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召集百官入宮,王嶽不動聲色,站在了群臣中間。如今的朝局比起當初楊廷和一黨獨大的時候,好了太多,可要說距離一心一意,高枕無憂,還是差得太多了。
首先內閣四位大學士隻來了三個人,其中武英殿大學士袁宗皋從入冬就開始患病,已經到了一病不起的地步。
這位興王府的老臣,朱厚熜和王嶽的師父,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隨時可能離開人世。
對於袁宗皋來說,他的希望隻是輔佐朱厚熜,坐穩龍椅。如今他連皇子都看到了,老爺子絕對可以含笑九泉。
隻是除了袁宗皋之外,兵部尚書王瓊,在過壽的時候,由於喝酒過量,踉蹌摔倒,也在家中養傷。
他同樣是年紀太大,體力不支,康複異常緩慢,誰也不知道,老頭還能不能繼續執掌兵部。
加上之前迴鄉丁憂的王陽明,原本實力雄厚的帝黨,竟然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麵,很是尷尬。
現在的六部尚書,也就是排名在王嶽前麵的幾個人,吏部尚書楊旦屬於中間派,刑部尚書趙鑒,工部尚書汪俊,左都禦史俞諫,這都是楊廷和用過的舊臣,尤其是俞諫,更是靠著正德遺詔才起複的老臣。
隨著張璁入閣,其餘嚴嵩、桂萼等人,資曆不夠,在一陣懸空之後,都察院重新迴到了老臣的手裏。
在另外一麵,禮部尚書還是羅欽順,可是由於出使倭國的原因,另外又安排了一位禮部尚書,此人名叫秦金。
他曾經因為主持京察,得罪了楊廷和,而受到了貶謫,但此人據說是前朝才子秦觀的後人,在士林中頗有威望。他也不算是嚴格的帝黨人員。
算來算去,六部尚書,貌似就剩下一個戶部尚書孫交算是朱厚熜的人,隻不過孫交雖然善於理財,但是私德卻不怎麽樣,不時有人彈劾,說他侵奪別人的宅第,縱容家人,在地方上湖作為非。
雖說這些彈劾未必是真,但也讓年近古稀的孫交焦頭爛額。
一句話,目下的內閣六部,都不讓朱厚熜滿意。
換句話說,風暴已經早就醞釀了,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來得竟然會如此兇猛強烈!
“諸位愛卿,前些時候,朕,還有王卿,去了西山轉了轉,怎麽說呢?大開眼界!真是大開眼界!朕沒有想到,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如此惡霸橫行,欺淩百姓,肆意殺戮,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裏,儼然一方土皇帝。”
“朕責令宛平縣徹查,已經將蔣家處死,諸位愛卿以為,此事朕做得如何?”
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小皇帝要表揚嗎?
刑部尚書趙鑒忙道:“陛下體察民情,以霹靂手段,顯慈悲心腸。百姓見蔣家伏誅,無不歡聲雷動,大唿罪有應得!臣以為陛下作為,雖古之賢君,不能相提並論,此乃大明之福,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朱厚熜失笑連聲,“好話,果然是好話,可好話朕不愛聽了!”
“陛下,老臣有罪!”
趙鑒嚇得連忙伏在地上,汗流浹背,他這是怎麽了?竟然一直摸不準朱厚熜的脈?
“諸位愛卿,你們想過沒有,僅僅在西山,朕的眼皮子底下,就有這樣的混賬!放眼整個大明,又有多少欺壓百姓,魚肉鄉裏的豪強?隻怕是數不勝數?又有多少百姓,飽受壓榨,敢怒不敢言?”
“朕登基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要說朕有什麽作為,可以挺起胸膛,向祖宗陳說……還真是沒有什麽。國勢如此,民生如此……朕簡直一無是處啊!”
朱厚熜飽含悲涼,語氣痛苦。朝臣們都嚇壞了,這就叫主辱臣死啊!
