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山嘿嘿一笑,就要往淑慧的院子裏去。
宋老爺子哪敢就這麽讓他去請人,忙站起身把人給攔住了。
“你去幹啥?” 說完了,就發現這麽說太過刻意了。他隻好放緩了語氣,囑咐宋德山。“你到了那兒,好好說話。這人啊,哎,大家求個和兒,慢慢的也就好了。”
“爹,你咋總慣這些脾氣。”宋德山見宋老爺子心裏也明白,就忍不住抱怨,“我二哥現在這無賴樣,你能說不是你給慣的?”
宋老爺子臉就紅了,這句話他可不承認。
“我可沒慣著他。誰知道他咋就成這樣了。”期間,宋老爺子還頓了頓。
如果宋俊山換做是宋德山,那他就能說是被宋老太太給慣的。然而宋老太太對宋俊山就很一般,從來就沒偏疼過的。
習慣讓宋老太太背鍋的宋老爺子,此刻也說不出那樣的話來。
但是他並不承認宋俊山今天這樣,是他的責任。
“得了,得了。”宋逸山就打圓場、和稀泥,“叫過來吃頓飯,大家夥熱鬧熱鬧,別尋思那麽多。哎,這都是命。”
這都什麽跟什麽嗎。
淑媛就覺得,如果不是有她, 宋逸山如果再多些兒女,竟來就妥妥的會成為第二個宋老爺子。
宋德山也懶得再爭辯,然後也覺得宋老爺子很少來,就順著他一迴好了,所以就忍著氣,去找淑慧和李大郎了。
“還是小時候那個脾氣。”宋老爺子就說,似乎就有點擔心,怕宋德山過去跟李大郎說話不好聽。
“爺,不好聽,他也得聽著,他也得來。這是我五叔。再說了,我娘都讓人過去請兩三迴了。就是個王孫公子,做咱們家女婿,也沒誰敢拿這個大。”
“那倒是。”小存孝低下頭,不知道尋思啥。
院子裏,就有片刻的沉默。
淑媛後知後覺,覺得大家可能誤會了什麽。
她畢竟和他們不是同時代的人,在她那個年代,王孫公子還真就能隨便拿來做比較,就跟開玩笑似的。
宋德山去了一會,就迴來了。
李大郎和淑慧跟在宋德山的身後,也到了。
見了宋老爺子,李大郎還是很有禮貌地行了禮,然後就說自己太忙,不然早過來了。
“忙點兒好。”宋老爺子笑嗬嗬的,還問李大郎在忙什麽。
現在天氣還不冷,要種暖房菜蔬也還早。
李大郎就說,他正在翻土地,蓋暖房,意思每天起早貪黑,還挺勞累。
宋老爺子就點點頭,似乎挺滿意:“你年紀輕,能幹。也得自己注意點。沒請幫工嗎?”
“沒有。我自己幹,省點錢。”李大郎就說。
宋老爺子就讚許地又點點頭,覺得李大郎這是過日子該有的樣子。
宋家幾個人都沒吭聲,當著宋老爺子的麵,他們並沒有揭穿李大郎。
實際上,這些日子,李大郎幾乎沒怎麽幹活。每天就拿蓋暖房做個由頭,大部分時間都遊手好閑。不過,他可沒讓淑慧閑著,每天依舊把淑慧支使的地溜亂轉。
眼看著淑慧每天在園子裏幹活,小臉曬黑了,也更瘦了。
宋老爺子也看見了,難免有些心疼。
“我小慧姐才是每天起早貪黑,三頓飯在外,那邊園子裏的活,一多半都是我小慧姐幹的。”淑媛就說。
不算揭穿李大郎,隻是說出了關於淑慧的那部分實話。
“啊……”宋老爺子愣了一下,不過隨即就說,“兩口子過日子,啥活都一塊幹,那也對。”
淑慧就故意往淑慧的腳上看過去。
宋老爺子也隨著看過去。
淑慧是一雙小腳。
從前沒出嫁的時候,淑慧也下地幹活,不過大都就是做做樣子,她不能大腳的姐妹們那樣幹農活,就被宋老太太叫迴去,做些家務就行了。
萬萬沒想到,成了親,還帶去了好大一份嫁妝,現在還得做農活了。
“淑慧是個能幹的孩子。”宋老爺子就說。
淑慧臉上就有了些神采,似乎很是以此為榮。
“開飯了,開飯了。”宋德山就說。
夏氏忙就招唿大家入座,最後一道菜端上桌,燙好的酒也端了上來。
“爺,你和我三伯都多喝一點沒事,一會我讓車送你們迴去。”淑媛就說。
“不能喝酒,這迴去,就該收秋了。”宋老爺子立刻就說。
這就說到了收秋的事。
“爹,你歲數大了,家裏的壯勞力,也就我三哥一個人。三嫂和侄女,也不能幹啥重活。”宋逸山就說,讓宋老爺子請短工。
“我們慢慢幹,不著急,雇啥人啊。”宋老爺子就說,神色之間卻頗為期待。
宋逸山和宋德山立刻都明白了。
兄弟兩個對視了一眼,也明白宋老爺子為啥要上慶豐來修農具了。
“爹,哪天收秋啊,我們迴去幫你一塊收。”
“你們都忙……”
“再忙也能抽出這一天空來。”
“那就明天。”宋老爺子立刻就說,樣子就非常高興了。“收秋了,你們都迴去看看,讓鄉裏鄉親的看見,人家說的也好聽。咱們老宋家在興隆莊還有人!”
