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份狀子,跟這些聯名上書比起來,簡直可笑的不值一提!
滿朝文官,竟然拿著個來發難,就好比兩個人打仗,一個掏出了鋒利的菜刀。一個舉起了前一天軟乎乎的油條,這仗還怎麽打?
梁儲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他驚訝地叫出來,“王大人,這,這就是你說的征地之法?”
王嶽含笑點頭,“隻能算是一部分。”
梁儲更驚訝了,“我說王大人,你,你一個人,是怎麽做到的?”
“誰說我是一個人了?”王嶽覺得梁儲簡直是莫名其妙,我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凡事都親力親為,難不成我想學諸葛亮,自己累死自己?
梁儲愣了片刻,自嘲笑道:“我是高興壞了,不知道王大人能不能說說,你是怎麽弄來的?”
王嶽終於點頭道:“這還不簡單,太後她老人家捐了那麽多錢,我怎麽敢胡來,所以了,我就拿出了一千兩銀子,雇傭了八十名調查員,讓他們深入正陽門外的那一片,走訪所有百姓,了解情況。另外我又花了二百兩,印製一些說明材料,還有聯名文稿……”王嶽說到這裏,還有點心疼,足足一千二百兩,都頂得上他十年的俸祿了,可真不是一邊小錢!
王嶽介紹著,梁儲頻頻點頭,而楊一清卻已經目瞪口呆,乖乖,這小子挺會辦事啊!
相比起這兩位,一直沉默不語的王陽明突然轉向王嶽,不無驚訝道:“你派人去了解情況?是衙門的小吏嗎?”
王嶽大笑,“怎麽會!老百姓見了衙門的官吏,直接就跑了,哪裏還敢說實話啊!我是從幾個鋪子請的人,他們都是京城的老人,知道百姓想什麽,交流起來很容易的。”王嶽沒有細說,他請的人都是從晉商那借來的,為了借人,他大晚上把楊博叫過去,他都不知道,那孩子進屋的時候,臉都是綠的!
隻不過等楊博出來以後,若有所思,一來似乎自己誤會了王嶽,這家夥沒有什麽奇怪的癖好,這二來楊博也敏銳察覺,王嶽那麽大的名氣,還真是有點東西啊!
就拿他請人搞社會調查這一招來說,就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城外很亂,需要興建外城,這是誰都知道的,但是老百姓具體有什麽要求,朝廷上下卻未必能說得清楚,可王嶽經過調查之後瞬間明明白白。
“王大人,你知道百姓想要什麽?”王陽明越發好奇。
“不敢說都清楚,但總歸把百姓關心的主要問題弄清楚了。”王嶽轉身,衝著朱厚熜道:“陛下,根據走訪歸納,其中八成以上的百姓,都有安全憂慮,韃子屢次入寇,已經讓外城的百姓憂心忡忡,之前韃子殺來,他們就往城裏跑。可城裏能承載的人數有限,而且他們在城外也有房舍,也有家財,不能一下子都扔掉。所以百姓的安全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
王嶽頓了頓,又道:“這排在第二位的,主要是擔心財產受損,擔心朝廷巧取豪奪,搶占他們的財產房舍……隻不過眾多的百姓之中,能擁有地契和房契的人,少之又少,他們都是瞧見空地,就給占用了,隻不過其中有人已經占用了很久,甚至從太宗皇帝遷都的時候算起,他們就住在城外了,已經傳承了幾代人。”
王嶽不緊不慢,介紹著城外百姓的情況。
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內容,卻讓在場所有官吏大開眼界,陽明公都忍不住讚歎。
他略微思忖,而後道:“據王大人所說,臣總結了兩點,其一,修建外城,是順應民心的,而且是刻不容緩。其二,城外百姓情況複雜,朝廷征用土地,該如何撫恤,不能隻是花錢了事,也絕非給的越多越好!”
