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胡子男人出現那一刻,陶允之顯已認命,慘然一笑道:“就知道留你不得,隻可惜叫你提早察覺跑了。”
聽這話,陶碧章氣急,走到陶允之跟前,揚手便是一巴掌,清亮的耳光聲響徹夜色,一時間所有人噤若寒蟬。
見自己一巴掌下去,陶允之臉上迅速顯現紅腫掌印,嘴角甚至浸出了血色,陶碧章也愣了一瞬,手一落,恨鐵不成鋼道:“孽障,她可是你主母,你怎能用這般邪佞之術加害於她?”
家主到場,終有人主持公道,陶夫人立時掩麵而泣,顫顫巍巍地訴屈:“老爺,我自認從未虧待過他們母子,便是袁姨娘故去這麽些年,我雖說做不到待他如親子,但也不偏不倚,未短缺過他什麽,我真不知他還有何不滿足,竟要如此對我啊……”
聞言,陶允之忽冷笑出聲,漸漸的,越笑越大聲,要不是還有平安的陣法困著,隻怕要衝過去撕了陶夫人那張假麵。
“不偏不倚,從未虧待?”他狀若癲狂,眼中滿是暴戾,“你敢說當年我母親之死與你無半點幹係?你敢說你不是因為心虛才將這府中所有槐木砍盡?”
他睇了眼陶碧章,“我母親不過是愛上了這個好色之徒,她便成了你的眼中釘,肉中刺!你當年是如何誣陷她,將她逼上絕路的,你記不得了,我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聽到自己竟成了兒子口中的偽好色之徒,陶碧章當即惱羞成怒,“孽障——”
話音未落,卻遭打斷:“還有你,陶大人!你敢說你不知這毒婦當年是怎樣害死我母親的?”
仿佛被戳中痛處,陶碧章臉色越發陰沉,卻未出聲反駁。
“我知道你在想什麽,你縱容這毒婦陷害我母親,不就是因知道了她的秘密?”陶允之笑了笑,那笑容卻比哭還難看幾分,“她那樣愛你,願意為你拘於這深宅之中,甘心當個妾氏,可就因為她的身份,就因為她的身份,你便恨不得她死,這麽多年來,你怕是也在計劃著讓我如何消失吧?”
陶碧章緊張搖頭,“允之,爹怎會想讓你消失?你和她不一樣,你是爹的親生骨肉,爹希望你活著——”
“那我若告訴你,我和她其實是一樣的呢?”陶允之冷冷道。
陶碧章不敢置信,“怎,怎麽可能?”
“我乃是我母親親生,我自是與她一樣,你沒想到吧,她騙了你,她為了保護我,出生時故意掩藏了我的真實身份,而為了讓你對我放下戒心,我隱忍了這麽多年,好不容易將要大仇得報,就是因為這個女人——”說著,陶允之猛地看向平安,“就是因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壞了我的好計,要不是你們出來橫插一腳,早在上一次,我便讓陶謙之那個蠢貨一命嗚唿了!”
此話一出,眾人一語驚醒,陶夫人本就沒什麽血色的麵容更加慘白,“上一次竟也是你……我就說,我就說那什麽阿婉是養在你院中的妾氏,怎會與你毫無幹係?”
陶夫人哭喊著下了台階,到了陶碧章身旁,梨花帶雨道:“老爺,你可要為我的謙兒做主啊,我不要緊,但謙兒可是您的嫡子,是未來陶家的家主,卻險些遭這養不熟的白眼狼害了性命……”
陶碧章被哭叫聲吵得心煩意亂,死死盯著陶允之,“上一次你哥哥臥床……真是你搗得鬼?”
到了這般田地,陶允之已然破罐子破摔,不打自招:“是我,就是可惜了阿婉,大概到死都不知道,她不僅未迷惑到我,反遭我利用了一番。”
說罷,他突然笑了起來,“陶大人可將大哥接迴來了?”
陶碧章臉色難看至極,幾次想再抬手,都忍了下去,久久不答。
“我奉勸陶大人還是盡快將自己的好兒子從牢裏救出來為好,畢竟能多見一麵是一麵了,晚了,可能就隻能替他收屍了。”說著這話,陶允之眼中盛滿得意與暢快。
見此狀,陶夫人哭聲戛然而止,“你對我的謙兒做了什麽?”事到如今,哪還顧得上裝惺惺作態,她一把扯住陶允之的衣領,“你說啊,你對我的謙兒做了什麽?”
