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三一章夏侯蘭(三)


    酷暑已經過去,秋老虎依舊肆虐。


    古都長安,更顯雄渾之氣。那灞橋上的古鬆,在秋色之中格外蒼雄,渭水奔流,一往無前。


    按道理來說,闊別長安近兩年之久的董俷,此次迴歸應該是大張旗鼓。


    但董俷卻沒有這樣做。


    讓典韋帶領中軍,麴義為副將,浩浩蕩蕩的行進。而他自己呢,則在李逵四人的陪同下,帶領著二百名巨魔士,悄然的離開了大隊人馬,快馬揚鞭,早在典韋等人啟程前兩天,就先行出發。


    在出發之前,梁習被正式任命為河東太守,兼司隸校尉。


    可以說,這個任命出乎了許多人的預料。梁習,不過一小小縣令,一躍成為享兩千石俸祿的朝廷大員,不知摔碎了多少人的眼鏡片。但從另一方麵來說,這恰恰符合了董俷的承諾。


    不拘一格降人才!


    董俷用人不看資曆,不看家世,隻要你有本事,他就敢任用。


    這一手,令關中無數學子為之心動。許多已耐不住寂寞的學子,在董俷還沒有抵達長安時,就紛紛啟程動身。誰不想求個好前程。雖說士人講求風骨,可風骨終究無法讓人吃飽飯。


    董俷沒有想到,因他一個小小的舉措,卻牽動了多少人的心。


    泰平二年,畢竟不同於建安初年時的狀況。五年前董俷殺入關中,根基尚未站穩,雖有求賢令發出來,可不少人都還處於觀望中。關東諸侯正強橫,如何收整慘敗的關中,算是無數人為董俷出的第一道命題。而後彈汗山之戰,並州大戰,雒陽大戰……無一不是對董俷的考驗。


    如今,董俷雖不能說雄霸北方,可是崢嶸已露,強橫的實力,足以說明一切。


    士人們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得不仔細考究。若再不出麵配合的話,他日也許再不會有機會。


    而董俷,之所以輕騎迴長安,卻是另有謀算。


    落日的餘輝,照映杜郵堡。那灰色的城牆,在夕陽的照耀下,更顯示出一種蒼勁和雄渾。


    當天將黑下來的時候,一行人悄然抵達杜郵堡外。


    吊橋落下,法正王買二人將這一行人接入了城堡之中後,旋即城堡四周,無聲的戒備起來。


    李逵等人自有人安頓。


    董俷則在法正王買的陪伴下,走進了一間囚室。


    這囚室,卻裝點的富麗堂皇。一桌豐盛的酒宴擺在中間,賈詡正笑眯眯的坐在酒桌的邊上。


    “軍師!”


    董俷上前行禮,神色格外的恭敬。


    賈詡看上去,絲毫沒有呈現出老態。隻是因為少見日光,膚色呈現出一種異樣的蒼白。


    連忙站起身來,攙扶住了董俷。賈詡輕聲道:“主公,此地隻有囚犯賈詡,而無軍師賈文和。”


    董俷誠懇的說:“俷之心中,唯先生爾!”


    意思就是說,在我的心裏麵,隻有你賈詡,才配得上做我的軍師。甚至於陳宮,都不夠格。


    如今的董俷,可不是當年用鋼刀收服賈詡時的白身良家子。


    作為統帥關中三軍的兵馬大都督,在此之前,劉辨更封董俷為丞相,總領關中大小事務。可是賈詡卻覺得,董俷沒有什麽變化。還是和當年在臨洮城外的酒肆中一樣,懷有赤子之心。


    賈詡覺得很舒心,隻這一句話……他覺得這幾年的銷聲匿跡,值了!


    眾人客套一番,分別坐下。


    賈詡笑道:“主公當日在大伾山與曹孟德青梅煮酒,如今已經成為美談。詡雖足不出戶,卻也聽說了許多流傳。兩曲短歌行,各有千秋,隻怕將來在史書之上,當主公您的才名流傳啊。”


    董俷不禁羞愧!