不愧是王陽明,他抓住了真正的核心。
修建外城,不隻是太後心血來潮的德政那麽簡單。
而城外的百姓也十分複雜,不是你說要優待百姓,就能糊弄過去的。
無形之間,整個局勢已經扭轉。
文官們蓄勢待發的一擊,竟然被打得零零落落。
不管是梁儲,還是楊一清,更包括王陽明,都對王嶽大為讚賞,別說花一千二百兩,就算花一萬二千兩,那也是值得啊!
甚至他們還隱隱察覺,或許以後辦事也該跟王嶽學學,真正去了解百姓的想法,而不是靠著朦朧的感覺,那個不靠譜的。
“王嶽,你既然下了這麽大的功夫,那你覺得該如何興建外城呢?”朱厚熜終於幽幽開口了,當皇帝就是這點不好,非要等到最後,才有開口的機會。
眼看著自己這邊大獲全勝,他的心情也好得不得了,小富貴是真的越來越有本事了。
“陛下,臣的意思也是兩條,針對城外百姓的情況,要核實他們現有住房的麵積,在重新安置的時候,保證沒有損失,不足的麵積,可以給一些銀子補償,但是絕對不能無底線。在給予新房的同時,要給百姓房契和地契,將房舍變成他們的財產,讓他們能安居樂業。”
“這第二點,也是臣在調查時候發現,外麵居住的百姓,很多都是匠人,有一技之長。他們可以在修建外城過程中,發揮助力。因此臣的意思,是要組織這些工匠,並且向他們下訂單,雇傭他們參與建設……一句話,要讓這些人在興建新城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朱厚熜聽得很滿意,“王嶽,按照你的說法,又是安頓現在城外的百姓,還要讓流民有地方住,城外的地方,夠用嗎?”
王嶽哈哈大笑,“陛下,別的不說,城外光是丟棄的雜物堆,還有爛葬崗,就占用了很多土地,百姓胡亂搭建,又浪費了許多土地,隻要重新規劃,不但能安頓好所有人,還能留出不少的土地。”
何止是不少!隻要把外城圈起來,裏麵的土地都算是京城的,地價還要十倍暴增!
“好!”
朱厚熜欣然大笑,他終於把目光落在了楊廷和身上。
“元輔可聽清楚了?王嶽已經把興建外城的事情說清楚了,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楊廷和麵色陰沉,萬萬沒有料到,王嶽居然如此輕鬆,化解了他的攻勢,難不成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要死在沙灘上?
他仔細思忖王嶽的方案,針對百姓的擔憂,王嶽給出了兩個不可拒絕的理由。
修建城牆,有了安全保證,給予房契,更是讓百姓安心……光是這兩條,就已經擺平了九成以上的人,當然了,還會有些不滿足的,甚至是撒潑打滾,拚著命的鬧,就想多撈一點。
但這些人已經無關緊要了,大勢所趨,他們不聽話也不行。
難道大明的衙門,還有錦衣衛,都是吃素的不成?
一個少年人,居然心思如此縝密,滴水不漏,著實可怕。
“老臣,老臣以為王少卿思慮周全,十分難得,理當全力以赴,不負聖恩!”
楊廷和準備放手,可另一個姓楊的卻不想錯失良機。
“陛下,老臣以為王嶽的方案的確讓人耳目一新,他做事仔細認真,堪稱群臣表率。至於那幾十個告狀的,也不該就這麽放過!他們若是真有冤屈,可以替他們伸冤。如果是有些人不壞好意,唆使他們,出來阻撓國策,也不該姑息養奸!老臣主張一查到底!”
楊一清殺氣騰騰,終於露出了猙獰的一麵。
想打一棒子就跑,那是做夢!
這時候梁儲也急忙跪倒,“啟奏陛下,老臣以為楊尚書之言,切中要害。若是老臣布置有誤,情願領罪,可若是有人故意為之,也請陛下,給老臣一個清白!”
朱厚熜微微一笑,欣然點頭,“沒錯,的確該好好查查了!”
