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學習的步驟
隻是,這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了些。
所有人都盯著林楓,議論紛紛,就在林楓要眾人安靜下來時,一個矮胖的男生舉起了手來。
“老師。”
“你說,有什麽不懂的地方,盡管提問。”
“是這樣的,現在的人們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多時候,都會有突發的疾病,真遇到這樣的,我們中醫沒有辦法啊,急救那是西醫的事,光是這一點,我們就沒法比了。”
“……”教室裏頓時沉默了下來。
林楓點了點頭,掃了一眼所有的學生,道:“你們也是這樣認為?”
“是啊。”大部分學生應道。
上官緋月倒是見過林楓的手段,也聽過他很多事,但這是課堂上,她盡量不讓人知道她和林楓的關係,她怕給林楓帶來很多沒必要的麻煩。
“為什麽這麽認為呢?”
大部分人都搖頭,倒是有兩三個人說,中醫給人的感覺,就是溫吞,隻能用來調理身子,甚至於,很多人感覺,不吃中藥也沒事,畢竟很多病都有自限性,到一定的期限,自己會好。
“既然你們這麽認為,人暈了,為什麽掐人中呢。”林楓淡淡一笑。
所有人皆是一愣。
隨即,大夥兒都笑了起來。
是啊,都說中醫沒有急救作用,但人暈了,卻都是先掐人中。
“當然,除了這一點,還有其他的東西,都可以證明中醫可以參與急救,隻是,各種原因,現在中醫衰落了,我跟大家談什麽大道理,大家肯定也不願意聽,我們就來說說中醫目前的處境吧,其實,雖然它衰落了,但是,它還是被你們小看了。”
眾人盯著林楓,覺得這年輕的老師說話,很對他們的胃口。
那些中老年老師,一套套的說辭,聽的太煩了。
“相信大家都聽過癰吧。”林楓道。
“聽過,很惡心,很痛苦的。”立馬有人答了上來。
林楓笑了笑,道:“西醫怎麽治的,大家知道嗎。”
“知道,就是因為知道西醫的療法,才覺得痛苦惡心。”
“那中醫呢?”
“中醫沒法破潰啊,癰的表麵像老繭,下麵才是膿液,得切開啊切開就要碘伏之類的消毒,其實也算是西醫了。”有學生立馬站起來道。
林楓搖了搖頭,道:“我們中醫的針灸九針裏,有一種叫鈹針的,就是手術刀的原型,當然,可以不用這個,古方裏有很多種藥方,都是治癰的,你們不知道?”
“老師,試過啊,那些藥方沒用,我有個親戚得過癰,去年暑假我迴家,他讓我給他治,說我是中醫嘛,包治百病,當時把我燥得……我用的藥,都是古方,但沒有一次有效。”
“哈哈哈。”
教室裏頓時響起一陣哄笑聲。
不少人也低下頭,看來,他們也被古方坑過。
“如果是大的癰,需要用鈹針將其劃開,然後再用藥,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們掌握了這種手藝,這輩子都衣食無憂?”林楓道。
“開玩笑,我們縣裏給小孩治病,很多大人都不敢讓小孩吃抗生素,就貼中藥膏,也就雞屎那麽一小坨,一百元貼一次,一個感冒有時候貼三次,簡直日進鬥金,羨慕死我了。”一個操著川省口音的男生道。
“我們老家那邊,有個老中醫,每天門口排幾十個人呢,隨隨便便一點藥,我上次看他開了點蘿卜籽,都賣給人家一百多,真是羨慕死我了,可惜人家診脈診得準,就是能治好病,唉。”
“也就想想,根本沒法實現的,賺錢的都是老中醫,我們怎麽能行,而且,現在中醫有個毛病,要論資排輩的,根本輪不到我們上場。”
“那我怎麽能夠上場的?”林楓淡淡一笑,道,“我是西前中醫學院畢業的,剛畢業。”
“嘶……老師你說真的假的。”
“你家有關係唄。”
“那還用說,肯定家裏有關係,要不然怎麽這麽囂張。”
“有關係那還說個屁,就算是坨屎,也活的比我們好啊。”
學生們滿腹牢騷。
林楓擺了擺手,道:“我沒有任何關係,憑的是實力,況且,來你們學校,需要多大的關係?說白了,我起初是不太願意來的。”
“哇……”
“老師你太能吹了。”
“這老師有點意思。”
“就是喜歡這種愛吹牛的老師,不過,老是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啊,沒法學到東西。”
“選中醫就是個錯誤,唉。”
議論聲再度響起,林楓麵不改色,道:“說說你們認為的中醫吧。”
全場寂靜,連上官緋月都瞪大眼睛,她是因為看到林楓的醫術神奇,才想著跟林楓學本事的,但是什麽才是她認為的中醫,她不清楚,難道說,包治百病?