老頭楊一清慌忙跪在地上,“陛下宵衣旰食,兢兢業業,為了大明江山,不辭勞苦,親自探查西山,救民水火,雖古之賢君,不能相比。萬方有罪,罪在內閣。老臣身為首揆,願意一肩擔之,請陛下降罪!”
說完之後,楊一清艱難地匍匐地上,朱厚熜俯視著這個老頭,良久,他突然道:“王嶽,你如何看楊閣老請罪?”
“陛下,臣以為楊閣老這是代人受過!他老人家不容易啊!”
“怎麽不容易?”朱厚熜追問。
王嶽苦笑,“陛下,能不能允許臣說過不切當的比喻?”
“講!”
“楊閣老在這個位置上,就像個——媳婦!”
朱厚熜差點噴了,你見過須發皆白,七老八十的媳婦?別說他了,就連楊一清都悶哼了一聲,這個該死的臭小子,簡直欠揍。
等下去之後,老夫非拿著禦賜拐杖,把你屁股打爛不可!
王嶽也感覺到了氣氛詭譎,連忙解釋道:“陛下,臣雖然沒有成親,卻也知道,一家子中,媳婦難為。上有公婆伺候,中間有丈夫侍奉,下麵還有兒孫要顧及……楊閣老德高望重,忠心耿耿,自然是想麵麵俱到。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越是想要周全,就越是左支右絀,顯得進退失據,兩頭落埋怨。”
楊一清微微哼了一聲,這小子比喻雖然不怎麽樣,但說得還是有道理的,自己的處境,的確是不怎麽舒服。
“陛下,王大人所言鞭辟入裏,把老臣的心思說得一清二楚,老臣鬥膽懇請陛下,準許老臣致仕迴鄉,頤養天年,請陛下恩準!”
朱厚熜斷然擺手,“朝中就這麽一個老臣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朕怎麽舍得讓閣老致仕?而且王嶽所言,說閣老進退兩難,是不想朕責備閣老……不過話說迴來,此事也的確和閣老無關啊!”
啪!
朱厚熜亮出了一本賬冊。
“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嗎?”
“臣等不知!”群臣一起迴答。
朱厚熜冷笑,“這是當年給劉瑾送禮的一本賬冊!”
劉瑾的賬冊?
所有人都嚇得不輕?這都過去十多年了,怎麽還會翻出來啊?
“諸位愛卿放心,不是朕要借題發揮,大肆株連。隻不過那個死掉的蔣三,曾經是劉瑾的手下,他私藏了一本劉瑾的賬冊,想要以此自保,如今他人死了,賬冊落到了朕的手裏。不過就算說起來,也沒有什麽,他沒有死,朕也不會拿這個定罪的。”
朱厚熜說得輕鬆,可群臣都提心吊膽,誰也不知道朱厚熜的真實打算。
楊一清忙道:“陛下,劉瑾逆案,雖然過去了多年,但是也不能姑息養奸,老臣鬥膽懇請陛下,將這份賬冊交給三法司,凡是牽連的人,都不可以姑息縱容,必須一查到底!”
朱厚熜微微一愣,隨即搖頭。
“閣老,朕知道你當年除掉劉瑾,立了大功,你自然不是劉瑾一黨。但其他人也未必黨附劉瑾,他們不過是無可奈何,被情勢所迫罷了。”
“不過閣老竟然說了,那就且看一看吧!”
朱厚熜又看了看群臣,笑道:“大家都別在意,朕隻是隨便說說,大家夥就當個笑話聽,不用當真。”
朱厚熜一再說,不要當真,可越是這樣,就越讓人毛骨悚然。百官們終於意識到,當大老板疾言厲色的時候,未必是壞事,至少他還願意跟你發脾氣。
若是連生氣都懶得生氣了,那才是滅頂之災呢!
“趙尚書!”
趙鑒一聽是叫自己,嚇得慌忙跪倒。
“陛下,陛下!臣可萬萬沒有依附劉瑾啊!”