“明白,明白。” 宋逸山和宋德山都說。
“落子別迴去了。耽誤一天的功課,那可不行。你念書的人,大家夥都明白。你別迴去了。”宋老爺子又說。
收秋沒有念書重要,也就隻沒有念書重要了。
“明天都誰迴去?”宋老爺子就問,“我好讓你娘準備飯菜。”
“家裏啥都不用準備。”宋德山就說。
“誰迴去,明天再看。”宋逸山說。
宋老爺子就明白了,宋逸山和宋德山能迴去,但是他們卻不能做別人的主。
明天到底都誰迴去,這裏麵隻有一個人說了算,那就是淑媛。
宋老爺子心裏歎氣,卻也不得不接受淑媛當了家的事實。
誰讓人家淑媛確實管事比誰都強呢。
不服不行啊。
吃過了飯,宋老爺子就關心地問李大郎,要不要迴柳樹坎兒。
“家裏也沒啥地了,該收的都收完了。”李大郎就說,然後還表示,他要蓋暖房,就算是柳樹坎兒地裏有啥活計,他也脫不開身的。
“好好幹。”宋老爺子勉勵道,然後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要說能幹,能吃苦,誰都比不了欒長宏。”
宋老爺子哪敢就這麽讓他去請人,忙站起身把人給攔住了。
“你去幹啥?” 說完了,就發現這麽說太過刻意了。他隻好放緩了語氣,囑咐宋德山。“你到了那兒,好好說話。這人啊,哎,大家求個和兒,慢慢的也就好了。”
“爹,你咋總慣這些脾氣。”宋德山見宋老爺子心裏也明白,就忍不住抱怨,“我二哥現在這無賴樣,你能說不是你給慣的?”
宋老爺子臉就紅了,這句話他可不承認。
“我可沒慣著他。誰知道他咋就成這樣了。”期間,宋老爺子還頓了頓。
如果宋俊山換做是宋德山,那他就能說是被宋老太太給慣的。然而宋老太太對宋俊山就很一般,從來就沒偏疼過的。
習慣讓宋老太太背鍋的宋老爺子,此刻也說不出那樣的話來。
但是他並不承認宋俊山今天這樣,是他的責任。
“得了,得了。”宋逸山就打圓場、和稀泥,“叫過來吃頓飯,大家夥熱鬧熱鬧,別尋思那麽多。哎,這都是命。”
這都什麽跟什麽嗎。
淑媛就覺得,如果不是有她, 宋逸山如果再多些兒女,竟來就妥妥的會成為第二個宋老爺子。
宋德山也懶得再爭辯,然後也覺得宋老爺子很少來,就順著他一迴好了,所以就忍著氣,去找淑慧和李大郎了。
“還是小時候那個脾氣。”宋老爺子就說,似乎就有點擔心,怕宋德山過去跟李大郎說話不好聽。
“爺,不好聽,他也得聽著,他也得來。這是我五叔。再說了,我娘都讓人過去請兩三迴了。就是個王孫公子,做咱們家女婿,也沒誰敢拿這個大。”
“那倒是。”小存孝低下頭,不知道尋思啥。
院子裏,就有片刻的沉默。
淑媛後知後覺,覺得大家可能誤會了什麽。
她畢竟和他們不是同時代的人,在她那個年代,王孫公子還真就能隨便拿來做比較,就跟開玩笑似的。
宋德山去了一會,就迴來了。
李大郎和淑慧跟在宋德山的身後,也到了。
見了宋老爺子,李大郎還是很有禮貌地行了禮,然後就說自己太忙,不然早過來了。
“忙點兒好。”宋老爺子笑嗬嗬的,還問李大郎在忙什麽。
現在天氣還不冷,要種暖房菜蔬也還早。
李大郎就說,他正在翻土地,蓋暖房,意思每天起早貪黑,還挺勞累。
宋老爺子就點點頭,似乎挺滿意:“你年紀輕,能幹。也得自己注意點。沒請幫工嗎?”
