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是沒有了,不然的話,他也不可能去別的地方當官兒嘛。”聽到了林正南的問題之後,頓時就有人笑著迴答道。


    光是一個孟老爺子因為水土不服,一生都局限在西北一地做官,就已經是比較悲催了,若是這事兒還能夠遺傳,影響到子子孫孫什麽的,豈不是說更加悲催了不是?


    林正南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這位小孟市長,叫什麽名字?”


    倒不是說他官僚主義,對於黨內的年輕幹部不熟悉,隻是林正南平時都是坐鎮明珠那邊兒,也是公務繁忙,迴京城的次數都不是很多,所以有些後備幹部們的情況,確實不怎麽熟悉。


    再者說了,剛剛從副廳級位置升遷到正廳級的幹部,以前又不是什麽特別顯眼的那種,在林正南這邊兒真沒有什麽存在感的。


    二十九歲的正廳級市長,確實很不容易。


    現在不是以前了,二十出頭當個軍團長都不稀罕,畢竟那時候是戰爭年代,大家都是提著腦袋鬧革命,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死了,所以職稱上麵掛的高一些,也沒有什麽問題,要知道當初太平天國還封了兩千七百多個王呢,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洪秀全起事後,曾宣稱,天父上帝人人共,普天之下皆兄弟,所以範文瀾等人據此判斷,認為太平天國在體製上實現了政治平等。


    而事實上卻是,天國之等級森嚴,較之清廷,猶有過之。


    天國定都南京後,從天王到兩司馬領兵25人的小頭目),劃為16級,對袍服靴帽的材料、顏色,乃至頭巾的尺寸,都做了嚴格規定,士兵和百姓不僅隻能穿短衣衫,而且要女子去裙男去帽。


    與政治地位不平等相匹配的,是經濟待遇上的天差地別。


    天國起事之初,就規定禁止私藏金銀,違者斬首,然而人無私財的平等僅限於士兵、百姓。


    天國諸王一麵收繳百姓家中金銀,一麵用來大建府邸。


    天王府在原兩江總督府的基礎上擴建,周圍十餘裏,牆高數丈;東王府窮極工巧,以耀同儔;李鴻章曾驚歎忠王府真如神仙洞窟一般。


    王府中碗筷皆以金,筷長近尺,沐盆亦以金、淨桶夜壺具以金造,聖庫成為諸王的小金庫。


    封王既能獲得如此多的利益,當然人人都想過一迴王爺癮。


    不過在天京事變後,洪秀全一度宣稱永不封王,但他把族弟洪仁玕封為幹王,破了這個例之後,也隻好將陳玉成等有功大將一一封王。


    為了平衡內外權力,洪秀全又陸續加封了一批兄弟、子侄、女婿為王。


    依規定,凡授王者,無不建府,皆並數家大宅而營造之,遂使天京王府鱗次櫛比,泛濫成災。


    雖然大家都是王,但彼此間也不平等。


    太平天國的王有五等,從前開國的東、西、南、北四王、翼王,後來的幹王執掌朝綱,是一等王;英王、忠王、侍王執掌兵權,是二等王;康王、堵王、聽王會打仗的,是三等王;昭王與恤王,是四等王;至於說那五等王什麽的,一概都叫列王。


    對於封王的要求,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後來就亂了,由廣西跟出來的都封王,本家親戚也都封王,捐錢糧的也都封王,其實隻要賄賂洪秀全左右親信,人人都能獲得王位,所以四、五年間就封了二千七百多王。


    王以下的義、安、福等六級爵位,及丞相等高級官員更是數不勝數,為了區分,隻能給他們編號,已知的有“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一千四百六十九天豫”等。


    本朝在以前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打仗的時候,最容易升官,尤其是在北上抗戰之前,基本上拉起幾百人的小山頭來,就能混個軍長什麽的幹幹,上千號人馬自然就能幹軍團長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和平時期,江山穩固,一切都要按規矩來,那麽一個正廳級的市長就非同小可了,底下可是管著幾百萬人口的,若是用錯了幹部,造成了不可挽迴的損失,上上下下都是要為此負責的。


    二十九歲的正廳級市長,確實是很少見的。


    “他叫孟大治。”那人向林正南介紹道,“這名字確實聽響亮的,聽說最近就要來京城述職,然後去南方某市擔任市長了,應該離著明珠不太遠,都是長三角經濟圈兒裏麵的城市。”


    “哦,孟大治。”林正南聽了,就點了點頭,記下了這個名字。


    原本這人不過是正廳級幹部,林正南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的,但是聽說是二十九歲的正廳級幹部,他還是感到有些吃驚的,畢竟作為局委,有些事情他也很清楚。


    若是說這位孟大治的背後,沒有人努力推動,這樣的任命基本上是沒有什麽可能的,要知道林蕭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也不過才是有了一個去三殺市擔任正廳級一把手的機會而已。


    那個孟大治,能比林蕭大了幾歲?也就是三四歲的樣子吧,他怎麽就能夠擔任正兒八經的正廳級市長了?