“中醫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將人體調節到合於宇宙大道的狀態的術數。這裏麵第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就是天人合一。
中醫認為,人會生什麽病,人群普遍會生什麽病,是和時間地點有很大關係的,所謂時間,就是中醫中的五運六氣學說。
五運就是木火土金水……”
林楓將上次在西前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交流會上的發言說了一遍,見到眾人一臉的發懵,便繼續道,
“初學中醫,先從難經開始吧,傳說是扁鵲所著,是不是也不重要了,因為這本書比黃帝內經好讀,讀明白這本書,再看黃帝內經,才不至於跟讀天書一樣,不過裏麵的針灸看了就看了,可別亂在人身上紮,真要紮,紮四肢,千萬別紮軀幹和頭頸。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讀黃帝內經的時候,感慨是基本上每個字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我完全不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麽。
這就是順序不對,導致浪費時間的教訓。
對內經比較熟悉了,中醫的醫理基礎就算比較牢靠了,以後再繼續學,無論如何不至於走偏了。
接下來可以讀神農本草經,熟悉一下藥材,其中的重點在於歸於哪一經,藥材的性味如何。
讀完這些,中醫的基礎算是有了,但是治病還一點不會,下麵再讀傷寒論,金匱要略,其實兩個加一塊就是我們熟悉的傷寒雜病論。
這裏麵不講醫理,全是實戰,什麽什麽症狀,吃什麽什麽藥。
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告訴我們,中醫看來,病和症狀是兩迴事,同樣的病,症狀可能有不同,症狀相同,病未必相同。
張仲景看似是完全針對症狀用藥,其實懂了醫理之後就會明白,每個方子,每一味藥,針對的都是髒腑,都是在治病,甚至其中的劑量,二兩還是三兩,大棗是二十五枚還是三十枚,都有說法和講究。
為什麽這本書要最後讀呢,因為學會了經方的醫術,很多人就不想學醫理了,而不學醫理,隻有醫術,要麽成了一個經方複讀機,傷寒雜病論上寫的會治,沒寫的不會治。
要麽就逐漸淪為民間中醫的偏方家,更不要提對經方進行化裁加減了。
我不是說偏方不好,我是說,這不是學中醫該走的路。
當然,有誌於在小縣城開醫館混飯吃的話,這個倒是夠了。”
說完,林楓攤了攤手,道:“其實中醫很簡單,那些騙子說中醫包治百病,其實也是有據可依的,中醫講究個中正平和,隻要體內一團和氣,也就不會有病症,不過,這是理論上的,能夠影響人體和氣的,有很多因素。”
所有學生都愣住了。
相對於林楓的年紀,林楓知道的太多了。
“那老師,我這頭發有的救嗎。”
一陣議論過後,門口來了一個吊兒郎當的學生,這人頭發掉了五分之四,隻剩下了幾縷發絲在那上麵飄著。
“斑禿?”林楓掃了門口一眼,道,“剛才那個飛翔的同學,喊你來的?”
“不是。”門口的學生道。
“何必裝出一副很惡的樣子,你其實,是個老實人。”林楓淡淡道。
那學生一愣,隨即臉色陰沉了下來,道:“草,你憑什麽說我是老實人,我看起來不夠兇嗎?”
“夠兇的話,就不會愁得連頭發都快掉光了,你這頭發,是生氣、鬱悶而上火,這才慢慢掉的,雖然掉得不快,但都是成塊的掉。”林楓惋惜的歎了口氣,道,“我說的對不對。”
“你,你怎麽知道。”這學生已經有些慌了。
“紅花五克,幹薑十克,補骨脂二十克,旱蓮草十克,川椒十克,酒精,前邊的藥泡七天後開始擦,擦前用梅花針把頭發掉的地方打破,梅花針醫械商品有賣。
打破後就擦上藥水,三天後就開始長頭發了,開始會很細,慢慢就會變粗了,細的會再掉下去,你是急火攻心和鬱悶導致,所以會傷腎,傷了腎,骨頭就脆,建議你再補點鈣。”
林楓說完,道:“還要找麻煩嗎?”
“老,老師,你,你說的真的可以生頭發?”