“沒有。我自己幹,省點錢。”李大郎就說。
宋老爺子就讚許地又點點頭,覺得李大郎這是過日子該有的樣子。
宋家幾個人都沒吭聲,當著宋老爺子的麵,他們並沒有揭穿李大郎。
實際上,這些日子,李大郎幾乎沒怎麽幹活。每天就拿蓋暖房做個由頭,大部分時間都遊手好閑。不過,他可沒讓淑慧閑著,每天依舊把淑慧支使的地溜亂轉。
眼看著淑慧每天在園子裏幹活,小臉曬黑了,也更瘦了。
宋老爺子也看見了,難免有些心疼。
“我小慧姐才是每天起早貪黑,三頓飯在外,那邊園子裏的活,一多半都是我小慧姐幹的。”淑媛就說。
不算揭穿李大郎,隻是說出了關於淑慧的那部分實話。
“啊……”宋老爺子愣了一下,不過隨即就說,“兩口子過日子,啥活都一塊幹,那也對。”
淑慧就故意往淑慧的腳上看過去。
宋老爺子也隨著看過去。
淑慧是一雙小腳。
從前沒出嫁的時候,淑慧也下地幹活,不過大都就是做做樣子,她不能大腳的姐妹們那樣幹農活,就被宋老太太叫迴去,做些家務就行了。
萬萬沒想到,成了親,還帶去了好大一份嫁妝,現在還得做農活了。
“淑慧是個能幹的孩子。”宋老爺子就說。
淑慧臉上就有了些神采,似乎很是以此為榮。
“開飯了,開飯了。”宋德山就說。
夏氏忙就招唿大家入座,最後一道菜端上桌,燙好的酒也端了上來。
“爺,你和我三伯都多喝一點沒事,一會我讓車送你們迴去。”淑媛就說。
“不能喝酒,這迴去,就該收秋了。”宋老爺子立刻就說。
這就說到了收秋的事。
“爹,你歲數大了,家裏的壯勞力,也就我三哥一個人。三嫂和侄女,也不能幹啥重活。”宋逸山就說,讓宋老爺子請短工。
“我們慢慢幹,不著急,雇啥人啊。”宋老爺子就說,神色之間卻頗為期待。
宋逸山和宋德山立刻都明白了。
兄弟兩個對視了一眼,也明白宋老爺子為啥要上慶豐來修農具了。
“爹,哪天收秋啊,我們迴去幫你一塊收。”
“你們都忙……”
“再忙也能抽出這一天空來。”
“那就明天。”宋老爺子立刻就說,樣子就非常高興了。“收秋了,你們都迴去看看,讓鄉裏鄉親的看見,人家說的也好聽。咱們老宋家在興隆莊還有人!”
“明白,明白。” 宋逸山和宋德山都說。
“落子別迴去了。耽誤一天的功課,那可不行。你念書的人,大家夥都明白。你別迴去了。”宋老爺子又說。
收秋沒有念書重要,也就隻沒有念書重要了。
“明天都誰迴去?”宋老爺子就問,“我好讓你娘準備飯菜。”
“家裏啥都不用準備。”宋德山就說。
“誰迴去,明天再看。”宋逸山說。
宋老爺子就明白了,宋逸山和宋德山能迴去,但是他們卻不能做別人的主。
明天到底都誰迴去,這裏麵隻有一個人說了算,那就是淑媛。
宋老爺子心裏歎氣,卻也不得不接受淑媛當了家的事實。
誰讓人家淑媛確實管事比誰都強呢。
不服不行啊。
吃過了飯,宋老爺子就關心地問李大郎,要不要迴柳樹坎兒。
“家裏也沒啥地了,該收的都收完了。”李大郎就說,然後還表示,他要蓋暖房,就算是柳樹坎兒地裏有啥活計,他也脫不開身的。
“好好幹。”宋老爺子勉勵道,然後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要說能幹,能吃苦,誰都比不了欒長宏。”