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中李明儀見李桂態度謙和,彬彬有禮,毫無名士的狂娟之態,心中暗暗讚賞……
隨後的時間李桂就開始了按部就班的上班生活,而實際上李桂很適應這種生活。
翰林院的日常工作是對史誌的編修,但現在這份差事卻被忠信王奪去了,並借調了一部分翰林院的編修、編撰……
現在剩下的工作就是給皇子皇孫們講課,也叫待講,但李桂等新入職的還沒這個資格。至於給皇上起草聖旨,也就是待詔不論是資曆還是品級,李桂都不夠。
因此用後世的話講,李桂現在處在實習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實際是熟悉環境,但是酒宴卻是避免不了的,李明儀開了頭之後,以下各待詔、編撰、編修依次請了起來。
……
而時光匆匆,不知不覺間兩個月的時間已近,而這期間欠銀的官員等著泰寧帝的動靜,泰寧帝想看看卻要看看忠禮王這個炸彈的效果,以及看一看忠禮王處理事物的能力,也一直沒有發話,而這當中忠義王與忠禮王又暗中使著橫勁,因此欠銀的事情就膠著了起來。
這種情況忠禮王自然是不願意看到,他與趙虎臣商議了一下,兩人都認為這事必須破局,哪怕是破一小點點也是好的,不能讓泰寧帝認為他束手無策!
而通過密探,忠禮王已經知道忠義王、忠禮王不交欠銀的理由,什麽我等借銀又非私事,欠銀多的都沒還,我等急什麽之類的話。
因此忠禮王很清楚,破局的關鍵在於賈政。而想到了賈政,忠仁王自然想到了李桂,想到了大觀園。
“先生以為李探花能一下子拿出這些銀子嗎?”
九月二日晚上,清音閣裏,忠禮王向趙虎臣問道。
雖然他知道大觀園現在生意很紅火,但一下子拿出二百萬兩銀子,忠仁王此事卻難。
而趙虎臣長於策,但對經濟之道卻並不精通,這實際上是這個時代士子的通病,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影響下,並沒有士子專門研究經濟。
但是二百萬兩這個數目的巨大,趙虎臣是知道的,而他也有自知之明,因此,聞言,趙虎臣捋了一陣子胡須說道:“迴王爺,從大觀園觀之,李探花此人好像對經濟之道很是精通,他現在既已入翰林,王爺不妨直接詢問於他。或許他還能有催繳欠銀的法子。嗯,此事還需先給賈存周通個氣。”
忠仁王早有招攬李桂之心,隻是他到現在還奉行著潛行策略,故而一直不得其時,但借由此事招攬李桂,卻是順利成章,堂堂正正。
再想到李桂在經濟上的表現,或許真的在此事上幫他。
因此聞言忠禮王眼睛一亮,隨即點了點頭,說道:“先生此言有理。”
……
九月三日,夕陽漫道中李桂乘轎迴到了府邸,而才剛進門,一個婆子就滿麵含笑的、臉上沒肉的婆子迎了上來,滿臉堆笑道:“賤婦見過李大人。”
這個婆子李桂是認識的,正式騙過賈母每月捐一百五十斤香油,騙過趙姨娘五百兩銀子,給了趙姨娘兩個紙剪的青麵鬼的馬道婆!
隨即一股夜貓子進宅的感覺在李桂心裏陡然升起,他也不喜這樣的人物,以他現在的身份也不需要對馬道婆客氣。
“嗯。”
李桂用鼻子應了一聲,隨即袖子一甩,往後宅而去。
“我哪裏得罪他了?沒有啊,難道是以前得罪他了,記不清了,我得想想……”
隨後呆愕中,馬道婆深思了起來。
……
迴到後宅,晴雯和王熙鳳立刻笑意盈盈的迎了上來……
“那婆子來幹什麽?”換衣之際,李桂問道。
而聞言晴雯與王熙鳳臉色一紅,晴雯笑而不語,而王熙鳳整理了一下李桂的便服才說道:“這個,老爺你是知道的,賤妾年齡已大,一直想有個孩子。”
“有孩子找她幹什麽,此婦隻會坑蒙拐騙,嘿嘿,鳳兒,此事有我就行了,但凡你換個姿勢……”
看著王熙鳳與晴雯麵紅耳赤的嬌羞模樣,李桂心中大樂,正想繼續調笑,而就在這時伴鶴的聲音響了起來:“姑爺,老爺請你過去。”
……
“你少喝一些。”臨去前王熙鳳紅著臉說道。
“才二十多歲居然說自己老了!不過這個時代五十就自稱為老婦了!奇怪,這事我不是不努力,她們兩個也應該有了?難道是我?迴頭看看去,不知喊我做什麽,難道是欠銀之事,時間也快到了……”
一路隨意思索著,李桂來到了王夫人的三間大房,賈政早已換了一身便服,置好了酒菜等候。
以兩人現在的關係,隻是隨意一寒暄,便落座,三杯酒之後,賈政撫須說道:“賢侄,今日禮王爺找了我,問我準備的怎麽樣了,下麵咱們該如何?”