滿朝文官,竟然拿著個來發難,就好比兩個人打仗,一個掏出了鋒利的菜刀。一個舉起了前一天軟乎乎的油條,這仗還怎麽打?
梁儲突然意識到一件事,他驚訝地叫出來,“王大人,這,這就是你說的征地之法?”
王嶽含笑點頭,“隻能算是一部分。”
梁儲更驚訝了,“我說王大人,你,你一個人,是怎麽做到的?”
“誰說我是一個人了?”王嶽覺得梁儲簡直是莫名其妙,我又不是傻子,怎麽可能凡事都親力親為,難不成我想學諸葛亮,自己累死自己?
梁儲愣了片刻,自嘲笑道:“我是高興壞了,不知道王大人能不能說說,你是怎麽弄來的?”
王嶽終於點頭道:“這還不簡單,太後她老人家捐了那麽多錢,我怎麽敢胡來,所以了,我就拿出了一千兩銀子,雇傭了八十名調查員,讓他們深入正陽門外的那一片,走訪所有百姓,了解情況。另外我又花了二百兩,印製一些說明材料,還有聯名文稿……”王嶽說到這裏,還有點心疼,足足一千二百兩,都頂得上他十年的俸祿了,可真不是一邊小錢!
王嶽介紹著,梁儲頻頻點頭,而楊一清卻已經目瞪口呆,乖乖,這小子挺會辦事啊!
相比起這兩位,一直沉默不語的王陽明突然轉向王嶽,不無驚訝道:“你派人去了解情況?是衙門的小吏嗎?”
王嶽大笑,“怎麽會!老百姓見了衙門的官吏,直接就跑了,哪裏還敢說實話啊!我是從幾個鋪子請的人,他們都是京城的老人,知道百姓想什麽,交流起來很容易的。”王嶽沒有細說,他請的人都是從晉商那借來的,為了借人,他大晚上把楊博叫過去,他都不知道,那孩子進屋的時候,臉都是綠的!
隻不過等楊博出來以後,若有所思,一來似乎自己誤會了王嶽,這家夥沒有什麽奇怪的癖好,這二來楊博也敏銳察覺,王嶽那麽大的名氣,還真是有點東西啊!
就拿他請人搞社會調查這一招來說,就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城外很亂,需要興建外城,這是誰都知道的,但是老百姓具體有什麽要求,朝廷上下卻未必能說得清楚,可王嶽經過調查之後瞬間明明白白。
“王大人,你知道百姓想要什麽?”王陽明越發好奇。
“不敢說都清楚,但總歸把百姓關心的主要問題弄清楚了。”王嶽轉身,衝著朱厚熜道:“陛下,根據走訪歸納,其中八成以上的百姓,都有安全憂慮,韃子屢次入寇,已經讓外城的百姓憂心忡忡,之前韃子殺來,他們就往城裏跑。可城裏能承載的人數有限,而且他們在城外也有房舍,也有家財,不能一下子都扔掉。所以百姓的安全需求,是排在第一位的。”
王嶽頓了頓,又道:“這排在第二位的,主要是擔心財產受損,擔心朝廷巧取豪奪,搶占他們的財產房舍……隻不過眾多的百姓之中,能擁有地契和房契的人,少之又少,他們都是瞧見空地,就給占用了,隻不過其中有人已經占用了很久,甚至從太宗皇帝遷都的時候算起,他們就住在城外了,已經傳承了幾代人。”
王嶽不緊不慢,介紹著城外百姓的情況。
這些看似很平常的內容,卻讓在場所有官吏大開眼界,陽明公都忍不住讚歎。
他略微思忖,而後道:“據王大人所說,臣總結了兩點,其一,修建外城,是順應民心的,而且是刻不容緩。其二,城外百姓情況複雜,朝廷征用土地,該如何撫恤,不能隻是花錢了事,也絕非給的越多越好!”
