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想要見我?”林蕭問邱玉城道。


    雖然說林蕭的腦子裏麵,也能夠列出一個有資格見他的名單來,但是他現在並沒有興趣去猜謎語,因此就直接問邱玉城道。


    “是李超人和巴菲特他們。”邱玉城迴答道,“沒想到這兩位商界大人物,竟然為了這一次的事情,親自跑到明珠來了。”


    “明珠?不是到了京城嗎?”林蕭聽了,不由得有些意外道。


    按道理說,對方想要約見林蕭,那自然是有求於人的,本來應該登門拜訪才對的,但是此時巴菲特和李超人隻是去了明珠,等著跟林蕭見麵,這個態度到底代表了什麽,就不大好說了。


    難道說,他們是在表示他們換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並沒有完全敗在林蕭的手下嗎?


    對於這兩隻商界老狐狸的做法,林蕭是有點兒不以為然的,對方或許是想要倚老賣老,跟他玩什麽心理攻勢,但是林蕭也不是等閑之輩啊,他們若是隻覺得林蕭就是家世好,再加上有錢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過這麽一說的話,林蕭也知道他們是為何而來。


    畢竟之前這兩人都投資了航空租賃行業,而且投入了巨資,原本以他們的巨大影響力,想要壟斷這個市場,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就算是有些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也要考慮一下這事兒是否能夠運作成功。


    要知道一個股神,一個經營之神加在一起的影響力,足以令其他人望而卻步。


    但是現在林蕭偏偏插手進來了,而且一下子就投入了上百億美元,這事兒確實令兩人感到了一絲威脅。


    林蕭可不是普通人,以巴菲特和李超人的能力,自然知道林蕭的背景深厚,在華夏國內擁有很強大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尤其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他的手筆太大,一次性就投入了上百億美金,誰能保證他以後不再投入一個又一個的百億美金進入這個市場呢?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國內的航空租賃市場,確實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所以,他們需要一個麵談的機會,看看是否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兩人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來了京城的話,有些事情就藏不住了,他們即便是去明珠,也是悄悄地飛過去,不驚動任何人。”邱玉成向林蕭解釋道。


    “這樣啊……”林蕭考慮了一下,點頭答應了下來,“好吧,反正我也得過去看看老爺子和老爹他們,這事兒你就替我答應下來,安排一個會麵就是了。”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邱玉成應了下來。


    打完了電話,林蕭就發現韓雅和韓琪都在看著他。


    “怎麽了?用這種眼神兒看著我,弄得人家心裏麵有點兒怪怪的……”林蕭意外道。


    “隻是有點兒好奇而已,居然連巴菲特和李超人都來找你了。”韓琪說道,“你看你是不是把我也捎帶上,讓我去湊個熱鬧什麽的?”


    “你就別去了吧,這是正經談生意,別添亂好不好。”林蕭皺眉道。


    “不是這麽說的吧,有個美女陪伴,不是能夠更顯得你的形象高大威武,能夠在氣勢上壓得住他們嗎?”韓琪說道,“再說了,我這麽漂亮的美女過去,不是也能夠分散一下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跟你談判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嘛,這都是在幫你呢。”


    林蕭聽了,頓時就失聲笑道,“得了吧,就他們那個年紀,你覺得還能對美女有什麽想法嗎?”


    韓雅聽了也笑,心說林蕭這話倒是大實話,就他們那種年紀,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


    “不過,這兩個人並不是易與之輩。”林蕭笑了一陣子,又說道,“巴菲特就不說了,股神,眼光精準,而且耐心很足,一旦看準了的目標,就能夠堅持做下去,對於這樣的人,確實不大好對付。而李超人也非等閑之輩,他的發家故事,就更加令人佩服了,不愧是經營之神。有的時候,我都有點兒懷疑,他們兩個是不是重生人士?”


    “怎麽這麽說呢?”韓琪有些好奇地問道。


    “因為一般人做生意,總會有得有失的,而且這個比例不會相差太大,而這兩個人做事兒,如有神助一般,成功率極高,失誤率極低,完全違背了一般性原則。”林蕭迴答道,“所以有些人懷疑,他們很有可能是重生人士。”


    “你小說看多了……”韓雅說道。


    林蕭搖了搖頭,顯然對於此事還是很認真的。


    要知道在1957年的時候,巴菲特成立非約束性的巴菲特投資俱樂部,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衝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曆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


    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


    1970年到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


    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迴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僅僅半年時間,他所擁有的三億兩千萬美元的股票已值五億美元了。


    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迴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至於說李超人,那顯然也是一個傳奇人物。


    李超人是潮州人,七七事變爆發後,隨同父母前往港島投奔舅舅。


    到李超人二十多歲時,在舅舅的引導幫助下,李超人在港島的筲箕灣地區創建了長江塑膠廠,當時李超人的業務就是製作塑膠花販賣。


    當年的長江塑料廠隻是生產些普通塑料玩具和家庭用品,經由出口洋行運銷歐美,創業之初的李超人基本沒有休息日,每天至少工作十幾個小時,晚上還要進行加班,因為工廠的人手不夠,所以他自己還要身兼采購和接訂單等業務工作,由於長期睡眠不足,所以每天早上要用兩個鬧鍾才能吵醒自己起床。


    隨著不斷曆經磨難的李超人,最終使自己的生意走上軌道而穩定下來,由於李超人逐步將自己的產品出口銷往世界各地,慢慢的他被港島商界稱為塑膠花大王。


    叱吒香江,縱橫海外,李超人這個神奇的名字,已經變成成功與奇跡的代名詞。


    他統領著四家上市公司,業務遍及各行各業,如地產、港口貨運、超級市場、基建、電訊、酒店、保險、水泥、電力、網絡等等,形成一個逾萬億資產的跨國企業帝國,而李超人本人也榮列世界富豪榜前十位,成為有史以來華人最傑出的企業家之一。


    縱觀李超人傳奇的商旅生涯,他最為成功之處是善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李超人十四歲投身商界,二十二歲正式創業,半個世紀的奮鬥皆以超越為主題,從超越平凡起跑,為超越對手努力,達到巔峰,超越巔峰,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於是被人們稱之為超人。


    經過不斷發展壯大,李超人旗下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已發展成為在港島以至世界具有領導地位的地產、國際集裝箱貨櫃碼頭業和投資發展的舉足輕重的集團公司,市值已超過2700億港元。業務經營範圍包括地產發展、金融、貿易、貨櫃碼頭、運輸業、能源、電力、通訊、衛星廣播、酒店業、零售業等。


    想到將要跟這麽兩位牛人麵對麵談商業上的事情,而且還是對方主動找過來的,林蕭的心裏麵,多多少少也是有那麽一點兒得意的。


    “去明珠就去明珠吧,反正也是捎帶的事情。”最後林蕭這麽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豪門醫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方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方狼並收藏豪門醫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