    那天酒興甚酣,故而引頸高歌。可唱完之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唱的《短歌行》,究竟為誰所做。


    法正點頭,輕吟起來:“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此等豪邁雄瑰,非主公何人可以出口。末將時常揣摩,卻覺歌中之蘊意悠長,實乃少有的佳作……我欲攬六龍,迴車掛扶桑。北鬥斟美酒,勸龍各一觴……每每吟唱時,末將總覺這血都在沸騰。”


    沒有人會懷疑董俷不過是盜版剽竊。


    不說他早年所‘做’詩歌,普通人沒有達到一種境界的時候,也難以創作出如此雄瑰的詩詞。


    在眾人眼中,曾獨創《涼州詞》的董俷,顯然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董俷隻能愧而受之……


    王買笑嗬嗬的說:“主公或許還不知道,數月前北海國舉辦經筵,評定出當今文壇七位雄才,主公非但名列其中,更為榜首。即便是曹孟德,亦認為他的文才與主公相比,相差甚遠。”


    董俷一口酒噴出來,愕然的看著王買。


    他還真的是不知道這件事,這些時日來,一直躲在河東清閑,除了荊州之戰讓他上心之外,其餘的事情,一概是不聞不問。至於東海郡舉辦經筵的事情,董俷也隻是聽說過而已。


    這一場發生在泰平二年,亦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的經筵,於士林而言,是一場非常盛大的事情。其發起人,就是有六經博士之稱,被譽為三君之首的鄭玄鄭康成,規模很隆重。


    鄭玄出生於順帝永建二年(公元127年),少有學名,與李膺等人交好,被稱之為經學大家。


    此人的聲譽之隆,在中平元年時,黃巾之亂爆發。黃巾賊過鄭玄所居處,全部偃旗息鼓,不敢有絲毫的不敬。黃巾之亂後,鄭玄顛簸流離,最後定居在北海國,每日講學論經,也算安逸。


    不過,也許真的是應了那句古話,天有不測風雲。


    鄭玄膝下隻有一個兒子,名叫鄭益恩,在建安元年時,被孔融舉薦為孝廉,出任樂安令。


    本來,這鄭益恩是可以赴許昌為郎。


    但因為不忍遠離老邁的父親,所以上疏請居於青州。樂安(今山東東營廣饒)是樂安國的治所。曾經是春秋戰國時期一代兵法大家孫武的故裏,位於大河以東,時水之畔,頗為富饒。


    這裏距離北海國不算太遠,鄭益恩也可以經常迴家探望老父,求教學問。


    本來是一件大好的事情,青州自曹操占領後,也一直是非常的安穩,未曾有過什麽戰事。


    可就在去年,袁紹出兵攻打青州。


    平原郡失陷之後,高覽率軍渡河而戰,襲擊樂安國。按照青州牧程昱的主張,行堅壁清野的戰術。所選擇的決戰之地,卻是在樂安國以東的巨定澤。所以樂安國的百姓,必須撤離。


    高覽來的很快,使得百姓無法全部撤離。


    如果這時候鄭益恩離開,也不會有問題。但鄭益恩自幼得父親教導,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竟然領著樂安國郡兵,於時水之畔阻擊高覽所部。一場血戰,百姓得以離開,鄭益恩卻戰死。


    鄭玄老來喪子,悲痛莫名。


    時已七十四歲高齡,聞噩耗之後,就一病不起。


    至開春後,鄭玄身體漸漸康複,畢竟鄭益恩雖走,卻給他留下了一個小孫子鄭同作伴。


    沒想到,有一天鄭玄做夢,夢到了孔仲尼對他說:“起,起……去年歲在辰,今年歲在巴。”


    按照曆法,這一年是辛巳年,去年是庚辰年。庚辰為龍,辛巳為蛇。按照舊說,龍蛇之年,對聖賢皆有不利。所以醒來之後,鄭玄就對孫子鄭同說:“我當不久於人世,欲開經筵。”


    鄭玄講經,那是一件大事。


    就連曹操都放下正在進行的青州戰事,帶著身邊文臣,前來北海國參加。


    於經筵之間隙,士人們就開始評論當今的文壇巨子。許多人拿出自己的作品,請求鄭玄評點,曹操也不例外,將他在大伾山所做的短歌行,奉與鄭玄,請求鄭玄為他點評一二。


    這鄭玄的點評,就如同當年許劭的月旦評一樣,可遇而不可求。


    老頭的興致也非常高漲,於是就一個一個的評點,對曹操的《短歌行》,評價也是非常的高。


    可曹操,卻興起了比試的心思。


    把董俷那天在大伾山所做的《短歌行》,也拿將出來。


    鄭玄讀罷之後,呆呆的看著曹操,言:“濟蒼生,安黎元者,非孟德公,何人可當之?此詩雄瑰,孟德當因此,而開創出文壇的新格局。今日諸詩詞,尤以孟德之《短歌行》莫屬!”