受製法陣,反抗不得,陶允之哈哈大笑,笑著笑著,麵上漸漸染了一絲憾色,道:“未能讓你也下去給我母親陪葬,還真是遺憾。”
陶夫人一巴掌甩在他臉上,終於不再掩飾眼中的怨毒,“你這個賤種,我當初就應該讓你和你那賤人生母一起下地獄,我的謙兒要是有什麽三長兩短,我定讓你不得好死!”
發泄完心中的怒火,她立馬又轉向陶碧章,苦苦哀求:“老爺,您去救救謙兒吧,他可是您的親骨肉啊,您去將他救迴來啊。”
自己的嫡長子,陶碧章又怎會不想救?深宅婦人又哪知朝堂的暗流紛爭,此事本可以蕭景舟濫殺無辜為了結,但偏偏三皇子一黨趁機大做文章,將陶謙之等人假冒官兵一事推上了風口浪尖,他此時若去撈人,等同於包庇逆黨,恐將整個陶家都連累進去。
昨夜從六皇子那裏討了頓斥罵,又奔波一整日,他心下已生了放棄那逆子的心思,本想著家裏還有個可靠的次子,未想到一進府,看到的卻是這般景象。
陶碧章苦笑不已,難道是天要亡他陶家不成?
旁邊的哭鬧聲令他愈漸煩心,幹脆一甩衣袖,怒斥:“你當我不想嗎?你若平日裏好好教導那個逆子,何至於叫他闖下這般大的禍事?如今莫說是我們,便連六皇子也牽連其中,他這是要我們全家進去給他陪葬啊——”
陶夫人泣不成聲,癱坐在地,“我的謙兒……”
這廂事情尚未了結,那邊陶家人竟已亂成了一鍋粥,便連袖手旁觀的平安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瞥了眼之中最是喜聞樂見的罪魁禍首,幽幽開口指了條明路:“陶大人若想救大公子其實也不難。”
聞這話,一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陶碧章麵露惑色,“大師這是何意?”
“說來不巧,我那日進城時恰好看到大公子被押走的一幕。”平安一哂,“陶大人可想過解鈴還須係鈴人?”
陶碧章思忖片刻,如醍醐灌頂,道了句“多謝大師指點”,便急匆匆叫人備車出了府。
聽這話,陶碧章氣急,走到陶允之跟前,揚手便是一巴掌,清亮的耳光聲響徹夜色,一時間所有人噤若寒蟬。
見自己一巴掌下去,陶允之臉上迅速顯現紅腫掌印,嘴角甚至浸出了血色,陶碧章也愣了一瞬,手一落,恨鐵不成鋼道:“孽障,她可是你主母,你怎能用這般邪佞之術加害於她?”
家主到場,終有人主持公道,陶夫人立時掩麵而泣,顫顫巍巍地訴屈:“老爺,我自認從未虧待過他們母子,便是袁姨娘故去這麽些年,我雖說做不到待他如親子,但也不偏不倚,未短缺過他什麽,我真不知他還有何不滿足,竟要如此對我啊……”
聞言,陶允之忽冷笑出聲,漸漸的,越笑越大聲,要不是還有平安的陣法困著,隻怕要衝過去撕了陶夫人那張假麵。
“不偏不倚,從未虧待?”他狀若癲狂,眼中滿是暴戾,“你敢說當年我母親之死與你無半點幹係?你敢說你不是因為心虛才將這府中所有槐木砍盡?”
他睇了眼陶碧章,“我母親不過是愛上了這個好色之徒,她便成了你的眼中釘,肉中刺!你當年是如何誣陷她,將她逼上絕路的,你記不得了,我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聽到自己竟成了兒子口中的偽好色之徒,陶碧章當即惱羞成怒,“孽障——”
話音未落,卻遭打斷:“還有你,陶大人!你敢說你不知這毒婦當年是怎樣害死我母親的?”
仿佛被戳中痛處,陶碧章臉色越發陰沉,卻未出聲反駁。
“我知道你在想什麽,你縱容這毒婦陷害我母親,不就是因知道了她的秘密?”陶允之笑了笑,那笑容卻比哭還難看幾分,“她那樣愛你,願意為你拘於這深宅之中,甘心當個妾氏,可就因為她的身份,就因為她的身份,你便恨不得她死,這麽多年來,你怕是也在計劃著讓我如何消失吧?”