“我是這裏的老師,泡藥水七天,擦藥水三天,十天後,不生頭發,你再來找我吧。”
“這……”那學生咬了咬牙,道,“好。”
隻是,這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了些。
所有人都盯著林楓,議論紛紛,就在林楓要眾人安靜下來時,一個矮胖的男生舉起了手來。
“老師。”
“你說,有什麽不懂的地方,盡管提問。”
“是這樣的,現在的人們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多時候,都會有突發的疾病,真遇到這樣的,我們中醫沒有辦法啊,急救那是西醫的事,光是這一點,我們就沒法比了。”
“……”教室裏頓時沉默了下來。
林楓點了點頭,掃了一眼所有的學生,道:“你們也是這樣認為?”
“是啊。”大部分學生應道。
上官緋月倒是見過林楓的手段,也聽過他很多事,但這是課堂上,她盡量不讓人知道她和林楓的關係,她怕給林楓帶來很多沒必要的麻煩。
“為什麽這麽認為呢?”
大部分人都搖頭,倒是有兩三個人說,中醫給人的感覺,就是溫吞,隻能用來調理身子,甚至於,很多人感覺,不吃中藥也沒事,畢竟很多病都有自限性,到一定的期限,自己會好。
“既然你們這麽認為,人暈了,為什麽掐人中呢。”林楓淡淡一笑。
所有人皆是一愣。
隨即,大夥兒都笑了起來。
是啊,都說中醫沒有急救作用,但人暈了,卻都是先掐人中。
“當然,除了這一點,還有其他的東西,都可以證明中醫可以參與急救,隻是,各種原因,現在中醫衰落了,我跟大家談什麽大道理,大家肯定也不願意聽,我們就來說說中醫目前的處境吧,其實,雖然它衰落了,但是,它還是被你們小看了。”
眾人盯著林楓,覺得這年輕的老師說話,很對他們的胃口。
那些中老年老師,一套套的說辭,聽的太煩了。
“相信大家都聽過癰吧。”林楓道。
“聽過,很惡心,很痛苦的。”立馬有人答了上來。
林楓笑了笑,道:“西醫怎麽治的,大家知道嗎。”
“知道,就是因為知道西醫的療法,才覺得痛苦惡心。”
“那中醫呢?”
“中醫沒法破潰啊,癰的表麵像老繭,下麵才是膿液,得切開啊切開就要碘伏之類的消毒,其實也算是西醫了。”有學生立馬站起來道。
林楓搖了搖頭,道:“我們中醫的針灸九針裏,有一種叫鈹針的,就是手術刀的原型,當然,可以不用這個,古方裏有很多種藥方,都是治癰的,你們不知道?”
“老師,試過啊,那些藥方沒用,我有個親戚得過癰,去年暑假我迴家,他讓我給他治,說我是中醫嘛,包治百病,當時把我燥得……我用的藥,都是古方,但沒有一次有效。”
“哈哈哈。”
教室裏頓時響起一陣哄笑聲。
不少人也低下頭,看來,他們也被古方坑過。
“如果是大的癰,需要用鈹針將其劃開,然後再用藥,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們掌握了這種手藝,這輩子都衣食無憂?”林楓道。
“開玩笑,我們縣裏給小孩治病,很多大人都不敢讓小孩吃抗生素,就貼中藥膏,也就雞屎那麽一小坨,一百元貼一次,一個感冒有時候貼三次,簡直日進鬥金,羨慕死我了。”一個操著川省口音的男生道。
“我們老家那邊,有個老中醫,每天門口排幾十個人呢,隨隨便便一點藥,我上次看他開了點蘿卜籽,都賣給人家一百多,真是羨慕死我了,可惜人家診脈診得準,就是能治好病,唉。”
“也就想想,根本沒法實現的,賺錢的都是老中醫,我們怎麽能行,而且,現在中醫有個毛病,要論資排輩的,根本輪不到我們上場。”
“那我怎麽能夠上場的?”林楓淡淡一笑,道,“我是西前中醫學院畢業的,剛畢業。”
“嘶……老師你說真的假的。”
“你家有關係唄。”
“那還用說,肯定家裏有關係,要不然怎麽這麽囂張。”
“有關係那還說個屁,就算是坨屎,也活的比我們好啊。”
學生們滿腹牢騷。
林楓擺了擺手,道:“我沒有任何關係,憑的是實力,況且,來你們學校,需要多大的關係?說白了,我起初是不太願意來的。”
“哇……”
“老師你太能吹了。”
“這老師有點意思。”
“就是喜歡這種愛吹牛的老師,不過,老是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啊,沒法學到東西。”
“選中醫就是個錯誤,唉。”
議論聲再度響起,林楓麵不改色,道:“說說你們認為的中醫吧。”
全場寂靜,連上官緋月都瞪大眼睛,她是因為看到林楓的醫術神奇,才想著跟林楓學本事的,但是什麽才是她認為的中醫,她不清楚,難道說,包治百病?