雖然沒有二百萬兩銀子,但因為大觀園生意紅火,所以賈政說話時已非以前的慌亂。
而李桂現在也已不是朝廷之事的素人,與同僚閑談、宴飲之間,朝堂之事幾乎逃不過他的眼睛,這其實也是朝廷官員宴會多多的一個原因。
因此忠禮王催繳借銀的進展他是清楚的,也清楚忠禮王與借銀官員現在的心態。而現在忠禮王找上賈政,估計是想從賈政身上突破。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在李桂看來,最容易入手的方法應該是先易後難,先從欠銀少的入手。忠禮王如此猛急,結合後世的經驗,李桂清楚這一是忠禮王性格施然,第二是忠禮王在向泰寧帝顯示他對此事的認識態度。
對於忠禮王,李桂明白他現在是必須支持的,而要是一下子拿出二百萬兩也是有方法的,比如把大觀園分成一百股,再通過裘安、薛蟠、俞圖等散播出去,雖然可能湊不夠,但相差應該不多。
第二種方法就是抵押借貸,以前大觀園是一潭死水,但現在不同了,李桂覺得應該有錢莊願意借貸。
當然這兩個方法都有些難題,第一個需要很多人;第二個有二百萬現銀的錢莊很稀少,也可以說沒有。
當然從忠禮王的“怎麽樣了”這句話裏,以及所了解的後世對此事的操作,李桂敏銳的感覺到忠禮王似乎並沒有要賈政一下子拿出來的意思,隻是必須得拿。
想了想,李桂說道:“迴伯父,此事最近小侄也思量了一下,此事有急、緩兩種情況,如急,小侄覺得可以以分股的形式把大觀園收益賣出去,也可到錢莊抵押;如緩可與禮王商議以分期還款的方式五至十年還清。”
隨後的時間李桂就開始了按部就班的上班生活,而實際上李桂很適應這種生活。
翰林院的日常工作是對史誌的編修,但現在這份差事卻被忠信王奪去了,並借調了一部分翰林院的編修、編撰……
現在剩下的工作就是給皇子皇孫們講課,也叫待講,但李桂等新入職的還沒這個資格。至於給皇上起草聖旨,也就是待詔不論是資曆還是品級,李桂都不夠。
因此用後世的話講,李桂現在處在實習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實際是熟悉環境,但是酒宴卻是避免不了的,李明儀開了頭之後,以下各待詔、編撰、編修依次請了起來。
……
而時光匆匆,不知不覺間兩個月的時間已近,而這期間欠銀的官員等著泰寧帝的動靜,泰寧帝想看看卻要看看忠禮王這個炸彈的效果,以及看一看忠禮王處理事物的能力,也一直沒有發話,而這當中忠義王與忠禮王又暗中使著橫勁,因此欠銀的事情就膠著了起來。
這種情況忠禮王自然是不願意看到,他與趙虎臣商議了一下,兩人都認為這事必須破局,哪怕是破一小點點也是好的,不能讓泰寧帝認為他束手無策!
而通過密探,忠禮王已經知道忠義王、忠禮王不交欠銀的理由,什麽我等借銀又非私事,欠銀多的都沒還,我等急什麽之類的話。
因此忠禮王很清楚,破局的關鍵在於賈政。而想到了賈政,忠仁王自然想到了李桂,想到了大觀園。
“先生以為李探花能一下子拿出這些銀子嗎?”
