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嶽到了薊鎮之後,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發捷報。


    是的,幾乎每天都發!


    眾所周知,哪怕是碼字的,想保持每天更新都是很困難的事情,畢竟會遇到卡文的情況,可王嶽不會,他的思路永遠都是那麽奇特,角度也足夠刁鑽。


    比如他剛剛收複了獨山堡,就立刻給朝廷送去了一塊洪武年的界碑,這是恢複洪武朝故地的標誌啊!


    身為朱家子孫,朱厚熜當然可以去太廟,和老朱嘚瑟。


    瞧見沒有,永樂大帝放棄的地方,讓俺給拿迴來了,俺朱厚熜才是太祖精神馬和基業的完美繼承者,比太宗皇帝還要正統!


    轉過天,王嶽又送來一塊永樂朝,出征大漠的石刻,朱棣到達的地方,咱也來了,論起戰功啊,咱跟朱老四也差不多了。


    沒有兩天,王嶽又奏報,大軍出塞,焚燒草場一片,根據估算,至少會有上萬匹戰馬,因為缺少食物而餓死,妥妥的大捷啊!


    每天被捷報摧殘的兵部,已經欲哭無淚了。


    他們隻想說,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此刻老王瓊身體已經太糟糕了,沒法處理政務,兵部的事情是左侍郎李鉞在負責。此人是弘治年間進士,資曆非常老,楊一清進京之後,他接替楊一清,負責三邊軍務,最近人事變動,他才被調入京城,被人視作接替王瓊,出任尚書的不二人選。


    順便說一句,在經曆過劉瑾賬冊事件,二十多位老臣被逐出朝堂,整個大明朝內閣六部,都進行了調整。


    而且還是非常大的調整。


    在內閣方麵,由於袁宗皋病逝,朱厚熜不得不調南京吏部尚書費宏,禮部尚書石珤(bao)入閣。


    這兩位老臣素有清名,士林聲望很高。


    而且一直被壓製在南京,和楊廷和一黨也不對付,總體來說,他們算是中立的勢力。


    朱厚熜引這兩位入閣,顯然有平衡張璁的意思,免得這家夥衝得太猛,亂了節奏。


    有人因此判斷,陛下是想收斂一些,畢竟嘉靖新政,說到底還是為了鏟除楊廷和一係,現在已經做到了,就該擊鼓買糖,各幹各行,完全沒必要,弄得天下大亂。


    有這兩位老臣在,估計天下就能太平一段時間了。


    尤其是最能折騰的王嶽也去了薊鎮,真的可以鬆口氣了。


    懷有如此幻想的人們,顯然忽略了另一件事,朱厚熜雖然釋放出兩個內閣名額,但是禮部尚書已經變成了帝黨的成員席書!


    不隻是他,另一位帝黨核心,桂萼出任了刑部尚書。


    加上依舊把持戶部的孫交,朱厚熜將六部拿到了一半。


    這還不算完,朱厚熜又讓方獻夫接了都察院,同時把嚴嵩推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這一番眼花繚亂的操作,已經徹底扭轉了朝堂力量對比。


    在內閣依舊保持優勢的情況下,六部一半歸入帝黨之手,而且三法司也被朱厚熜掌控。


    從此之後,天子就多了一把鋒利的刀,可以大力整頓朝堂,再也不會被掣肘幹擾。而且這個局麵,也標誌著議禮新貴全麵崛起。


    內閣有張璁,六部九卿有席書、桂萼、方獻夫,嚴嵩……隻不過帝黨也不是鐵板一塊,除了這些議禮新貴,包括楊一清、賈詠,這些老臣和新貴之間,也有不和。


    或許是有意為之,此刻的朝堂,正好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麵。


    當然了,還有一個人,有能力改變力量格局,那就是薊鎮的王嶽。


    “楊閣老,你看看這份捷報,這麽多年,下官就沒見過這麽報捷的。”兵部侍郎李鉞都哭了,“元輔,你看看,王嶽燒毀了一處草場,就跟朝廷講,會而是上萬匹戰馬。這,這怎麽能這麽說啊!”


