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閣老,趙文華會貪墨無度嗎?”朱載基突然問道。


    嚴嵩老臉上的肉抽動了一下,趙文華怎麽迴事,他心裏是有點數的。但是出於對權力的追逐,嚴嵩不得不重用趙文華。


    很多人都有個誤解,覺得既然能身居高位,一定很有本事,明察秋毫,至少不是庸才。但是很可惜,不管站得多高,一個人首先是人。


    既然是人,就有能力的上限。


    上天也是公平的,誰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會因為你是首輔,一天就變成了四十八小時。


    所以你熟悉的人,信任的手下,知道對方秉性,能夠勝任什麽工作,也就寥寥幾個而已。


    其實拿王嶽來看,他的人馬有多少呢?


    首當其衝,就是他的學生,不超過十個人。


    然後是他編練新軍,得到了一些將領的支持。


    再次,他創辦西山書院,拉到了不少擁躉。


    最後還有心學啊,晉商啊,修建外城,天津開海,清丈田畝……在這些過程中,收編的部下。


    所有人加起來,一百多個吧!


    這就是王嶽了解,能夠信任的部下。


    數量很少嗎?


    一點也不少了,事實上在頂層政治人物中,有這麽多門生故吏,王嶽已經是頂尖兒的,不光人多,而且質量還好,隨便拿出一個,都能獨當一麵。所以才顯得王嶽一唿百應,權傾天下。


    當然了,這是穿越者的福利,別人比不了。


    咱們再看看正德朱厚照,他有多少人呢?


    宦官中的八虎,楊廷和等少數翰林師父,再加上江彬、錢寧等等提拔的親信,總數都不到二十人,最要命的是這裏麵還未必跟他一條心。


    你要非說皇帝是九五至尊,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那就是抬杠了。


    一個上位者,很多時候是很無奈的。


    他要做的事情太重要,必須交給親信去做,而親信又那麽少,哪怕這個人有毛病,也必須用。


    說句不客氣的,就算是條狗,都要派出去衝鋒陷陣搶山頭。


    朱厚熜也是一樣的,他的班底比堂兄朱厚照還不如,所幸有王嶽幫忙,給他拉來了幾個強援,活生生扭轉了大局。


    所以哪怕王嶽揍他,朱厚熜也沒有辦法,隻要王嶽不謀反,他就不會把王嶽怎麽樣。


    因為一旦失去了王嶽的支持,朱厚熜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說迴嚴嵩,他的情況或許更糟。


    嚴嵩沒有王嶽那種辦學堂,培養人才的機會,他隻能從現有的人群來找。首先就是他的同科進士。


    嚴嵩是弘治年間進士,經過大禮議的洗禮,他的同科早就所剩無幾,直接團滅。


    同科指望不上,就剩下江西的同鄉,這一塊他拉了不少人。然後就是曾經的部下,以及巴結過來的臣子。


    雜七雜八算下來,也就一二十人。


    在這群人當中,趙文華屬於那種非常孝敬,唯命是從的。


    乖得不像話,事事把嚴閣老放在前麵。


    你說吧,這麽一條好用的走狗,嚴嵩舍得處置嗎?就算有點毛病,嚴閣老也一定要包容。不然廢了趙文華,很可能讓其他人兔死狐悲,直接就把隊伍弄散了。


    隻是嚴嵩萬萬沒有料到,趙文華竟然敢在倭國的金礦上麵撈錢,這可是太過分了!


    而且捅出這事情的方式也太離奇了,居然是西山書院的學術腐敗,然後引出了趙文華的貪墨,防不勝防啊!


    嚴嵩忍不住懷疑,徐階這家夥是怎麽迴事?


    是不是他早就知道了,所以才主動討了禮部的差事?


    可他不是在海外好多年,又怎麽會知道這麽清楚?


    有人給徐階當內應?這個人是誰?


    嚴嵩越想越不對勁兒,簡直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


    而此刻也不給他時間去思索。


    “殿下,若趙文華真的貪墨國帑民財,他就該千刀萬剮!絕不姑息!”


    朱載基含笑點頭,“果然是嚴閣老,大公無私,讓人欽佩。我可說好了,如果證明是冤枉的,師兄,你可以負責!”


    徐階慌忙躬身,“臣知道……其實臣提出此事,也不是要針對趙侍郎,而是想提醒殿下一件事。”


    “講!”


