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一國丞相,甚至能讓燕王禪讓,足以證明子之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他在擔心秦國。
燕國雖然地域狹隘,可也是一塊肥肉,列國眼饞,都不會這麽輕易的放棄。
“相邦大人果然謹慎。”
張儀揶揄的笑意之中頗是帶著幾分敬佩。
“秦相過譽了,如今燕國強敵環伺,事關燕國安危,子之不敢掉以輕心。”
子之本來心眼很小,這句話說出來,倒是帶著些許的灑脫和豪爽意味。
張儀何等機敏,一言便聽出子之的話裏是帶著警惕之心的。
“既如此,那張儀便也不遮掩了,我秦國與燕國簽訂此條約的先遣條件是:秦國,可以不幹涉燕國的內政;但燕國,日後絕不可以與我秦國為敵。”
這是為長遠打算!日後齊楚合縱攻秦,燕國若再是插手,秦國必然捉襟見肘,首尾難顧。
“就這麽簡單?”
子之顯然不相信,如此簡單的條約,秦相千裏迢迢來到燕國,有些得不償失。
張儀篤定道:“就這麽簡單!盟書已然在此,張儀還帶了秦國的國璽,隻要相邦大人同意,即刻簽訂。”
子之對張儀所說的條件作了一番揣摩,秦國對外盟書,多是以撕毀結束。
也就是說,秦國對外訂立盟約,到頭來卻沒有哪一個盟約能夠延續到最後。
一紙空談而已!所以子之才要正題深談,才要自己主動。
可有盟約總比沒有好,簽訂了盟約之後,若是以後燕國有難,也可以求助秦國。
燕國國璽果然在子之手中,這也初步的印證了如今的子之已經掌握了燕國實權。
他將國璽拿出,便順勢說開:“秦相,今日國書簽訂,還望秦國信守諾言。”
“相邦大人放心,經過多次戰役,秦國之國力、軍力倉促之間恐不能恢複,至少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對外戰爭。”
將簽訂好的國書收起來交給高長恭,兩個人便準備離開。
可是,他們來此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禍水東引!秦國雖然不參與燕國內政,但必須讓齊國參與進來,以為秦國爭取時間。
“相邦大人,張儀鬥膽一問,太子姬平何在?”
張儀起身之後深深鞠了一躬。
子之眉頭緊皺。
燕國太子平此時與他已經是仇敵,兵戎相見久矣,秦相為何要打聽他的下落?
莫非兩個人之間有密謀?
“秦相何為?”
子之的臉色逐漸黯淡起來。
張儀笑道:“相邦大人切莫多疑,燕國太子平乃張儀故人,隻想一見,並無他意。”
“太子平亂國,已經被本相趕出國都薊城,現在,指不定在哪個山穀之中躲著呢。”
“我有一言,可助燕國,相邦大人聽否?”
張儀的眼神之中帶著玩味。
“願聞其詳!”
“相邦大人應該清楚,如今燕國最擔心的,不是我秦國,而是強鄰齊國,若齊國插手,燕國必將大亂,張儀以為,切不可引齊軍入燕,不然,薊城必將生靈塗炭。”
子之了然。
他如今占據上風,自然不會求援於齊國,隻是不知道太子平走投無路,會不會與齊國親近。
“秦相有何高見?”
張儀道:“燕國當與齊國盟好,至於是簽訂國書,還是送珠寶美女,就看相邦大人自己的了。”
舉凡霸統大業,必有準備期間,任誰都不能一蹴而就,這就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國運亦是如此!與齊國之間的交流溝通,要早做準備,不可讓太子平占了上風,張儀還是個忠厚人。
“多謝秦相提點,子之明了,秦相請到薊城驛館歇息,等精力完全恢複再迴秦國不遲。”
“張儀告退!”
走出燕王宮之後,張儀臉上帶著笑意,高長恭也跟著笑,他已經完全洞悉張儀之策略。
“相國大人果然陰損!”
走在漆黑無人的甬道之上,高長恭開起了玩笑,目光炯炯的望著張儀。
陰損?
這是在罵我!張儀不解:“長恭此話何意?”
