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世蕃在歐洲一年多,他已經徹底忘記了離鄉背井的哀愁,隻是偶爾想起老娘的時候,就涮一頓火鍋,除此之外,簡直不要太舒服。


    他甚至覺得自己才是神明,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產生強烈的影響。


    比如他見過了亨利八世的使者,雙方在談論中,嚴世蕃提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


    當通譯把大意告訴了英國人之後,英王亨利八世立刻就激動起來了。


    盡管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人,麵對反對自己的力量,從不吝惜殺戮,但英國畢竟還隻是一個三百多萬人的小國,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失去了歐洲的領土,隻能困於海上,做個無關緊要的小角色。


    亨利八世急需一種支撐,為他的舉動提供便利。


    來自東方的主張,正好契合了他的需求。


    亨利八世準備了厚禮,派人送給嚴世蕃,希望邀請他駕臨英國,雙方進行更深入的交談……而且與此同時,他開始了肆無忌憚的殺戮。


    搗毀寺院,囚禁僧侶神父,凡是支持教廷的力量,一律不放過。


    亨利八世在短短時間裏,就殺人過萬,奪得了大片的牧場土地,他又把這些土地賞賜給親信,扶持起一大批支持者。


    而這些親信也效仿起亨利八世的做法,他們也到處圈占土地,在這些土地上,開始養羊……伴隨著大航海之後,羊毛銷量激增,價格迅速攀升。


    將農民的土地剝奪,把他們逼進城裏。


    而且規定進城農民,兩天之內,找不到工作,就要被扔進監獄……結果就是失去了一切的農民,不得不接受每天兩片黑麵包的工資,以最為低廉的價格,出賣勞動力。


    了解現實之後,你就會知道,教材上寫自由勞動力,根本是擦胭脂抹粉,過度洗白,你管這種叫做自由?


    這分明是奴隸!


    不過亨利八世非常滿意,他的財富在快速增加?許許多多的貴族大讚他的英明神武……隻要不考慮那些朝不保夕的底層工人,英國確實走向了繁榮富強。


    就在烈火烹油似的繁榮中?嚴世蕃駕臨了倫敦。


    他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歡迎。


    從國王貴族?到普通市民百姓,人們聚集在碼頭上?翹首企盼,等候著東方使者的降臨。


    欽差儀仗出現?一隊接著一隊?讓這幫家夥領教了什麽是上國天朝風範。倫敦不斷的驚唿?誇張的吼叫,讓亨利八世都感覺的羞愧。


    難怪人家會把他們當成蠻夷,還真是一群沒有進化好的猴子。


    嚴世蕃保持了優雅,在展示儀仗之後?嚴世蕃就果斷贈送了一些絲綢和瓷器……毫無疑問?這些禮物又迎來了無數的讚歎,亨利八世甚至下令,在宮裏單純準備房間,陳列來自東方的禮物。


    一個愉快的開始之後?就是雙方更多的交流。


    “尊貴的東方使者,我很想知道?在麵對挑戰的時候,東方的皇帝會采取什麽措施?”


    這是一道老題,嚴世蕃輕笑,“我這次來西方,主要是交朋友,對於你們內部的爭論,我沒有多大的興趣,也不該幹涉……我隻能告訴你,這種情況,在我們漫長的曆史上,發生了無數次,甚至是在幾年前,我們的天子還麵臨了挑戰。”


    “那……東方的皇帝是怎麽做的?”


    “很簡單,勒令僧侶還俗,把他們的田產剝奪,在這個世上,隻能有一個人說了算,既然是人間,就隻能是君主,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我們曾經有四位皇帝,對佛教采取過嚴厲的措施,還有,一些諸如摩尼教,彌勒教……這都是違反法律的,必須嚴懲,甚至誅滅九族。”


    “九族?”


    “對,就是所有的親人,全都鏟除幹淨,畢竟他們的危害太大了,就像是野草,留下一點,很快就會變成一大片。”


    ……


    亨利八世簡直太興奮了,這些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跟嚴世蕃暢談了三天,越來越謙卑,最後他甚至表示,願意向東方皇帝納貢,他希望大明能夠派遣更多的學者過來,指導英國的改革。


    嚴世蕃表示了婉拒,他隻是來交朋友的,談論的也都是東方的曆史,幹涉英國內政,可不是大明喜歡的事情。


    更何況嚴世蕃還要繼續訪問其他國家,了解歐洲的情況,更不應該過多牽涉英國內部事務。


    他的高姿態讓亨利八世更加欣慰,這就是文明啊!


