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老兒拿李濤沒絲毫辦法。
李濤同樣拿老頭兒沒任何辦法。
倆人隻能這麽幹耗著,直到公孫老兒的耐心耗盡,一番哭嚎,也便算是有所交代了。
所以一看這熟悉的戲碼再度上演,李濤便給了魏伴書一個眼神。
剩下的事情,就教給這位從九品的小官了。
離開文運殿,李濤一邊吩咐小昭備車,一邊問秋香:“母妃真的打算為本王納妃?這事還有沒有法子再往後推推?”
秋香俏臉羞赧著迴道:“王爺,納妃一事,貴妃娘娘這迴說什麽也不信你了。更何況,王爺都推了好幾次了。換做其他王府的,都納了好幾房了。”
李濤搖搖頭道:“本王文的不行,武道也始終難以入流,就這麽納妃了,豈不是永遠都沒機會了?”
“王爺,武道入流和納妃好像沒什麽關係吧?”
“誰說的?”李濤煞有介事地道:“我曾經看到過一本古籍上記載,以童子之身入流武道,將來能夠走得更遠。”
秋香聽得半信半疑,不知怎麽滴,就忽然狀若桃花。
原來王爺對我倆始終不屑一顧,是藏著這一層打算呢?
哼,公孫老先生居然敢說王爺不務正業,王爺明明在暗暗努力著呢!
上了馬車離開王府,李濤開始閉目養神。
雖然睡到日上三竿,可這精神頭總覺得還能再養養。
看來昨晚那琴簫合奏的一曲,著實太過耗神了。
秋香也跟著一言不發,卻暗中警惕。
相比之下,小昭就放鬆多了,甚至還壓低聲音跟秋香閑聊天起來了。
“我終於知道王爺當初為什麽選在這個地方開府了?”
秋香看了她一眼,沒接茬。
但不妨礙小昭自顧自地往下聊,“這裏人氣旺啊,你看這周邊的唐國百姓,對咱們王爺多尊敬呀。”
說到這裏,秋香終於忍不住了:“王爺仁義,對他們本來就好。”
這話小昭並不反對,她的重點明顯在別處:“你沒見過北城的十王府巷麽,大半天的都能冷清死個人哩,一點人氣都沒有。”
“哪像咱們現在,每次王爺坐車離開,這些百姓全都在夾道歡送呢!”
李濤終於憋不住了,“傻丫頭,他們那是再給本王讓路。當然,如果本王露麵,他們還這樣,那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秋香不解,暗自琢磨。
小昭不明白,當場就問:“為什麽?”
李濤立刻得意滿滿地道:“那肯定是仰慕本王的顏值唄!”
倆丫頭噗嗤一聲,異口同聲地笑起來了。
馬車穿過東城坊市,沿著橫貫東西的上京大街,來到縱橫南北的朱雀大街上。
作為西京城最繁華的街道,朱雀大街的名聲享譽四海內外。
來了西京城,不逛朱雀大街,等於是白來一趟。
而逛了朱雀大街,卻不去文工閣,等於沒有靈魂。
擱後世,那就是正兒八經的網紅景點。
這樣的網紅景點,李濤每天都去打卡。
這是作為紈絝王爺的必備科目。
走進文工閣,李濤龍行虎步,就像到了自家的後花園一樣。
絕對是紈絝本絝了。
“見過齊王!”尉遲將軍家的二兒子尉遲衝隔空拱拱手,算是打過了招唿。
“齊王真是愈發英明神武了!”兵部周尚書家的小兒子周弘吉更是誇張,聽得李濤甚至以為,這家夥分明是想構陷自己。
畢竟皇帝老兒最忌諱別人比他英明神武了。
李濤一路不停地迴應著各種寒暄,直到走進專屬包廂坐下來,方才清靜下來。
一邊享受著秋香把葡萄剝好送到嘴邊的伺候,一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戲台上的歌舞。
隻是這文工閣前閣就是個大舞台,上演的也都是常看的曲目。
有點樣板戲的味道。
也就圖個場麵和熱鬧。
若是能夠通過打賞,成為後閣貴賓,那待遇可就不一樣了。
不僅可以親自點映節目,而且能和文工閣的姑娘們近距離接觸。
有點專屬小劇場的味道。
所以李濤剛看了一會,就覺得膩歪:這一出昭君出塞已經看了太多遍了。
隨即努了努嘴,小昭便像往常一樣,叫過閣內小廝,扔出一大疊銀票。
不多時,下方的戲台上邊傳來唱喏:“齊王千歲打賞一千兩!”