    新任大學士費宏還不明白,“這個……有問題嗎?”


    李鉞哭笑不得,“閣老,這牲畜是活的,草場也不是這一片,王嶽燒了草場,的確有功,但若是這麽報捷,豈不是把天下人都當成傻子,說不過去的!”


    大家夥把目光都投降了楊一清,心說您老怎麽說吧!


    “諸位,焚毀幹草,驅逐韃子,削弱他們南下的力量。這是曆朝曆代,對付韃子慣用的手段,也證明是有效的辦法。王嶽報捷,雖然有誇大的嫌疑,但整個九邊,也隻有薊鎮不斷進取,開疆拓土,積極作為。”


    “老夫以為做了就比不做好,王嶽的實際功勞或許不大,但是他這種態度很重要。朝廷就需要這樣的年輕人,不斷積極進取,早晚有平定邊患的一天!”


    李鉞的老臉縮成了狗不理包子,難吃又難看。


    “元輔,王大人耳朵諸般作為,距離喜峰口不過二三十裏,別說這一片,就算再深入百裏,韃子也不在乎,這本就是胡漢雜居之地,雞肋之所……拿過來,也是食之無肉!”


    “不要說了!”楊一清不悅擺手,“王嶽初到薊鎮,大力整頓兵將,鼓舞士氣,又主動出擊,已經是十分難得,兵部著實不該扯後腿。這樣吧,針對他屢次報捷,獎賞五萬兩銀子給薊鎮上下。”


    李鉞還想說話,楊一清已經不愛聽了。


    “行了,老夫乏了,你退下吧!”


    李鉞萬般無奈,隻能退下去,而費宏卻站起來,“我送李大人。”


    他們倆出了值房,費宏就低聲道:“李大人,王嶽在薊鎮的做為,縱然不算大捷,也是好事吧?”


    “哎呦!”李鉞歎了口氣,“我說閣老啊,這要是好事情,我用得著這麽發愁嗎!現在王嶽把人馬弄到了長城以外,那個獨山堡根本就守不住。我怕萬一出了事情,韃子從這裏突破喜峰口,到時候京師震動,這個罪過誰能擔得起啊!”


    李鉞身為帶兵多年的文臣,經驗豐富。


    他這麽一分析,費宏算是恍然大悟。


    王嶽的這番折騰,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暴露弱點,吸引韃子來攻擊……若是獨山堡出了事情,喜峰口就危險了,喜峰口不保,京城都會震動的。


    那可是大事情啊!


    搞不好會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哪怕天子再喜歡王嶽,也沒法包庇他……而且楊一清跟王嶽實在是密切,若是王嶽倒台,楊一清必定受到牽連,內閣首輔的位置,也就保不住了……這還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太不幸了!


    ……


    “我說大人,你天天借著送捷報,探查京城動向,這一招真是絕了!現在京城風吹草動,什麽都瞞不過您的眼睛,最關鍵的是還迷惑了那幫人,讓他們覺得,您什麽都不知道!”張經越發欽佩王嶽了,他覺得自己放棄官位,跑來給王嶽當參議,實在是賺大了。


    王嶽苦笑,“我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誰讓大明的朝堂,就是個篩子,你信不信,現在已經有人給韃子通風報信,讓他們來打了。”


    張經切齒,“大人,我記得陽明公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此言真是振聾發聵啊!若是將大明朝看成一個人,這個人病了,而且還是百病纏身,想要做點事情,不但要提防對手,更要提防自己人,實在是太難了!”


    王嶽微微一笑,“你說得對,可我也想說一句,人生世上,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更是其樂無窮啊!”


    張經聽到這話,突然眼前一亮,陽明公感歎世事艱難,王嶽卻直說戰天鬥地,這氣魄竟然勝過陽明公啊!


    “大人!”張經還想說什麽,王嶽卻已經起身,拍了拍屁股,


    “走吧,再去獨山堡瞧瞧,看看修得如何,不管外麵怎麽樣,隻要獨山堡能穩住,咱們就什麽都不怕了!”