不愧是王陽明,他抓住了真正的核心。
修建外城,不隻是太後心血來潮的德政那麽簡單。
而城外的百姓也十分複雜,不是你說要優待百姓,就能糊弄過去的。
無形之間,整個局勢已經扭轉。
文官們蓄勢待發的一擊,竟然被打得零零落落。
不管是梁儲,還是楊一清,更包括王陽明,都對王嶽大為讚賞,別說花一千二百兩,就算花一萬二千兩,那也是值得啊!
甚至他們還隱隱察覺,或許以後辦事也該跟王嶽學學,真正去了解百姓的想法,而不是靠著朦朧的感覺,那個不靠譜的。
“王嶽,你既然下了這麽大的功夫,那你覺得該如何興建外城呢?”朱厚熜終於幽幽開口了,當皇帝就是這點不好,非要等到最後,才有開口的機會。
眼看著自己這邊大獲全勝,他的心情也好得不得了,小富貴是真的越來越有本事了。
“陛下,臣的意思也是兩條,針對城外百姓的情況,要核實他們現有住房的麵積,在重新安置的時候,保證沒有損失,不足的麵積,可以給一些銀子補償,但是絕對不能無底線。在給予新房的同時,要給百姓房契和地契,將房舍變成他們的財產,讓他們能安居樂業。”
“這第二點,也是臣在調查時候發現,外麵居住的百姓,很多都是匠人,有一技之長。他們可以在修建外城過程中,發揮助力。因此臣的意思,是要組織這些工匠,並且向他們下訂單,雇傭他們參與建設……一句話,要讓這些人在興建新城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朱厚熜聽得很滿意,“王嶽,按照你的說法,又是安頓現在城外的百姓,還要讓流民有地方住,城外的地方,夠用嗎?”
王嶽哈哈大笑,“陛下,別的不說,城外光是丟棄的雜物堆,還有爛葬崗,就占用了很多土地,百姓胡亂搭建,又浪費了許多土地,隻要重新規劃,不但能安頓好所有人,還能留出不少的土地。”
何止是不少!隻要把外城圈起來,裏麵的土地都算是京城的,地價還要十倍暴增!
“好!”
朱厚熜欣然大笑,他終於把目光落在了楊廷和身上。
“元輔可聽清楚了?王嶽已經把興建外城的事情說清楚了,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楊廷和麵色陰沉,萬萬沒有料到,王嶽居然如此輕鬆,化解了他的攻勢,難不成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要死在沙灘上?
他仔細思忖王嶽的方案,針對百姓的擔憂,王嶽給出了兩個不可拒絕的理由。
修建城牆,有了安全保證,給予房契,更是讓百姓安心……光是這兩條,就已經擺平了九成以上的人,當然了,還會有些不滿足的,甚至是撒潑打滾,拚著命的鬧,就想多撈一點。
但這些人已經無關緊要了,大勢所趨,他們不聽話也不行。
難道大明的衙門,還有錦衣衛,都是吃素的不成?
一個少年人,居然心思如此縝密,滴水不漏,著實可怕。
“老臣,老臣以為王少卿思慮周全,十分難得,理當全力以赴,不負聖恩!”
楊廷和準備放手,可另一個姓楊的卻不想錯失良機。
“陛下,老臣以為王嶽的方案的確讓人耳目一新,他做事仔細認真,堪稱群臣表率。至於那幾十個告狀的,也不該就這麽放過!他們若是真有冤屈,可以替他們伸冤。如果是有些人不壞好意,唆使他們,出來阻撓國策,也不該姑息養奸!老臣主張一查到底!”
楊一清殺氣騰騰,終於露出了猙獰的一麵。
想打一棒子就跑,那是做夢!
這時候梁儲也急忙跪倒,“啟奏陛下,老臣以為楊尚書之言,切中要害。若是老臣布置有誤,情願領罪,可若是有人故意為之,也請陛下,給老臣一個清白!”
朱厚熜微微一笑,欣然點頭,“沒錯,的確該好好查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