    “是這樣的,臣以為曆代皆以結黨營私為最大的弊端,因為朝臣結黨,就可以互相勾結,架空天子,罪莫大焉!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所謂結黨營私,也應該有不同的見解。”


    “比如西山書院,他們負責了太多的項目,給國家充當智庫,提供戰略決策,幫助勘探國土,統計戶籍,金融諮詢,商業規劃……他們什麽都在做,簡直就成了第二個朝廷。過去沒有辦法,畢竟隻有西山書院能做這個,現在不一樣了,人才多了不少,殿下也把都城放在了應天,拆分西山書院的機會來了。”


    徐階亮出了第一把刀子,“拆分西山書院還是第一步,其次就是把學術和行政分開。做決策離不開專業意見,但也絕不能打著專家的旗號,行貪贓枉法之時。因此聘請什麽樣的專家,研究什麽項目,有什麽結果,經費是多少,都要詳細公開。”


    徐階頓了頓,對著嚴嵩道:“嚴閣老,官吏貪贓枉法,這是多少年來,就一直防範的,雖然不完善,但還有方法。但是如何防範學者作惡,這就不好說了。每年上千萬元的教育經費,幾百萬元的科研經費,該怎麽用,朝廷應該有個仔細的方略出來。”


    “要尋找出真正德才兼備的人物,來統禦全局,規範科研。尤其是要防範學閥的出現!”


    “學閥?”嚴嵩下意識看著徐階,“徐尚書,你這是什麽意思?”


    “沒什麽意思,東漢魏晉,有人靠著家室傳承,成就門閥,五代有人以兵力成就軍閥,現在也有人靠著學問,成就學閥!”


    徐階昂然道:“過去陽明公,太師王嶽,他們所講學問,都是針對天下人,是基礎。現在不一樣了,很多學科已經越發完善,走在學科前沿的人,靠著師徒傳承,靠著家族合作,靠著各種各樣的手段,把學術研究局限在很小的圈子裏,然後從朝廷騙取經費,還打壓其他後進,試圖獨霸利益。這就是學閥!就是文賊!比起門閥和軍閥還要可惡一萬倍!”


    “文人要自律,學者要監督。這是當下朝廷最需要做的事情。過去是引進學者,補充官僚體係的不足。這一點現在也沒錯,但我以為,該到了政學分開的時候。想當官就不要染指學術,想走學術的路子,就別貪圖權位。我不是說官員就不學習了,恰恰相反,官員必須提升素質,做懂技術的新型官僚。但官就是官,學者就是學者,不能混淆!”


    “還有,官商之間,也必須嚴格界限,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要拿出規範!”


    “過去士林和文官混淆在一起,弄得亂七八糟,地方的豪強,士林文人,朝廷文官,三者之間,結成一張綿密的大網,互為表裏,互相聲援,弄得朝廷烏煙瘴氣,任何改革都推動不了。所幸陛下英睿,太師果斷,張閣老等人一往無前,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舊患未去,又添新疾,若是官員、學者、商賈重新勾結起來,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力量,那豈不是更難對付了?朝廷要有霹靂手段,一定要拿出果斷的作為,及早下手,不然一旦形成氣候,後果不堪設想!”


    ……


    徐階的這番表態,雖然隻是跟朱載基和嚴嵩講,但是卻不亞於一顆驚雷,在大明的上空炸開了。


    很快,徐階的觀點得到了熱烈的迴應。


    有一個署名張居正的人,率先發難。


    他用了一篇長文,強烈抨擊官商勾結的問題,他列出了十幾個觸目驚心的例子,指責官員不作為,指責地方勢力朋比為奸。


    光是這一篇文章也就罷了,最讓人吃驚的是原本西山書院出去的一些人,包括現任的許多教授,也紛紛站出來,聯名抵製學術腐敗,甚至還主張學院進行自清。


    別人表態不奇怪,西山書院也出來了,這就太讓人驚訝了。


    嚴嵩突然嗅到了一絲不一般的味道。


    徐階不是一個人,他的背後有一支強大的勢力,過去他們不聲不響,宛如巨鯨伏在海麵之上,如今驟然躍出,驚天動地!


    “閣老,救救我吧!”


    趙文華撲倒在地上,痛哭流涕。


    嚴嵩大驚,“混賬,誰讓你進來的?”


    嚴嵩簡直氣壞了,這個害人不淺的畜生,避之唯恐不及,誰這麽大膽子,竟然把他弄進來了?


    不用問了,一定是夫人歐陽氏。


    這些年嚴世蕃出海,歐陽氏身邊沒什麽人,趙文華就走了夫人路線,沒事總來看歐陽氏,還拜了幹娘。


    這人上了年紀,就受不了這個。


    天天過來送禮,說得都是愛聽的好話,很容易就跟糊弄了。


    歐陽氏把趙文華當成了親兒子,就算沒有嚴嵩的關照,光是能走通閣老夫人的門路,就已經讓趙文華受益匪淺了。


    可這一次不管用了。


    “來人,把他拿了!”


