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宋德山才看到屋子裏這些人,尤其是炕上坐著的宋老太太。
“娘。”第一聲娘,喊的是宋老太太,第二聲娘,喊的是陳家老娘。
宋德山這一點也好。這個年代的男人,很少喊老丈人和丈母娘爹娘的。就像李大郎, 他跟淑慧成親一年,也沒喊過夏氏一聲娘。
見麵的時候, 李大郎都避免招唿夏氏和宋逸山的。
宋德山喊陳家老娘,一點都沒有勉強。
這麽著,宋德山的腳步就停下來。
“你媳婦剛睡著,你小點聲。”宋老太太就說宋德山。
“娘,你啥時候來的?”宋德山給宋老太太行禮,一麵湊到跟前來,笑著跟宋老太太說話。
“昨天晌午就來了。”宋老太太告訴宋德山,“你媳婦這一發動,就給我們送信兒。正好淑媛在家裏,我坐她的車來的。”
“娘,辛苦你了。” 宋德山還挺會來事的。雖然宋老太太梳洗過後,看著好多了,但是宋德山還是看出了宋老太太的疲憊。
而且,說實話,宋德山嘴挺甜的。
“我辛苦啥。我都是應該的。”宋老太太在比較公眾的場合,說話做事也是非常講究的。“你得謝謝你丈母娘,一宿都沒合眼,跟著你們操心受累。”
陳家老娘一宿沒合眼,宋老太太當然也是一樣的。
宋老太太這麽說,也是表示一個親疏遠近。陳倩倩是宋家的媳婦, 那就是宋家的人。她做婆婆的操勞,是理所應當。
陳家老娘作為娘家人,那就得需要特殊的感謝。
“是。”宋德山就給陳家老娘行禮,“辛苦你老了。”
“這是啥話啊。應該的都是。”陳家老娘也說。她言辭上,比不上宋老太太,平時也養成了習慣,就是讓著宋老太太。
“生了個小子。母子平安。都睡著了。 ”宋老太太簡單地告訴宋德山,“還都挺順當的,兩個院子裏幫著張羅,你四哥四嫂也都是一宿沒睡覺,就怕出點啥事,你又沒在家。”
宋德山又給夏氏行禮。
“老五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夏氏就實在地說,“這也都是我應該做的。 倩倩多讓人心疼啊。”
“吃飯了沒有?肯定沒吃飯吧?”宋老太太則是心疼兒子,他看出宋德山風塵仆仆的。“讓你侄女給你張羅點飯,你先吃飽了。你媳婦他們倆睡覺,你別進去給吵吵醒了。”
淑媛已經讓人去給宋德山送飯菜過來了。
宋德山就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跟宋老太太說了:“我就進去看一眼,我就出來,我不出聲。”
陳家老娘就不說話,隻是笑眯眯的。
宋老太太似乎有些看不上宋德山這樣,但還是點了點頭。
宋德山歡喜的幾乎要跳起來,還得強行穩重下來,果然就輕手輕腳地到裏屋去了。
隔著厚厚的簾子,淑媛就聽見,陳倩倩似乎醒了。
宋德山在裏屋待了很久,才出來。
宋老太太睜一支眼閉一眼, 也沒說什麽。
宋德山就說,陳倩倩又睡著了。 “媛兒,你五嬸讓我謝你。多虧你送來的老參。”
“我五嬸看來精氣神還不錯,這個時候還記著這點小事,還特意道謝,真是的。”淑媛就說,讓宋德山不用放在心上,東西淘換來,就是家裏人用的。
那參能用在這個事情上,就用對了,她沒白買來。
宋德山看過了陳倩倩和剛出生的兒子,就放下心來,同時也胃口大開。
淑媛讓人送了牛肉麵,還有一籠屜小包子,幾樣小菜,他一會的工夫都吃了個精光,似乎還不滿足。
這邊廚房裏也做了飯菜,又端上一份來,宋德山吃了,才算是飽了。
這時候,大家才安安穩穩地坐下來說話。
宋德山也是昨天接到的信兒,差事並沒辦完,好在上司那邊發了話,他立刻馬不停蹄地跑了迴來。
也是一宿都沒合眼,還是騎著馬跑迴來的,這就更加辛苦勞累了。
“趕緊去歇一會。” 宋老太太就吩咐。
宋德山就去旁邊屋子裏,又跟宋逸山、陳家老爹和老郎中說了一會話,這才去歇著了。
宋老太太和陳家老娘也都歇下了。
淑媛就讓陳媽媽幫著這邊的人照看陳倩倩,一麵把夏氏帶迴快雪堂, 很快,宋逸山也迴來了。
兩口子雖然一宿沒睡,精神頭都挺好,都是為宋德山和陳倩倩高興。
“別忘了,還得給你爺送信兒。”宋逸山提醒淑媛。
“已經打發人去了。”淑媛就說。
