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想到了勒石記功,將士們雖然不清楚典故,但卻不妨礙他們興奮的心情,因為大家夥都能感覺到,這一次的功勞太大了!大到了沒邊。


    在明初的時候,草原人口還很多,足有四十二個萬戶。保守估計,也有二百萬人以上。這並不稀奇,畢竟元朝時候,還能從中原得到糧食物資的供應,草原的生活是很安逸富足的。


    可隨著元朝滅亡,加上朱元璋和朱棣不斷北伐,以及經濟製裁,資源銳減,草原難以供養這麽多人。


    終於在也先死後,草原陷入了長久的混亂,部落之間,攻殺不斷。既然沒法搶到足夠的資源,那就隻有不斷消滅人口。


    等到達延汗靠著老婆統一蒙古草原之後,就隻有六個萬戶。


    六個萬戶,往多了算,能抽調出來的控弦之士不會超過十萬,按照二丁抽一的情況推算,成年壯丁,就隻有二十萬。


    老弱婦孺的數量或許會比男丁多一些,但數量也不會太多,統統加起來,也就是五十萬人左右。


    事實上長久以來,草原能供養的人口極限,也就是這麽多。


    王陽明搗毀了右翼三萬戶的駐地,直接殺戮超過三萬人,俘虜牛羊馬匹數十萬。


    等於消滅了右翼三萬戶一半的家底兒。


    就算前方的青壯迴來,沒有了牛羊,沒有了勞作的婦女,沒有了製作兵器鎧甲的工匠,也沒有了食物住處……這個冬天,絕對會成為他們的噩夢,即便沒有天災,大麵積減丁也是必然的結果。


    要不怎麽說,雄才大略如漢武帝,永樂大帝,即便戰果不大,甚至損兵折將,也要不斷攻擊草原。


    實在是草原的承受能力太有限了,即便打勝,都有可能滅亡,更遑論打敗了。


    有很多人都認為翻開中原的曆史,盡是一些很讓人憋屈的記錄,人家草原騎兵不斷侵略我們,甚至是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看得憋屈得受不了。


    但換個角度想想,能有連綿不斷的可靠記載,這已經是絕無僅有的奇跡了。或許我們很慘,但是對於那些敵人,他們早就煙消雲散,就連他們的悲劇,都要靠我們的史書佐證,這是不是更悲催呢?


    所以王嶽說這一次會帶來至少十年的太平,雖然王陽明沒有在現場,但是他也有同感,甚至他敢說,如果大明能抓住機會,分化瓦解,不斷出兵掃蕩,大明甚至有望迎來長久的安寧。


    隻可惜大明的敵人永遠不在外麵,而是朝中諸公。


    或許他們更希望我戰敗吧?


    這幫人現在想的多半不是如何利用天賜良機,擴大戰果,而是怎麽對付自己,名以上說,是害怕功高震主,威脅皇權,說的冠冕堂皇,可實際會威脅誰,他們自己最清楚,沒踩到他們的尾巴,幹嘛跳得那麽高?


    王陽明把一切看得很清楚,多半他再也不會有領兵出戰的機會了,甚至他會成為無數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汙蔑、中傷,明槍暗箭,鋪天蓋地,什麽都少不了。


    不過王陽明依舊半點不後悔!


    我心光明,問心無愧!


    “給朝廷發捷報,另外再派人去告訴三邊總督楊部堂,讓他加強戒備,防止韃子狗急跳牆。”


    派出送信人員之後,王陽明又果斷下令,全軍東進,他沒有打算再走陽和堡,而是要從遼東方向返迴大明。


    這三千將士是他帶出來的,就必須安全帶迴去,善始善終,做到最好!這就是王陽明的風格!


    整場戰鬥還沒有結束,但是造成的震動,已經如同地震波,迅速傳開,蔓延大明全境!


    報捷騎兵氣喘籲籲,返迴了長城一線。


    一百多年間,大明為了抵禦蒙古人入寇,修建了無數的墩台堡壘,三裏一個,五裏一個,密集的地方,甚至每隔一裏就會有煙墩。


    配合著萬裏長城,共同組成了北方的鐵壁屏障。


    隻要有韃子殺來,白天放煙,晚上點火,千裏狼煙,百姓悚然!


    可是這一次全然不同,從北方傳來的不是敵情,而是明軍勝利的消息!


    墩台的士兵,騎上馬匹,飛速跑向衛所,衛所得到消息,則是跑去邊疆重鎮,諸如宣府,薊鎮,大同……所過之處,無不歡聲雷動,簡直比過年還要高興。


    有上年紀的人,從酒窖裏翻出收藏多年的老酒。


    本來是為了防備韃子,才藏起來的。


    現在韃子戰敗了,終於可以安心暢飲!


    美酒,美食,男女老少,聚集在田間地頭,開懷暢談,還有人提著祭品,跑去親人的墳前,去告訴逝去的親人,朝廷官軍終於打贏了,他們可以安息了。


    對於王陽明的戰果,民間幾乎沒有任何懷疑。陽和堡的京觀就在那裏,誰也不能否認,就算創造出再大的勝利,也不奇怪,畢竟陽明公比那些無能之輩可靠多了!


    而此刻遷都北京的好處也顯露出來,至少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前方獲勝的消息。


    “太好了!”


    朱厚熜興奮地捶打著桌麵,整個人都站起來了。


    “快,準備輦車,朕要出宮!”


    黃錦嚇了一跳,“皇爺,王部堂打了這麽大的勝仗,固然值得高興,可也不用禦駕親征啊!”


    朱厚熜惡狠狠瞪了他一眼,“蠢材,朕是要去太廟,去告訴列祖列宗!”


    黃錦這才反應過來,小胖子撓了撓頭,“奴婢蠢笨,惹皇爺生氣了。”


    “廢話幹什麽,趕快去辦!”


    黃錦給朱厚熜準備好了輦車,小皇帝興匆匆就往外麵跑。迎麵正好趕來了幾位大學士,大家夥都知道這位肯定會有動靜,但是誰也不知道他想幹什麽。


    朱厚熜也沒有管他們,直接坐著輦車跑在了前麵,車後,一幫老頭,氣喘籲籲追著,那個熱鬧勁兒就不用說了。


    朱厚熜衝到了太廟。


    到了這裏,朱厚熜勉強平靜了心情,跟朱家的老祖宗見麵,一定要莊重嚴肅!


    朱厚熜步入太廟前殿,這裏是祭祀先祖的所在,地上鋪著金磚,柱子用的金絲楠木,雕梁畫棟,悉數用的金漆彩繪,無一不在彰顯著老朱家的威嚴!


    在太廟之中,供奉的首先就是創業一代目,一個飯碗起家的朱元璋,然後是永樂大帝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


    除了建文帝和景泰帝之外,一共八位皇帝,悉數在列。


    朱厚熜興衝衝,宣布了戰果,自太祖和太宗之後,就沒有這麽輝煌的勝利了,啥也別說了,就是自豪!


    朱厚熜的目光最終落到了朱棣的排位上。


    以藩王入繼大統,扣除倒黴的景泰帝,就是他和朱棣了。


    朱棣的文治武功,那就不用說了,如今他也大勝蒙古,戰績輝煌,堪比朱棣了吧?朱厚熜找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太宗,太宗!


    不好!


    太低估永樂大帝了!


    必須升格。


    楊廷和等人,追著朱厚熜,來到了太廟,半條命都沒了。偏偏小皇帝又下旨了,要改朱棣的廟號為“祖”,幹脆,這幾位直接倒了……陛下,咱消停一會兒行不?算我們求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王富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