陶碧章緊張搖頭,“允之,爹怎會想讓你消失?你和她不一樣,你是爹的親生骨肉,爹希望你活著——”
“那我若告訴你,我和她其實是一樣的呢?”陶允之冷冷道。
陶碧章不敢置信,“怎,怎麽可能?”
“我乃是我母親親生,我自是與她一樣,你沒想到吧,她騙了你,她為了保護我,出生時故意掩藏了我的真實身份,而為了讓你對我放下戒心,我隱忍了這麽多年,好不容易將要大仇得報,就是因為這個女人——”說著,陶允之猛地看向平安,“就是因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壞了我的好計,要不是你們出來橫插一腳,早在上一次,我便讓陶謙之那個蠢貨一命嗚唿了!”
此話一出,眾人一語驚醒,陶夫人本就沒什麽血色的麵容更加慘白,“上一次竟也是你……我就說,我就說那什麽阿婉是養在你院中的妾氏,怎會與你毫無幹係?”
陶夫人哭喊著下了台階,到了陶碧章身旁,梨花帶雨道:“老爺,你可要為我的謙兒做主啊,我不要緊,但謙兒可是您的嫡子,是未來陶家的家主,卻險些遭這養不熟的白眼狼害了性命……”
陶碧章被哭叫聲吵得心煩意亂,死死盯著陶允之,“上一次你哥哥臥床……真是你搗得鬼?”
到了這般田地,陶允之已然破罐子破摔,不打自招:“是我,就是可惜了阿婉,大概到死都不知道,她不僅未迷惑到我,反遭我利用了一番。”
說罷,他突然笑了起來,“陶大人可將大哥接迴來了?”
陶碧章臉色難看至極,幾次想再抬手,都忍了下去,久久不答。
“我奉勸陶大人還是盡快將自己的好兒子從牢裏救出來為好,畢竟能多見一麵是一麵了,晚了,可能就隻能替他收屍了。”說著這話,陶允之眼中盛滿得意與暢快。
見此狀,陶夫人哭聲戛然而止,“你對我的謙兒做了什麽?”事到如今,哪還顧得上裝惺惺作態,她一把扯住陶允之的衣領,“你說啊,你對我的謙兒做了什麽?”
受製法陣,反抗不得,陶允之哈哈大笑,笑著笑著,麵上漸漸染了一絲憾色,道:“未能讓你也下去給我母親陪葬,還真是遺憾。”
陶夫人一巴掌甩在他臉上,終於不再掩飾眼中的怨毒,“你這個賤種,我當初就應該讓你和你那賤人生母一起下地獄,我的謙兒要是有什麽三長兩短,我定讓你不得好死!”
發泄完心中的怒火,她立馬又轉向陶碧章,苦苦哀求:“老爺,您去救救謙兒吧,他可是您的親骨肉啊,您去將他救迴來啊。”
自己的嫡長子,陶碧章又怎會不想救?深宅婦人又哪知朝堂的暗流紛爭,此事本可以蕭景舟濫殺無辜為了結,但偏偏三皇子一黨趁機大做文章,將陶謙之等人假冒官兵一事推上了風口浪尖,他此時若去撈人,等同於包庇逆黨,恐將整個陶家都連累進去。
昨夜從六皇子那裏討了頓斥罵,又奔波一整日,他心下已生了放棄那逆子的心思,本想著家裏還有個可靠的次子,未想到一進府,看到的卻是這般景象。
陶碧章苦笑不已,難道是天要亡他陶家不成?
旁邊的哭鬧聲令他愈漸煩心,幹脆一甩衣袖,怒斥:“你當我不想嗎?你若平日裏好好教導那個逆子,何至於叫他闖下這般大的禍事?如今莫說是我們,便連六皇子也牽連其中,他這是要我們全家進去給他陪葬啊——”
陶夫人泣不成聲,癱坐在地,“我的謙兒……”
這廂事情尚未了結,那邊陶家人竟已亂成了一鍋粥,便連袖手旁觀的平安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瞥了眼之中最是喜聞樂見的罪魁禍首,幽幽開口指了條明路:“陶大人若想救大公子其實也不難。”
聞這話,一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陶碧章麵露惑色,“大師這是何意?”
“說來不巧,我那日進城時恰好看到大公子被押走的一幕。”平安一哂,“陶大人可想過解鈴還須係鈴人?”
陶碧章思忖片刻,如醍醐灌頂,道了句“多謝大師指點”,便急匆匆叫人備車出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