全場一陣轟動,隨即議論紛紛。
尉遲衝扭頭對著周弘吉譏笑道:“齊王每迴都打賞一千兩,也沒見他進過後閣。真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周弘吉同樣一臉不屑,“誰說不是,連我們幾個都得打賞兩千兩才能進入後閣,更何況他這個名聲更臭的紈絝王爺?文工閣的姑娘,畢竟不是勾欄裏的戲子。”
場內的議論聲,並逃不過一流高手的耳目。
小昭忍不住氣憤道:“王爺又被人嘲笑了!”
李濤卻渾不在意,“讓他們笑唄,反正本王也不會少塊肉。”
不多時,全場掌聲雷動。
不管這出戲上演了多少次,但是每迴隨著文大家飾演的昭君出場,總能立刻激發起觀眾的熱情。
這就是享譽四海的文大家魅力所在。
尉遲衝看著怔怔入神道:“周兄,不行咱哥倆湊上五千兩,看看究竟能否一親芳澤?”
周弘吉卻格外謹慎,“尉遲兄,銀子是小事。但文大家可是聖上求而不得的人,更是被各國皇室尊為上賓,很可能是背後有著了不得的後台。”
“所以家父一直約束在下,不許沾惹文工閣和文大家。”
尉遲衝一臉遺憾道:“哎,家父也這般提過。”
精彩的好戲,總是過的飛快。
等到前閣演出結束,隨著客流往外走的時候,相約一起去香滿樓的尉遲衝和周弘吉,又遇上了李濤。
看著李濤哈欠連天的樣子,同為紈絝的倆人,頓時暗自嫌棄,隻是麵上卻還不敢表現出來,順便邀約道:“齊王,我和周兄在香滿樓訂了席位,不如一起?”
李濤擺擺手,“多謝尉遲兄和周兄的好意了,在下實在有些乏了,改日改日。”
揮別兩個紈絝,李濤的馬車繞過朱雀大街,行至文工閣後麵人跡罕至的小巷。
這裏有一扇虛掩的後門,直通文工閣的後院……
李濤同樣拿老頭兒沒任何辦法。
倆人隻能這麽幹耗著,直到公孫老兒的耐心耗盡,一番哭嚎,也便算是有所交代了。
所以一看這熟悉的戲碼再度上演,李濤便給了魏伴書一個眼神。
剩下的事情,就教給這位從九品的小官了。
離開文運殿,李濤一邊吩咐小昭備車,一邊問秋香:“母妃真的打算為本王納妃?這事還有沒有法子再往後推推?”
秋香俏臉羞赧著迴道:“王爺,納妃一事,貴妃娘娘這迴說什麽也不信你了。更何況,王爺都推了好幾次了。換做其他王府的,都納了好幾房了。”
李濤搖搖頭道:“本王文的不行,武道也始終難以入流,就這麽納妃了,豈不是永遠都沒機會了?”
“王爺,武道入流和納妃好像沒什麽關係吧?”
“誰說的?”李濤煞有介事地道:“我曾經看到過一本古籍上記載,以童子之身入流武道,將來能夠走得更遠。”
秋香聽得半信半疑,不知怎麽滴,就忽然狀若桃花。
原來王爺對我倆始終不屑一顧,是藏著這一層打算呢?
哼,公孫老先生居然敢說王爺不務正業,王爺明明在暗暗努力著呢!
上了馬車離開王府,李濤開始閉目養神。
雖然睡到日上三竿,可這精神頭總覺得還能再養養。
看來昨晚那琴簫合奏的一曲,著實太過耗神了。
秋香也跟著一言不發,卻暗中警惕。
相比之下,小昭就放鬆多了,甚至還壓低聲音跟秋香閑聊天起來了。
“我終於知道王爺當初為什麽選在這個地方開府了?”
秋香看了她一眼,沒接茬。
但不妨礙小昭自顧自地往下聊,“這裏人氣旺啊,你看這周邊的唐國百姓,對咱們王爺多尊敬呀。”
說到這裏,秋香終於忍不住了:“王爺仁義,對他們本來就好。”
這話小昭並不反對,她的重點明顯在別處:“你沒見過北城的十王府巷麽,大半天的都能冷清死個人哩,一點人氣都沒有。”
“哪像咱們現在,每次王爺坐車離開,這些百姓全都在夾道歡送呢!”