朱厚熜擺手,“別著急,朕是問你,你可知道張彩?”
“知道,知道,此賊黨附劉瑾,助紂為虐,著實可惡,劉瑾事敗,死於獄中,也是他僥幸而已!”
朱厚熜搖頭,“是嗎?可這本賬冊標注數人不曾送禮,其中就有你一個,可是張彩勸解,劉瑾才沒有追擊的!”
“啊!”
趙鑒瞬間老臉通紅,溫度直線飆升,差不多能煎雞蛋了。在大庭廣眾之下當了一迴小人,這也太丟人了!
他匍匐地上,無言以對,死的心都有了。
這時候朱厚熜又道:“俞諫俞卿!”
俞諫慌忙跪倒,“陛下,臣,臣有罪!”
朱厚熜笑道:“無妨,朕隻是好奇,你送給了劉瑾一幅畫,不知道要多少錢?”
俞諫忙道:“臣,臣的確送過,那是一幅仿品,不過五兩銀子!”
“哦!這麽說來,劉瑾的眼光也不怎麽樣啊!他特意在賬冊上標準甚喜二字,朕還以為是名家精品呢!”
朱厚熜說完,還舉起賬冊,晃了晃頭,然後感歎著繼續往下看,翻找著熟悉的名字……大殿上的這幫臣子,有幾個是傻子?
他們一聽就懂了,好你個狡猾的家夥!
你拿著真跡當假的送,也真是有你的!
俞諫明顯感覺到,無數鄙夷的目光,穿透了他的身軀,這位老臣兩腿一軟,跪在了地上,“陛下,老臣慚愧,老臣請求辭官!”
俞諫老淚橫流,朱厚熜卻滿臉不悅。
“朕都說了,就是隨便說說,不用當迴事。都過去這麽多年了,怎麽還耿耿於懷啊?你們就算當初跟劉瑾有往來,朕也不會在意……行了,朕不讀了,散了吧!”說完,朱厚熜搖頭離去。留下了一群懵逼的大臣,這事能不在意嗎?
首先內閣四位大學士隻來了三個人,其中武英殿大學士袁宗皋從入冬就開始患病,已經到了一病不起的地步。
這位興王府的老臣,朱厚熜和王嶽的師父,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隨時可能離開人世。
對於袁宗皋來說,他的希望隻是輔佐朱厚熜,坐穩龍椅。如今他連皇子都看到了,老爺子絕對可以含笑九泉。
隻是除了袁宗皋之外,兵部尚書王瓊,在過壽的時候,由於喝酒過量,踉蹌摔倒,也在家中養傷。
他同樣是年紀太大,體力不支,康複異常緩慢,誰也不知道,老頭還能不能繼續執掌兵部。
加上之前迴鄉丁憂的王陽明,原本實力雄厚的帝黨,竟然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麵,很是尷尬。
現在的六部尚書,也就是排名在王嶽前麵的幾個人,吏部尚書楊旦屬於中間派,刑部尚書趙鑒,工部尚書汪俊,左都禦史俞諫,這都是楊廷和用過的舊臣,尤其是俞諫,更是靠著正德遺詔才起複的老臣。
隨著張璁入閣,其餘嚴嵩、桂萼等人,資曆不夠,在一陣懸空之後,都察院重新迴到了老臣的手裏。
在另外一麵,禮部尚書還是羅欽順,可是由於出使倭國的原因,另外又安排了一位禮部尚書,此人名叫秦金。
他曾經因為主持京察,得罪了楊廷和,而受到了貶謫,但此人據說是前朝才子秦觀的後人,在士林中頗有威望。他也不算是嚴格的帝黨人員。
算來算去,六部尚書,貌似就剩下一個戶部尚書孫交算是朱厚熜的人,隻不過孫交雖然善於理財,但是私德卻不怎麽樣,不時有人彈劾,說他侵奪別人的宅第,縱容家人,在地方上湖作為非。
雖說這些彈劾未必是真,但也讓年近古稀的孫交焦頭爛額。
一句話,目下的內閣六部,都不讓朱厚熜滿意。
換句話說,風暴已經早就醞釀了,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來得竟然會如此兇猛強烈!
