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詠也萬萬沒有料到,這是什麽心理素質啊!被嚇了一下,就急著逃跑,難怪你們沒資格入閣呢!


    瞧瞧俺老賈。


    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什麽叫大明的閣老,什麽叫宰相氣度,什麽叫肚子能撐船啊!快點來個戰術後仰,牛逼一會兒!


    這位感歎了片刻,卻也不敢繼續陶醉了。


    真的是出大事了,要了命了!


    這二十多位大臣,有都察院掌院,有刑部正堂,更要命的是……連吏部天官,也身在其中。


    眾所周知,六部有七卿,一下子走了三位,還都是重量級的,再加上養病的王瓊,大明朝廷塌了一半還多,想想就讓人害怕。


    賈詠不敢停留,急忙跑去宮裏,去見朱厚熜。


    他剛跑出來,又趕快掉頭迴去。


    自己一個人去,連個一起挨罵的人都沒有怎麽能行?他又跑迴來,結果另外的兩個值房,楊一清幹脆沒來,躲在家裏不出來。


    張璁倒是來了,可剛剛又匆匆離開。


    老賈環顧四周,奶奶的,還是要自己一個人去啊!


    但願王嶽能在,不然他非被朱厚熜罵成狗不可。


    老賈一肚子委屈,可憐巴巴,跑去見朱厚熜。


    有人要問了,楊一清沒來,那是情理之中,老頭有裝大瓣蒜的資本,張璁呢?他怎麽也跑了?


    ……


    “楊大人,我實在是想不通,你為什麽也辭官!難不成你也覺得自己有愧於心?莫非說,你也黨附劉瑾不成?”


    張璁開門見山,直接詢問楊旦,這家夥一向是不屑於隱藏自己的目的,更不願意拐彎抹角。


    換成別人,他根本懶得過來。


    可楊旦不一樣啊,這位是權柄驚人的吏部尚書,祖上又是三楊之一,名望,能力,甚至是人品,都算是佼佼者。


    前不久,他還跟張璁交心,二人結成盟友,雖然王嶽點撥過此事,但是張璁覺得,隻要在大多數的事情上,吏部能配合自己,就對執政非常有幫助。


    張璁不指望別人對他言聽計從,但是也不能掣肘。


    總體來說,楊旦這個吏部尚書,對他太重要了。


    偏偏楊旦也在請辭之列,讓張璁困惑不已。


    “唉!”


    楊旦未曾開口,先是長歎一聲。


    “張閣老,您能過來,算是看得起下官,隻可惜下官無能為力,不能繼續留在朝中,以後所有大事,都要閣老一肩扛起,下官提前祝願閣老,變法成功,青史留名!”


    張璁哼了一聲,“別說這些好聽的,楊大人,我就想聽你開誠布公說一句,你是不是跟劉瑾有瓜葛?”


    楊旦也正色道:”同在朝中,不能說跟八虎沒有往來,但若是說我是閹黨中人,那也是冤枉。而且我還料定,那份賬冊裏麵,斷然不會有我的名字。”


    “那,那你為何?”張璁困惑不已,完全想不通。


    楊旦深深歎口氣,神色之中,滿是落寞。


    “張閣老,你覺得朝中應該是如何的?”


    張璁黑著臉,“我不知道,你就不能直說嗎?”


    “那好!我直說!”楊旦道:“朝中諸公,皆是朝中重臣,肩負天下之望,為何不能相忍為國?為何不能聯起手來,一同中興大明?”


    麵對楊旦的話,張璁簡直驚呆了。


    倒不是被他的高論蟄伏,而是被這種幼稚的想法弄的無話可說?


    你還是吏部天官?


    怎麽會如此幼稚?


    楊旦自嘲一笑,“我知道自己的話可笑,但我確實是如此想的。既然同朝為官,就該彼此拿出真心,互相配合……就,就像是三楊相公一般,齊心協力輔佐永樂天子,才有了大明的盛世,明明珠玉在前,我們為什麽不能學?非要鬥得你死我活,實在是沒有道理!”


    張璁聽完楊旦的話,微微一笑,“四個字:君子政治!這是你楊大人所求,對嗎?”


    “對!”楊旦道:“劉瑾已經死了多年,此時冒出什麽劉瑾賬冊,根本是欲加之罪。用這種手段,對付群臣,實在是有失公允,我不知道是誰給陛下出的主意,我萬萬不能認同。”楊旦歎口氣,“卻又無可奈何。假若還是留在朝中,繼續這樣惡鬥下去,沒有休止……唯恐有朝一日,就連我的老祖宗都要被揪出來,身為子孫,若是讓事情走到了這一步,那可就是真的不孝了!”


    楊旦凝視著張璁,“為了讓楊某不至於落到不孝的地步,我隻有辭官……張閣老,你好自為之吧!”


