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飛揚,怒雪含威。遼東寧遠前屯西南方向的官道上,一支約莫五六餘人的軍隊正在逶迤前行。


    這支軍隊頗不尋常,竟然有四位將領並轡策馬走在隊伍最前方。他們身後的隊伍也頗為怪異,竟然分為兩列,一列穿著明軍常見的大紅鴛鴦戰袍,另一列卻服色斑雜,不似漢軍模樣。


    此刻,他們的視線穿過漫天飛雪,已經隱約能看到遠處的那一座雄關。


    “諸位,前方便是‘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一關’的山海關了。”打頭四員將領之中,一位雖然身著戎裝,但一看體態就知其必是文官的那位瘦高個開口了,笑嗬嗬地向身旁三位將領做著介紹。


    不過,說是向三位將領做介紹,實際上他隻是偏頭向右手邊兩人說話,根本沒朝左看,也不知是左手這位將領與他有甚嫌隙,還是他知道這位將領無需這番介紹。


    右邊兩員將領也是身著明軍甲胄,但他倆前額、鬢角竟無半縷頭發垂下,竟似並非漢員身份。他倆聽得此人介紹,各自客氣地點頭示意,其中一人開口迴答:“多謝錢觀察指點,這般雄關真是讓我二人今番長了見識。”


    那位錢觀察笑了笑,道:“山海關雖然雄壯,但也不過一關,要說見識,等二位到了京師,想必定會再有一番感慨。說來也巧,學生倒也做過幾年京官,不如等到了京師,便由學生做東,請二位……及李四郎一道,好生宴飲遊玩一番,三位可肯賞個薄麵?”


    右手邊二將聽他此邀頗為詫異,之前那人趕忙問道:“呀,錢觀察也要迴京?”


    “嗬嗬,正是,正是。學生此番乃是接了內閣來函,迴京述職則個。”錢觀察笑眯眯地道。


    那兩員將領下意識對視一眼,心中凜然,不過先前那人馬上穩住了心思,笑道:“年關不遠,迴京述職也是正理……”頓了一頓,好似不經意地又問道:“是元輔手令麽?”


    錢觀察麵上的笑容不可察覺地僵了一僵,被他輕易遮掩過去,繼續笑道:“那倒不是。不瞞二位,學生恩相乃是沈閣老,此番迴京也是他老人家的意思。”


    原來這錢觀察不是別人,正是沈一貫的心腹門生錢夢皋。那次沈一貫被嚇得離京南下操辦封禪泰山、拜謁孝陵,他這位得意門生也果不其然受了影響。雖然因為高務實並未立刻與他師生二人撕破臉,錢夢皋並未被貶官,但也正如他自己猜到的那樣,被外放地方了。


    他外放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寧前——即寧遠前屯衛。說得直白點,他履新的職務正是整飭寧前屯田馬政兵備副使,簡稱寧前兵備道。他剛才一直被稱為“錢觀察”也是因此,就與當初高務實任金複海蓋兵備道時被稱為“高觀察”一樣。


    他這麽一說,那人忽然警覺起來,稍稍遲疑了一下,伸手朝身後一指,看似頗有些為難地問道:“您也知道,我二人本是鄉野夷民,不知朝廷禮數。不過此番受詔內附,我二人倒也惡補了一陣天朝法度。


    據說,天朝官、將迴京,不論是為述職還是其他,俱隻準帶兵、丁五百以內……錢觀察,您這可是帶了三千兵馬,這合適嗎?”


    錢夢皋笑了一聲,道:“二位果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不過二位不必為學生擔憂,錯非朝廷有令,學生安敢率軍迴京?況且,這兵也不會帶去京師,等到薊鎮就留下了,學生屆時孤身入京,等迴寧前之時再順路到薊鎮領走這三千兵馬。”


    或許是安慰,或許是震懾,錢夢皋說到此處又神秘一笑,道:“二位所領龍江第二軍一部,雖已是朝廷官軍身份,但到底入編不久,而西進山海關便稱京畿要地……是以,二位此番迴京參與授旗,也是要避免一些麻煩的,還望二位寬諒則個。”


    他說的倒也是事實。正所謂非皇命外軍不得入京,龍江第二軍剛剛受命建立不久,人員編組都尚未完成,目前已經確定的也就三千人左右,此番幹脆全部帶來了。


    這其中兩千五百以上都是生女真,包括後世曾經大名鼎鼎的“索倫精兵”,而漢兵人數還隻有四百多人。因此,哪怕是迴京接受朝廷授予軍旗,那也得另派一軍看著才行,斷無放任他們自由行進的道理——當然,進入山海關之前倒是沒那麽嚴苛,所以一直到了寧前,離山海關隻有一步之遙,才有錢夢皋率軍跟隨。


    說到這,兩員將領的身份也就明確了,正是龍江第二軍的正副總製:洪果爾、博穆博果爾。至於剛才被稱作“李四郎”的,自然就是李成梁的四子李如樟。


    錢夢皋這話說完,不等洪果爾和博穆博果爾迴答,李如樟已經接口道:“此乃題中應有之義,觀察就算不說,末將也會為二位總製解釋明白的。”


