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顧疲憊,奮力追擊,生怕錯過任何的戰果……別說首級,哪怕是騾馬,兵器,鎧甲,帳篷……也是極好的。


    大明太缺少勝利了,尤其是這樣酣暢淋漓的大勝,俘斬過萬,這是要寫入史冊的,每一個參加戰鬥的兒郎,即便隻是個小兵,若是有朝一日,解甲歸田,也可以跟子孫後輩,坐在村頭吹牛了。而不會像其他老人一樣,除了年輕時候的力氣和飯量,就沒有什麽值得自豪的了。


    大家都很興奮,甚至高興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


    隻不過身為統帥的王嶽並沒有高興,相反,他還有些懊惱,從全局的角度來看,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好,至少有些漏洞,可以彌補。


    王嶽坐在他重金建成的堡壘,反思起來……就能棱堡來說,王嶽設置了一個大堡壘,配合十個小堡,形成了一個防禦體係。但是這個防禦體係是不完整的。


    或者說,單純的防禦是不對的,不管多硬的烏龜殼,都有被敲開的那一刻。


    真正聰明的辦法,是應該在堡壘之間,保留一些機動作戰力量。


    試想一下,少量的敵兵,堡壘固然能應付。但若是韃子鋪天蓋地衝來,堡壘裏麵來不及擊殺,被衝到了死角怎麽辦?這時候在堡壘旁邊,有一隊兵馬牽製,堡壘裏麵的士兵就可以從容發揮火力優勢,登上堡壘頂端,用手雷,投石機,甚至火油,火炮,放肆殺戮敵人。這次被敵人衝上堡壘頂部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所以說,攻勢防禦才是王道。


    卜赤沒有準備多少攻城裝備,慘敗而歸,下一次就未必這麽幸運了。


    戰爭就是個不斷進步的螺旋,必須比敵人多走幾步,才能保證永遠勝利下去……所以,對於明軍來說,應該建立起一支戰力強大的機動力量。


    過去王嶽曾經設想過,完全使用火器,可現在看來,騎兵還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好在這一次應該能繳獲不少馬匹……位於內地的馬場,王嶽已經不指望了。那些地方本來就不是最好的馬場,還被種上了莊稼,實在是沒有繼續維持下去的必要,索性徹底廢除了也好。


    至於未來的馬場,或許獨山堡就不錯,在長城以外,建立起龐大的馬場,馬場外圍,利用棱堡,構築起防禦圈,抵禦蒙古人的襲擊……或許可以靠著這種方式,不斷鯨吞蠶食,把整個草原,都納入掌控。


    其實這種辦法,不是沒人提過,大明朝修建了那麽多的墩台堡壘,就是有這個目的。


    但花銷太大,哪怕財力過硬的永樂朝,也做不到。


    朱棣選擇的辦法,就是退而求其次,采用大軍出動,席卷草原,把韃子趕走,製造無人區……很多人都覺得永樂北伐,空耗國力,沒有什麽斬獲。


    殊不知每一次朱老四出征,韃子都跑得遠遠的,最極端的時候,甚至逼著韃子跑到了鹹海……如果能統計一下韃子的非戰鬥減員,就能真正了解永樂北伐的真實戰果。


    可惜的是,這世上庸才太多,他們放棄了行之有效的國策,結果在幾十年後,麵對韃子的鐵騎,輸到了褲子都沒了,詭異的是還有人把罪責推到了朱老四頭上,你北伐要是有用,怎麽幾十年後,還有土木堡之變啊?


    拜托,誰吃一頓飯,能管一輩子啊!


    是你們自己不爭氣好不?


    王嶽把自己放在統帥的位置上,置身長城之外,能很輕鬆理解朱棣的用意,可也很清楚,他也沒有辦法,效仿朱棣。


    畢竟你要麵對的是一群無腦的傻瓜,偏執狂,跟他們講道理,那是你的腦子有問題。


    王嶽決定采取另一種措施,那就是鯨吞蠶食……隻不過每一次行動,都必須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先建立馬場,然後可以開礦,讓草原變成一塊誘人的大肥肉。誰也不舍得放棄。


    或許還可以想辦法引入土豆,花生,玉米,在草原上種植油菜,大豆……這麽遼闊的土地,絕對是能帶來豐厚迴報的。


    當然了,前提是保證安全。


    那安全又從哪裏來?


    就是新軍!


    這一次的勝利,多半可以為擴軍打開方便之門。


    現在的新軍還是太少了,最好能增加到五萬,如果長期來看,就算到了二三十萬,那也是沒有問題的。


    一切的基礎都是強悍的武力,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不過王嶽也不是單純的唯武力論,其實還可以用靈活的手段,彌補武力的不足,用更廉價的成本,實現目標……


    王嶽想到了自己的學生楊博,這一次的戰車,有三分之一,都是楊家提供的。這是一件很大很大的功勞,可王嶽卻不打算讓楊博受賞。


    “我猜你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對吧?”