    這裏麵肯定是有一些說法的,不然的話,對方的升遷也不會這麽順利,這麽年輕就爬到了正廳級市長的位置上。


    當然了,林正南關心這一點,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人跟林蕭的年紀差不多,三四歲的差距,基本上可以被看成是同一批後備幹部了。


    將來他們要衝擊副省部級位置的時候,難免會成為競爭對手的。


    既然如此,林正南自然也對這人多關注一些,看看他的優勢究竟強在哪裏?


    尤其是聽人說起這個孟大治要來京城述職什麽的,林正南不由得就起了一些心思,想要見見這個傳說中很有能力的年輕幹部。


    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若是要認清一個人的本來麵目,看資料肯定是不夠的,最重要的就是看看他的待人接物,還有言談舉止什麽的,如果能夠再了解一下他的平時工作的情況,那自然就最好不過了。


    隻是限於目前的環境,想要看看具體情況,也不是那麽容易的,畢竟檔案作假什麽的太盛行了,尤其是像孟大治這種家族勢力本身就很強悍的政治人物,從他們的檔案裏麵,是很難看出什麽端倪的。


    所以最好是能見一見真人,然後就能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了。


    當然,林正南這麽做,自然也不是說非要為了林蕭的前程,去打壓別人什麽的,畢竟他的心思若是那麽低級的話,也不可能做到如今的位置上。


    一旦到了局委這個層麵,甚至更高的層麵上,事實上家族的觀念就不是那麽特別強烈了,更多的是希望為國舉才,能夠發掘出更多優秀人才,繼承自己的政治理想什麽的。


    如果這個孟大治真的有眾人說得那麽好的話,林正南也不介意推動一下,把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這麽做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


    就怕是這人名不副實,讓他失望了,畢竟這樣的例子很多,倒不是說第一次遇到過。


    “這位孟老爺子如今還健在吧?”有人對此也不是很熟悉,於是就問道。


    “還健在呢,看年齡差不多就有八十多了,身子骨兒倒是比較硬朗的。”比較了解情況的那位就迴答道,“孟大治倒是一個孝順孩子,不管多忙,每個月總要抽出時間來迴去看望一下老人家。”


    畢竟孟老爺子因為水土不服的毛病,不能夠外出,尤其是年紀大了之後,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孟大治想要當孝子賢孫什麽的,就必須迴老家去,才能夠見到他爺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也就是他們那裏正好兒有機場,所以來來迴迴的,倒也不是那麽麻煩,隻是比較費錢罷了。”那位就說道,“不過,對於一個政治家族,這點兒機票錢又算什麽大事兒?”


    “嗬嗬。”林正南聽了,不由得笑了笑。


    誠然,在很多人的眼中,隻要是當了官以後,錢財上的一些問題,就都不是什麽問題了,就像是這種正廳級的幹部,尤其是放到重要位置上的幹部,還是有很多特殊待遇的,這個也毋庸諱言,畢竟人家已經為此犧牲了許多東西了,有點兒補償還不行啊?


    “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見一見這個孟大治的。”林正南隨口說了這麽一句。


    對於這句話,倒是沒有人接茬兒,因為眾人其實並不是很清楚,領導這句話究竟是隨口說說,還是真的有這個想法。


    畢竟,此時大家忽然想起來,林正南局委的公子林蕭,年紀也不比孟大治小幾歲,現在也已經是副廳級的幹部了呢,而且還是名聲很大的那種年輕幹部。


    在兩個競爭對手的麵前,林正南究竟會更看重誰一點兒,這個就很難說會一碗水端平了。


    總而言之,這事兒還是有點兒麻煩的,誰也不願意平白沾上這麽一個麻煩。


    不過林正南倒是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是隨口一說,等到客人散了之後,他就吩咐秘書,把這個孟大治的資料給調過來看看。


    想要見這個人,當然得先做足了功課,至少得知道他以前的政績吧,這一點是必須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豪門醫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狼並收藏豪門醫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