高長恭明明朗朗的說道:“相國大人不要再裝了,方才明明是相國大人的欲擒故縱之計。”
看向高長恭,張儀的目光有些驚訝,微微笑道:“我倒是真想聽聽長恭是如何揣度本相的。”
高長恭侃侃而談:“太子平雖然為燕國正統,卻不得權不得勢,龜縮於山中,我們想找到簡直是太難了。”
“子之不傻,他知道若請齊國來解圍,到最後是引狼入室,齊國得不到利益絕不會撤走。”
“更何況,現在占據主動權的是子之,他也不會主動去請求齊國救援。”
“所以他便擔心太子平去求援齊國。”
“那太子平就不擔心齊國嗎?
也是擔心的,須臾之間,難以拿定主意。”
“可相國大人讓子之與齊國盟好,子之就必定會派遣使臣入齊,這是一步妙棋。”
“這個消息,一定會被太子平所探聽到,太子平不明其中緣由,還以為子之是去求援的。”
“那他豈能甘落人後?
相國大人這一招,便是催化劑一般的存在。”
“若子之不盟好齊國,太子平也不會去求援齊國;子之若盟齊國,則齊國必幹涉燕國內政。”
如此,這招禍水東引,便算是成功了!張儀凝神傾聽,不僅對這位秦國上卿產生了一股朦朧的敬意,了不起,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地。
為官多年,甚至出使國家無數,接觸的國君和朝臣各式各樣的都有。
可像高長恭這般能夠洞悉人心的,天下恐怕絕無僅有!自古英雄出少年,有誰會想到,這個高長恭,日前隻是舞鳳樓一小廝。
如今已經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了!“長恭果然機敏,不愧是被王上看重的人,張儀敬佩;張儀的這一招,叫殺人於無形,到頭來,若是燕國慘遭屠戮,他們隻會怪罪齊國人,而與我秦國無關。”
“相國大人老謀深算,高長恭今日見識了。
話說到一半,天空竟然是烏雲密布,黑雲壓城一般,怕是又有一場大雪。
“走吧,迴驛站泡泡腳,估計現在王上應該也快到楚國了,咱們靜候佳音!”
他在擔心秦國。
燕國雖然地域狹隘,可也是一塊肥肉,列國眼饞,都不會這麽輕易的放棄。
“相邦大人果然謹慎。”
張儀揶揄的笑意之中頗是帶著幾分敬佩。
“秦相過譽了,如今燕國強敵環伺,事關燕國安危,子之不敢掉以輕心。”
子之本來心眼很小,這句話說出來,倒是帶著些許的灑脫和豪爽意味。
張儀何等機敏,一言便聽出子之的話裏是帶著警惕之心的。
“既如此,那張儀便也不遮掩了,我秦國與燕國簽訂此條約的先遣條件是:秦國,可以不幹涉燕國的內政;但燕國,日後絕不可以與我秦國為敵。”
這是為長遠打算!日後齊楚合縱攻秦,燕國若再是插手,秦國必然捉襟見肘,首尾難顧。
“就這麽簡單?”
子之顯然不相信,如此簡單的條約,秦相千裏迢迢來到燕國,有些得不償失。
張儀篤定道:“就這麽簡單!盟書已然在此,張儀還帶了秦國的國璽,隻要相邦大人同意,即刻簽訂。”
子之對張儀所說的條件作了一番揣摩,秦國對外盟書,多是以撕毀結束。
也就是說,秦國對外訂立盟約,到頭來卻沒有哪一個盟約能夠延續到最後。
一紙空談而已!所以子之才要正題深談,才要自己主動。
可有盟約總比沒有好,簽訂了盟約之後,若是以後燕國有難,也可以求助秦國。
燕國國璽果然在子之手中,這也初步的印證了如今的子之已經掌握了燕國實權。
他將國璽拿出,便順勢說開:“秦相,今日國書簽訂,還望秦國信守諾言。”
“相邦大人放心,經過多次戰役,秦國之國力、軍力倉促之間恐不能恢複,至少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對外戰爭。”
將簽訂好的國書收起來交給高長恭,兩個人便準備離開。
可是,他們來此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禍水東引!秦國雖然不參與燕國內政,但必須讓齊國參與進來,以為秦國爭取時間。
“相邦大人,張儀鬥膽一問,太子姬平何在?”