九月二日晚上,清音閣裏,忠禮王向趙虎臣問道。
雖然他知道大觀園現在生意很紅火,但一下子拿出二百萬兩銀子,忠仁王此事卻難。
而趙虎臣長於策,但對經濟之道卻並不精通,這實際上是這個時代士子的通病,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影響下,並沒有士子專門研究經濟。
但是二百萬兩這個數目的巨大,趙虎臣是知道的,而他也有自知之明,因此,聞言,趙虎臣捋了一陣子胡須說道:“迴王爺,從大觀園觀之,李探花此人好像對經濟之道很是精通,他現在既已入翰林,王爺不妨直接詢問於他。或許他還能有催繳欠銀的法子。嗯,此事還需先給賈存周通個氣。”
忠仁王早有招攬李桂之心,隻是他到現在還奉行著潛行策略,故而一直不得其時,但借由此事招攬李桂,卻是順利成章,堂堂正正。
再想到李桂在經濟上的表現,或許真的在此事上幫他。
因此聞言忠禮王眼睛一亮,隨即點了點頭,說道:“先生此言有理。”
……
九月三日,夕陽漫道中李桂乘轎迴到了府邸,而才剛進門,一個婆子就滿麵含笑的、臉上沒肉的婆子迎了上來,滿臉堆笑道:“賤婦見過李大人。”
這個婆子李桂是認識的,正式騙過賈母每月捐一百五十斤香油,騙過趙姨娘五百兩銀子,給了趙姨娘兩個紙剪的青麵鬼的馬道婆!
隨即一股夜貓子進宅的感覺在李桂心裏陡然升起,他也不喜這樣的人物,以他現在的身份也不需要對馬道婆客氣。
“嗯。”
李桂用鼻子應了一聲,隨即袖子一甩,往後宅而去。
“我哪裏得罪他了?沒有啊,難道是以前得罪他了,記不清了,我得想想……”
隨後呆愕中,馬道婆深思了起來。
……
迴到後宅,晴雯和王熙鳳立刻笑意盈盈的迎了上來……
“那婆子來幹什麽?”換衣之際,李桂問道。
而聞言晴雯與王熙鳳臉色一紅,晴雯笑而不語,而王熙鳳整理了一下李桂的便服才說道:“這個,老爺你是知道的,賤妾年齡已大,一直想有個孩子。”
“有孩子找她幹什麽,此婦隻會坑蒙拐騙,嘿嘿,鳳兒,此事有我就行了,但凡你換個姿勢……”
看著王熙鳳與晴雯麵紅耳赤的嬌羞模樣,李桂心中大樂,正想繼續調笑,而就在這時伴鶴的聲音響了起來:“姑爺,老爺請你過去。”
……
“你少喝一些。”臨去前王熙鳳紅著臉說道。
“才二十多歲居然說自己老了!不過這個時代五十就自稱為老婦了!奇怪,這事我不是不努力,她們兩個也應該有了?難道是我?迴頭看看去,不知喊我做什麽,難道是欠銀之事,時間也快到了……”
一路隨意思索著,李桂來到了王夫人的三間大房,賈政早已換了一身便服,置好了酒菜等候。
以兩人現在的關係,隻是隨意一寒暄,便落座,三杯酒之後,賈政撫須說道:“賢侄,今日禮王爺找了我,問我準備的怎麽樣了,下麵咱們該如何?”
雖然沒有二百萬兩銀子,但因為大觀園生意紅火,所以賈政說話時已非以前的慌亂。
而李桂現在也已不是朝廷之事的素人,與同僚閑談、宴飲之間,朝堂之事幾乎逃不過他的眼睛,這其實也是朝廷官員宴會多多的一個原因。
因此忠禮王催繳借銀的進展他是清楚的,也清楚忠禮王與借銀官員現在的心態。而現在忠禮王找上賈政,估計是想從賈政身上突破。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在李桂看來,最容易入手的方法應該是先易後難,先從欠銀少的入手。忠禮王如此猛急,結合後世的經驗,李桂清楚這一是忠禮王性格施然,第二是忠禮王在向泰寧帝顯示他對此事的認識態度。
對於忠禮王,李桂明白他現在是必須支持的,而要是一下子拿出二百萬兩也是有方法的,比如把大觀園分成一百股,再通過裘安、薛蟠、俞圖等散播出去,雖然可能湊不夠,但相差應該不多。
第二種方法就是抵押借貸,以前大觀園是一潭死水,但現在不同了,李桂覺得應該有錢莊願意借貸。
當然這兩個方法都有些難題,第一個需要很多人;第二個有二百萬現銀的錢莊很稀少,也可以說沒有。
當然從忠禮王的“怎麽樣了”這句話裏,以及所了解的後世對此事的操作,李桂敏銳的感覺到忠禮王似乎並沒有要賈政一下子拿出來的意思,隻是必須得拿。
想了想,李桂說道:“迴伯父,此事最近小侄也思量了一下,此事有急、緩兩種情況,如急,小侄覺得可以以分股的形式把大觀園收益賣出去,也可到錢莊抵押;如緩可與禮王商議以分期還款的方式五至十年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