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心學,最直接的一個好處就是思想打開了,什麽東西都能討論了。不然人家一句聖人之言,你也敢質疑?天理如此,凡人豈能置喙?


    多少國計民生,都這樣被嚇得不敢多談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既然從心出發,那就沒有什麽不能討論的,尤其是關乎蒼生百姓的大事,更是不能放過。


    廢掉銀兩,改用銀幣,這個到底行不行?


    出乎預料,剛剛公布出來,居然反對聲音,占據了主流,並沒有因為朱厚熜是皇帝,就理所當然得到了支持。


    陛下,咱別折騰了,你們老朱家都玩過一次了,就別再坑人了。


    這些人說的自然是寶鈔!


    提到了寶鈔,這東西絕對是老朱的坑爹發明,就算再想幫他洗,估計也洗不幹淨。


    紙幣這個東西,好處和壞處,同樣顯而易見。


    尤其是當控製不住的時候,那就跟吃了二斤巴豆似的,一瀉千裏……在洪武朝,寶鈔就開始泛濫了。


    既然泛濫,要怎麽辦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用更大的泛濫,去醫治眼前的泛濫、


    隻要發行的夠多,貶值就追不上我。


    秉持著這個理念,大明的寶鈔,瘋狂印刷出來,最後都舍不得用好紙印刷,畢竟紙也是要成本的。


    結果就是弄出來的寶鈔,比草紙還差勁兒,輕輕一戳就破了,拿來擦屁股還要多墊兩層……


    你們老朱家都造了一次孽,坑了無數人。


    現在還想再來,對不起了,我們不幹了。


    朱厚熜的臉真的黑了,“王嶽,你出的好主意!”


    王嶽也表示無奈啊!


    “陛下,臣真是盡力了,我都想到了用開平王和於少保代言……要不,就把頭像換成陛下的,估計能管用?”


    朱厚熜眉頭挑了挑,片刻之後,他勃然大怒!


    “王嶽!你拿朕當三歲孩子耍是不是?要是用朕的,會,會更差的……”朱厚熜的聲音微不可查……原來他也知道,皇家的信用是真的不怎麽樣。


    其實有關貨幣的這一塊,王嶽早就打算過了,畢竟有太多穿越前輩,靠著開銀行,辦錢號,大發橫財,他完全可以再來一次啊!


    隻不過當他實際研究一番之後,不得不承認,有些事情,即便有主角光環,那也是做不來地!


    有些人會說,在古代皇權不下鄉,老百姓不信任朝廷,百姓愚昧,不好管理,到處都是刁民,哪怕對他們好,他們也不領情,保守落後,愚不可及,無可救藥……


    持此高論的人,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儼然天子的架勢,是萬萬舍不得用百姓的視角看待問題的。


    對於那些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眼裏的朝廷,就是不斷盤剝,不斷征發勒索,別說他們這一輩子,就算往上數幾百年,也都是一個德行。


    百姓們對青天大老爺最大的期待,也就是能主持公道,公平斷案,不畏強權,這就已經夠他們感恩戴德,銘刻肺腑了。


    至於更多,那是想也不敢想。


    所以說,任何變法改革,都要考慮實際的條件……推行清丈的好處是什麽?


    增加財政收入,減少流民,公平稅賦……這些都有,但是不可否認,在重新清丈的過程中,朝廷和百姓,等於是重新簽訂了一份契約,而且還是相對公平合理,老百姓能夠接受的那種。


    隻有當這個契約有效執行之後,才能取信於人,才能推動更多的改變……而貨幣改革,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項。


    “其實寶鈔這件事情吧,太祖爺也有無奈啊!”


    朱厚熜還是決定硬洗,“咱們中原曆來缺少金銀,偏偏物產豐饒,需要的貨幣極多……朕也想給紙幣擔保,可以兌換金銀,但是朕真的沒有那麽多錢啊!”