    家人湧進來,將趙文華拖著帶走。這家夥悲聲哭泣,鬼哭狼嚎。一邊拖著,一邊往外去,淒慘的一幕,正好被歐陽氏看到了。


    老太太滿肚子怒火,不由得埋怨,“老爺真是好威風,把我親兒子弄到國外去了,現在好容易有個幹兒子,又給拖走了,你就看不得我半點好!要是這樣,我就出海,去找兒子,去找兄弟,把你一個人扔在家裏頭!”


    嚴嵩連連拱手,“夫人啊,你這麽幹就算救了我了,你不知道啊,這個畜生要牽連出多少人啊!”


    歐陽氏也傻了,“文華這孩子是有點錢,但那是他媳婦家裏有錢,又懂得經營,人家正兒八經做生意,外麵人就是眼紅。”


    嚴嵩把兩手一攤,哭笑不得,“夫人,你還是等等再下結論吧,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全身而退!”


    歐陽氏見丈夫不是說瞎話,也不由得心驚肉跳起來,當真有這麽可怕?


    隨著調查推進,越來越多真相被挖出來。


    這個案子當真嚇傻了所有人。


    別的不說,趙文華光是娶的小妾就有二十七個,這還不算外麵豢養的美女,其中光是倭國來的,就有幾十個之多。


    為了避免混淆,這家夥還按照天幹地支,給美女編號。


    光是美女多也就罷了,趙文華的錢財也多得嚇人,他有一張碩大的金絲楠木大床,在床下麵,堆滿了金磚。


    一塊金磚,不大不小,正好八十八斤。


    這樣的金磚,在趙文華的床下,足有好幾百塊,這位每天睡在金磚上麵,也真是享受!


    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工部侍郎,怎麽能貪汙這麽多?


    除了謊報銀山產量之外,他還很天才地把手伸到了美洲。眾所周知,美洲也是金銀的主產區,他以雇傭勞工的名義,從倭國向美洲移民,利用移民開礦。


    僅僅是過去的三年,趙文華就弄過去了二十萬人,其中一半死在了海上,還有一半到了美洲,成為了他的奴工!


    “趙賊!”


    朱載基看到這裏,直接開罵了。


    不光罵人,他甚至想把趙文華給弄死!


    這個畜生太可惡了!


    要知道美洲可是大明早就看好的寶地,當初驅使女真人開發,都有些遲疑,生怕一塊肥肉落到外人手裏。


    趙文華居然放倭國人去美洲,這不是拿著一塊肉去喂狗嗎?


    難怪倭國那邊拚命給他送禮,換成誰都會這麽幹啊!要知道倭島除了金銀,別的東西都少,這要是能去美洲,占領一大片土地,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那還不樂瘋了。


    “查,一查到底,還有多少人跟趙文華有勾結?他往美洲移民,私自開礦,究竟是誰給他提供的便利?查!不許放過!”


    朱載基下令,很快,越來越多的消息又浮出來。負責給趙文華提供便利的,正是武定侯郭勳。


    查到了郭勳之後,又查出一個走私軍火的大案。


    這些年前後有十萬條槍,通過郭家,流入美洲,其中七成以上,是到了李成梁的手裏,至於剩下的三成,則是不知去向。


    不用問了,多半是兩頭下注,賣給當地土著,甚至還有可能,會流入西班牙人的手裏。


    還有,隨著調查深入,還有一件事情被揭露出來,就是大明每年從美洲引進大量的丹白桂!


    短短時間內,大明的城市就出現了許多叼著煙袋和煙鬥的煙民。


    吸煙有害健康這件事放在一邊,煙草跟食鹽,茶葉一樣,都是有著巨大利益的產品,每年損失的稅收就不可估量。


    這麽大的漏洞,居然視而不見好幾年,戶部的人在幹什麽?都被銀子把嘴巴堵住了嗎?


    還有科道,這些言官怎麽不說話了?


    海關呢?


    怎麽也一點動靜沒有?


    都是啞巴嗎?


    朝廷養了一群聾子?一群瞎子嗎?


    抓,統統抓起來!


    從趙文華開始,一共有三位侍郎,十五位郎中,七品以上官吏,共計五十多人,全都被拿下。


    另外涉案的人員,西山書院,郭勳,軍中,海關,軍械工廠……總計達到了驚人的二百多!


    自從大禮議之後,這還是第一次如此大規模承辦貪官,隻不過這還僅僅是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