“諸位愛卿,前些時候,朕,還有王卿,去了西山轉了轉,怎麽說呢?大開眼界!真是大開眼界!朕沒有想到,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如此惡霸橫行,欺淩百姓,肆意殺戮,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裏,儼然一方土皇帝。”
“朕責令宛平縣徹查,已經將蔣家處死,諸位愛卿以為,此事朕做得如何?”
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小皇帝要表揚嗎?
刑部尚書趙鑒忙道:“陛下體察民情,以霹靂手段,顯慈悲心腸。百姓見蔣家伏誅,無不歡聲雷動,大唿罪有應得!臣以為陛下作為,雖古之賢君,不能相提並論,此乃大明之福,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朱厚熜失笑連聲,“好話,果然是好話,可好話朕不愛聽了!”
“陛下,老臣有罪!”
趙鑒嚇得連忙伏在地上,汗流浹背,他這是怎麽了?竟然一直摸不準朱厚熜的脈?
“諸位愛卿,你們想過沒有,僅僅在西山,朕的眼皮子底下,就有這樣的混賬!放眼整個大明,又有多少欺壓百姓,魚肉鄉裏的豪強?隻怕是數不勝數?又有多少百姓,飽受壓榨,敢怒不敢言?”
“朕登基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要說朕有什麽作為,可以挺起胸膛,向祖宗陳說……還真是沒有什麽。國勢如此,民生如此……朕簡直一無是處啊!”
朱厚熜飽含悲涼,語氣痛苦。朝臣們都嚇壞了,這就叫主辱臣死啊!
老頭楊一清慌忙跪在地上,“陛下宵衣旰食,兢兢業業,為了大明江山,不辭勞苦,親自探查西山,救民水火,雖古之賢君,不能相比。萬方有罪,罪在內閣。老臣身為首揆,願意一肩擔之,請陛下降罪!”
說完之後,楊一清艱難地匍匐地上,朱厚熜俯視著這個老頭,良久,他突然道:“王嶽,你如何看楊閣老請罪?”
“陛下,臣以為楊閣老這是代人受過!他老人家不容易啊!”
“怎麽不容易?”朱厚熜追問。
王嶽苦笑,“陛下,能不能允許臣說過不切當的比喻?”
“講!”
“楊閣老在這個位置上,就像個——媳婦!”
朱厚熜差點噴了,你見過須發皆白,七老八十的媳婦?別說他了,就連楊一清都悶哼了一聲,這個該死的臭小子,簡直欠揍。
等下去之後,老夫非拿著禦賜拐杖,把你屁股打爛不可!
王嶽也感覺到了氣氛詭譎,連忙解釋道:“陛下,臣雖然沒有成親,卻也知道,一家子中,媳婦難為。上有公婆伺候,中間有丈夫侍奉,下麵還有兒孫要顧及……楊閣老德高望重,忠心耿耿,自然是想麵麵俱到。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越是想要周全,就越是左支右絀,顯得進退失據,兩頭落埋怨。”
楊一清微微哼了一聲,這小子比喻雖然不怎麽樣,但說得還是有道理的,自己的處境,的確是不怎麽舒服。
“陛下,王大人所言鞭辟入裏,把老臣的心思說得一清二楚,老臣鬥膽懇請陛下,準許老臣致仕迴鄉,頤養天年,請陛下恩準!”
朱厚熜斷然擺手,“朝中就這麽一個老臣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朕怎麽舍得讓閣老致仕?而且王嶽所言,說閣老進退兩難,是不想朕責備閣老……不過話說迴來,此事也的確和閣老無關啊!”
啪!
朱厚熜亮出了一本賬冊。
“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嗎?”