    為了追隨大明的腳步,以明為師,必須要更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行!


    教廷在英國的勢力,必須一掃而空,任何質疑國王權威的人,都要殺戮幹淨。


    在這片土地上,英王至高無上!


    亨利八世的瘋狂,讓嚴世蕃都咋舌,光是他趕來的這幾天,幾乎每天都有幾十人,上百人被砍頭。


    這還隻是倫敦一地,在其他地方,就更加不可計數了。


    而且嚴世蕃還發現,誰說大明百姓喜歡看熱鬧的,你瞧瞧這些英國人,那才是真的喜歡呢!


    每當有人要砍頭的時候,外麵就是人山人海,不光是看著,甚至還有藝人表演,弄得跟廟會似的。


    這些人根本不問是非,或許是非也不重要,隻要殺人,隻要血濺三尺,刺激神經,也就夠了。


    嚴世蕃對於英國人的評價隻有兩詞:野蠻,貪婪!


    從英國告別,他動身前往歐陸,而這一次,他打算去拜訪馬丁路德。


    上一次兩個人的初見,談不上多愉快。


    不過在歐洲待了一段時間,嚴世蕃也知道了馬丁路德的影響力。


    這位倡導宗教改革,極大地衝擊了教廷的權威。


    嚴世蕃覺得這是個好事情。


    歐洲的確需要變革,但僅僅是針對教廷,還遠遠不夠。


    歐洲需要更加世俗,光是改革就夠了嗎?


    應該徹底推翻宗教才是。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處於激烈的變革之中。


    在地中海沿岸,文藝複興成果累累,西班牙和葡萄牙開辟新航路,大步走向海外……英國和歐洲大陸,都在進行著宗教改革。


    很顯然,甩掉了宗教的束縛之後,就會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果光是覺得這樣就夠,那未免目光也太短淺了。


    在地中海東岸,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一世的率領之下,蒸蒸日上,達到了巔峰。


    就連最菜的三哥,人家都出現了天降猛男。


    莫臥兒王朝自北向南,橫掃了幾乎整個南亞。


    坦白講,如果沒有王嶽的參與,在這個大爭之世裏,大明算是最波瀾不驚的那一個了。


    留給任何一個國家的機遇都不會太多,錯過了就要付出代價,不過有多強大,結果都是一樣的。


    但同樣的,隻要抓住了機會,占據了先機,就能取得巨大的勝利。


    ……


    “陛下,這就是這兩年來,對於海外情況的探索,以及各地的情況。”王嶽沉吟道:“歐洲,印度,奧斯曼……這三處歐洲潛力最大,但是他們處於四分五裂之中,臣的主張是順勢而為,給予他們更多得思想,讓他們走向咱們需要的道路。”


    “奧斯曼十分強大,距離我們也比較遙遠,想要對付起來,並不容易。應該以交往為主。而最應該動手的就是印度!俺答已經西出果子溝,進入了中亞。如果我們從海上出兵,造成夾攻態勢,吞並印度,並不困難。當取得了印度的人力和財力之後,繼續向西,就能攻擊波斯,然後再攻取奧斯曼。”


    “當然了,相比起這三個對手,還有三塊肥肉,需要搶先吞入口中,第一就是美洲,第二就是大洋洲,至於第三,就是出產麒麟神獸的非洲!”


    王嶽向著朱厚熜,勾畫稱霸世界的藍圖。


    這位皇帝陛下托著腮幫,仔細看了半晌,終於長歎一口氣。


    “世界真是太大了,過去總覺得大明就是一切,蠻夷根本不值一提。現在才知道,沒有這麽簡單……隻恐怕就算咱們倆都老了,也吞不下這麽大的地盤吧!”


    王嶽笑道:“盡量做吧,反正江山代有才人出,子孫後代能夠做得更好的。”


    朱厚熜點了點頭,突然又想起了什麽。


    “王嶽啊,太子剛剛給朕寫信,說是他準備迴來了。”


    王嶽笑道:“太子在江南大刀闊斧,的確很有功勞!”


    朱厚熜眼珠轉了轉,突然道:“你也覺得太子不錯?”


    “那是自然啊!”王嶽笑道:“太子殿下可是我的學生啊!”


    朱厚熜連連點頭,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縫兒,“那就好,那就好!朕總算不用擔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