李濤終於憋不住了,“傻丫頭,他們那是再給本王讓路。當然,如果本王露麵,他們還這樣,那就是另外一迴事了。”
秋香不解,暗自琢磨。
小昭不明白,當場就問:“為什麽?”
李濤立刻得意滿滿地道:“那肯定是仰慕本王的顏值唄!”
倆丫頭噗嗤一聲,異口同聲地笑起來了。
馬車穿過東城坊市,沿著橫貫東西的上京大街,來到縱橫南北的朱雀大街上。
作為西京城最繁華的街道,朱雀大街的名聲享譽四海內外。
來了西京城,不逛朱雀大街,等於是白來一趟。
而逛了朱雀大街,卻不去文工閣,等於沒有靈魂。
擱後世,那就是正兒八經的網紅景點。
這樣的網紅景點,李濤每天都去打卡。
這是作為紈絝王爺的必備科目。
走進文工閣,李濤龍行虎步,就像到了自家的後花園一樣。
絕對是紈絝本絝了。
“見過齊王!”尉遲將軍家的二兒子尉遲衝隔空拱拱手,算是打過了招唿。
“齊王真是愈發英明神武了!”兵部周尚書家的小兒子周弘吉更是誇張,聽得李濤甚至以為,這家夥分明是想構陷自己。
畢竟皇帝老兒最忌諱別人比他英明神武了。
李濤一路不停地迴應著各種寒暄,直到走進專屬包廂坐下來,方才清靜下來。
一邊享受著秋香把葡萄剝好送到嘴邊的伺候,一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戲台上的歌舞。
隻是這文工閣前閣就是個大舞台,上演的也都是常看的曲目。
有點樣板戲的味道。
也就圖個場麵和熱鬧。
若是能夠通過打賞,成為後閣貴賓,那待遇可就不一樣了。
不僅可以親自點映節目,而且能和文工閣的姑娘們近距離接觸。
有點專屬小劇場的味道。
所以李濤剛看了一會,就覺得膩歪:這一出昭君出塞已經看了太多遍了。
隨即努了努嘴,小昭便像往常一樣,叫過閣內小廝,扔出一大疊銀票。
不多時,下方的戲台上邊傳來唱喏:“齊王千歲打賞一千兩!”
全場一陣轟動,隨即議論紛紛。
尉遲衝扭頭對著周弘吉譏笑道:“齊王每迴都打賞一千兩,也沒見他進過後閣。真是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周弘吉同樣一臉不屑,“誰說不是,連我們幾個都得打賞兩千兩才能進入後閣,更何況他這個名聲更臭的紈絝王爺?文工閣的姑娘,畢竟不是勾欄裏的戲子。”
場內的議論聲,並逃不過一流高手的耳目。
小昭忍不住氣憤道:“王爺又被人嘲笑了!”
李濤卻渾不在意,“讓他們笑唄,反正本王也不會少塊肉。”
不多時,全場掌聲雷動。
不管這出戲上演了多少次,但是每迴隨著文大家飾演的昭君出場,總能立刻激發起觀眾的熱情。
這就是享譽四海的文大家魅力所在。
尉遲衝看著怔怔入神道:“周兄,不行咱哥倆湊上五千兩,看看究竟能否一親芳澤?”
周弘吉卻格外謹慎,“尉遲兄,銀子是小事。但文大家可是聖上求而不得的人,更是被各國皇室尊為上賓,很可能是背後有著了不得的後台。”
“所以家父一直約束在下,不許沾惹文工閣和文大家。”
尉遲衝一臉遺憾道:“哎,家父也這般提過。”
精彩的好戲,總是過的飛快。
等到前閣演出結束,隨著客流往外走的時候,相約一起去香滿樓的尉遲衝和周弘吉,又遇上了李濤。
看著李濤哈欠連天的樣子,同為紈絝的倆人,頓時暗自嫌棄,隻是麵上卻還不敢表現出來,順便邀約道:“齊王,我和周兄在香滿樓訂了席位,不如一起?”
李濤擺擺手,“多謝尉遲兄和周兄的好意了,在下實在有些乏了,改日改日。”
揮別兩個紈絝,李濤的馬車繞過朱雀大街,行至文工閣後麵人跡罕至的小巷。
這裏有一扇虛掩的後門,直通文工閣的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