    李如樟是龍江第二軍的參謀長,不過在洪果爾二人看來,大概就是監軍的意思。此刻既然李如樟也這麽一說,他二人自然再無多話可言,隻能唯唯諾諾表示接受。


    不過,此事似乎沒有那麽簡單。他們這一行六千大軍抵達山海關外叫門,關中確認了來人身份,山海關守將,也就是永寧參將(注:曆史上的山海關總兵設立於萬曆四十六年,此時還沒有這個職務)親自出關檢驗關防。


    意外的是,當這位永寧參將剛準備當眾檢驗關防之時,錢夢皋卻笑嗬嗬地道:“關防在後隊輜車上,請參戎挪步,與本官一同前往。”


    這參將看了一眼,輜車倒也不遠,橫豎不過百步,去一去也無妨。再說,錢夢皋乃是文官,而他雖然不歸其管轄,卻也不敢得罪。


    此時李如樟也笑嗬嗬地說要陪著一起去,還很親熱地與這位參將勾肩搭背,搞得參將受寵若驚——對方可是李家四公子呢!


    洪果爾與博穆博果爾隻覺得自己二人果然還是“外人”,根本都插不上嘴,幹脆老老實實等在路邊。意外的是,沒過多久輜車那邊似乎發生了一點爭執,二人有些詫異地轉頭查看,卻隻看到李如樟正好伸手搭在那參將的肩膀上,湊近了腦袋好像在和對方說什麽交心話。


    兩人看得莫名其妙,饒有興致地看了半晌,才看到李如樟鬆開了熱情的手,滿臉笑容地盯著那位參將,而一旁的錢夢皋似乎也在說話。


    參將低著頭,仿佛是盤算了一番,這才揚了揚手裏的關防文書,宛如指天誓地一般說了幾句,而錢夢皋與李如樟連連頷首。此時他們好像終於說完了,參將把關防遞迴給錢夢皋,錢夢皋則放迴輜車之中收好,然後三人轉身走了迴來。


    洪果爾直覺有些不太對勁,見三人迴轉,下意識問道:“適才三位似乎有所爭執?”


    那參將臉色陰晴不定,遲疑了一下,沒有立刻答話,而錢夢皋則笑吟吟地道:“怎會有什麽爭執,不過是關防上用詞艱深,羅參戎一時有些誤解,因此學生解釋了一番,李四郎也來作保……


    嗬嗬,羅參戎忠於王事,此乃朝廷之福,待學生抵京之後,少不得也要為他在閣老麵前美言一二的。羅參戎,是這樣吧?”


    羅參將強笑了一下,卻朝洪果爾問道:“洪總製,你部此行是要先去薊鎮,是麽?”


    洪果爾當然不姓洪,不過漢人不喜歡稱唿他那有點長的姓氏,這一點他已經習慣了,因此也不計較,隻是點頭道:“哦,我看元輔發來的命令上確實這樣寫的。元輔說讓我部先到薊鎮領取戎裝……否則這幅模樣怎好入京?”他說著,指了指身後那支穿得亂七八糟的“龍江第二軍”。


    羅參將麵色稍霽,點頭道:“既是元輔有令,那就不妨事了。”然後朝四人拱了拱手,道:“末將這就迴去開關放行,還請稍待片刻。”


    錢夢皋依舊那副笑吟吟地模樣,微微頷首道:“有勞參戎。”


    羅參將帶著幾名手下親兵轉身而去,不多時迴到關中,下令道:“關防……無誤,開關放行。”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關內兵丁開始圍著偌大的絞盤“唿兒嗨喲”地推轉起來,山海關正門的千斤頂在“咯吱”聲中一點一點升起,露出了不算太寬但恰好能並行四馬的甬道。


    錢夢皋眉角一挑,輕笑道:“諸位,關門已開,我等這就入關吧。”他話是這麽說,卻顯然並未給其他人多說什麽的機會,已然輕輕一夾馬腹,當前上前了。李如樟騎術不錯,看不到有什麽動作,胯下駿馬便隨之跟上。


    洪果爾更不必說,他是科爾沁左翼首領出身,馬術水平是典型的蒙古健將級別,同樣是看不見有何動作便跟了上去。唯獨博穆博果爾些微有點狼狽,這位東海女真的首領擅步不擅騎,手忙腳亂了一番才跟上,不過好歹沒出什麽洋相。


    他們這一行六千人在山海關中一刻不停,徑直穿關而過,甚至沒有歇腳。關中羅參戎的一位親信頗為納悶,問道:“老爺,龍江第二軍授旗儀式還有些時日吧,怎的這些人如此著急?”


    羅參戎不答,隻是皺眉盯著這支軍隊的背影。他的另一位親信家丁又問:“去年錢觀察過關上任時,小的聽說他是沈閣老的門生,好像是因為做了什麽事,竟然惡了元輔,這才被調外任……這可就奇了,元輔怎會讓他領兵與龍江第二軍同往?”


    “別瞎猜了!”羅參戎眉頭都皺成了川字,此刻不耐煩的打斷道:“聽我將令:派一隊夜不收,繞過他們,先去薊鎮稟告,就說……就說錢觀察那關防雖非偽造,但行文含糊。末將不敢阻攔,隻好先放彼等通關,但也不敢不報,是以後續事宜還請製台明斷。”


    ----------


    ps:撿迴來一個伏筆,很高興。不過這章內容隻能這麽多了,寫滿4k反而不好……


    感謝書友“介鼬”的月票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元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無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無風並收藏大明元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