    換個人,肯定是心安理得。


    可曹操是何等人物,雖然不情願,卻還是說:“鄭師差矣,這首詩詞非操所做,而是出自他人之口。”


    士人們聞聽,頓時感到好奇。


    這可是鄭大師欽點的第一名,究竟是那位大賢,竟有此文采?


    曹操迴答說:“做此詩詞者,卻是那涼州鄙夫……董俷董西平。”


    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味道。但曹操何等人物,很快就平息了心中的雜念。


    “數月前,我與董俷於大伾山青梅煮酒,我做短歌行四言句,董西平以短歌行五言句和之。我甚愛西平之才學,加之文辭華美,構思奇特,而其勢……更雄瑰豪壯,不覺記在心中。”


    鄭玄聞聽,竟忍不住連聲道:“鄙夫焉能如此……鄙夫焉能如此?”


    這不是一句罵人的話,而是一種讚譽。意思是說:那個粗魯的家夥,居然有如此才華嗎?


    董俷聽王買說完,亦不禁有啼笑皆非的感受。


    王買笑道:“後來參加經筵的士子,評定出七位才華橫溢的才子,主公因鄭公一語,而排名第一。又因北海國為曹操治下,所以把主公七人,稱作建安七子。末將還要在此恭喜主公。”


    董俷已經麻木了!


    建安七子?


    哈,我居然成了建安七子之一,羞煞我也,羞煞我也……


    四人說了一些閑雜事情後,將話題轉向了正題。法正把這兩年長安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講述了一遍。而後不免有些擔憂的說:“聖上如今崇佛,卻在長安城內,興建了許多佛寺。而那圖澄,更是廣收信徒,興建廟宇,宣稱聖上是佛陀轉世,他乃佛門護法天尊,大有重蹈當年太平道之亂的苗頭啊。”


    董俷聞聽,不由得眉頭一皺。


    “那聖上如何說?”


    “皇上如今埋首佛經,很少參與政事。自從夏侯蘭之敗後,他將政務盡數交還給了承明殿處理,整日呆在未央宮佛堂之中,偶爾會去清涼寺參悟佛法……據說連那月美人,也甚少見到他。”


    董俷輕聲道:“也就是說,皇上可能不知道圖澄所為?”


    法正輕輕點頭。


    這不禁讓董俷長出一口氣,至少無需和劉辨正麵衝突。


    隻是,這佛事興起,卻是一件不好的苗頭。聽法正所言的圖澄,倒是頗有幾分張角的影子。


    董俷不由得,向賈詡看去。


    賈詡一笑,“主公不是說過,堵不如疏。這宗教之事,既然堵不住,主公何不立一教,與這佛事抗衡。我聽說,那漢中王張魯,也頗有玄妙……當年他在漢中立五鬥米教,也是成績斐然。主公如今不想和皇上正麵衝突,那麽不妨把張魯拉出來,想必他對此一定會有興趣。”


    董俷一蹙眉,沉思片刻後,點了點頭!


    “軍師所言極是,堵不如疏,正該如此……對了,我突然想起了幾個人,若能與張魯聯手,想必佛教當不足為慮。王買,你為我查一下……左慈,於吉這兩個人。不管用什麽手段,務必要把這兩人給我請過來。左慈常在何處我不知道,但那於吉,似乎是在江東,不妨留意。隻要能找到於吉,左慈也就不遠了……你別看我,我隻是聽說過他們的名,不知道字。”


    王買撓撓頭,“末將當盡力而為。”


    這時候,法正卻輕聲道:“還有一件事情,不知道主公是否聽說了?”


    “什麽事?”


    法正猶豫了一下之後,“那夏侯蘭……在三個月之前,於府中懸梁自盡……他,自殺了!”


    董俷一下子呆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惡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惡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