。


    “公子胡亥圖謀大位,朝中大臣之所以多有跟隨,就是因為秦國沒有太子,公子扶蘇是嫡子,但是公子胡亥也是嫡子,都是嫡子,那麽除了長幼之別,誰繼承王位,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嬴玄鄭重的說道:“如今陛下既然想錘煉公子扶蘇,不如就將他放到風口上,如此一來,有異心的皇子必然針對公子扶蘇。”


    “若是公子扶蘇可以挺過風浪洗禮,那麽天真褪淨,就是合格的王了。”


    嬴政沒有繼續說話,思考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才做出了決定。


    “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之天柱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戴帽子的香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戴帽子的香煙並收藏大秦之天柱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