“臣等不知!”群臣一起迴答。
朱厚熜冷笑,“這是當年給劉瑾送禮的一本賬冊!”
劉瑾的賬冊?
所有人都嚇得不輕?這都過去十多年了,怎麽還會翻出來啊?
“諸位愛卿放心,不是朕要借題發揮,大肆株連。隻不過那個死掉的蔣三,曾經是劉瑾的手下,他私藏了一本劉瑾的賬冊,想要以此自保,如今他人死了,賬冊落到了朕的手裏。不過就算說起來,也沒有什麽,他沒有死,朕也不會拿這個定罪的。”
朱厚熜說得輕鬆,可群臣都提心吊膽,誰也不知道朱厚熜的真實打算。
楊一清忙道:“陛下,劉瑾逆案,雖然過去了多年,但是也不能姑息養奸,老臣鬥膽懇請陛下,將這份賬冊交給三法司,凡是牽連的人,都不可以姑息縱容,必須一查到底!”
朱厚熜微微一愣,隨即搖頭。
“閣老,朕知道你當年除掉劉瑾,立了大功,你自然不是劉瑾一黨。但其他人也未必黨附劉瑾,他們不過是無可奈何,被情勢所迫罷了。”
“不過閣老竟然說了,那就且看一看吧!”
朱厚熜又看了看群臣,笑道:“大家都別在意,朕隻是隨便說說,大家夥就當個笑話聽,不用當真。”
朱厚熜一再說,不要當真,可越是這樣,就越讓人毛骨悚然。百官們終於意識到,當大老板疾言厲色的時候,未必是壞事,至少他還願意跟你發脾氣。
若是連生氣都懶得生氣了,那才是滅頂之災呢!
“趙尚書!”
趙鑒一聽是叫自己,嚇得慌忙跪倒。
“陛下,陛下!臣可萬萬沒有依附劉瑾啊!”
朱厚熜擺手,“別著急,朕是問你,你可知道張彩?”
“知道,知道,此賊黨附劉瑾,助紂為虐,著實可惡,劉瑾事敗,死於獄中,也是他僥幸而已!”
朱厚熜搖頭,“是嗎?可這本賬冊標注數人不曾送禮,其中就有你一個,可是張彩勸解,劉瑾才沒有追擊的!”
“啊!”
趙鑒瞬間老臉通紅,溫度直線飆升,差不多能煎雞蛋了。在大庭廣眾之下當了一迴小人,這也太丟人了!
他匍匐地上,無言以對,死的心都有了。
這時候朱厚熜又道:“俞諫俞卿!”
俞諫慌忙跪倒,“陛下,臣,臣有罪!”
朱厚熜笑道:“無妨,朕隻是好奇,你送給了劉瑾一幅畫,不知道要多少錢?”
俞諫忙道:“臣,臣的確送過,那是一幅仿品,不過五兩銀子!”
“哦!這麽說來,劉瑾的眼光也不怎麽樣啊!他特意在賬冊上標準甚喜二字,朕還以為是名家精品呢!”
朱厚熜說完,還舉起賬冊,晃了晃頭,然後感歎著繼續往下看,翻找著熟悉的名字……大殿上的這幫臣子,有幾個是傻子?
他們一聽就懂了,好你個狡猾的家夥!
你拿著真跡當假的送,也真是有你的!
俞諫明顯感覺到,無數鄙夷的目光,穿透了他的身軀,這位老臣兩腿一軟,跪在了地上,“陛下,老臣慚愧,老臣請求辭官!”
俞諫老淚橫流,朱厚熜卻滿臉不悅。
“朕都說了,就是隨便說說,不用當迴事。都過去這麽多年了,怎麽還耿耿於懷啊?你們就算當初跟劉瑾有往來,朕也不會在意……行了,朕不讀了,散了吧!”說完,朱厚熜搖頭離去。留下了一群懵逼的大臣,這事能不在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