    “嗯!”楊博悶聲道:“我打算走科舉的路子,我沒法走師父的路子,隻有爭取官僚集團的認可,像老叔祖那樣。”


    王嶽含笑,“你想學老楊我不反對。但我想提醒你,他那是靠著年歲,熬出來的功力,你小小年紀,總不想胡子一把,兒孫滿堂,才大殺四方吧?”


    楊博努力繃著的臉垮了,他真的太年輕了,畢竟王嶽隻有一個,要真是熬得胡子白了,楊博覺得自己會發瘋的。


    “我給你出個辦法……”王嶽笑嗬嗬道:“既然你管我叫師父,那為師就有責任給你指一條路子。”


    王嶽頓了頓,從袖子裏掏出一張五十萬兩的銀票,送到了楊博的麵前。


    “這是天子的錢,我給了你。你現在就去想辦法,將整個朵顏三衛,給收買過來,你能做到嗎?”


    “朵顏三衛?”


    王嶽點頭,“沒錯,就是朵顏三衛。之前他們夜襲獨山堡,損失不小。這幫家夥的處境比韃靼差了很多。他們搶劫,單純就是想弄點鍋碗瓢盆,搶點糧食布匹過日子,說白了,就是一群窮鬼。”


    楊博道:“師父,你是讓弟子出錢,把他們收買過來?”


    王嶽含笑,“的確是收買,但是該怎麽收買,裏麵的學問卻是很大……假如你花了錢,卻沒有收服他們,反而三天兩頭,不停鬧事,反反複複,這可就是你的罪過。也就是說,你沒有及格,別想在我的門下畢業!”


    “啊!”


    楊博瞪大了眼睛,“師父,弟子頭一次聽說還要畢業……那,那畢業標準是什麽?我的那幾位師兄弟都是怎麽畢業的?”


    王嶽嗬嗬道:“崔士林去了一趟倭國,給自己掙了個國公爵位,他這個人……你還指望他有多高的成就?至於張璁,他不是我能教導的,可以走多遠,全看他自己。算起來,我真正看重的兩個弟子,就是你和徐階!”


    “隻不過徐階比你有優勢,他是心學門下,又出身東南,家室清白,學問也比你好,而且入仕還更早,總體來說,他是全方位碾壓!”


    楊博哭了,師父啊,不帶這麽紮心的,要不你幹脆把我逐出師門算了,我不混了。


    “楊博,我現在交給你的任務,就是你跟徐階周旋的本錢,隻要你學會了,未必能勝得過徐階,但絕對可以跟他分庭抗禮,所以,你要多努力啊!”


    王嶽的這番話,弄得楊博熱血沸騰,鬥誌昂揚。


    雖說從目前來看,他是王嶽門下最弱的一個,而且富商少爺的身份,還給他帶來了麻煩……但技能無關好壞,關鍵看怎麽用。


    就拿師父王嶽來說,身為天子第一寵臣,這是絕對的優勢,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糟糕的身份,使得王嶽既不能被文官接納,也,沒法融入武官集團。


    除了這些門人弟子之外,他就是十足的孤臣。


    但師父現在混得風生水起,天下仰望,自己為什麽做不到?


    楊博緊緊攥著五十萬兩的銀票,瞧著吧,收服朵顏三衛我絕對能做到,而且還能做得非常漂亮!


    楊博信心滿滿離開……王嶽倒是沒想什麽,既然能給徒弟練手,就代表他誌在必得。


    趁著勝利,拿下朵顏三衛。


    這三衛名氣可不小……早在洪武朝的時候,他們就歸附了大明,成為寧王手上的王牌,後來在靖難之役中,朱棣拿到了朵顏三衛,大刀闊斧,殺進了京城。


    可是自從朱棣之後,朵顏三衛占據了大寧都司。


    長城一線,成為了他們的牧場。


    這三衛蒙古人和韃靼瓦剌勾結在一起,幾乎成了大明的心腹之患。


    可若是能把他們掌握在手裏。大明就多了一層屏障……任何一個優秀的統帥,都應該目光長遠。


    這一次的勝利雖然不小,但也沒有放在我的眼裏,俺王富貴是有追求的。


    王嶽越發覺得自己太了不起了,趕快站起來,叉腰牛逼一會兒!


    他是在獨山堡休息,盤點這些事情的。


    當王嶽走出來,外麵已經聚集了好多人,大家夥都眼巴眼望看著,愣是沒人敢打擾,從這些人的目光中,能清楚感覺到,多了一種名為“敬畏”的東西。


    從這一刻開始,王嶽已經躋身名將之列,至少在大明朝,他算是一號人物了。


    “行了,先說說戰果吧!我也好好聽聽,看看能不能把我自己嚇到。”


    張經和鄭若曾互相看了看。


    “半洲先生,還是你說吧。”


    王嶽點了張經,張經連忙點頭,一貫沉穩的他,也不淡定了。


    “大人,我們在陣前斬殺的韃子超過了三千,俞大猷率領人馬追擊,又斬殺俘虜超過三千!”