“那就好,那就好,得早點讓你爺知道,也好高興高興。”宋逸山滿意地點頭,“老五也有後了。”
然後就說到,陳倩倩生了兒子,最高興的,大概是陳家老爹和陳家老娘。
“你們沒看見,我在老爺子旁邊,親眼看見的。聽見哭聲,說是個小子。老爺子高興的,差點都沒站住。”
還說陳家老爹當時就念誦著祖宗保佑什麽的,又說要到廟裏去還願。
“要是我五叔,丫頭小子都一樣,丫頭更好。我爺我奶肯定也樂意是小子。”淑媛說。
“那肯定的。”宋逸山和夏氏都點頭。
到了下晌,一眾人都歇過了,就又聚到一起。眾口一詞,這是大喜事,得好好慶祝。
慶豐地界的習俗,生了孩子,親戚朋友都得來下奶, 然後還有一個滿月,一般情況下,就是孩子滿月的時候,請一頓滿月酒。
“是個小子,要是個閨女就更好了。”宋德山還表示。
“我五嬸給你生了兒子,五叔你還不高興啊?”淑媛故意大聲說。
宋德山連忙擺手說不是。他當然是高興的,也不是不稀罕兒子,就是更稀罕閨女。
“往後肯定會有。”宋逸山就笑自己的老兄弟。
“老五媳婦這手法還行。”宋老太太就說了一句。
這是她們的俗語,意思是陳倩倩生孩子還比較順利,以後是能夠多生養的。
陳家老娘就與有榮焉似的,認為宋老太太這是認可陳倩倩,她跟著高興。
“落子呢?”宋德山就問。
“一早上過來了,現在學堂裏去了。”宋逸山告訴他。
宋德山就在地上轉了一圈,然後過來看著淑媛:“媛兒,往後你這小兄弟,能跟著落子念書不?”
“當然能啊。”淑媛就說,“到時候咱家孩子要是多了,咱也不用到外麵去念書了。咱自己請先生,自己開個學堂。我小兄弟就在咱自家學堂上學念書。”
“媛兒,你這話,我可記住了。”宋德山立刻就說。
“好,我說了,咱就自己請先生,辦學堂。”淑媛也立刻確認。
陳家老爹和老娘都說,宋德山剛剛做爹,想的卻很長遠。
“我因為啥更稀罕閨女?我不想我的兒子跟我一樣。”宋德山卻說出一番道理來,“我想讓他好好念書。不要學我。”
這個想法,宋德山以前就說過。現在又說出來,是非常認真的。
他雖年輕,卻責任感極強,很有擔當。
淑媛卻因此開始著手準備辦自家的私塾了。
“娘。”第一聲娘,喊的是宋老太太,第二聲娘,喊的是陳家老娘。
宋德山這一點也好。這個年代的男人,很少喊老丈人和丈母娘爹娘的。就像李大郎, 他跟淑慧成親一年,也沒喊過夏氏一聲娘。
見麵的時候, 李大郎都避免招唿夏氏和宋逸山的。
宋德山喊陳家老娘,一點都沒有勉強。
這麽著,宋德山的腳步就停下來。
“你媳婦剛睡著,你小點聲。”宋老太太就說宋德山。
“娘,你啥時候來的?”宋德山給宋老太太行禮,一麵湊到跟前來,笑著跟宋老太太說話。
“昨天晌午就來了。”宋老太太告訴宋德山,“你媳婦這一發動,就給我們送信兒。正好淑媛在家裏,我坐她的車來的。”
“娘,辛苦你了。” 宋德山還挺會來事的。雖然宋老太太梳洗過後,看著好多了,但是宋德山還是看出了宋老太太的疲憊。
而且,說實話,宋德山嘴挺甜的。
“我辛苦啥。我都是應該的。”宋老太太在比較公眾的場合,說話做事也是非常講究的。“你得謝謝你丈母娘,一宿都沒合眼,跟著你們操心受累。”
陳家老娘一宿沒合眼,宋老太太當然也是一樣的。
宋老太太這麽說,也是表示一個親疏遠近。陳倩倩是宋家的媳婦, 那就是宋家的人。她做婆婆的操勞,是理所應當。
陳家老娘作為娘家人,那就得需要特殊的感謝。
“是。”宋德山就給陳家老娘行禮,“辛苦你老了。”
“這是啥話啊。應該的都是。”陳家老娘也說。她言辭上,比不上宋老太太,平時也養成了習慣,就是讓著宋老太太。
“生了個小子。母子平安。都睡著了。 ”宋老太太簡單地告訴宋德山,“還都挺順當的,兩個院子裏幫著張羅,你四哥四嫂也都是一宿沒睡覺,就怕出點啥事,你又沒在家。”
宋德山又給夏氏行禮。
“老五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夏氏就實在地說,“這也都是我應該做的。 倩倩多讓人心疼啊。”
“吃飯了沒有?肯定沒吃飯吧?”宋老太太則是心疼兒子,他看出宋德山風塵仆仆的。“讓你侄女給你張羅點飯,你先吃飽了。你媳婦他們倆睡覺,你別進去給吵吵醒了。”