“中醫就是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將人體調節到合於宇宙大道的狀態的術數。這裏麵第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就是天人合一。
中醫認為,人會生什麽病,人群普遍會生什麽病,是和時間地點有很大關係的,所謂時間,就是中醫中的五運六氣學說。
五運就是木火土金水……”
林楓將上次在西前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交流會上的發言說了一遍,見到眾人一臉的發懵,便繼續道,
“初學中醫,先從難經開始吧,傳說是扁鵲所著,是不是也不重要了,因為這本書比黃帝內經好讀,讀明白這本書,再看黃帝內經,才不至於跟讀天書一樣,不過裏麵的針灸看了就看了,可別亂在人身上紮,真要紮,紮四肢,千萬別紮軀幹和頭頸。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讀黃帝內經的時候,感慨是基本上每個字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我完全不明白他到底在說什麽。
這就是順序不對,導致浪費時間的教訓。
對內經比較熟悉了,中醫的醫理基礎就算比較牢靠了,以後再繼續學,無論如何不至於走偏了。
接下來可以讀神農本草經,熟悉一下藥材,其中的重點在於歸於哪一經,藥材的性味如何。
讀完這些,中醫的基礎算是有了,但是治病還一點不會,下麵再讀傷寒論,金匱要略,其實兩個加一塊就是我們熟悉的傷寒雜病論。
這裏麵不講醫理,全是實戰,什麽什麽症狀,吃什麽什麽藥。
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告訴我們,中醫看來,病和症狀是兩迴事,同樣的病,症狀可能有不同,症狀相同,病未必相同。
張仲景看似是完全針對症狀用藥,其實懂了醫理之後就會明白,每個方子,每一味藥,針對的都是髒腑,都是在治病,甚至其中的劑量,二兩還是三兩,大棗是二十五枚還是三十枚,都有說法和講究。
為什麽這本書要最後讀呢,因為學會了經方的醫術,很多人就不想學醫理了,而不學醫理,隻有醫術,要麽成了一個經方複讀機,傷寒雜病論上寫的會治,沒寫的不會治。
要麽就逐漸淪為民間中醫的偏方家,更不要提對經方進行化裁加減了。
我不是說偏方不好,我是說,這不是學中醫該走的路。
當然,有誌於在小縣城開醫館混飯吃的話,這個倒是夠了。”
說完,林楓攤了攤手,道:“其實中醫很簡單,那些騙子說中醫包治百病,其實也是有據可依的,中醫講究個中正平和,隻要體內一團和氣,也就不會有病症,不過,這是理論上的,能夠影響人體和氣的,有很多因素。”
所有學生都愣住了。
相對於林楓的年紀,林楓知道的太多了。
“那老師,我這頭發有的救嗎。”
一陣議論過後,門口來了一個吊兒郎當的學生,這人頭發掉了五分之四,隻剩下了幾縷發絲在那上麵飄著。
“斑禿?”林楓掃了門口一眼,道,“剛才那個飛翔的同學,喊你來的?”
“不是。”門口的學生道。
“何必裝出一副很惡的樣子,你其實,是個老實人。”林楓淡淡道。
那學生一愣,隨即臉色陰沉了下來,道:“草,你憑什麽說我是老實人,我看起來不夠兇嗎?”
“夠兇的話,就不會愁得連頭發都快掉光了,你這頭發,是生氣、鬱悶而上火,這才慢慢掉的,雖然掉得不快,但都是成塊的掉。”林楓惋惜的歎了口氣,道,“我說的對不對。”
“你,你怎麽知道。”這學生已經有些慌了。
“紅花五克,幹薑十克,補骨脂二十克,旱蓮草十克,川椒十克,酒精,前邊的藥泡七天後開始擦,擦前用梅花針把頭發掉的地方打破,梅花針醫械商品有賣。
打破後就擦上藥水,三天後就開始長頭發了,開始會很細,慢慢就會變粗了,細的會再掉下去,你是急火攻心和鬱悶導致,所以會傷腎,傷了腎,骨頭就脆,建議你再補點鈣。”
林楓說完,道:“還要找麻煩嗎?”
“老,老師,你,你說的真的可以生頭發?”
“我是這裏的老師,泡藥水七天,擦藥水三天,十天後,不生頭發,你再來找我吧。”
“這……”那學生咬了咬牙,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