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大明朝,哪一科進士最多災多難,這還不好說。但是正德十六年的這幾百人,算是品嚐到了酸甜苦辣,飽受風霜折磨。


    他們從去歲年底就有人進京,等著三月的春闈,好容易挨到了下場考試,一連九天,在貢院裏和寒風搏鬥,跟雨雪拚殺……受盡了淒苦折磨,總算如願,通過了會試,擠入了官場,登上了仕途。


    即將開始擁著顏如玉,住在黃金屋的腐朽生活。


    可誰料得到,天子竟然駕崩,這下子殿試沒法舉行了。


    一拖延,就是好幾個月啊!


    這可不是開玩笑啊,很多人帶著盤纏有限,原本打算過了考中之後,就進入官場,不愁吃喝了。


    結果不上不下,把他們扔在了京裏。


    在京城可不比別的地方,放個屁都要花錢,很多人花光了荷包裏的銀兩,又沒有俸祿可拿,隻能跑去借錢度日。


    還沒成為官員,先體會了一把借貸度日,求爺爺告奶奶的滋味。


    還真是體驗生活啊!


    不過這幫人也不在乎,畢竟過了會試,就能通過殿試,差別也無非是排名而已。這些年科舉越發重要,隻要通過了三年一度的鬼門關,最差也是個縣太爺。


    還會在乎幾十兩銀子嗎?


    直到昨天晚上,這幫人終於發覺了,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禦馬監、錦衣衛,悉數出動,一口氣抓了好幾十個人。


    有些家夥,白天還跟他們談笑風生,晚上就稀裏糊塗消失,完美詮釋了伴君如伴虎。這幫人是喂老虎了?


    有人已經嚇得兩股戰戰,打算溜之大吉,這個倒黴官我不當了,行不?


    對不起,不行!


    禮部派員通知所有人,殿試依舊,誰也不準缺席。


    這幫人隻能前來。


    可是在他們的眼裏,金鑾殿再也不是金碧輝煌,神聖無暇的聖地。反而是擇人而噬的魔窟,能把他們都給生吞了。


    懷著悲壯的心情,貢士們步入午門,在小太監的帶領之下,來到了奉天殿外。


    巨大的空地上,擺滿了考試用的桌子,在桌麵上,除了筆墨紙硯以外,居然還有一盤宮中的點心,一碗紫蘇熟水。


    貢士們提心吊膽,好多人肚子都是空的,看到了宛如梅花一般的精巧點心,忍不住咽了口吐沫。


    在貢士的最後一位,有個年過不惑的家夥。


    他長得不算差,可一把胡子,在眾多年輕人的堆裏,顯得格格不入。他呆呆盯著桌上的東西,眼圈突然紅了。


    不管別人怎麽想,他都覺得天恩浩蕩,陛下還是疼惜他們這些人的!


    他經過了七次科舉,全都落榜,如今已經是第八次,人家是朝堂的三朝元老,他是考場的三朝元老,從弘治考到了嘉靖。


    幾乎考白了頭發,考哭了心血。


    如今新君登基,他有機會站在這裏,接受殿試。


    或許這就是天意,是我遇到了明君聖主!


    這貨不停膨脹,而其他人卻戰戰兢兢。


    就在這時候,朱厚熜緩緩出現,站在了貢士們的麵前。


    “卿等皆是大明才俊,你們能站在這裏,就表示你們才學過人,聰慧機敏,遠超尋常同輩。朕剛剛登基,百廢待興,國政千頭萬緒,正要問策於人。”


    朱厚熜頓了頓,“今天,朕就借著殿試,看看你們的見解吧!”


    小皇帝沒有浪費太多的吐沫,說完之後,就退迴了大殿。緊跟著,有一些禮部的官吏,過來發放考卷。


    作為大明最高規格的考試,通常情況,當朝大學士,六部尚書,甚至勳貴重臣,都會過來充當考官。


    尤其是禮部尚書,更是不可或缺的人選。


    可今天的情況太詭異了,居然隻有幾個穿著藍袍的官吏負責發卷。另外監考的人也變成了錦衣衛。


    在這一堆的錦衣衛當中,還有年紀很輕的,看樣子都不會超過十五歲,他也能來監考?


    王嶽也覺得別扭,他丟了官之後,就隻能穿朱厚熜賜的飛魚服,很不幸,跟錦衣衛的人撞衫了。


    不過讓人當成錦衣衛,也不是壞事。


    他在人群當中晃悠,看看這些大明才俊,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王嶽所過之處,已經有不少人迫不及待,開始奮筆疾書了。


    策論和八股文不一樣,沒有嚴格的字數限製,寫得好,大可以汪洋恣肆,發揮心中所學,寫的花團錦簇。


    許多人就是這麽幹的,王嶽皺著眉頭,一個個看下來,看到了三分之一,王嶽就已經失望了。


    他幹脆從後麵開始,這一次王嶽意識到了不一樣。他發現眼前的家夥,死死盯著題目,痛苦地按著太陽穴,一個字都沒有寫。


    就這麽傻傻坐著!


    今科殿試的題目非常簡單,隻有四個字:國之大弊!


    立國一百五十年的大明,有多少弊端,請貢士們暢所欲言。哪怕把矛頭指向天子,說皇帝昏庸,也是可以的。


    言者無罪。


    當然了,等殿試之後,一定會有合適的罪名等著你。


    總體上,這是皇帝詢問大家對國家看法的尋常問題,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很多人已經按捺不住,什麽吏治昏暗,宗室繁衍,武備鬆弛,法紀無存……反正就像答文綜大題一樣,往上寫就是了。


    原來古往今來,讀書考試,都差不多啊!


    王嶽心中感歎,可坐在最後位置的人,卻讓他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這位久久不曾動筆,眼看著別人都寫完一半了,他還是傻嗬嗬坐著。弄得王嶽都想叫個太醫,看看這位是不是病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離著交卷已經沒剩下多少時間了。


    此人突然抓起桌上的點心,大口大口吞吃,噎得翻白眼,他又抓起碗,往肚子裏灌水。


    王嶽看得好笑。


    難不成做不出文章,害怕白來一趟,想混個飽兒?


    正在王嶽思索之際,此人提起毛筆,在卷子上憤然寫下兩個大字——士人!


    國之大弊,在於士人!


    王嶽悚然一驚,看向此人的目光不一樣了……太多的讀書人,能把弊端歸結到武夫、外戚、宦官,甚至是皇帝,卻很難正視自己的問題。規矩從來都是給別人定的,自己則是那個例外。


    哪怕提到了士人,也隻是籠統說成吏治鬆弛,官吏貪婪懈怠,卻很難更加深入,畢竟這也是人之常情。


    朱厚熜也是突發奇想,要借著這一次殿試,看看大明讀書人的成色。王嶽在巡視期間,十分失望,千篇一律,老生常談,了無新意。


    他都打算放棄了,這個年紀又大,長得又不好看的家夥,讓王嶽耳目一新。


    由於殿試不用糊名,所以王嶽清楚看到了此人的名字……張璁!


    貢士張璁認為,國之大弊,在於士人本身。


    一張偌大的考卷,隻有區區兩個字,他的名次又會如何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