    王嶽用力點頭,強烈讚同……不讚同也不行啊,這是他跟蔣太後講的,朱厚熜又從老娘那裏學來的。


    四舍五入,朱厚熜約等於徒孫,身為師爺的王嶽當然要讚同了。


    隻不過這個情況稍微好轉了一些,當然了,還要感謝倭國做出來的巨大貢獻,每年給提供數百萬兩的白銀,還有更多數量的銅,以及相當數量的黃金。


    倭國憑著一己之力,占據了海外流入貴金屬的六成還多!


    “朕這一次發行金幣和銀幣,又不是廢紙一張的寶鈔!貨真價實的東西,怎麽也有這麽多反對的?這些人的腦子都壞了嗎?”


    朱厚熜大惑不解。


    作為天子頭腦的王嶽,自然有必要替皇帝陛下解惑。


    “陛下啊,臣琢磨著,弄清楚報紙上文章的來源,差不多就能查出個大概了。”


    朱厚熜並沒有被這個辦法震驚到,畢竟本來也不是多高明,隻不過普通的策略罷了,就讓黃錦去調查一下吧!


    小胖子辦事還是很得力的,當他把結果送來,朱厚熜驚呆了。


    “陛下,最近報紙上出現的反對貨幣改革的文章,有一半以上,都是官員寫的。”


    “官員?”朱厚熜眉頭緊皺,“難不成是朝中有人跟朕作對?”


    黃錦連忙擺手,“皇爺,這事情跟朝中的大人們關係不大,倒是……倒是和地方衙門,有不小的幹係!”


    黃錦說完,朱厚熜眉頭皺的更深了,這幫貨跳出來幹什麽啊?


    完全沒有道理啊!


    “皇爺,比如這個最反對改革的春秋書生,他的真實身份是淮安知府的親娘舅,兼師爺。還有,這個耿介人,他就是揚州府的一個書吏,他的筆名有十幾個哩……雖說他們隱藏很小心,都用筆名,但是他們低估了東廠的本事。奴婢這些年一直沒閑著,還有江南織造局,更是下了大工夫,奴婢們都為了皇爺,盡心盡力呢!”


    朱厚熜嘴角上翹,嗬嗬冷笑,“黃錦啊,你是不是看王嶽立功,就眼紅了?這是你的功勞?這分明是你不作為,放任不管,結果這幫人肆無忌憚,以為弄個筆名掩護,就沒人知道他們的真正身份了?對吧?”


    黃錦驚得張大嘴巴,愕然半晌,鼓著腮幫道:“這叫引蛇出洞,是很高明的兵法!”


    “閉嘴吧!”


    朱厚熜冷哼道:“朕現在想知道,為什麽這幫地方官吏,這麽反對改革貨幣?到底是為了什麽?”


    黃錦翻了翻眼皮,這我就不知道了,不要問我。


    “耗羨!”


    王嶽突然幽幽吐出了兩個字!


    朱厚熜身軀一震,包括黃錦都眼前一亮。


    懂了!


    王嶽弄出來的金幣和銀幣,做工精良倒是在其次的,每一枚的價值都是固定的。而且規定嚴禁損壞,如果敢竊取金銀,會受到嚴懲。


    這樣一來,交易過程中,直接清點金幣銀幣的數目就行了,並不需要複雜的折算,對商業來說,當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同樣的,新的貨幣也能用來交稅,


    這下子就麻煩了。


    比如說,當下大明地方官吏,有一項很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所謂的耗羨!


    拿征糧來說,比如規定繳納兩石,但是會有雀食鼠盜,老百姓交了兩石,很有可能入庫的時候,就不足兩石。


    地方衙門是不會承擔這個損失的,就隻有在交稅的時候,多收一些,至於多收多少,那就要看心情了。


    同樣的道理,繳納金條銀塊,也會因為雜質的問題,不能保證足值,所以也要多交一點,這個叫火耗!


    顧名思義,就是在鑄成官銀的過程中,損失的那部分。


    可別小瞧這兩樣,俗話說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從這裏來的。


    有些地方的耗羨甚至超過正課。


    貨幣改革,首先就斷了這幫人的手腳,他們能答應嗎?


    “這迴總算是清楚了,咱們下一站正好是淮安,讓朕也領教一下,老百姓要額外多交多少的稅!”朱厚熜殺氣騰騰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