淑媛已經讓人去給宋德山送飯菜過來了。
宋德山就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跟宋老太太說了:“我就進去看一眼,我就出來,我不出聲。”
陳家老娘就不說話,隻是笑眯眯的。
宋老太太似乎有些看不上宋德山這樣,但還是點了點頭。
宋德山歡喜的幾乎要跳起來,還得強行穩重下來,果然就輕手輕腳地到裏屋去了。
隔著厚厚的簾子,淑媛就聽見,陳倩倩似乎醒了。
宋德山在裏屋待了很久,才出來。
宋老太太睜一支眼閉一眼, 也沒說什麽。
宋德山就說,陳倩倩又睡著了。 “媛兒,你五嬸讓我謝你。多虧你送來的老參。”
“我五嬸看來精氣神還不錯,這個時候還記著這點小事,還特意道謝,真是的。”淑媛就說,讓宋德山不用放在心上,東西淘換來,就是家裏人用的。
那參能用在這個事情上,就用對了,她沒白買來。
宋德山看過了陳倩倩和剛出生的兒子,就放下心來,同時也胃口大開。
淑媛讓人送了牛肉麵,還有一籠屜小包子,幾樣小菜,他一會的工夫都吃了個精光,似乎還不滿足。
這邊廚房裏也做了飯菜,又端上一份來,宋德山吃了,才算是飽了。
這時候,大家才安安穩穩地坐下來說話。
宋德山也是昨天接到的信兒,差事並沒辦完,好在上司那邊發了話,他立刻馬不停蹄地跑了迴來。
也是一宿都沒合眼,還是騎著馬跑迴來的,這就更加辛苦勞累了。
“趕緊去歇一會。” 宋老太太就吩咐。
宋德山就去旁邊屋子裏,又跟宋逸山、陳家老爹和老郎中說了一會話,這才去歇著了。
宋老太太和陳家老娘也都歇下了。
淑媛就讓陳媽媽幫著這邊的人照看陳倩倩,一麵把夏氏帶迴快雪堂, 很快,宋逸山也迴來了。
兩口子雖然一宿沒睡,精神頭都挺好,都是為宋德山和陳倩倩高興。
“別忘了,還得給你爺送信兒。”宋逸山提醒淑媛。
“已經打發人去了。”淑媛就說。
“那就好,那就好,得早點讓你爺知道,也好高興高興。”宋逸山滿意地點頭,“老五也有後了。”
然後就說到,陳倩倩生了兒子,最高興的,大概是陳家老爹和陳家老娘。
“你們沒看見,我在老爺子旁邊,親眼看見的。聽見哭聲,說是個小子。老爺子高興的,差點都沒站住。”
還說陳家老爹當時就念誦著祖宗保佑什麽的,又說要到廟裏去還願。
“要是我五叔,丫頭小子都一樣,丫頭更好。我爺我奶肯定也樂意是小子。”淑媛說。
“那肯定的。”宋逸山和夏氏都點頭。
到了下晌,一眾人都歇過了,就又聚到一起。眾口一詞,這是大喜事,得好好慶祝。
慶豐地界的習俗,生了孩子,親戚朋友都得來下奶, 然後還有一個滿月,一般情況下,就是孩子滿月的時候,請一頓滿月酒。
“是個小子,要是個閨女就更好了。”宋德山還表示。
“我五嬸給你生了兒子,五叔你還不高興啊?”淑媛故意大聲說。
宋德山連忙擺手說不是。他當然是高興的,也不是不稀罕兒子,就是更稀罕閨女。
“往後肯定會有。”宋逸山就笑自己的老兄弟。
“老五媳婦這手法還行。”宋老太太就說了一句。
這是她們的俗語,意思是陳倩倩生孩子還比較順利,以後是能夠多生養的。
陳家老娘就與有榮焉似的,認為宋老太太這是認可陳倩倩,她跟著高興。
“落子呢?”宋德山就問。
“一早上過來了,現在學堂裏去了。”宋逸山告訴他。
宋德山就在地上轉了一圈,然後過來看著淑媛:“媛兒,往後你這小兄弟,能跟著落子念書不?”
“當然能啊。”淑媛就說,“到時候咱家孩子要是多了,咱也不用到外麵去念書了。咱自己請先生,自己開個學堂。我小兄弟就在咱自家學堂上學念書。”
“媛兒,你這話,我可記住了。”宋德山立刻就說。
“好,我說了,咱就自己請先生,辦學堂。”淑媛也立刻確認。
陳家老爹和老娘都說,宋德山剛剛做爹,想的卻很長遠。
“我因為啥更稀罕閨女?我不想我的兒子跟我一樣。”宋德山卻說出一番道理來,“我想讓他好好念書。不要學我。”
這個想法,宋德山以前就說過。現在又說出來,是非常認真的。
他雖年輕,卻責任感極強,很有擔當。
淑媛卻因此開始著手準備辦自家的私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