張儀起身之後深深鞠了一躬。
子之眉頭緊皺。
燕國太子平此時與他已經是仇敵,兵戎相見久矣,秦相為何要打聽他的下落?
莫非兩個人之間有密謀?
“秦相何為?”
子之的臉色逐漸黯淡起來。
張儀笑道:“相邦大人切莫多疑,燕國太子平乃張儀故人,隻想一見,並無他意。”
“太子平亂國,已經被本相趕出國都薊城,現在,指不定在哪個山穀之中躲著呢。”
“我有一言,可助燕國,相邦大人聽否?”
張儀的眼神之中帶著玩味。
“願聞其詳!”
“相邦大人應該清楚,如今燕國最擔心的,不是我秦國,而是強鄰齊國,若齊國插手,燕國必將大亂,張儀以為,切不可引齊軍入燕,不然,薊城必將生靈塗炭。”
子之了然。
他如今占據上風,自然不會求援於齊國,隻是不知道太子平走投無路,會不會與齊國親近。
“秦相有何高見?”
張儀道:“燕國當與齊國盟好,至於是簽訂國書,還是送珠寶美女,就看相邦大人自己的了。”
舉凡霸統大業,必有準備期間,任誰都不能一蹴而就,這就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國運亦是如此!與齊國之間的交流溝通,要早做準備,不可讓太子平占了上風,張儀還是個忠厚人。
“多謝秦相提點,子之明了,秦相請到薊城驛館歇息,等精力完全恢複再迴秦國不遲。”
“張儀告退!”
走出燕王宮之後,張儀臉上帶著笑意,高長恭也跟著笑,他已經完全洞悉張儀之策略。
“相國大人果然陰損!”
走在漆黑無人的甬道之上,高長恭開起了玩笑,目光炯炯的望著張儀。
陰損?
這是在罵我!張儀不解:“長恭此話何意?”
高長恭明明朗朗的說道:“相國大人不要再裝了,方才明明是相國大人的欲擒故縱之計。”
看向高長恭,張儀的目光有些驚訝,微微笑道:“我倒是真想聽聽長恭是如何揣度本相的。”
高長恭侃侃而談:“太子平雖然為燕國正統,卻不得權不得勢,龜縮於山中,我們想找到簡直是太難了。”
“子之不傻,他知道若請齊國來解圍,到最後是引狼入室,齊國得不到利益絕不會撤走。”
“更何況,現在占據主動權的是子之,他也不會主動去請求齊國救援。”
“所以他便擔心太子平去求援齊國。”
“那太子平就不擔心齊國嗎?
也是擔心的,須臾之間,難以拿定主意。”
“可相國大人讓子之與齊國盟好,子之就必定會派遣使臣入齊,這是一步妙棋。”
“這個消息,一定會被太子平所探聽到,太子平不明其中緣由,還以為子之是去求援的。”
“那他豈能甘落人後?
相國大人這一招,便是催化劑一般的存在。”
“若子之不盟好齊國,太子平也不會去求援齊國;子之若盟齊國,則齊國必幹涉燕國內政。”
如此,這招禍水東引,便算是成功了!張儀凝神傾聽,不僅對這位秦國上卿產生了一股朦朧的敬意,了不起,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地。
為官多年,甚至出使國家無數,接觸的國君和朝臣各式各樣的都有。
可像高長恭這般能夠洞悉人心的,天下恐怕絕無僅有!自古英雄出少年,有誰會想到,這個高長恭,日前隻是舞鳳樓一小廝。
如今已經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了!“長恭果然機敏,不愧是被王上看重的人,張儀敬佩;張儀的這一招,叫殺人於無形,到頭來,若是燕國慘遭屠戮,他們隻會怪罪齊國人,而與我秦國無關。”
“相國大人老謀深算,高長恭今日見識了。
話說到一半,天空竟然是烏雲密布,黑雲壓城一般,怕是又有一場大雪。
“走吧,迴驛站泡泡腳,估計現在王上應該也快到楚國了,咱們靜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