    王嶽和張經再度來到獨山堡,等他們趕來,這裏已經變成了一片緊張的工地。


    唐順之正在指揮著修城。


    等王嶽來了,唐順之才有空迎接。


    “大人,您這主意都絕了!”


    唐順之給王嶽指點,他們修城的辦法。


    首先,在地上挖掘一條一丈左右深的溝,然後在溝裏塞滿木樁,然後用沙土迴填結實,同時在木樁的外麵,罩上足足三層紅磚。


    用木頭做骨架,磚石做皮膚,鑄造堡壘……最大的好處就是速度快,而且是非常快,從王嶽決定修建堡壘,到現在不過半個月,五角形的堡壘,已經完成了兩個角,唐順之有把握,搶在落雪之前,將所有堡壘修好,完成整個龐大的工程。


    當然了,這麽做的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太燒錢了!


    全都是碗口粗細的原木,要絕對結實,放在普通人家,都能拿來當房梁,到了這裏,也隻能充當地基牆麵。


    王嶽從哪弄來這麽多木材啊?


    其實也不難,他不是督修外城嗎!


    武定侯郭家就負責從遼東運輸木材,結果全讓王嶽暗中截留了。再有,查抄西山的時候,有那麽多寺廟,寺廟的大殿精舍,可都是上好的木材,本來是拆了恢複被王恭廠爆炸,毀掉的城區的。


    結果王嶽跟老太後打了個招唿,直接給送過來了。


    就問一句,偌大的大明朝,誰的臉這麽大?


    解決了木材問題,磚頭也是從西山磚窯弄過來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粘合劑了。


    王嶽不是理工男,對於很多穿越前輩都弄出來的水泥,他還沒有信心。而且任何新的產品,都可不能一蹴而就。


    燒出來水泥,就能立刻用得上嗎?


    王嶽表示懷疑,尤其是草原大漠,到了冬天,風雪低溫,萬一水泥碎裂了怎麽辦?


    所以王嶽決定用成熟的技術,他從太倉弄出了五萬石糯米,給唐順之送來修城。


    糯米汁,加上石灰,再加上黃沙,黏土……這玩意砌牆,跟混凝土也差不多了。


    “大人,真是太奢侈了,你都不知道,修城的時候,還有工匠哭哩……他們說這麽好的糯米,拿來蒸發糕多好啊!修城真是糟蹋了。”


    王嶽嗬嗬道:“他們願意蒸發糕,就讓他們蒸。現在天氣轉涼很快,你要多儲存糧食,還有,在每一個城堡,必須挖一口水井,保證水源供應。”


    唐順之點頭,“大人放心,這些我都知道。”


    頓了頓,唐順之道:“大人,現在的問題就是武器了,不知道大人能提供多少?”


    王嶽嗬嗬一笑,“你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當真?”


    唐順之驚喜交加道。


    王嶽幹脆直接領著他出來,到了馬車的前麵,王嶽跳上馬車,展開了木箱,裏麵全都是最新製造的魯密銃!


    “一共是一千支火銃,我給你們不是一人一支,而是一人三支,你們明白怎麽用嗎?”


    唐順之眼睛都冒光了,“知道,怎麽不知道!我們提前把火銃裝好,等韃子殺過來,就狠狠轟他們!大人,你可真是太豪橫了!”


    王嶽大笑,“還有更豪橫的!”


    他領著唐順之,到了後麵。


    這最後的幾輛馬車,車輪深深嵌入泥土之中,上麵裝得竟然是大炮!


    “八門西夷火炮,數量不多,你節省點用,不過投石機就沒有問題了,迴頭我給你送一百架過來……”


    跟王嶽談完,唐順之徹徹底底無語了。


    我的老天爺啊!


    提督大人簡直壕無人性啊!


    換成任何人,也不舍得這麽打仗吧?這哪是打仗,簡直就是拿錢買勝利!


    現在唐順之唯一擔心的,就是萬一韃子不上鉤,大人豈不是要虧大了……不過貌似就算韃子上鉤了,大人也賺不到什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