    “這麽說一共斬殺了六千?”


    “不!”張經笑道:“還有盧鏜,他率領人馬截殺,又俘虜斬獲近五千人!”


    “哦!”王嶽托著下巴,露出了喜色,“這麽說,我們俘斬過萬?”


    張經擺手道:“不止!大人別忘了,老將軍祝雄也來了,他的戰果不會低於盧鏜!”


    此話一出,王嶽都沒法淡定了,三方加起來,不隻是過萬了,還有可能達到一萬五千人啊!


    直接超過了三年前陽明公的戰果,如何能不讓人熱血沸騰!


    張經笑嗬嗬道:“大人,我們能殺死這麽多韃子,可還有很多人失蹤在茫茫雪夜之中,這幫家夥或是凍死,或是被野狼吞了,按照我的估算,這一次,韃子損失人丁,至少兩萬以上,絕對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在幾年之內,是別想入寇了。如果朝廷能利用這段時間,經略草原,恢複大寧都司,甚至拿迴河套,都不在話下!”


    鄭若曾也忍不住道:“沒錯,大人曾經說過,要用五年時間,恢複大寧都司,過去我還不信,現在看來,大人才是真的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用兵高明,堪比中山王和常十萬啊!”


    鄭若曾很順理成章,將總結戰果,變成了對王嶽的誇獎……有了他帶頭,其他人的彩虹屁也都吹起來了。


    徐達和常遇春算什麽?


    他們倆是趕上了好時候,還不是靠著太祖爺的雄才大略!


    王大人這次是憑著一己之力,挫敗了內外的大敵,運籌帷幄,堪比管仲樂毅啊!即便是孫武和白起,也不是對手……當世兵仙,韓信也隻配給王嶽牽馬執鞭……


    “夠了!”


    王嶽趕快攔住了這幫人,不能再聽下去了,不然五千年的史冊,就裝不下他了。


    正在這時候,定國公徐光祚邁著方步,撇著嘴來了……他把胸脯挺得高高的。


    “提督大人,本爵斬首一百三十,俘虜近兩百,還繳獲了戰馬一千多匹,怎麽樣,不錯吧?”


    王嶽哼了一聲,“我說定國公,你覺得這點功勞,還值得一吹嗎?”


    徐光祚的臉立刻就黑了,“王嶽,我可是拚了老命,來救你的,就衝這點情分,你在捷報裏麵,多寫一點我的功勞,也算是咱們的兄弟情義啊!“


    王嶽哂笑,“兄弟就不要說了,至於功勞嗎?最多隻能算苦勞。”


    “苦勞就苦勞,反正比沒有強!”


    這家夥心態是真好,隻是這時候有個幽幽的聲音傳來,“定國公,你在路上可沒少罵王大人,現在好意思要功勞?”


    徐光祚連忙迴頭,發現來的正是胖乎乎,圓滾滾的黃錦!


    “你,你瞎說什麽?”


    黃錦冷哼,“咱家指點你搶功,可你走了,咱家也沒閑著,我就跟你的部下聊了聊,打聽一下,你這一路上,都說了什麽……”


    “祖宗!我的小祖宗!”徐光祚簡直哭了,不愧是宮裏出來的,就是壞啊!


    “我把這點功勞都算成你的,你可饒了我吧!”


    黃錦才不搭理他,隻是看著王嶽。


    “功勞是功勞,咱不能抹了。”


    徐光祚感激涕零,可下一句,又把他打到了地獄,王嶽板著臉道:“過錯也不能忘了,迴頭你給我好好說說,他到底說了什麽!我正好去找他說道說道!”


    徐光祚簡直想給自己兩個嘴巴子,沒事嘴欠幹什麽,這不是惹麻煩嗎?


    他想跟王嶽解釋,卻不提防,一員老將趕了過來。


    “提督大人,末將無能,沒能抓到卜赤!”祝雄萬分懊惱,假如他能早點出動,或許卜赤就跑不了了。


    若是能斬殺蒙古可汗,這一次的戰果還會翻倍!


    王嶽倒是看得開,“老將軍,咱們隻要贏一次,就能贏第二次,卜赤跑不掉!誰也跑不掉!”


    聽王嶽這麽說,祝雄心情好了不少,“對了大人,末將抓了個漢人,這家夥沒準是給卜赤通風報信的,您好好拷問,一準能問出些大事來!”


    王嶽眼睛一亮……他早就推測,大明有內鬼,其實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隻是推測歸推測,卻沒有證據,如果真的能揪出內鬼,簡直比俘虜了十個卜赤還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