    楊旦說完,一躬到地,然後退到一邊,坐了下來。


    張璁目光掃過楊旦,逡巡數次,張璁突然笑了。


    他有點理解楊旦了……這位出身名門的公子哥不傻,他隻是過得太順了。


    從苦讀書,到執掌吏部,他真的沒嚐過太多的苦,靠著祖宗的恩蔭,靠著優渥的家世,別人求之不得的東西,他唾手可得。


    得到的太容易,也就不會珍惜。


    所以才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君子政治?”張璁忍不住發笑,“趙宋標榜君子政治,可卷入黨爭的,有幾個君子?互相傾軋,無所不用其極!尤其可恨,新舊折騰,耗光了國力,不過一百多年,金人就殺進了開封!什麽狗屁君子政治?能富國,還是能強兵?”


    “再說本朝,你提到了祖上三楊輔政,可你怎麽忘了,當初的永樂六學士,還有黃淮、解縉、金幼孜……還有那麽多的名臣,你也是讀過實錄的人,你覺得那叫君子政治嗎?”


    楊旦被問得老臉發燒,無地自容,隻能苦笑道:“張閣老,你如此咄咄逼人,就不是君子做為!”


    “沒錯!”張璁還不猶豫承認,“我張璁的確不是君子,千百年後,我也不想當君子!我要的是富國強兵,要的是鏟除弊政,要的是大明中興!”


    張璁凝視著楊旦,“楊大人,你不願意幫忙嗎?”


    “這個……”楊旦頹然呆坐,過了好半晌,他才緩緩道:“張閣老,地方上,士紳或許有人為惡,但總體來說,還是好人居多,更何況若是沒了士紳約束,地方必然大亂,朝廷有多少精力,能去管理地方事務?兩京一十三省,何其遼闊,當真是不能胡來啊!”


    “哈哈哈哈!”


    張璁仰天大笑,點指著楊旦,連連搖頭。


    “明白了,我明白了!”他感慨萬千,“楊大人,說到底,你還是被陛下在西山的舉動嚇到了!蔣家被鏟除了,若是按照蔣家的做事來看,大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士紳,全都該殺!你不敢看下去了,所以你想跑了,對不對?”


    楊旦無奈苦笑,“張閣老,你有何必揭短呢?”


    很顯然,又讓張璁說對了。


    其實朝中笨人不多,朱厚熜在除掉蔣家之後,拋出什麽劉瑾餘黨,根本是敲打百官,為了下一步變法立威!


    下一步要幹什麽?


    自然是清理地方豪強,傻子都看得出來了啊!


    豪強和士紳,其實沒什麽區別的,你要是把執行宗法,當成為非作歹,私設刑堂,草菅人命,那士紳就是豪強!


    這口刀,早晚要落到士人頭上,作為一個興旺了一百多年的世家,楊旦是萬萬不願意看到這一步。


    可他也沒有鬼迷心竅,非要跟朝廷做對,所以,他選擇溜了!


    “張閣老,下官對你,隻有欽佩。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放過我吧!”


    張璁無語了。


    還能說什麽?


    走上這條路,就注定了曲高和寡,別說沒什麽交情的楊旦,就算是昔年的好友,也會反目成仇。


    接下來的路還長著呢!


    這才哪到哪啊?


    既然如此,那就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張璁起身,準備離去。


    可他萬萬沒有料到,從外麵走進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正是老師王嶽!


    “師父,你……怎麽來了?”


    王嶽嗬嗬一笑,“你能來,我怎麽不能來?再說了,我是來看楊天官的,不是來找你的!”


    楊旦見王嶽趕來,就知道事情不妙,可他還是裝著鎮定。


    “王大人,有什麽吩咐,下官洗耳恭聽。”


    “吩咐談不上,隻是陛下見到了大人的辭官表,決定同意大人的請求,讓你致仕迴鄉!”


    “吾皇寬宏!”楊旦鬆了口氣。


    哪知道王嶽卻擺手道:“別忙,陛下還有個要求,那就是在楊大人迴鄉之前,請負責清理一縣豪強。”


    王嶽嗬嗬道:“我會給大人們評分的,以確定能不能如願以償!”


    “大人……們?”楊旦困惑,難道不是他一個?


    “沒錯,這次所有請辭的官員,每人負責一縣,我相信以諸位大人的本事,對付一幫土賊,不是什麽難事,我期待你們拿個高分!”


    王嶽笑容可掬,但是在楊旦的眼裏,簡直跟惡魔差不多!


    “王大人,同朝為官,何必如此不留情麵啊?”楊旦悲憤道。


    王嶽輕笑,“張璁,你怎麽說?”


    張璁挺起胸膛,十分感歎,“楊大人,在下勸你一句,別幻想什麽君子政治了,改革變法,向來都是你死我活,我們不會手軟,而其他人也不會因為我們守規矩,就放過我們。這注定了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


    王嶽欣然大笑,拿出一枚縣令大印,送到了楊旦的麵前。


    “楊縣令,你可以走馬上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